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寶寶發燒時該如何給寶寶正確物理降溫?有4個地方千萬不要碰

很多媽媽都知道, 小孩發燒並不能隨便用藥。 物理降溫是更常用的降溫方法。 孩子發熱的時候, 媽媽都習慣在孩子的前額上放一塊涼毛巾, 或者用溫水給孩子擦擦皮膚, 這些都屬於物理降溫的方法。 那麼, 還有哪些是小孩發燒時的物理降溫方法呢?

1、用溫水洗澡

洗澡能幫助散熱。 如果寶寶發燒時精神狀態較好, 可以多洗澡, 但是, 水溫一定要合適, 水溫調節在27~37攝氏度。 也可以用溫水為寶寶擦身。

注意不要給寶寶洗熱水澡, 否則易引起全身血管擴張、增加耗氧, 容易導致缺血缺氧, 加重病情。

2、熱水泡腳

泡腳可以促進血液迴圈, 緩解不適。 寶寶發燒時泡腳的另一妙處在於能幫助降溫。 泡腳可以用足盆或小桶, 倒入2/3盆水, 水溫要略高於平時, 溫度在40攝氏度左右, 以寶寶能適應為標準。

泡腳時, 媽媽撫搓寶寶的兩小腳丫, 既使血管擴張, 又能減輕發燒帶來的不適感。

3、冰袋冷敷

也可以家庭自製冰袋:冰箱取些冰塊砸成核桃大小的碎塊放人盒中, 用水沖一下, 溶去銳利的棱角, 裝入塑膠袋中(需雙層以防漏水), 冰塊裝至一半再注入適量冷水, 充填冰塊間隙, 然後壓出空氣, 紮緊袋口, 外裹舊布或毛巾。

將冰袋置於高熱孩子的前額、兩側頸部, 以儘快降低頭部溫度, 避免高熱對大腦的影響。 冰袋也可放在孩子腋窩、腹股溝等處。

但是, 父母一定注意,

下面這幾個部位千萬不能冰敷。

腳底:腳底冰敷過度, 可能會導致一過性冠狀動脈收縮引起的心臟不適。

腹部:腹部冰敷容易導致腹瀉、腹痛。

心前區:前胸冰敷可能引起冠狀動脈痙攣或心率失常。

枕後:枕後冰敷會引起椎冠動脈受冷刺激引起呼吸變化。

圖片來源於網路, 如有侵權, 請聯繫刪除

如果喜歡大家可以關注我的頭條號, 更多資訊等你來分享, 我們也可以一起探討關於孕媽萌寶的所有問題。 本篇文章有寫的不對的地方, 還請各位朋友多多指教。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