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大佬們用人借鑒

一邊是千軍易得, 一將難求, 一邊是馮唐易老, 李廣難封。 企業中最重要的是人, 最難用、最難管的, 也是人。 所謂“人”, 千差萬別, 但若以動物喻,

無外乎“馬、牛、豬、狗”四類, 貴在用其所長, 避其所短。 因此, 有古語雲: “惜馬 用牛 趕豬 打狗。 ”

一邊是千軍易得, 一將難求, 一邊是馮唐易老, 李廣難封。 企業中最重要的是人, 最難用、最難管的, 也是人。

所謂“人”, 千差萬別, 但若以動物喻, 無外乎“馬、牛、豬、狗”四類, 貴在用其所長, 避其所短。 因此, 有古語雲: “惜馬 用牛 趕豬 打狗。 ”

那麼, 在具體實踐中, 企業究竟應該怎樣用人?看看10位大佬們的做法,

—[ 01 ]—

能下蛋的母雞才值錢

海底撈考核管理者, 一個總的指標, 是看你能否使80%直接下屬的能力在一定時間內得到提升。

比如, 一個社區經理管的5個分店都是二級店。 如果在一定時間裡, 你能讓其中4個分店達到一級店, 就說明你80%直接手下的能力有了提升, 因為4個二級店店長在你手下成了一級店店長。

能下蛋的母雞才值錢。 在海底撈能培養幹部的幹部晉升得最快。 有些店長兢兢業業, 每天都早來晚走, 可是做了店長好幾年, 他的店就是評不上一級店;有潛力的人不願意在他手下幹, 不是辭職, 就是調到別的店。

這說明什麼?說明你是公雞, 你只能自己幹, 不會用人和培養人;人家跟著你, 沒有大出息。 2010年, 張勇一口氣免了3個這樣兢兢業業的“公雞”店長, 其中一個店長聽到消息後當場昏倒。 在海底撈當幹部, 僅僅忠誠正直、積極肯幹、任勞任怨還不夠, 還必須能培養人!

—[ 02 ]—

選最好的員工是個災難

[1] 我永遠不選最好的員工, 只選最合適的員工。 選最好的員工是個災難。 我喜歡這樣的人:他會說, ➀、I am a man, 我有缺點, 但我想努力;➁、我有夢想。 我討厭人說This is a job……智商高的人情商一般都低。

[2]不要去找完美的人。 馬雲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不止一次說, 好的企業領導者一定是個“好老師”。 “好的年輕人是被發現, 然後被訓練的。 你不可能找到一個完美的人。 你找到的是一個有毛病的人, 因為有毛病, 所以才需要你幫他。 ”

[3]如果你希望公司穩健發展, 儘量少從外面“挖”高層人員。 多花時間招聘優秀年輕人, 訓練他們。 好東西是需要時間的。

[4]唐僧是個好領導, 對自己的目標非常執著;孫悟空雖然很自以為是, 但是很勤奮,

能力強;豬八戒雖然懶一點, 但是卻擁有積極樂觀的態度;沙僧, 從來都不談理想, 腳踏實地的上班。 這四個人合在一起形成了中國最完美的團隊。

—[ 03 ]—

不公平薪酬制是最公平的薪酬制度

在2015年12月出版的《重新定義團隊:穀歌如何工作》一書中, 谷歌首席人才官拉斯洛·博克結合自己9年來領導谷歌人力資源部門的實戰經驗, 首次公開了作為《財富》最佳雇主的人才管理黃金法則, 以下即為其中之一:

很多公司留不住最優秀和潛力最大的員工, 因為他們對公平有一種錯誤認識。 穀歌認為, 薪酬公平並不是說所有在同級別崗位上的人都要拿同樣的薪水, 或是上下差不到20%。 薪酬與貢獻相匹配才能算得上公平, 個人的薪酬之間應該有巨大的差異。

在穀歌,兩個做著同樣工作的人產生的影響和所得獎勵可以有百倍之差。比如曾經有名穀歌員工獲得了1萬美元的股權分配,而另外一名在同樣領域工作的員工卻獲得了100萬美元的股權分配。

