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粘杆處,皇帝處理反對勢力的利刃

明朝設立“錦衣衛”“東廠”“西廠”等特務機構, 查處反對勢力。 而到了清朝, 特務機構卻知之者甚少。 這主要是因為清朝的特務機關更為隱秘、沒有那麼張揚的緣故。

而在雍正朝, 確實創立了一個名叫“粘杆處”的組織, 是一個訓練有素的情報組織和特務機關, 正式名稱叫尚虞備用處。 雍正登基後, 為了鞏固他的政權統治, 也為了防止他的兄弟作亂, 於是在內務府之下設置了“粘杆處”這個機關。

他們都是內務府包衣人, 屬未入流(即官階不在品級之內), 薪水雖然不高, 但每天跟隨雍正左右。 正式演化為為雍正專設的特務機關, 它的職責就是把政敵當作魚、蟬、蜻蜓等小動物一樣捕捉宰殺, 為雍正皇帝的政權穩固而剷除異己。

粘杆處

由此可見, 粘杆處表面上是伺候皇帝玩耍的服務機構, 實則是特務組織另外, 值得注意的是, 粘杆處雖然隸屬內務府系統, 總部卻設在雍親王府。 清雍正三年, 胤禛降旨將雍親王府改名為“雍和宮”, , 定為"龍潛禁地"。 但奇怪的是改制後的行宮並未改覆黃色琉璃瓦, 殿頂仍覆綠色琉璃瓦。 據傳說, 在雍和宮內有一條專供特務人員秘密往來的通道, 雍和宮戒備森嚴, 禁止“粘杆處”人員隨意進出。

雍正去世以後, 繼位的乾隆繼續利用“粘杆處”來控制京城內外以及外省大臣的活動。 乾隆把雍和宮改為黃色琉璃瓦, 並把雍正的畫像供奉於此, 雍和宮變成了有喇嘛在內的祭拜場所。

現如今, 在雍和宮已經找不到傳說中的地下通道的痕跡了, 有人猜測這應該是乾隆為了消除遺跡, 將雍和宮改成喇嘛廟的時候, 順帶著徹底翻修, 將通道給毀掉了。 直至乾隆去世, “粘杆處”的特務活動才逐漸被廢除, “粘杆處”也逐漸的淡出了歷史舞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