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中興程式師墜樓的反思:做到了這一點,可能就不會職業危機了

2017年12月10日, 中興一位研發負責人選擇從高樓一躍而下, 結束了自己42歲的生命。 拋下了自己9歲的兒子和兩歲的女兒, 還有雙方的4位老人, 撒手人寰。

回顧他的履歷, 北京航空航太大學的本科, 8年華為經驗, 南開碩士, 中興六年, 一路985, 工作都是通信行業的明星企業, 這樣的人生, 可以傲視很多同齡人和後輩。

十幾年前, 通信行業是一個多熱門的行業。 那時候的通信行業火的一塌糊塗, 工資高得要命, 通信畢業生到華為中興, 一個月8000+, 這個薪資在今天看來也許平常, 但在03年, 那簡直是天文數字。 他一畢業就到華為,

無疑是非常優秀的。

作為和他一個年齡段的同齡人, 同時也是同一個行業出身的人, 我也是十幾年前進入了通信網路行業的全球老大思科工作, 後來一直幹到了一家網路安全公司的銷售總監。 但是從2010年前後, 我感覺到了整個行業開始走下坡路。 所以, 我特別能理解整個行業衰落時, 身在其中的那種絕望。

可能是因為我一直在研究商業預測, 從2002年開始我就開始為商業雜誌撰寫商業預測方面的專欄文章。 因此, 我預測整個通信IT行業不久將會衰退, 從那時起就開始準備轉型。 2011年, 我轉型成為培訓師, 2016年, 創立了自己的諮詢公司;2017年, 業務額比2016年增長超過了50%, 並且為騰訊、唯品會、美的等國內各行業領軍企業提供了培訓服務。

回顧我的轉型過程, 我想把如何利用商業預測進行轉型的方法分享給大家, 希望能夠對大家未來的職業規劃有所幫助, 不至於讓我們人到中年, 卻四面楚歌。 商業預測其實不複雜, 一共有四個步驟:

商業預測四步法

第一步, 進行準備, 盤點“核心能力”和“核心資源”。

我們不管是繼續在原行業發展還是職業轉型, 能夠依託的主要就是我們的“核心能力”和“核心資源”。 所以, 準備工作的核心就是盤點我們自身的這兩個方面。 我是如何盤點自己核心能力和資源的呢?首先, 我借助了國際上一些著名的測評問卷來評估我的核心能力。 評估結果顯示:我的三項核心能力是“學習”“分享”和“助人”, 這三項核心能力非常適合做培訓和諮詢相關工作。

其次, 我盤點了自己的核心資源, 由於我在思科受到了很好的職業訓練, 還曾經有機會在思科美國接受長時間的各方面培訓(銷售、技術、談判和演講技巧等), 所以我積累了很多學習課程的資源。 “核心能力”和“核心資源”的盤點對我未來轉型成為培訓師非常有幫助。

第二步, 識別大勢, 通過信號識別大趨勢。

如何識別大趨勢?“見微知著”是個好辦法。 《白虎通•情性》曾記載:“智者, 知也。 獨見前聞, 不惑於事, 見微知著者也。 ”見微知著, 意指看到微小的苗頭, 就知道可能會發生顯著的變化。 未來的趨勢, 並不是一夜出現的, 在出現之前會有跡象和信號, 我們必須學會敏感地捕捉到這些信號, 才能從這些信號中看到未來的大趨勢,

即見微知著。 其實, 從2009年開始, 我就感覺到了很多行業開始衰退的信號, 比如:客戶的訂單量開始下降, 還有以前我們根本不會去自己做(以前一般都是讓代理商去做)的小型客戶, 那個時候開始都有好幾個競爭對手去競標, 不亞於我以前做上百萬美金大單的競爭程度。 根據這些信號, 我判斷整個行業的需求已經開始放緩, 我們和競爭對手已經幾乎覆蓋了了所有的主流客戶群。 根據行業週期理論, 整個行業已經開始從成熟期往衰退期過度。 同時, 我自己根據以往的培訓積累和工作經驗, 編寫了幾門銷售管理和市場戰略規劃課程, 在一些朋友的公司試水, 免費去講, 結果引起了非常大的好評。 後來不少朋友幫我轉介紹了不少客戶,
付費請我去講, 這對我轉型也是很重要的信號, 讓我發現原來這方面的需求很多。

