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髀設·秀|和全世界失聯,成為大自然的孩子

【編者按】

“髀設”是市政廳關注好設計和年輕人好想法的版塊。 髀設, 即畢設(畢業設計)。 學生的畢設往往是年輕人充分調研後提出的新鮮想法, 是體現“初心”的作品。 “畢設”雖然意味著完結, 但“髀設”是連接改變的開始。 “髀”來自“髀石”, 原本是羊腿的一塊連接骨, 也是一個有趣的兒童遊戲。 我們希望, 通過“髀設”的傳播, 年輕人的好想法會與現實產生出有趣的張力。

市政廳收集到許多年輕人的作品, 各有其打動人之處。 最終, 我們挑選出17個涉及不同城市空間和問題的作品, 包括:老齡化、幼稚園、古村落、老菜場、老城區、工人新村、辦公空間、共用社區、醫院等等。

我們也請不同的學者、專家和市民評委對這些作品做出評價。 “髀設·秀”系列不是單純地展示畢設作品, 而是展現年輕人思考、探索和理解城市問題的歷程, 從中看出年輕人獨到的價值。

林辰, 出生於上海, 現為澎湃新聞編導, 挪威駐上海領事館支持藝術家, 紐約“市長辦公室華爾街POPs ”受邀表演藝術家。 2014年獲得紐約普瑞特藝術學院(Pratt Institute)新媒體(New Forms)MFA藝術碩士, 畢業作品展《死路一條雙年展》, 紀錄一個城市女子第一次去往北極旅途中, 對城市和世界的關係有了重新認識, 其中主要作品《阿拉斯加雪山公路》曾在中華藝術宮展出。 prattfilm@163.com

2014年5月的某一次日出, 結束了畢業個人展《死路一條雙年展》(Dead End Biennial), 真正告別紐約。

這是在紐約的第三年, 整理和計畫了一個月後, 我決定退租, 帶上所有行李離開紐約, 手機取消通訊服務, 再次開始沒有目的地的旅行, 和“世界中心”失聯。

《和全世界失聯》公路旅行 (2014 芝加哥)。 本文圖片均來自林辰。

極光之旅 (美國阿拉斯加 2013耶誕節)。

為了完成和世界失聯, 我已經嘗試做了幾件事:畢業前的那個夏天, 我迷路到“世界盡頭”——北極斯瓦爾巴德(Svalbard), 那年冬天, 我看到了北極光;畢業後, 我開始了為期兩個月的一個人的公路旅行, 如願在不知名小鎮裡過上了鄉村生活。

決定讓身體遠離城市

我是林辰,

生於上海, 0-23歲生活在同一座城市。 這座城市在快速發展進程中冒出各種問題, 而我發現, 巨型城市的存在, 本身就是一個問題。 上海教會我的, 是與人比較和與人競爭;這座城市時刻提醒你, 要成為強者, 成為精英。

我們也同樣期許, 假以時日, 上海會成為“紐約”那樣更文明、更寬容的城市。 帶著這樣的憧憬, 我到了紐約。 但有趣的是, 無論水果牌手機還是綠色女神牌咖啡, 手感和味道絲毫沒有不同, 24小時的地鐵服務, 臭味難忍, 時常無預警停運維修。 住不起曼哈頓的大多數也會遭遇回家難。 此時的無奈和卑微, 只因為生活在“世界第一大城市”。

紐約曼哈頓街拍。

城市建設帶來了更多工作機會, 也帶來了這塊方寸之地難以消化的人口居住問題。 巨型城市並沒有給上班族更好的生活體驗。 身邊不少人帶著“紐約夢”不願離去, 我卻在第三個月打算對這樣的“未來”畫下休止符。

我們究竟為了什麼在買單?沒有什麼比窩在三房的形似監獄的格局更讓人難受——和臨時搭建的傢俱睡一起, 吃著不對胃口的外賣,每個月都不甘心支付標價和生活品質成反比的房租。我們為了自己入不敷出的“貧困現實”,而越來越責怪自己,每天重複在“我不夠優秀,才會這樣”的自我否定中。我們,為了更好的生活?這是一個無解的惡性循環。我們,真是毫無辦法?