這並非常態,但是幾乎每個級別的薪酬差異都很容易達到300%至500%。在穀歌,很多情形下“低級別”崗位員工的收入比相對“高級別”崗位的平均水準員工收入還高很多。

—[ 04 ]—

少用能人

人和人是不一樣的,凡人中間有能人。萬科王石的原則是少用能人。這種人作為發明家是好樣的,作為創業家也會是好樣的,但作為企業管理者卻不合適。因為能人喜歡打破常規,不喜歡遵守規章制度。往往能人在企業發揮作用時,對企業的傷害也是很大的。

—[ 05 ]—

創業公司五類人不能用

創業不易,辨人更難。反思過往,有五類員工不能用,如不能迅速處理,就會影響團隊的凝聚力,有害無利:張嘴說謊的,自我膨脹的,心胸狹窄的,吃裡扒外的,拉幫結派的。

周鴻禕還認為,創業公司用人有三大誤區:

① 老人容不下新人,公司不能吸引更有能力的新人加盟,公司做不大。

② 老人躺在功勞薄上吃老本,總是往後看,不能向前看。

③ 公司用官位來安撫老人,論資排輩,使一些人佔據了不能勝任的崗位。

—[ 06 ]—

最聰明的人才,成本最低

[1]雷軍組建創業團隊時,前半年花了至少80%的時間找人,最後建立了小米的7人核心團隊。公司成立之後,他每天都要花費一半以上的時間用來招募人才,公司的前100名員工入職都得親自見面並溝通。同時在他看來,最聰明的人才,成本是最低的。

[2]不設置任何KPI考核機制。雷軍認為,優秀的人才擁有主動創造與勞動的原動力。真正來到小米的人,都是真正幹活的人。他想做成一件事情,所以特別有熱情。

—[ 07 ]—

人的大節很重要

華為選拔人才注重人的大節,就是要敢於奮鬥、不怕吃苦,不要小富則安。

一、要看到幹部的長遠性,不要總抓住缺點,要給予改正的機會。

二、幹部要嚴格控制自己的欲望,要看長遠利益。

為一瓶酒一包煙,把你換掉,不值得;但不換掉你,後面還會仿效,也不合適。你現在就把問題改掉就行。

—[ 08 ]—

是人才就拿出來溜溜

[1]“折騰是檢驗人才的唯一標準”。

柳傳志認為,培養人才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是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過程。在培養人才方面,他的方式就是要狠狠地“折騰人才”,尤其是企業的管理人才。

比如在培養楊元慶和郭為時,柳傳志硬是前前後後“折騰”了他們十幾年,一年一個新崗位,走了許多地方,換了許多崗位,才成就了他們的“全才”。

[2]“紮鞋墊”與“做西服”

在柳傳志看來,培養一個戰略型的人才與培養一個優秀的裁縫師有著相同的道理。在開始的時候,對於一個裁縫學徒來說,不應該給他一塊上等的布料讓他去做西服,而是應該讓他從鞋墊開始做起。鞋墊做好了,再做短褲,然後再做一般的褲子、襯衣,最後才做西服。

對人才要一步步培養,這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能一口就吃成個胖子。這就是被柳傳志稱為“紮鞋墊”與“做西服”的人才培養理論。

—[ 09 ]—

用沒有退路的人

郭台銘喜歡用沒有退路的人。他用人的一大原則,就是看他有沒有賣命的決心。而沒有退路的人,通常都願意全力以赴。給已經吃飽的人一碗飯吃,不但用處不大,而且他也不會感激你。但是給餓肚子的人一碗飯吃,他不但會全力以赴,而且還會感謝你。

—[ 10 ]—

用人要疑,疑人也要用

張瑞敏說:“什麼是人才?做得了事,吃得了虧,負得了責!用人就要‘用人要疑,疑人也要用’。

用人要疑,主要是指約束和監督機制,用了的人不等於不需要監督,疑問在先,就能把可能產生的風險降到最低。疑人要用,就是在其人格、能力不確定的情況下,觀察、選拔和使用他,以免埋沒人才和浪費人才。敢用疑人,會用疑人,才能保證企業的人才用之不竭。”

在穀歌,兩個做著同樣工作的人產生的影響和所得獎勵可以有百倍之差。比如曾經有名穀歌員工獲得了1萬美元的股權分配,而另外一名在同樣領域工作的員工卻獲得了100萬美元的股權分配。

