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服務“一帶一路”,內蒙古民革做了這些事兒

起自陝西西安的古絲綢之路在歷史上曾是一條溝通東西方世界的重要走廊, 如今在“一帶一路”戰略的推動下, 新的絲綢之路經濟帶正在擔當新的橋樑作用。

在這一戰略落實過程中, 內蒙古自治區正以其向北開放橋頭堡的獨特地位, 積極融入“一帶一路”戰略當中。 近年以來, 民革內蒙古區委會也一直將融入“一帶一路”、推進向北開放, 尤其是推進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作為參政議政的重點。

多年建言中蒙務實合作受重視

蒙古國是我國北方的重要近鄰, 與內蒙古自治區山水相連, 兩地邊境線長達3211公里。 自1998年以來中國一直是蒙古國第一大投資來源國, 自1999年 以來中國一直是蒙古國第一大交易夥伴國。 在兩國的交往合作中, 內蒙古自治區發揮著重要的紐帶作用, 蒙古國也逐步成為內蒙古第一大交易夥伴。

作為中國向北開放重要堡壘地區的民革組織, 民革內蒙古區委會連續幾年將中蒙務實合作課題作為重點調研課題, 形成了一批有分量的提案建議。

2013年11月, 民革內蒙古區委會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 形成《充分發揮內蒙古自治區在國家向北開放戰略中的橋頭堡作用, 為中蒙兩國務實合作創造良好條件》這一報告。

在報告中, 區委會總結了中蒙兩國以及內蒙古與蒙古國經貿合作的總體情況, 分析了中蒙兩國在經貿合作中存在的問題, 並提出解決對策。 在報告中, 民革內蒙古區委會建議, 發揮政府職能部門的作用, 為中方企業對蒙投資提供可靠保障;以大專案合作為龍頭, 帶動經貿合作全面發展;支持蒙方建設工業園區和經濟區, 加快推進邊境自貿區建設;深化兩國人文領域的交流合作, 為經貿合作夯實民意基礎。

民革內蒙古區委會的建議獲得有關部門的重點關注, 這讓他們在2014年繼續將推動中蒙務實合作作為當年參政議政的重點課題。 當年12月, 《推進中蒙務實合作調研報告》形成, 分析了兩國合作規模增長快、仍以資源型產業為主的特點, 再次提出新的深化合作的思路和對策。 民革內蒙古區委會提出, 推動國家層面加大對蒙投入、重點支援內蒙古民營企業礦能合作延伸、利用歐亞大陸橋通道及國家政策支持優勢助推出口加工貿易發展、做好人文領域各層次的交流合作、創新互聯互通合作機制等建議。

值得一提的是, 在相關調研的基礎上, 民革內蒙古區委會形成的《關於加快推進中蒙邊境自由貿易區的提案》被列為2015年自治區政府副主席雲光中批辦的重點提案, 調研成果在政協會議上作為大會發言。

民革內蒙古區委會還邀請民革中央領導來內蒙古就中蒙務實合作展開調研。這一課題在“民革中央省級組織參政議政成果評選表彰活動”中獲得二等獎,推動民革中央形成建議上報中共中央、國務院,並得到國家領導人的批示,推動了中蒙俄經濟走廊的建設。國家發改委還針對相關建議到民革中央座談,並邀請民革內蒙古區委會參加。

對俄經貿合作成大會發言

2014年9月,中蒙俄三國元首在會晤期間就建設中蒙俄經濟走廊達成共識,明確提出要把絲綢之路經濟帶同俄羅斯跨歐亞大鐵路、蒙古國草原之路倡議進行對接,打造中蒙俄經濟走廊的倡議。其後,中蒙俄經濟走廊被正式納入國家“一帶一路”規劃。地處中蒙俄經濟走廊的核心區域,民革內蒙古區委會在關注中蒙務實合作取得實效後,又把對俄經貿合作作為2015年調研重點,由主委劉斌掛帥。