我的碩士專業是新媒體,定義是不限於固定的表達方式,專注研究並展示一個與社會有關的核心問題。經過實驗影像、互動裝置、雕塑等幾種方式的嘗試後,我選擇了行為藝術,即用身體去創造一個事件,當時當地周邊的回應與行為者本身,共同構成作品。福柯說,我們的“身體”和日常行為,完整記錄了所處時代的社會屬性的方方面面。

我準備的行為是“和全世界失聯”,即離開紐約,離開城市,離開一切與我所看到的城市定義有關的地方。我要選擇一個未知的地方,不做攻略,不用搜尋引擎。我在地圖上看到了北極圈,有一個我念不出的名字Tromsø,在知道有旅館和航班後,我就出發了。

高空俯瞰 2013-2014跨年旅行。

出了機場大門,我就驚呆了。我和機場瞬間縮小,山離得如此近,如此夢幻。上一次看到這個景象,還是在筆記型電腦的屏保上。這個未知來得太快,太震撼。我掩飾不住的興奮,和當地回家人群的習以為常,形成了黑色幽默。來自上海,生活在紐約的我,露怯了。這生動詮釋了一張沒見過世面的臉。

我只為太陽工作

我的畢業個人展空間是一個獨立封閉的房間,無窗,只能從門下三層百葉中看到一點微光,大約100平米。站在屋外可以聽到屋內巨聲的地鐵進站錄音。展覽本身想營造一次在地下隧道中的北極體驗。我,即是作品本身的表演者,也是展覽的策劃者。展覽本身就是一場不耐煩測驗。

《死路一條雙年展》展廳指示牌 (2014 紐約)。

場內全黑,但留了微弱的光幫助參觀者自行走進中心區域。每次限一人進入。參觀者自己開門,自己關門。參觀者入場前,會和我用對講機聊個天,確認場內是否還有其他參觀者。同時,參觀者入場後,我們不會發生任何對話。而我藏在預先拉好的半透明浴簾裡。按照他的問題,比如這裡有什麼作品?還有其他的可以看嗎?你為什麼不說話等等,我會在必要時給出字條指示。也就是說,模擬了一個我們日常社交媒體活動的現場:只和不在場的人對話。

進入展廳。

浴簾內部細節:錄音筆 對講機 光碟 紙條。

展廳和觀眾。

與普通藝術展覽不同,首先,參觀者自己可以選擇展覽開始和結束的時間。有些人不能接受未知的等待時間,撤了;有些人不能接受要靠自己詢問來觀看下一個作品的方式,撤了。有些人希望多互動,不厭其煩遞紙條給我,長達半個小時。其次,它違背了一般藝術展的社交禮儀。當藝術家和參觀者在同一個空間,藝術家有義務介紹作品背後的創作過程,並抓緊機會把自己推銷出去,以獲得其它畫廊的展示機會。

而我的《死路一條雙年展》,開幕式沒有檸檬氣泡水,限制人群進入,看得懂看不懂自己消化。第一個作品播放前,我甚至讓觀者在黑暗中等待2分鐘,等不了,可以走。不過,令人驚喜的是,參觀的50人當中,只有一位沒等開始就自行離場,其他人都非常樂意在這個無聲黑暗空間中自己摸索,或者交流,或者默默給我留言,寫字畫畫。

觀眾互動。

其中比較有意思的是心理醫生的到訪,他是停留最久的觀眾,拍下了我的視頻做紀念,並詢問了其他人在這個空間裡的反應。我能感受到,每個人對傾訴的渴望,樂於與看不清臉的我一起互動。哪怕中途,我設計了從浴簾上方飛出光碟,砸到頭頂,他們也樂此不疲。這在以“交談”為社交文化基礎的美國,特別是在紐約,是難以想像的。

