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劉邦闖過了鴻門宴,卻差點在漢王的封爵前敗亡?

秦朝末年, 天下大亂, 先有陳勝、吳廣等人起事, 後來劉邦、蕭何等人也據沛縣回應, 加入到反秦的洪流當中。

劉邦的升級打怪之路也算順利, 成功進入關中, 滅亡了秦朝, 但這也遭到了項羽的忌恨, 鴻門一宴, 差點要了老命。

不過, 在悅史君看來, 鴻門宴後的漢王之封, 才是對劉邦的考驗, 他能過這一關, 也虧得身邊有蕭何這樣的能人。

抱大腿

沛公劉邦起事後, 立即開始率眾攻略周邊郡縣, 幾番衝殺, 有得也有失。

蕭何則穩固地守衛著後方, 保障劉邦軍隊和糧草的補給。

這時, 原楚國貴族項梁項羽叔侄也殺了秦朝會稽郡守殷通,

據會稽郡反秦, 聲勢浩大。

劉邦便率百余名隨從去拜見項梁, 成為項梁手下的一員大將。

陳勝死後, 項梁採納謀士范增的建議, 立戰國時期楚懷王的孫子熊心為楚王, 仍號楚懷王, 項梁被封為武信君。

隨後, 武信君項梁以劉邦、項羽為帥, 率一部分楚軍進攻城陽, 兩人順利攻克城陽, 並在濮陽東再次大破秦軍。

不過, 隨著秦軍增援部隊的不斷趕到, 形勢發生逆轉, 劉邦、項羽等人進攻定陶失利, 接著進攻陳留, 還是沒能成功。

劉邦幾乎要崩潰了, 但蕭何還是想方設法給他提供兵員和糧食補給, 讓他在前線重整旗鼓。

可接下來的一個消息, 讓所有人瞠目結舌:秦朝大將章邯在定陶大敗楚軍, 項梁戰死。

劉邦、項羽等人聞訊大驚, 只好還軍東歸, 項羽駐軍彭城西, 劉邦駐軍碭郡。

進軍關中

秦朝大將章邯經過多場勝仗後, 認為楚國不再重要, 率軍北上進攻趙國, 勢如破竹, 將趙王歇和趙相張耳圍困在巨鹿。

楚懷王聽說項梁戰死的消息後, 立即趕到彭城, 封項羽為長安侯,

任魯公;封沛公劉邦為武安侯, 任碭郡長。

趙王歇和張耳派遣使者向楚國求救, 楚懷王經過商議後, 決定以宋義為上將軍, 項羽為次將, 率兵五萬前往救趙。

同時, 為了分散秦軍的力量, 楚懷王派劉邦率領一支部隊, 西向直接攻秦。

當時, 諸侯之間互相約定, 誰先進入函谷關擊破秦, 那個人就可以在關中稱王。

不久, 項羽斬殺宋義, 諸將不敢抗拒, 楚懷王知道後, 就任命項羽為上將軍。

項羽率領楚軍多次擊敗秦軍, 秦將章邯敗走, 蘇角被斬殺, 王離被生擒, 涉間因不願投降而自殺。

項羽威名大震, 章邯率秦軍與他相持不戰, 秦二世派人責備章邯, 章邯不得不派人與項羽訂立和約, 成為項羽的部屬。

與此同時, 劉邦的進軍也很順利, 先後攻下高陽、陳留、穎陽、南陽等地, 進逼關中。

在此期間, 蕭何一直在不緊不慢地準備著, 這讓劉邦大軍的前進, 始終沒有後顧之憂。

秦都咸陽的考驗

西元前207年, 秦朝內部發生政變, 宦官趙高殺了秦二世, 擁立秦朝宗室子嬰為秦王。 不久秦王子嬰又殺了趙高,

秦朝因此力量更加脆弱。

劉邦繼續進軍, 奪取武關, 並在咸陽附近的藍田大破秦軍, 子嬰向劉邦獻上了傳國玉璽, 秦朝滅亡。

劉邦於是帶領軍隊進入咸陽, 將士們一看秦都的繁華, 紛紛丟下兵器, 開始搶掠金銀財物。

劉邦也激動了起來, 他走進秦宮, 看著各種奇珍異寶, 還有如花似玉的美人們, 一時眼花繚亂, 不禁心神蕩漾, 左擁右抱只想在秦宮的溫柔鄉里過下去。

可蕭何進入咸陽後,對金銀財物和美女視若無物,而是立即帶人趕到秦朝的丞相、禦史府邸,還命士兵把守,不准任何人出入。

隨後,蕭何組織人手將裡面的秦朝法令、地形圖冊、戶籍檔案等資料,一一進行清查,分門別類,登記造冊,統統收藏起來。

原來,在秦朝做官多年的蕭何明白,依據秦朝的典制,丞相和御史大夫除了軍權外,幾乎總攬一切朝政,他們手裡的資料,就是秦朝運作的基礎。

不過,劉邦沒瀟灑幾天,大將樊噲、謀士張良等人便反復向劉邦陳述利害,讓他居安思危,劉邦這才醒悟過來,趕緊命令兵士查封皇宮府庫,然後率眾返回灞上。

劉邦到達灞上之後,經與蕭何等人商議後,召集當地有名望的賢士,和他們約法三章:

“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誹謗者族,偶語者棄市。吾與諸侯約,先入關者王之,吾當王關中。與父老約,法三章耳: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餘悉除去秦法。諸吏人皆案堵如故。凡吾所以來,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無恐!且吾所以還軍霸上,待諸侯至而定約束耳。”

劉邦明確告訴大家:按照之前諸侯們的約定,他以後就是關中的主人,秦朝的暴政不會再有,還會給老百姓懲惡揚善。現在就等其他諸侯到了,再一起定奪。

關中的老百姓一聽劉邦“約法三章”,都希望他能在關中稱王。

劉項鬥法

項羽消滅秦軍主力後,也準備向關中進發,他聽說劉邦已經攻破咸陽,特別生氣,想要一舉消滅劉邦。

當時,項羽擁四十萬大軍,號稱百萬,劉邦則只有十萬軍隊,根本無法與之相抗衡。

幸運的是,項羽的叔父項伯與劉邦的謀士張良關係好,項伯連夜前往劉邦軍中見張良,想勸張良提前逃走,卻被張良和劉邦拉攏。項伯便勸項羽不要進攻劉邦。

第二天,劉邦、張良、樊噲等人率領一百多騎來見項羽,遭遇了著名的鴻門宴,項羽的謀士范增多次想殺劉邦,但劉邦還是機智逃脫。

蕭何雖然沒有去鴻門宴,但他在灞上留守,保持著對項羽軍的威懾。

隨後,項羽率領諸侯軍進入咸陽,開始燒殺搶掠,秦王子嬰被殺,秦宮也被燒毀。

範增沒有忘記劉邦,他認為關中地區不能封給劉邦,就對項羽說:“巴、蜀道險,秦之遷民皆居蜀。”

接著,範增又說了一句話:“蜀漢亦關中地也。”

範增的邏輯還真合拍:巴蜀地區路途艱險,秦朝有不少人都逃到了那裡,這樣巴蜀也是關中地區了。

於是,項羽尊奉楚懷王為義帝,他自立為西楚霸王,並分封劉邦、魏王豹、申陽、司馬卬、張耳、當陽君英布、吳芮、田安等十八個諸侯為王。

劉邦被封為漢王,轄巴、蜀、漢中等地,建都南鄭,背棄了原來的約定。

關中地區則被項羽一分為三,分封給了3個秦朝降將:雍王章邯、翟王董翳[YÌ]、塞王司馬欣,以阻止漢王劉邦東進。

漢王的憤怒

劉邦雖然被封漢王,但他對這個結果很不滿意,謀劃著要與項羽決戰。

周勃、灌嬰、樊噲等大將都支持劉邦,一個個躍躍欲試。

漢軍中彌漫著一股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氣息,但也有人覺得不妥,擔心以卵擊石,蕭何就是其中一個。

經過一番思考,蕭何前去拜見劉邦,有了下面一段著名的對話:

蕭何對劉邦說:“雖王漢中之惡,不猶愈於死乎?”

劉邦一聽就納悶了:“何為乃死也?”

蕭何侃侃而談:“今眾弗如,百戰百敗,不死何為?《周書》曰‘天予不取,反受其咎’。語曰‘天漢’,其稱甚美。夫能詘於一人之下,而信于萬乘之上者,湯、武是也。臣願大王王漢中,養其民以致賢人,收用巴、蜀,還定三秦,天下可圖也。”

劉邦一聽,樂了,他接受了蕭何的勸諫,不僅痛痛快快地去封國即位,還任命蕭何為丞相。

蕭何能說動劉邦,在於他話裡的策略性:先說劉邦目前的處境差,不能自尋死路,繼而說“漢”吉利,忍辱負重是商湯、周武王這樣的人物,把巴蜀地區治理好,以後再定三秦,還能夠爭奪天下。

蕭何不僅說,還有實際行動,他把之前搜集的秦朝法令、地形圖冊、戶籍檔案等資料,全部帶到漢國,這讓劉邦對天下的關卡要塞、戶口多寡、強弱形勢、風俗民情等,都瞭若指掌。

悅史君點評:從沛公到漢王,劉邦能夠躲開明槍暗箭,冷靜從容的蕭何功莫大焉啊!