第三步, 注意洞察, 從中發現潛在的機會和可能的威脅。

根據趨勢的變化, 結合我們自身的實際情況(尤其是核心能力和核心資源), 想辦法發現並抓住潛在的機會, 識別並規避可能的威脅。 在識別大勢階段, 我發現了兩個趨勢“原來行業開始衰退”, “基於業務的培訓需求很多”, 再結合我的核心能力和核心資源, 我發現機會是我能講基於我核心能力和資源的課程也能讓客戶有所收穫, 威脅是我沒有客戶。

第四步, 採取行動, 即根據我們找到的機會和威脅, 制定相關的對策並採取行動。

明確了我的機會和威脅之後, 我制定了行動計畫:第一步,先找一家有客戶但是沒有合適講師的培訓機構去做專職講師,進行學習和成長。第二步,未來有了客戶基礎,再創辦自己的諮詢公司。因此,我於2011年加入國內一家知名的培訓機構做全職講師,並且花了大量的時間講課,連續五年在該機構拿到top講師獎,也是唯一一個連續五年拿獎的講師。2016年,我覺得各方面條件開始成熟,出來創立了自己的諮詢公司,並且投入了自己這些年積累的很大一部分資金(近百萬)引進或製作了多門版權課程,比如:《商業預測》等版權課程。因為這些課程和原來老東家的課程不衝突,我和原來的老東家保持了良好的合作關係,同時也發展了自己的業務。

因為我是做商業預測研究的,所以我把這套方法用到了自己的身上,走到了現在的發展階段。確實還不能說已經非常成功,但是基本度過了轉型的生存階段,進入發展階段。其實,回頭來看中興的這位朋友,他在華為和中興一共加起來14年的研發及研發管理經驗,再加上最近幾年華為的名聲大噪,很多企業想向華為學習,他其實可以利用商業預測方法,把自己的經驗轉化為變現能力,但是卻選擇了自盡這種方式,很替他惋惜。如果我能早點認識他,一定會把我的經驗與他分享,希望能幫到他,可是現在一切都晚了。關於如何利用商業預測的方法進行具體的預測和制定應對策略,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我的《商業預測》這本書。如果你覺得你身邊的朋友正面臨職業困惑,你也可以推薦他看看。

一句話:我們不能只低頭幹活,還要抬頭看路。

我制定了行動計畫:第一步,先找一家有客戶但是沒有合適講師的培訓機構去做專職講師,進行學習和成長。第二步,未來有了客戶基礎,再創辦自己的諮詢公司。因此,我於2011年加入國內一家知名的培訓機構做全職講師,並且花了大量的時間講課,連續五年在該機構拿到top講師獎,也是唯一一個連續五年拿獎的講師。2016年,我覺得各方面條件開始成熟,出來創立了自己的諮詢公司,並且投入了自己這些年積累的很大一部分資金(近百萬)引進或製作了多門版權課程,比如:《商業預測》等版權課程。因為這些課程和原來老東家的課程不衝突,我和原來的老東家保持了良好的合作關係,同時也發展了自己的業務。

因為我是做商業預測研究的,所以我把這套方法用到了自己的身上,走到了現在的發展階段。確實還不能說已經非常成功,但是基本度過了轉型的生存階段,進入發展階段。其實,回頭來看中興的這位朋友,他在華為和中興一共加起來14年的研發及研發管理經驗,再加上最近幾年華為的名聲大噪,很多企業想向華為學習,他其實可以利用商業預測方法,把自己的經驗轉化為變現能力,但是卻選擇了自盡這種方式,很替他惋惜。如果我能早點認識他,一定會把我的經驗與他分享,希望能幫到他,可是現在一切都晚了。關於如何利用商業預測的方法進行具體的預測和制定應對策略,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我的《商業預測》這本書。如果你覺得你身邊的朋友正面臨職業困惑,你也可以推薦他看看。

一句話:我們不能只低頭幹活,還要抬頭看路。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