在這些看似不互動不交談的設計裡,參觀者通過等待、猜測、無人應答、自發主動探索了每一個作品的打開方式,也獲得了主動去發現的快樂。這也是我的設計初衷。觀展結束,我邀請他們取走藏在天花板的“歡迎回來”的氣球,到時候帶它來,參加我的日出閉幕式“告別紐約派對”。另外,這次展覽每天開門時間是日出,關閉時間是日落。意思是:我只為太陽工作。

媒體生產的世界vs真實的世界

那次北極圈旅程中,有兩件事記憶猶新,非常具有代表性,可以看出我們城市長大的小孩根生蒂固的行為模式和世界觀。這也是畢設中要讓觀眾等待的起因。

跨入未知的北極圈,壓力已得到釋放,但我心心念念地想要一個GPS。當地路名都是挪威語,民宿不坐落在任何地標周圍,想要四處走走的我,驚慌了。民宿主人不斷解釋:不用擔心。沿著下坡路,你會看到一個便利店,旁邊就是海,有很多騎自行車的人。一直往前走。一直往前走。你不需要GPS。何況現在是極晝,不用擔心天黑。

可是,路不會有分岔嗎?我怎麼知道哪條路是往山下走,走錯了我怎麼回來?將信將疑的我,走向市中心。一路其實非常美好,我感到身體在接近海平面,每一步都在海拔下降中。接近沿岸自行車道時,能看到廠房、便利店、禮品店、烘焙店、銀行和飯店,終點就是碼頭。這段路慢走不過15分鐘,途中經歷了害怕、焦慮、適應,跟著身體的下坡感覺,當然還有抵達後的愉悅。這就是城裡人擺脫GPS的一次冒險,似有驚無險,但內心波瀾起伏。我甚至有點懷疑,東西南北不過是一種設定,如果有海有山,我們為什麼需要方向?

北極地區(2016年,挪威)。

還有另一件事,讓我明白了更多。Tromsø小鎮的一所高中,面朝群山環繞的湖水。路過時,他們還沒放學。已擺脫城市的我,在搭出的親水準台的木質臺階上坐了很久,寫生作詩,並自拍留念。我喜歡湖和海,對我來說,它們是一種連接所有不相連的國家的通訊工具,無論遠古還是未來,它永遠承載著這樣的詩意。

這時,面對大概5度的氣溫,斗篷披風裡的我有點想回去了。那些初中模樣的孩子沖了出來,脫了衣服褲子,從我剛才徘徊的平臺上,接二連三跳入水中。一個一個又從臺階上走上來,又跳了第二輪。城市來的我,並不明白大自然的意思,他們看著一個站在那裡不動的人,與我的驚訝表情四目相接。我原來是個旁觀者,於是倉皇告辭。

這次旅程證實了我出發前的對“世界”的質疑。我的認識始於城市,幾乎來自於電視、電影、雜誌等媒介說辭,讓它們告訴我什麼是好的,值得一看的,不容錯過的,難得一見的。那些也並不是謊言,但營造了一種輕鬆獲取資訊的優越感,使我們滿足了對世界的好奇,但同時和世界慣性地隔著一個螢幕的距離。

北極地區冰川(2016年,挪威)。

在新媒體時代,我們不是先看見,再閱讀。而是先閱讀,先點開聲畫齊備的視頻,獲得生動卻虛擬的感官,製造了我們“已非常瞭解”的假像。這種面熟的“假認識”,很快又被洩洪式地複製和傳播。我們都忘了,那個真實的世界,我真的看過嗎?

其實城市裡的人和外面的世界,隔得太遠,猶如訂閱了一本介紹全世界最好的牛油果攝影畫冊,從顏色、形狀、種類、產地到文化意義,我們都讀完了,但你真的知道牛油果的正常味道嗎?我們的身體,原先與世界的3D浸透式體驗關係,完全被城市快節奏佔有,讓身體遠遠滯後於真實的世界。

沒有你,還有別人?

