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晉國曾經做了一筆最划算的買賣,這使他一躍成為了春秋霸主

晉國(前11世紀-前349年), 周朝分封的諸侯國, 侯爵, 姬姓晉氏 , 首任國君唐叔虞為周武王姬發之子, 周成王姬誦之弟。 國號初為唐, 唐叔虞之子燮即位後改為晉。 被左丘明的《左傳·襄公二十七年》、《國語·鄭語》和司馬遷的《史記·十二諸侯年表》共同評價為春秋四強國之一。

晉國在晉獻公時期崛起, "並國十七, 服國三十八", 晉文公繼位後在城濮之戰中大敗楚國, 一戰而霸。 晉襄公時期先後在肴之戰和彭衙之戰中大敗秦國, 繼其父為中原霸主。 晉景公時, 晉國在邲之戰中敗給老對手楚國, 轉而經略北方, 在鞌之戰中大敗齊國後, 又在晉伐蔡攻楚破沈之戰中攻入楚國本土 。 晉厲公繼位後連敗秦、狄, 並在鄢陵之戰再敗楚國, 複霸天下。 晉悼公時國勢鼎盛, 軍治萬乘, 獨霸中原, 達到晉國霸業的巔峰。

晉平公以後, 晉國範、中行、智、韓、趙、魏六卿之間鬥爭激烈。 晉定公時, 範、中行兩家首先敗亡。 西元前453年, 韓、趙、魏三家共滅智氏, 晉國已被三家瓜分。 西元前403年, 周威烈王冊封韓、趙、魏為諸侯, 史稱"三家分晉"。 前349年, 末任晉侯晉靜公被殺, 晉國滅亡 。

晉國鼎盛時期, 地域囊括今山西省全部、陝西省東部與北部、河北省中部與南部、河南省西部和北部、山東西北部與內蒙一部的廣大地區 。 甚至學者全祖望評春秋五霸時, 晉國占四席, 分別是晉文公、晉襄公、晉景公、晉悼公。 唐叔虞是西周周武王姬發和王后邑姜(姜太公的女兒)之子, 周成王姬誦之弟, 因受封于故唐堯故地, 其國故初名為唐, 其亦號唐叔虞,

唐在黃河、汾河的東邊。 至其子燮父繼位徙治晉水, 乃更國號為晉, 也說是因善射改名。

叔虞受封于唐時, 其領地僅"河汾之東方百里" , 晉大夫郭偃說:"今晉國之方, 偏侯也, 其土又小, 大國在側"。 晉武公在位時晉國的疆域開始擴張進程, 先攻滅了荀國。

並翼之後又攻滅了董國、賈國、楊國, 晉獻公時期"並國十七, 服國三十八", "西有河西, 與秦接境, 北邊翟, 東至河內" , 黃河中游皆為晉國所有, 為文公爭霸奠定了基礎。

晉文公時受賜周畿的陽樊、溫、原、州、陘、浠、沮、攢茅等邑。 又經靈、成、景、厲、悼五代的開拓, 其版圖最終形成了包括今山西省全部、陝西省東部與北部、河北省中部與南部、河南省西部與北部、山東西北部與內蒙古一部的廣大地區。

為什麼晉國敢這樣做呢?頻繁的發動滅國戰爭,以百里之地擴張到千里之地,甚至滅掉的還有姬姓國家,這是為什麼呢?難道沒有人制止他?周天子難道不主持公道嗎?