在調研中,民革內蒙古區委會發現,與俄羅斯遠東地區聯繫緊密的內蒙古,在擁有對俄第一大口岸的情況下,對俄經貿增長速度卻與中俄兩國經貿往來快速增長的整體趨勢不相稱,呈現出衰退性縮小的趨勢。內蒙古對俄經貿合作,在方式上以小額邊境貿易為主,在主體上呈現“民進國退”的趨勢,在品種結構上出口以傳統勞動密集型產業為主、進口主要為能源資源性產品。民革內蒙古區委會分析認為,內蒙古對俄經貿合作存在規模較小,發展水準較低,存在結構性不足,層次不夠,缺乏完善的服務體系與機構,缺少相應的口岸基礎設施建設。

在2016年1月的內蒙古兩會上,民革內蒙古區委會做了題為《把握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機遇 提升我區對俄經貿合作水準》的大會發言,指出未來一個時期促進自貿區對俄經貿合作轉型升級,主要是要積極打造“一個關鍵地區”,著力突破“兩個重點領域”和把握“三個具體路徑”。

具體來講,民革內蒙古區委會提出,將唯一與俄羅斯接壤的呼倫貝爾市作為對俄經貿合作的關鍵地區,在資源能源領域和農林業開發領域加強對俄合作,走出內開外聯協作發展對俄經貿、持續有效促進對俄投資、高度重視跨境電子商務三條路徑。

就對俄經貿中面臨的問題,民革內蒙古區委會提出6條建議。一是優化扶持措施,增強針對性,尤其要利用好滿洲里和二連浩特兩個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二是繼續加強對俄經貿合作的平臺建設,包括海關特殊監管區、境外資源交易中心的建設;三是在兩個重點領域探索推進與而俄羅斯遠東、西伯利亞地區開國際產能合作;四是積極做好服務配套,大力支持企業“走出去”;五是加強預判預警,提供有效服務,為全國企業拓展對俄業務、投資提供資訊支援;六是全面推進各類外向型產業建設,打造新的對俄貿易增長點。

服務“一帶一路”建議多

除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外,民革內蒙古區委會也有不少提案直接關注到“一帶一路”戰略落實的具體問題。僅以2015年為例,在當年的11個重點調研課題中,除對俄經貿合作課題外,還有3個以“一帶一路”為研究重點。

在《內蒙古地區經濟轉型升級的金融發展戰略研究》這一報告中,民革內蒙古區委會指出,要把金融業當做一個大產業來發展,借助“一帶一路”國家戰略,打造連接中蒙俄的北疆區域金融中心。內蒙古地區的北疆區域金融中心如果成行,將起到內聯外引的橋樑作用,對內輻射東北、華北、西北各地區,對外輻射蒙古、俄羅斯乃至中亞各國,這將既有利於內蒙古地區金融的長遠發展,也有利於人民幣國際化的推進。

在《我區工業企業轉型升級問題調研》這一報告中,民革內蒙古區委會建議,借助“一帶一路”戰略機遇,構建外向型工業格局。內蒙古毗鄰京津、外界蒙俄,擁有19個常年開放口岸、2個國家級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可以充分挖掘其與蒙、俄乃至歐洲在產業結構、市場需求方面的互補性;可以充分挖掘內蒙古的電價、資源和交通優勢,吸引遊資資本和先進技術向口岸集聚。

民革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委會還就“一帶一路”中的人才問題牽頭組成調研組,於2015年7月至9月赴成都、重慶、呼和浩特、包頭、滿洲里、呼倫貝爾等地開展調研,形成了《關於“一帶一路”戰略佈局下內蒙古人才支撐發展狀況的調研》這一調研報告。調研組認為,內蒙古人才工作呈現較好發展態勢,但是與深度融入“一帶一路”戰略的要求還有差距,主要表現在人才意識不強、人才總量不足、人才結構與佈局合理、人才流失浪費嚴重、新引人才的綜合實力偏弱。

“深度融入‘一帶一路’戰略,內蒙古需要大量高層次創新創業型人才、企業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高技能人才等各類人才,建設一支宏大的高素質人才隊伍已刻不容緩。”為此,調研報告中提出牢固樹立人才優先發展戰略、全力推進呼包鄂“草原矽谷”建設、全面加大人才培養引進力度,著力提升“政產學研”人才的密切合作,逐步健全人才評價和選拔使用機制。

