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清朝滅亡後,國庫的錢被誰拿了?戶部帳目令人咋舌

古時候錢最多的地方就是國庫了, 這裡可以說是存放著一個國家的錢財, 是一代朝廷財富的集中存放地。 大到行軍打仗, 小到官員發俸, 整個國家都與國庫息息相關, 國庫也是改朝換代後, 後續朝代首要的清查地點。 大清朝滅亡之後, 我過就結束了封建社會, 那麼清朝的國庫是怎麼處理的呢?裡邊的財物到了哪裡呢?

首先要說明一下, 封建王朝的皇帝雖然富有四海, 但是正常情況下國庫的錢也不是皇帝想動就動的。 國庫存銀的作用主要是用做國家的開支, 比如行軍打仗、賑濟災民、官員俸祿等等, 所以一般來說皇帝也不會隨意動國庫的錢, 當然碰上清末慈禧這樣的人物那也是真的沒辦法。

古代的皇帝一般會設自己的內帑, 這個錢相當於皇帝的私房錢, 清朝皇帝也設有自己的內帑。 基本都是由內務府管理, 負責支配皇宮大內的消費。

當時清末有慈禧, 幾個大壽幹完了內務府的銀子, 她就把手伸向了國庫, 甚至連海軍的軍費都要用。 那麼宣統退位之後, 大清的國庫是如何處理的呢?國庫裡還有多少錢呢?

清朝國庫是由戶部掌管的, 宣統退位, 大清宣告滅亡, 中華民國接班, 當然要辦一下交接手續。

戶部掌管全國經濟、國庫帳目, 自然要好好的交接一下。 當時國民政府派人清點大清戶部關於國庫的帳目, 誰能想到僅僅只10個銀元, 連個普通富足人家都不如。 這當然沒有人相信, 後來國民政府急需用錢, 派人打開了國庫, 裡邊竟然真的只有帳面上的10個銀元。

雖然令人難以置信, 但仔細想想也是正常的。 慈禧老佛爺五十、六十、七十大壽, 花了多少銀子, 內務府的錢不夠還要克扣海軍軍費。 清末的太平天國, 外國列強的入侵, 更是花費巨萬。 我們來細數一下, 兩次鴉片戰爭、中法戰爭、甲午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這些戰爭簽訂的條約中的賠款, 據不完全統計共計白銀9.5億兩。 有了這些事實, 也就不難想像大清國庫只有十個銀元了。

清朝官員腐敗, 各個貪腐, 早就把錢用光了。 甚至皇帝的私人財產都所剩無幾。 皇帝私人財產在八國聯軍侵華時, 被破壞了絕大多數, 後來還有宮女太監的偷盜。 及至溥儀向政府移交時, 也只有不到500件文物。 這樣的一個朝廷, 國庫沒錢也就不足為奇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