《死路一條雙年展》也就是把一路的“沒見過”體驗,帶回了“什麼都見過,什麼都有”的紐約。希望紐約客能走出紐約,看看世界中心以外的世界。

城市是文明發展進程的代表。我們嚮往城市,不斷湧入城市。城市有源源不斷的資源供我們利用,有我們的企圖心,有我們對自己期許的“未來投射”。心理學上,有種病叫作“巴黎綜合征”,最早起源於日本。症狀表現為,在巴黎開始新生活的人,一直在尋找那個“被描述過的”巴黎生活。當找不到時,會一直尋找,越是難以實現,腦中越是確信“那個巴黎”的存在,並不斷為之努力。這不正是在紐約或上海的我們嗎?這是大城市的心理困境,故我命名為“死路一條”。

巨型城市的核心哲學是“你不重要,任何人都能取代你”。沒有你,還有別人。由於數量太大,我們啟用了管理模式,“人”變成人才資料庫。我們首先看見的是利用價值的多少,然後進行篩選。而你,真的比較差嗎?

在畢設旅程中,我,一直很重要。那天那時發生的事、遇到的人,因為你看見的那部分,變成你的記憶,別人無法再消費一次,無法再擁有同樣的記憶來取代你。城市裡看不見星空,北極圈以內可以,流星是經常發生的事,城市小了,天空變得大了,城市與自然的能見度比例交換,才瞬間明白,人是如此渺小,且仍可以被自然環抱,有多美好。在城市,我們是螺絲釘,但我們首先是大自然的孩子。

畢設的旅程給我帶來了一些改變:

1)我的時間感不再只是黑白更替,開燈關燈。時間和年齡在城市中根深蒂固,但自然中是種設定,可快可慢、可長可短。極晝極夜就是個例子。

2)我的方向感不再只有地鐵站名,開始喜歡步行帶來的位移,通過和“大地”連接,得到與城市真實的距離和方向感。走過的地方的那些偶遇總和,即是你和這個城市的自然關係。

3)熱衷做飯,食物原料是大地、陽光和空氣的作物,自己完成由原料變成食物的所有過程,喂飽自己,踏實地開始新的一天。

美國阿拉斯加 2013耶誕節。

以前上了那麼多年課,知道北極圈,但從不知道在哪裡,以為很遠。跨過北極圈,發現那條線其實不存在。在城市所讀過的書,見過的世面,我們真的篤定相信它們全部嗎?走出北極圈回到城市,我知道,我和遠方的距離已經不是年假、簽證或語言,在不同島上生活的我們,當看不到自己的時候,也許可以漂洋過海看望對方。那張世界地圖,也並不能告訴我們世界的所有。

當前的目標並不在於發現我們是誰,而是拒絕我們是誰。——福柯

丁乙(藝術家)的評語:

林辰的畢業展是關於認識論的一系列對應性關係的思考與實踐:畢業前書本中概念化的知識集成,與畢業後對單一知識來源的懷疑和切實經驗的補充;從反思巨型城市發展中對日常事物認知的固化和麻木,出走到未知的北極圈體悟真實的自然及感知力的喚醒。畢業展作品《死路一條雙年展》在近百平米展覽空間中,構建了一個社交媒體式的自主觀展體驗與交流邏輯,進一步探討交流、感知、視角、價值諸多關係的定義方式。

張獻(獨立劇場工作者)的評語:

表面上看,林辰的所有作品都是“基於時間的”,實際上是“基於人生的”,即一個統一的從生到死的生命時間。她的日常工作是怎樣在一個巨大的工商化社會中,將自己的生活“去格式化”,賦予自主生活以匪夷所思的形式,因此她成了一個詩意的“轉化者”(transformer)。她的北極意象永久地覆蓋了作為普通上班族一員的被動身份,這使人相信,一個人無論做什麼,都無法抗拒人與自然互動的詩性正義。

吃著不對胃口的外賣,每個月都不甘心支付標價和生活品質成反比的房租。我們為了自己入不敷出的“貧困現實”,而越來越責怪自己,每天重複在“我不夠優秀,才會這樣”的自我否定中。我們,為了更好的生活?這是一個無解的惡性循環。我們,真是毫無辦法?