主委心聲

全國政協委員、民革內蒙古區委會主委劉斌

◆爭取國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爭取國家支持沿邊地各類專項資金向內蒙古適當傾斜,加大中央財政對中蒙、中俄跨境基礎設施建設支援,爭取亞投行、絲路基金等向內蒙古傾斜。

◆繼續加強基礎設建設。加快推進跨境鐵路、口岸界河公路橋及與周邊省區重要節點的高速公路、高鐵建設進程;加快推進全區“單一視窗”建設,簡化國際貿易慣例和通關環節。

◆拓展合作領域。加快推動本地銀行開展對俄、對蒙結算業務,發展跨境金融;推進內蒙古與俄、蒙農畜牧業經濟技術合作,雙方優勢互補;加強跨境旅遊合作,充分利用“萬里茶道”培育草原旅遊精品路線。

◆創新合作機制。建立健全與周邊國家和地區在經貿、旅遊、人文等方面的合作機制,完善地方政府間定期會晤機制;完善投資機制,改善外商投資審批和產業指導管理方式。

作者 _ 韓金偉 黃昌盛 王瑞亭

近期熱點文章回顧

【重磅】各民主黨派中央主席的“換屆觀”【權威解讀】民主黨派省級組織進入“換屆時間”,看點有哪些?請遠離!這些民主黨派的假稱謂孫中山的崇高威望和國際影響,是怎麼來的?脫貧攻堅民主監督:民主黨派的大動作與冷思考(附主席足跡)

民革內蒙古區委會還邀請民革中央領導來內蒙古就中蒙務實合作展開調研。這一課題在“民革中央省級組織參政議政成果評選表彰活動”中獲得二等獎,推動民革中央形成建議上報中共中央、國務院,並得到國家領導人的批示,推動了中蒙俄經濟走廊的建設。國家發改委還針對相關建議到民革中央座談,並邀請民革內蒙古區委會參加。

對俄經貿合作成大會發言

2014年9月,中蒙俄三國元首在會晤期間就建設中蒙俄經濟走廊達成共識,明確提出要把絲綢之路經濟帶同俄羅斯跨歐亞大鐵路、蒙古國草原之路倡議進行對接,打造中蒙俄經濟走廊的倡議。其後,中蒙俄經濟走廊被正式納入國家“一帶一路”規劃。地處中蒙俄經濟走廊的核心區域,民革內蒙古區委會在關注中蒙務實合作取得實效後,又把對俄經貿合作作為2015年調研重點,由主委劉斌掛帥。

在調研中,民革內蒙古區委會發現,與俄羅斯遠東地區聯繫緊密的內蒙古,在擁有對俄第一大口岸的情況下,對俄經貿增長速度卻與中俄兩國經貿往來快速增長的整體趨勢不相稱,呈現出衰退性縮小的趨勢。內蒙古對俄經貿合作,在方式上以小額邊境貿易為主,在主體上呈現“民進國退”的趨勢,在品種結構上出口以傳統勞動密集型產業為主、進口主要為能源資源性產品。民革內蒙古區委會分析認為,內蒙古對俄經貿合作存在規模較小,發展水準較低,存在結構性不足,層次不夠,缺乏完善的服務體系與機構,缺少相應的口岸基礎設施建設。

在2016年1月的內蒙古兩會上,民革內蒙古區委會做了題為《把握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機遇 提升我區對俄經貿合作水準》的大會發言,指出未來一個時期促進自貿區對俄經貿合作轉型升級,主要是要積極打造“一個關鍵地區”,著力突破“兩個重點領域”和把握“三個具體路徑”。

具體來講,民革內蒙古區委會提出,將唯一與俄羅斯接壤的呼倫貝爾市作為對俄經貿合作的關鍵地區,在資源能源領域和農林業開發領域加強對俄合作,走出內開外聯協作發展對俄經貿、持續有效促進對俄投資、高度重視跨境電子商務三條路徑。