這並非常態,但是幾乎每個級別的薪酬差異都很容易達到300%至500%。在穀歌,很多情形下“低級別”崗位員工的收入比相對“高級別”崗位的平均水準員工收入還高很多。

—[ 04 ]—

少用能人

人和人是不一樣的,凡人中間有能人。萬科王石的原則是少用能人。這種人作為發明家是好樣的,作為創業家也會是好樣的,但作為企業管理者卻不合適。因為能人喜歡打破常規,不喜歡遵守規章制度。往往能人在企業發揮作用時,對企業的傷害也是很大的。

—[ 05 ]—

創業公司五類人不能用

創業不易,辨人更難。反思過往,有五類員工不能用,如不能迅速處理,就會影響團隊的凝聚力,有害無利:張嘴說謊的,自我膨脹的,心胸狹窄的,吃裡扒外的,拉幫結派的。

周鴻禕還認為,創業公司用人有三大誤區:

① 老人容不下新人,公司不能吸引更有能力的新人加盟,公司做不大。

② 老人躺在功勞薄上吃老本,總是往後看,不能向前看。

③ 公司用官位來安撫老人,論資排輩,使一些人佔據了不能勝任的崗位。

—[ 06 ]—

最聰明的人才,成本最低

[1]雷軍組建創業團隊時,前半年花了至少80%的時間找人,最後建立了小米的7人核心團隊。公司成立之後,他每天都要花費一半以上的時間用來招募人才,公司的前100名員工入職都得親自見面並溝通。同時在他看來,最聰明的人才,成本是最低的。

[2]不設置任何KPI考核機制。雷軍認為,優秀的人才擁有主動創造與勞動的原動力。真正來到小米的人,都是真正幹活的人。他想做成一件事情,所以特別有熱情。

—[ 07 ]—

人的大節很重要

華為選拔人才注重人的大節,就是要敢於奮鬥、不怕吃苦,不要小富則安。

一、要看到幹部的長遠性,不要總抓住缺點,要給予改正的機會。

二、幹部要嚴格控制自己的欲望,要看長遠利益。

為一瓶酒一包煙,把你換掉,不值得;但不換掉你,後面還會仿效,也不合適。你現在就把問題改掉就行。

—[ 08 ]—

是人才就拿出來溜溜

[1]“折騰是檢驗人才的唯一標準”。

柳傳志認為,培養人才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是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過程。在培養人才方面,他的方式就是要狠狠地“折騰人才”,尤其是企業的管理人才。

比如在培養楊元慶和郭為時,柳傳志硬是前前後後“折騰”了他們十幾年,一年一個新崗位,走了許多地方,換了許多崗位,才成就了他們的“全才”。

[2]“紮鞋墊”與“做西服”

在柳傳志看來,培養一個戰略型的人才與培養一個優秀的裁縫師有著相同的道理。在開始的時候,對於一個裁縫學徒來說,不應該給他一塊上等的布料讓他去做西服,而是應該讓他從鞋墊開始做起。鞋墊做好了,再做短褲,然後再做一般的褲子、襯衣,最後才做西服。

對人才要一步步培養,這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能一口就吃成個胖子。這就是被柳傳志稱為“紮鞋墊”與“做西服”的人才培養理論。

—[ 09 ]—

用沒有退路的人

郭台銘喜歡用沒有退路的人。他用人的一大原則,就是看他有沒有賣命的決心。而沒有退路的人,通常都願意全力以赴。給已經吃飽的人一碗飯吃,不但用處不大,而且他也不會感激你。但是給餓肚子的人一碗飯吃,他不但會全力以赴,而且還會感謝你。

—[ 10 ]—

用人要疑,疑人也要用

張瑞敏說:“什麼是人才?做得了事,吃得了虧,負得了責!用人就要‘用人要疑,疑人也要用’。

用人要疑,主要是指約束和監督機制,用了的人不等於不需要監督,疑問在先,就能把可能產生的風險降到最低。疑人要用,就是在其人格、能力不確定的情況下,觀察、選拔和使用他,以免埋沒人才和浪費人才。敢用疑人,會用疑人,才能保證企業的人才用之不竭。”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