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為何諸葛亮非要馬謖守街亭,而不選擇其他將領?只有這3個原因

三國時期的諸葛亮, 具有過人的智謀, 用兵一直非常謹慎, 基本不會進行冒險的軍事行動。 劉備去世前, 將諸葛亮叫到床邊, 除了讓他好好輔佐阿斗外, 還特意提到了一個人, 那就是馬謖。 雖然劉備在智謀方面比不上諸葛亮, 但他閱人無數, 識人的眼光卻非常犀利, 他這樣評價馬謖:“馬謖言過其實, 不可大用, 君其察之。 ”

劉備的意思非常簡單, 認為馬謖喜歡吹牛皮, 兵法韜略侃侃而談, 充其量只是紙上談兵, 絕不能對他進行重用, 否則將後悔莫及。 諸葛亮看著奄奄一息的主公, 表示自己會將此事謹記在心, 但在劉備去世後, 他就對馬謖非常器重, 兩人經常通宵達旦地談論軍事, 諸葛亮甚至把他視為接班人。

曹丕死後, 其子曹睿繼位, 當時魏國在人口、軍事及疆域上, 比東吳和蜀漢都要強, 有著極大的發展潛力。 諸葛亮深知, 一旦讓魏國繼續壯大的話, 蜀國會相當危險,

就決定先發制人, 於西元228年進行了第一次北伐行動。 諸葛亮非常清楚, 以蜀漢現在的實力, 肯定滅不了魏國, 但至少能阻止其發展的步伐。

由於準備的十分充分, 加上諸葛亮的指揮有方, 魏國的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很快被攻克。 此事傳到洛陽時,

魏明帝差點嚇尿了, 立馬派張郃、曹真率軍救援。 街亭地勢險要, 進可攻關中, 退可守隴右, 乃兵家必戰之地。 對於魏蜀兩國來說, 誰能將街亭牢牢掌控在手中, 就會取得此次戰役的勝利。

諸葛亮經過仔細的考慮, 不顧眾人的反對, 任命馬謖為鎮守街亭的一把手。 為了以防萬一, 諸葛亮為馬謖想好了所有計策, 但他卻相當任性, 不按照諸葛亮的計策禦敵, 導致街亭丟失, 第一次北伐失敗, 被諸葛亮含淚給斬了。 有人就非常納悶, 為何諸葛亮非要安排馬謖守街亭, 而不選擇其他將領呢?其實, 只有這三個原因。

一、蜀國人才匱乏, 已經沒多少堪當大任的將領

曾經叱吒風雲的五虎上將, 現如今只剩下了趙子龍一人, 而且他還被派往郿城作戰。

能征善戰的魏延, 負責鎮守漢中要地, 從曹營過來的王平, 雖然能力不錯, 但他資歷尚淺, 諸葛亮就安排他為副將, 與馬謖一起守街亭。 所以, 諸葛亮之所以選擇馬謖, 從某方面來看, 他也是找不到更合適的人選, 才不得已而為之。

二、馬謖平日裡的表現,

蒙蔽了諸葛亮的雙眼

馬謖被諸葛亮任命為參軍後, 不僅對諸葛亮畢恭畢敬, 一口一個老師的喊著, 在與諸葛亮談論排兵佈陣的時候, 還能提出自己的看法, 看起來非常牛掰。 多日觀察, 諸葛亮認為馬謖這小夥不錯, 悟性比較高, 是位可塑之才。 就這樣, 馬謖在諸葛亮心中的地位逐漸提高, 受到重用也是意料之中。

三、馬謖出身名門,諸葛亮將他視作接班人來培養

在三國時期,出身非常重要,也就是現在所謂的“圈子”。馬謖出身名門,少時素有才名,哥哥馬良在夷陵之戰中戰死沙場。諸葛亮對蜀漢人才凋零的情況非常擔憂,想儘快找到一個接班人,經過仔細的觀察,馬謖就成了不錯的人選。

雖然馬謖熟知兵法,但他畢竟沒有實戰經驗,諸葛亮就想讓他去磨練一番,這樣有兩個目的。一是培養馬謖的實戰能力,二是想讓他以戰功征服朝廷大臣。千算萬算,諸葛亮還是失算了,沒想到馬謖自己作死,拋棄了諸葛亮的安排。

對於這3個原因,你同意嗎?

三、馬謖出身名門,諸葛亮將他視作接班人來培養

在三國時期,出身非常重要,也就是現在所謂的“圈子”。馬謖出身名門,少時素有才名,哥哥馬良在夷陵之戰中戰死沙場。諸葛亮對蜀漢人才凋零的情況非常擔憂,想儘快找到一個接班人,經過仔細的觀察,馬謖就成了不錯的人選。

雖然馬謖熟知兵法,但他畢竟沒有實戰經驗,諸葛亮就想讓他去磨練一番,這樣有兩個目的。一是培養馬謖的實戰能力,二是想讓他以戰功征服朝廷大臣。千算萬算,諸葛亮還是失算了,沒想到馬謖自己作死,拋棄了諸葛亮的安排。

對於這3個原因,你同意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