我的碩士專業是新媒體,定義是不限於固定的表達方式,專注研究並展示一個與社會有關的核心問題。經過實驗影像、互動裝置、雕塑等幾種方式的嘗試後,我選擇了行為藝術,即用身體去創造一個事件,當時當地周邊的回應與行為者本身,共同構成作品。福柯說,我們的“身體”和日常行為,完整記錄了所處時代的社會屬性的方方面面。

我準備的行為是“和全世界失聯”,即離開紐約,離開城市,離開一切與我所看到的城市定義有關的地方。我要選擇一個未知的地方,不做攻略,不用搜尋引擎。我在地圖上看到了北極圈,有一個我念不出的名字Tromsø,在知道有旅館和航班後,我就出發了。

高空俯瞰 2013-2014跨年旅行。

出了機場大門,我就驚呆了。我和機場瞬間縮小,山離得如此近,如此夢幻。上一次看到這個景象,還是在筆記型電腦的屏保上。這個未知來得太快,太震撼。我掩飾不住的興奮,和當地回家人群的習以為常,形成了黑色幽默。來自上海,生活在紐約的我,露怯了。這生動詮釋了一張沒見過世面的臉。

我只為太陽工作

我的畢業個人展空間是一個獨立封閉的房間,無窗,只能從門下三層百葉中看到一點微光,大約100平米。站在屋外可以聽到屋內巨聲的地鐵進站錄音。展覽本身想營造一次在地下隧道中的北極體驗。我,即是作品本身的表演者,也是展覽的策劃者。展覽本身就是一場不耐煩測驗。

《死路一條雙年展》展廳指示牌 (2014 紐約)。

場內全黑,但留了微弱的光幫助參觀者自行走進中心區域。每次限一人進入。參觀者自己開門,自己關門。參觀者入場前,會和我用對講機聊個天,確認場內是否還有其他參觀者。同時,參觀者入場後,我們不會發生任何對話。而我藏在預先拉好的半透明浴簾裡。按照他的問題,比如這裡有什麼作品?還有其他的可以看嗎?你為什麼不說話等等,我會在必要時給出字條指示。也就是說,模擬了一個我們日常社交媒體活動的現場:只和不在場的人對話。

進入展廳。

浴簾內部細節:錄音筆 對講機 光碟 紙條。

展廳和觀眾。

與普通藝術展覽不同,首先,參觀者自己可以選擇展覽開始和結束的時間。有些人不能接受未知的等待時間,撤了;有些人不能接受要靠自己詢問來觀看下一個作品的方式,撤了。有些人希望多互動,不厭其煩遞紙條給我,長達半個小時。其次,它違背了一般藝術展的社交禮儀。當藝術家和參觀者在同一個空間,藝術家有義務介紹作品背後的創作過程,並抓緊機會把自己推銷出去,以獲得其它畫廊的展示機會。

而我的《死路一條雙年展》,開幕式沒有檸檬氣泡水,限制人群進入,看得懂看不懂自己消化。第一個作品播放前,我甚至讓觀者在黑暗中等待2分鐘,等不了,可以走。不過,令人驚喜的是,參觀的50人當中,只有一位沒等開始就自行離場,其他人都非常樂意在這個無聲黑暗空間中自己摸索,或者交流,或者默默給我留言,寫字畫畫。

觀眾互動。

其中比較有意思的是心理醫生的到訪,他是停留最久的觀眾,拍下了我的視頻做紀念,並詢問了其他人在這個空間裡的反應。我能感受到,每個人對傾訴的渴望,樂於與看不清臉的我一起互動。哪怕中途,我設計了從浴簾上方飛出光碟,砸到頭頂,他們也樂此不疲。這在以“交談”為社交文化基礎的美國,特別是在紐約,是難以想像的。