就對俄經貿中面臨的問題,民革內蒙古區委會提出6條建議。一是優化扶持措施,增強針對性,尤其要利用好滿洲里和二連浩特兩個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二是繼續加強對俄經貿合作的平臺建設,包括海關特殊監管區、境外資源交易中心的建設;三是在兩個重點領域探索推進與而俄羅斯遠東、西伯利亞地區開國際產能合作;四是積極做好服務配套,大力支持企業“走出去”;五是加強預判預警,提供有效服務,為全國企業拓展對俄業務、投資提供資訊支援;六是全面推進各類外向型產業建設,打造新的對俄貿易增長點。

服務“一帶一路”建議多

除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外,民革內蒙古區委會也有不少提案直接關注到“一帶一路”戰略落實的具體問題。僅以2015年為例,在當年的11個重點調研課題中,除對俄經貿合作課題外,還有3個以“一帶一路”為研究重點。

在《內蒙古地區經濟轉型升級的金融發展戰略研究》這一報告中,民革內蒙古區委會指出,要把金融業當做一個大產業來發展,借助“一帶一路”國家戰略,打造連接中蒙俄的北疆區域金融中心。內蒙古地區的北疆區域金融中心如果成行,將起到內聯外引的橋樑作用,對內輻射東北、華北、西北各地區,對外輻射蒙古、俄羅斯乃至中亞各國,這將既有利於內蒙古地區金融的長遠發展,也有利於人民幣國際化的推進。

在《我區工業企業轉型升級問題調研》這一報告中,民革內蒙古區委會建議,借助“一帶一路”戰略機遇,構建外向型工業格局。內蒙古毗鄰京津、外界蒙俄,擁有19個常年開放口岸、2個國家級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可以充分挖掘其與蒙、俄乃至歐洲在產業結構、市場需求方面的互補性;可以充分挖掘內蒙古的電價、資源和交通優勢,吸引遊資資本和先進技術向口岸集聚。

民革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委會還就“一帶一路”中的人才問題牽頭組成調研組,於2015年7月至9月赴成都、重慶、呼和浩特、包頭、滿洲里、呼倫貝爾等地開展調研,形成了《關於“一帶一路”戰略佈局下內蒙古人才支撐發展狀況的調研》這一調研報告。調研組認為,內蒙古人才工作呈現較好發展態勢,但是與深度融入“一帶一路”戰略的要求還有差距,主要表現在人才意識不強、人才總量不足、人才結構與佈局合理、人才流失浪費嚴重、新引人才的綜合實力偏弱。

“深度融入‘一帶一路’戰略,內蒙古需要大量高層次創新創業型人才、企業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高技能人才等各類人才,建設一支宏大的高素質人才隊伍已刻不容緩。”為此,調研報告中提出牢固樹立人才優先發展戰略、全力推進呼包鄂“草原矽谷”建設、全面加大人才培養引進力度,著力提升“政產學研”人才的密切合作,逐步健全人才評價和選拔使用機制。

主委心聲

全國政協委員、民革內蒙古區委會主委劉斌

◆爭取國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爭取國家支持沿邊地各類專項資金向內蒙古適當傾斜,加大中央財政對中蒙、中俄跨境基礎設施建設支援,爭取亞投行、絲路基金等向內蒙古傾斜。

◆繼續加強基礎設建設。加快推進跨境鐵路、口岸界河公路橋及與周邊省區重要節點的高速公路、高鐵建設進程;加快推進全區“單一視窗”建設,簡化國際貿易慣例和通關環節。

◆拓展合作領域。加快推動本地銀行開展對俄、對蒙結算業務,發展跨境金融;推進內蒙古與俄、蒙農畜牧業經濟技術合作,雙方優勢互補;加強跨境旅遊合作,充分利用“萬里茶道”培育草原旅遊精品路線。

◆創新合作機制。建立健全與周邊國家和地區在經貿、旅遊、人文等方面的合作機制,完善地方政府間定期會晤機制;完善投資機制,改善外商投資審批和產業指導管理方式。

作者 _ 韓金偉 黃昌盛 王瑞亭

近期熱點文章回顧

【重磅】各民主黨派中央主席的“換屆觀”【權威解讀】民主黨派省級組織進入“換屆時間”,看點有哪些?請遠離!這些民主黨派的假稱謂孫中山的崇高威望和國際影響,是怎麼來的?脫貧攻堅民主監督:民主黨派的大動作與冷思考(附主席足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