其實這還要從周幽王時期犬戎攻破鎬京說起。西元前771年(晉文侯十年),烽火戲諸侯之後,周平王繼位,而此時周幽王的餘黨虢虢公翰又擁立周攜王。周平王和周攜王各自稱王,周朝出現二王並立的情形。

周攜王的日子可比周平王好過多了,因為勤王大軍很快就聚集到虢國,準備西進滅申侯。勤王大軍,主要是三個姬姓諸侯的軍隊,鄭國、衛國和晉國。三路大軍在虢國集結之後,都表示支持周攜王,併發兵西進,迫近鎬京。周攜王一方以姬姓諸侯為主,戰鬥力強勁,而周平王一方,只有一個失去犬戎支持的申國撐腰,且申侯不得鎬京百姓支持,怎麼看這周平王和申侯離死都不遠了。

無奈之下申侯許諾晉文侯了一個有限開火權,就是給諸侯劃定一個區域,在這個範圍內,無論與誰作戰,攻滅了誰,都代表正義。

有限開火權最早出現在西周初期,當時西周王朝給齊國一個權力:東至大海,西至黃河,南至穆陵,北至無棣,都是齊國可征討範圍。齊國正是利用這個有限開火權,對四周諸侯取得法理上的優勢,然後逐步兼併擴張。

如今申侯給晉國開出的,是一個在河東地區的有限開火權。河東地區,土地平坦,諸侯密集,人口眾多,若是能夠統一河東,晉國將跨越到一流諸侯行列。晉文侯欣然接受這個河東地區的有限開火權。後來晉國正是利用這個有限開火權,逐步統一河東地區,接著雄霸太行山,成為春秋霸主。

得到好處的晉國等諸侯轉而支持平王,他們之間再次爆發了戰爭。經過幾次戰亂的鎬京早已殘破不堪,周平王決定把都城遷到洛邑(今河南洛陽),但王室的力量實在太薄弱,無法獨自完成遷都之舉。晉文侯會同鄭武公、秦襄公、衛武公合力勤王,共同護衛周平王完成東遷。

為什麼晉國敢這樣做呢?頻繁的發動滅國戰爭,以百里之地擴張到千里之地,甚至滅掉的還有姬姓國家,這是為什麼呢?難道沒有人制止他?周天子難道不主持公道嗎?

其實這還要從周幽王時期犬戎攻破鎬京說起。西元前771年(晉文侯十年),烽火戲諸侯之後,周平王繼位,而此時周幽王的餘黨虢虢公翰又擁立周攜王。周平王和周攜王各自稱王,周朝出現二王並立的情形。

周攜王的日子可比周平王好過多了,因為勤王大軍很快就聚集到虢國,準備西進滅申侯。勤王大軍,主要是三個姬姓諸侯的軍隊,鄭國、衛國和晉國。三路大軍在虢國集結之後,都表示支持周攜王,併發兵西進,迫近鎬京。周攜王一方以姬姓諸侯為主,戰鬥力強勁,而周平王一方,只有一個失去犬戎支持的申國撐腰,且申侯不得鎬京百姓支持,怎麼看這周平王和申侯離死都不遠了。

無奈之下申侯許諾晉文侯了一個有限開火權,就是給諸侯劃定一個區域,在這個範圍內,無論與誰作戰,攻滅了誰,都代表正義。

有限開火權最早出現在西周初期,當時西周王朝給齊國一個權力:東至大海,西至黃河,南至穆陵,北至無棣,都是齊國可征討範圍。齊國正是利用這個有限開火權,對四周諸侯取得法理上的優勢,然後逐步兼併擴張。

如今申侯給晉國開出的,是一個在河東地區的有限開火權。河東地區,土地平坦,諸侯密集,人口眾多,若是能夠統一河東,晉國將跨越到一流諸侯行列。晉文侯欣然接受這個河東地區的有限開火權。後來晉國正是利用這個有限開火權,逐步統一河東地區,接著雄霸太行山,成為春秋霸主。

得到好處的晉國等諸侯轉而支持平王,他們之間再次爆發了戰爭。經過幾次戰亂的鎬京早已殘破不堪,周平王決定把都城遷到洛邑(今河南洛陽),但王室的力量實在太薄弱,無法獨自完成遷都之舉。晉文侯會同鄭武公、秦襄公、衛武公合力勤王,共同護衛周平王完成東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