在這些看似不互動不交談的設計裡,參觀者通過等待、猜測、無人應答、自發主動探索了每一個作品的打開方式,也獲得了主動去發現的快樂。這也是我的設計初衷。觀展結束,我邀請他們取走藏在天花板的“歡迎回來”的氣球,到時候帶它來,參加我的日出閉幕式“告別紐約派對”。另外,這次展覽每天開門時間是日出,關閉時間是日落。意思是:我只為太陽工作。

媒體生產的世界vs真實的世界

那次北極圈旅程中,有兩件事記憶猶新,非常具有代表性,可以看出我們城市長大的小孩根生蒂固的行為模式和世界觀。這也是畢設中要讓觀眾等待的起因。

跨入未知的北極圈,壓力已得到釋放,但我心心念念地想要一個GPS。當地路名都是挪威語,民宿不坐落在任何地標周圍,想要四處走走的我,驚慌了。民宿主人不斷解釋:不用擔心。沿著下坡路,你會看到一個便利店,旁邊就是海,有很多騎自行車的人。一直往前走。一直往前走。你不需要GPS。何況現在是極晝,不用擔心天黑。

可是,路不會有分岔嗎?我怎麼知道哪條路是往山下走,走錯了我怎麼回來?將信將疑的我,走向市中心。一路其實非常美好,我感到身體在接近海平面,每一步都在海拔下降中。接近沿岸自行車道時,能看到廠房、便利店、禮品店、烘焙店、銀行和飯店,終點就是碼頭。這段路慢走不過15分鐘,途中經歷了害怕、焦慮、適應,跟著身體的下坡感覺,當然還有抵達後的愉悅。這就是城裡人擺脫GPS的一次冒險,似有驚無險,但內心波瀾起伏。我甚至有點懷疑,東西南北不過是一種設定,如果有海有山,我們為什麼需要方向?

北極地區(2016年,挪威)。

還有另一件事,讓我明白了更多。Tromsø小鎮的一所高中,面朝群山環繞的湖水。路過時,他們還沒放學。已擺脫城市的我,在搭出的親水準台的木質臺階上坐了很久,寫生作詩,並自拍留念。我喜歡湖和海,對我來說,它們是一種連接所有不相連的國家的通訊工具,無論遠古還是未來,它永遠承載著這樣的詩意。

這時,面對大概5度的氣溫,斗篷披風裡的我有點想回去了。那些初中模樣的孩子沖了出來,脫了衣服褲子,從我剛才徘徊的平臺上,接二連三跳入水中。一個一個又從臺階上走上來,又跳了第二輪。城市來的我,並不明白大自然的意思,他們看著一個站在那裡不動的人,與我的驚訝表情四目相接。我原來是個旁觀者,於是倉皇告辭。

這次旅程證實了我出發前的對“世界”的質疑。我的認識始於城市,幾乎來自於電視、電影、雜誌等媒介說辭,讓它們告訴我什麼是好的,值得一看的,不容錯過的,難得一見的。那些也並不是謊言,但營造了一種輕鬆獲取資訊的優越感,使我們滿足了對世界的好奇,但同時和世界慣性地隔著一個螢幕的距離。

北極地區冰川(2016年,挪威)。

在新媒體時代,我們不是先看見,再閱讀。而是先閱讀,先點開聲畫齊備的視頻,獲得生動卻虛擬的感官,製造了我們“已非常瞭解”的假像。這種面熟的“假認識”,很快又被洩洪式地複製和傳播。我們都忘了,那個真實的世界,我真的看過嗎?

其實城市裡的人和外面的世界,隔得太遠,猶如訂閱了一本介紹全世界最好的牛油果攝影畫冊,從顏色、形狀、種類、產地到文化意義,我們都讀完了,但你真的知道牛油果的正常味道嗎?我們的身體,原先與世界的3D浸透式體驗關係,完全被城市快節奏佔有,讓身體遠遠滯後於真實的世界。

沒有你,還有別人?

