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湖湘人物

黎培敬(1826年-1882年8月18日), 字開固, 又字開周, 號簡堂, 湖南省長沙府湘鄉縣(今湖南湘潭市)人, 清朝政治人物。 黎培敬以清正廉潔著稱, 諡文肅。

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湖南己酉鄉試第七名舉人。

咸豐二年(1852年):恩科會試挑取實錄館謄錄。

三年(1853年):實錄館謄錄, 考取覺羅官學教習, 改鑲黃旗官學教習。

咸豐十年(1860年)庚申恩科會試第二名、會試覆試二等第一名, 殿試二甲第一名傳臚。 點翰林院庶起士。 朝考二等第二名。

同治元年(1862年):翰林院庶起士, 四月十六日散館, 授編修, 以編修充國史館協修, 升纂修, 兼任武英殿協修, 充直隸省鄉試磨勘官。

二年(1863年):翰林院編修, 充武英殿纂修、實錄館協修, 充會試磨勘官。

三年(1864年):以翰林院編修提督貴州學政。

六年(1867年):貴州學政,

八月十八日賞四品銜署貴州布政使。

七年(1868年):署理貴州布政使, 七月二十五日授貴州布政使。

光緒元年(1875年):貴州布政使, 九月十四日升貴州巡撫。

五年(1879年):貴州巡撫, 正月二十五日降三級調職。 閏三月二十三日降授四川按察使。

六年(1880年):四川按察使。 四川總督丁寶楨數次奏薦賢能, 六月十四日升調漕運總督。

七年(1881年):漕運總督, 五月十五日改江蘇巡撫。 十一月十四日以病免, 回鄉。

八年(1882年)七月初五日病卒。 詔賜優恤, 于貴陽、清江浦建專祠, 諡文肅。

當時, 貴州苗民起義, 聲勢甚壯, 因雲貴總督勞崇光與貴州巡撫張亮基不睦, 因此對苗民起義鎮壓不力。 黎培敬上書奏明情況, 認為苗民起事是由於缺少教育。 他涉足苗區, 到各州縣進行考試, 雖有危險也不緩期.在貴州西部晤道員岑毓英, 知其諳習兵事, 遂奏請委岑管理黔中軍務。 同治六年(1867), 黎培敬被薦權理貴州市政使。 其時, 苗民起義軍首領潘名桀守龍裡, 黔軍久攻不下。 他以該城倉康充實, 請提督統兵出戰, 第二年, 清軍攻佔龍裡,
進陷貴定。 苗軍聲勢大減。 他受到清廷傳諭嘉獎, 實授布政使職。 此後, 鎮壓都勻、開陽、修文等地苗民起義, 境內全告平定。 光緒元年(1875)擢貴州巡撫。

光緒五年(1879), 黎培敬因奏請解除前雲貴總督賀長齡處分, 並賜諡立祠, 被降職調任四川按察使。 因能治事, 又較廉潔, 受到四川總督丁寶楨屢次疏薦。 光緒六年(1880), 擢升漕運總督。 在職潔身自好, 以公費所餘修建驛館、兵房, 增加書院膏火, 興辦其他公益事業。 光緒七年, 黎培敬擢任江蘇巡撫, 未到任而病發, 兔官返湘。 次年病卒。 諡文肅。

《黎文肅公奏議》

《求補拙齋詩略》二卷

《外集》四卷

由三子錦紫輯錄《黎文肅公遺書》包含:

——《竹間道人自述年譜》一卷

——《黎文肅奏議》十六卷

——《公牘》十卷

——《書劄》三十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