可蕭何進入咸陽後,對金銀財物和美女視若無物,而是立即帶人趕到秦朝的丞相、禦史府邸,還命士兵把守,不准任何人出入。

隨後,蕭何組織人手將裡面的秦朝法令、地形圖冊、戶籍檔案等資料,一一進行清查,分門別類,登記造冊,統統收藏起來。

原來,在秦朝做官多年的蕭何明白,依據秦朝的典制,丞相和御史大夫除了軍權外,幾乎總攬一切朝政,他們手裡的資料,就是秦朝運作的基礎。

不過,劉邦沒瀟灑幾天,大將樊噲、謀士張良等人便反復向劉邦陳述利害,讓他居安思危,劉邦這才醒悟過來,趕緊命令兵士查封皇宮府庫,然後率眾返回灞上。

劉邦到達灞上之後,經與蕭何等人商議後,召集當地有名望的賢士,和他們約法三章:

“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誹謗者族,偶語者棄市。吾與諸侯約,先入關者王之,吾當王關中。與父老約,法三章耳: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餘悉除去秦法。諸吏人皆案堵如故。凡吾所以來,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無恐!且吾所以還軍霸上,待諸侯至而定約束耳。”

劉邦明確告訴大家:按照之前諸侯們的約定,他以後就是關中的主人,秦朝的暴政不會再有,還會給老百姓懲惡揚善。現在就等其他諸侯到了,再一起定奪。

關中的老百姓一聽劉邦“約法三章”,都希望他能在關中稱王。

劉項鬥法

項羽消滅秦軍主力後,也準備向關中進發,他聽說劉邦已經攻破咸陽,特別生氣,想要一舉消滅劉邦。

當時,項羽擁四十萬大軍,號稱百萬,劉邦則只有十萬軍隊,根本無法與之相抗衡。

幸運的是,項羽的叔父項伯與劉邦的謀士張良關係好,項伯連夜前往劉邦軍中見張良,想勸張良提前逃走,卻被張良和劉邦拉攏。項伯便勸項羽不要進攻劉邦。

第二天,劉邦、張良、樊噲等人率領一百多騎來見項羽,遭遇了著名的鴻門宴,項羽的謀士范增多次想殺劉邦,但劉邦還是機智逃脫。

蕭何雖然沒有去鴻門宴,但他在灞上留守,保持著對項羽軍的威懾。

隨後,項羽率領諸侯軍進入咸陽,開始燒殺搶掠,秦王子嬰被殺,秦宮也被燒毀。

範增沒有忘記劉邦,他認為關中地區不能封給劉邦,就對項羽說:“巴、蜀道險,秦之遷民皆居蜀。”

接著,範增又說了一句話:“蜀漢亦關中地也。”

範增的邏輯還真合拍:巴蜀地區路途艱險,秦朝有不少人都逃到了那裡,這樣巴蜀也是關中地區了。

於是,項羽尊奉楚懷王為義帝,他自立為西楚霸王,並分封劉邦、魏王豹、申陽、司馬卬、張耳、當陽君英布、吳芮、田安等十八個諸侯為王。

劉邦被封為漢王,轄巴、蜀、漢中等地,建都南鄭,背棄了原來的約定。

關中地區則被項羽一分為三,分封給了3個秦朝降將:雍王章邯、翟王董翳[YÌ]、塞王司馬欣,以阻止漢王劉邦東進。

漢王的憤怒

劉邦雖然被封漢王,但他對這個結果很不滿意,謀劃著要與項羽決戰。

周勃、灌嬰、樊噲等大將都支持劉邦,一個個躍躍欲試。

漢軍中彌漫著一股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氣息,但也有人覺得不妥,擔心以卵擊石,蕭何就是其中一個。

經過一番思考,蕭何前去拜見劉邦,有了下面一段著名的對話:

蕭何對劉邦說:“雖王漢中之惡,不猶愈於死乎?”

劉邦一聽就納悶了:“何為乃死也?”

蕭何侃侃而談:“今眾弗如,百戰百敗,不死何為?《周書》曰‘天予不取,反受其咎’。語曰‘天漢’,其稱甚美。夫能詘於一人之下,而信于萬乘之上者,湯、武是也。臣願大王王漢中,養其民以致賢人,收用巴、蜀,還定三秦,天下可圖也。”

劉邦一聽,樂了,他接受了蕭何的勸諫,不僅痛痛快快地去封國即位,還任命蕭何為丞相。

蕭何能說動劉邦,在於他話裡的策略性:先說劉邦目前的處境差,不能自尋死路,繼而說“漢”吉利,忍辱負重是商湯、周武王這樣的人物,把巴蜀地區治理好,以後再定三秦,還能夠爭奪天下。

蕭何不僅說,還有實際行動,他把之前搜集的秦朝法令、地形圖冊、戶籍檔案等資料,全部帶到漢國,這讓劉邦對天下的關卡要塞、戶口多寡、強弱形勢、風俗民情等,都瞭若指掌。

悅史君點評:從沛公到漢王,劉邦能夠躲開明槍暗箭,冷靜從容的蕭何功莫大焉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