《死路一條雙年展》也就是把一路的“沒見過”體驗,帶回了“什麼都見過,什麼都有”的紐約。希望紐約客能走出紐約,看看世界中心以外的世界。

城市是文明發展進程的代表。我們嚮往城市,不斷湧入城市。城市有源源不斷的資源供我們利用,有我們的企圖心,有我們對自己期許的“未來投射”。心理學上,有種病叫作“巴黎綜合征”,最早起源於日本。症狀表現為,在巴黎開始新生活的人,一直在尋找那個“被描述過的”巴黎生活。當找不到時,會一直尋找,越是難以實現,腦中越是確信“那個巴黎”的存在,並不斷為之努力。這不正是在紐約或上海的我們嗎?這是大城市的心理困境,故我命名為“死路一條”。

巨型城市的核心哲學是“你不重要,任何人都能取代你”。沒有你,還有別人。由於數量太大,我們啟用了管理模式,“人”變成人才資料庫。我們首先看見的是利用價值的多少,然後進行篩選。而你,真的比較差嗎?

在畢設旅程中,我,一直很重要。那天那時發生的事、遇到的人,因為你看見的那部分,變成你的記憶,別人無法再消費一次,無法再擁有同樣的記憶來取代你。城市裡看不見星空,北極圈以內可以,流星是經常發生的事,城市小了,天空變得大了,城市與自然的能見度比例交換,才瞬間明白,人是如此渺小,且仍可以被自然環抱,有多美好。在城市,我們是螺絲釘,但我們首先是大自然的孩子。

畢設的旅程給我帶來了一些改變:

1)我的時間感不再只是黑白更替,開燈關燈。時間和年齡在城市中根深蒂固,但自然中是種設定,可快可慢、可長可短。極晝極夜就是個例子。

2)我的方向感不再只有地鐵站名,開始喜歡步行帶來的位移,通過和“大地”連接,得到與城市真實的距離和方向感。走過的地方的那些偶遇總和,即是你和這個城市的自然關係。

3)熱衷做飯,食物原料是大地、陽光和空氣的作物,自己完成由原料變成食物的所有過程,喂飽自己,踏實地開始新的一天。

美國阿拉斯加 2013耶誕節。

以前上了那麼多年課,知道北極圈,但從不知道在哪裡,以為很遠。跨過北極圈,發現那條線其實不存在。在城市所讀過的書,見過的世面,我們真的篤定相信它們全部嗎?走出北極圈回到城市,我知道,我和遠方的距離已經不是年假、簽證或語言,在不同島上生活的我們,當看不到自己的時候,也許可以漂洋過海看望對方。那張世界地圖,也並不能告訴我們世界的所有。

當前的目標並不在於發現我們是誰,而是拒絕我們是誰。——福柯

丁乙(藝術家)的評語:

林辰的畢業展是關於認識論的一系列對應性關係的思考與實踐:畢業前書本中概念化的知識集成,與畢業後對單一知識來源的懷疑和切實經驗的補充;從反思巨型城市發展中對日常事物認知的固化和麻木,出走到未知的北極圈體悟真實的自然及感知力的喚醒。畢業展作品《死路一條雙年展》在近百平米展覽空間中,構建了一個社交媒體式的自主觀展體驗與交流邏輯,進一步探討交流、感知、視角、價值諸多關係的定義方式。

張獻(獨立劇場工作者)的評語:

表面上看,林辰的所有作品都是“基於時間的”,實際上是“基於人生的”,即一個統一的從生到死的生命時間。她的日常工作是怎樣在一個巨大的工商化社會中,將自己的生活“去格式化”,賦予自主生活以匪夷所思的形式,因此她成了一個詩意的“轉化者”(transformer)。她的北極意象永久地覆蓋了作為普通上班族一員的被動身份,這使人相信,一個人無論做什麼,都無法抗拒人與自然互動的詩性正義。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