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李忠卿:共用單車“修不過來”責任在誰?

4月7日, 北京朝陽區一ofo共用單車維修點“車滿為患”, 長約上百米的道路一旁堆滿了數千輛等待維修的故障共用單車, 有些地方的車堆超過2米高。 據維修點工作人員介紹, 該處自2月初開始, 每天都會接收成百上千輛故障單車, 而這個維修點還只是北京數個類似網站的“冰山一角”。 (4月8日中新網)

仿佛一夜之間, 共用單車在城市裡遍地開花, 而且城市不分大小, 政府都不惜代價, 為這個民生工程開闢綠色通道, 哪怕難度再大, 也會全力以赴。

應該說, 這個舉措老百姓是有所期待的, 前期運營也是令人滿意的,

如果尋找不足的話, 唯一的遺憾就是很多共用單車“致殘率”很高, 以致於很多地方的維修點車滿為患, 修車師傅根本就忙不過來。

北京是一個國際大都市, 市民的整體素質與城市的地位是相稱或者匹配的, 然而, 報修的單車數量之多, 殘損的程度之烈, 出乎人們的意料。 共用單車屬於公共財產, 我們從小就受到過這樣的教育, 愛護公共財務, 誰損壞誰賠償, 可眼下的實際情形卻發生了變化, 由於缺乏有效的監管, 致使很多使用者並不愛惜車子, 甚至極個別的人還故意破壞車子的零部件, 反正是公家的財物, 損壞了也不心疼, 為修車而買單的無疑就是政府。

為修復大量的殘疾車, 表面看政府是冤大頭, 其實, 最終受損的還是咱老百姓,

畢竟維修的費用來自納稅人的錢, 這些錢本可以用在其他民生工程上, 現在卻不得不花大價錢維持共用單車的正常運轉, 開弓沒有回頭箭, 我們不能再走虎頭蛇尾的老路了。

那麼, 如何才能減少共用單車的致殘率?我以為當下急需做好兩個方面工作, 一是對極易發生故障的部件進行診斷, 找出“病因”, 在提高車子的整體品質上狠下功夫;二是採取有效措施, 強化監管, 真正做到誰損壞誰賠償, 只要大家都視單車為自家的財物, 故障單車絕不至於堆積如山, 修不過來。

稿源:湖北日報網

作者:李忠卿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