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鐵路“繡花”功 托起強滇夢

“2016年底, 雲桂鐵路開通後, 給當地帶來了巨大的人流、物流, 當地農民開旅館、搞運輸、當導遊, 吃上了旅遊飯、拓寬了就業和脫貧管道。

”全國人大代表、昆明鐵路局局長劉柏盛說, 扶貧需要下“繡花”功夫, 具體到雲南來說, 就是切實做好鐵路建設和運營服務兩篇文章。 要加快貧困地區鐵路建設, 真正實現建成一條鐵路、帶活一個地區、脫貧一方百姓。 (經濟日報 3月10日)

鐵路作為交通運輸體系的骨幹, 在我國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截至2016年年底, 我國鐵路營業總里程達到12萬公里, 高居世界第一位。 但是這些龐大的數字背後依然存在著分佈不均勻, 尤其是高速鐵路的建設。 這對於偏遠西部地區來說, 交通成為制約經濟發展的瓶頸。

雲南省作為中西部地區的重要省份, 旅遊資源豐富, 地理位置獨特, 境內東面與貴州省、廣西壯族自治區為鄰,

東北面以金沙江為界與四川省隔江相望, 西北面緊靠西藏自治區;境外西南面與緬甸接壤, 南面和老撾、越南毗鄰。 然而這樣的區位優勢, 長期以來受到基礎設施薄弱制約, 使得雲南在中國近幾十年的對外開放中一騎絕後, 全方位落後中原大地及沿海發達省份, 並由於發展起點不高, 也使得雲南經濟社會發展與發達地區有越拉越大之勢。

近年來, 在國家戰略的扶持下, 雲南積極發揚“產業報國、勇於創新、為中國夢提速”為實質內涵的中國高鐵工人精神, 下足了“繡花”功夫, 主動融入“一帶一路”, 大力發揮區位優勢。 尤其是去年年底滬昆高鐵、雲桂鐵路的開通運營, 雲南迎來新的發展春天。 據雲南省假日辦旅遊資訊顯示,

今年春節黃金周, 開通高鐵的玉溪、昆明、紅河3個州市, 接待遊客增幅位列雲南省前三甲, 其中昆明市接待遊客585.98萬人次, 同比增長66.58%;紅河州接待遊客308.06萬人次, 同比增長53.83%;玉溪市接待遊客214.0萬人次, 同比增長73.13%。 從資料可以看出, 高鐵的拉動作用是十分明顯的。

“高原特色現代農業是雲南的特色產業。 ”雲南省長陳豪表示, 雲南要把市場需求作為導航燈, 在“特色”上做文章、在“優質”上下功夫, 因地制宜念好“山字經”、唱好“林草戲”、打好“果蔬牌”。

可以說, 鐵路經濟輻射效應大大改善了沿線地區投資環境, 拉動了沿線城市旅遊、餐飲、商貿等第三產業的迅猛發展, 為人們創造了更多的就業機會。 特別是中西部交通欠發達地區之一的雲南,

鐵路開通運營更是促進了人員、物資、資訊等生產要素的順暢、高效流動, 充分回應了“扶貧攻堅”戰略, 加強區域合作、推動區域協調發展、促進民族團結進步, 帶動沿線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因此, 筆者認為, 隨著“八出省五出境”鐵路網的建成和運營服務的完善, , 雲南的區位優勢必將“鋒芒畢露”, 南亞東南亞的發展需求和我國內地經濟優勢將實現無縫對接, 為南亞東南亞與我國的經濟文化交流帶來強勁動力, 從“邊陲末梢”走向“開放前沿”, 促進雲南服務和融入“一帶一路”發展戰略, 實現雲南經濟跨越發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