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一個內家拳習煉者的“丹道周天”體驗(好像有點假,你認為呢?)

請關注我的頭條號, 共同探索神秘的道文化

人們的生活逐步的提高對習武養生也加強了認識, 各種形式的習武養生也多了起來,

不管哪種形式還是以修內為本。 內也就是武術常說的內功, 內功首先要打通我們身體的奇經八脈, 十二正經, 在我們內家拳中首推“丹道周天”。 “丹道周天”與“意念周天”“經絡周天”三種形式本質是不一樣, 在形式上也大有不同, 意念周天, 顧名思義, 是從意念入手的。 經絡周天是從真氣入手, 以順其自然的方式, 因勢利導, 培育丹田真氣。 丹道周天是精氣神合一的修煉方法。 以三丹田之說“下丹田, 藏精之府;中丹田, 藏氣之府;上丹田, 藏神之府”。 道家稱精氣神為三寶, 視丹田為貯藏精氣神的所在, 也就是道家的“煉精化氣, 煉氣化神, 煉神化虛”這三層功夫全以丹田為根本, 因此在道家習武之人一一重視丹田的意義, 把它看作是“性命之根本”。

道家修煉內功主要以動功, 靜功相結合的修煉方式, 修煉者首先要具備一個健康的軀體。

修煉方式大多採取站樁, 打坐, 行功為宜, 先說說站樁, 打坐(靜功)的修煉方式;首先不無論採取何種姿勢, 均須全身放鬆。 放鬆, 不是軟作一團, (我們平時睡覺是最好的放鬆, 可是睡覺不能長功夫), 首先要做到“靜”, 什麼是 靜?“心中無念謂之心靜 不知有我謂之意靜”。 這個就是我們生活.習武中真正追求的“靜”

一、放鬆:須要保持頭脊正直, 下頜微收, 沉肩墜肘這樣可使經脈通暢。

二、舌頂上齶:即抿口合齒。 舌頂上齶的做法, 把舌尖反卷過來, 以舌尖底面頂到上齶部位。 因為人之上齶有兩個小窩, 叫做“天池穴”, 上通泥丸(百會), 最易漏神漏氣。

故此煉功必須堵住。

三、聽吸:就是聽自己的呼吸之氣。 只用耳聽, 不加意念。 聽身體內呼吸的聲音。 隨著一呼一吸的路線, 似聽非聽的慢慢體會, 這就算是得法。 至於呼吸的快慢、粗細、深淺、長短等, 不可用意念去強行支配。 聽到後來, 心息逐漸相戀相依, 雜念不知不覺泯滅, 連呼吸也似乎不存在了, 逐漸也就到了入靜的境界。

四、如要打坐時:要二目垂簾, 即微閉之義。 為什麼需要微閉雙目, 因為睜開眼睛容易滋生雜念, 全部閉上又容易昏沉入睡, 皆不利於煉功。 用“睜三閉七”方式即可, (即睜三分閉七分)。 具體做法這就是眼簾自然下垂, 內視五臟, 以看到眼前之物而又不能辨清為度。

這時我們就到了虛無靜定的功態境界, 元精就會發動,

產生外藥(即真氣升發, 亦即活子時)。 此時須掌握好真氣生髮的程度(火候), 通過呼吸和意念的作用, 導引真氣由下丹田, 沖過會陰, 經尾閭, 夾脊, 玉枕三關逆督脈而上百會再經上丹田、鵲橋到咽喉, 在過十二重樓, 到中丹田, 沿任脈而人下丹田, 完成一個迴圈過程, 這便是煉精化氣的小周天功夫。

習練之時要配合動功為上乘:內家拳大多以五形拳為宜, 因此拳正對人身體的五行之變化, 在習練動功未出勢時, 先將身心靜下來, 排除雜念, 身體放鬆, 去掉拘束, 恢復到人天生具有自然穩靜及靈感之後在動, 並在動時仍保持其穩.靜, 不可言語, 不要將身心的穩.靜分散了。

為了使廣大武術內功愛好者能夠直觀地瞭解小周天的運煉過程,

特將本人的修煉體驗和感受介紹如下, 供實修者參考驗證。

修煉先從築基人手:以三體式 渾圓樁等樁法修煉, 修煉時“守中”(這個中不是中丹田的那中,是我們身體的中)老子講“多言數窮, 不如守中”, 把我們身體內散亂的氣經過經脈集聚起來, 一周後我們身體的中會有發熱氣堵的感受, 這就是真氣集聚的感覺, 因為他占了身體的一部分空間, 我們就會感覺到堵和壓迫感, 這個是很正常的。 此時真氣就會沿著任脈來到下丹田, 我們就可以改意守下丹田(好多人練武一生不知下丹田在何處, 所以對丹田的說法很多, 因為他沒有真正體會到下丹田發熱和跳動後的感受), 真氣來到下腹部時會發熱感, 這個發熱點也就我們長說的下丹田, 隨後,熱度由點到片,由弱漸強,充盈整個小腹部。有時還伴有似肚子著涼的微痛感,矢氣、腸鳴現象隨之增加。此時下丹田已被打開並聚存真氣。此時真氣會過會陰到尾閭也就是要搭第一個鵲橋,這時要微提穀道(肛門)真氣沖過第一關就是尾閭,真氣沖過此關,停留在命門穴處。命門穴一帶熱流竄動翻滾的感覺很強烈,兩腎俞穴處也有酸脹感。而尾閭穴處則輕鬆自如,時常有微氣流通過的感覺。真氣在命門處停留的時間因人而異,有時間長有時間短個有不一。

經過長時間的真氣積蓄會有一股熱流般感覺通過命門,在夾脊(大椎穴及以下部位)成片雲集。脊背部有較強烈的脹痛感或熱麻感和背上貼物的感受。時常有細流緩緩注入玉枕穴的感覺,真氣會雲集在玉枕關下。這個也是最難通過的一關“玉枕關”,此會有後脖頸強硬,小腦一帶發脹沉重,頭部和太陽穴時常略帶疼痛,兩眼也有上火現象。在小周天歌訣中這樣提到“玉枕難過目視鼎”此時要意守百會穴,大約在20天左右在腦後會有轟的一聲響這個就是真氣沖過玉枕關的現象(也有無聲無息的就過去了)。隨後頭部百會穴處似有清涼的山泉一樣,緩緩向前流淌,透徹腦髓、清爽異常。後脖頸和小腦一帶太陽穴的發脹、頭痛、兩眼上火等現象全部消失。個別人偶爾會在眼前出現了無數星點。(這個就道家說的“性光”)

當真氣來的頭部時 要會多停留一段時間,因頭部是六陽之首,各個經絡全在此彙集,(切記此時意念不可意守百會)。由於下丹田的真氣不停地注入和充實,上丹田附近的真氣越聚越多;會充盈於整個腦海,會出現耳鳴,耳內發癢,眼流淚,鼻樑上會有一種壓迫感,如同在上面貼了一帖創可貼。有時還伴有牙痛,此階段似有一頂氣帽子扣壓在頭頂上,有昏昏沉沉的感受如同得了感冒症。天目穴處時常跳動,上牙床也時感微痛,同時還伴隨有鼻塞、兩眼困乏,上火,視物模糊不清等現象。

下一段就就到了鵲橋,由於此段是任脈與督脈的結合部位,口齒、唇又在此形成了一道空間隔礙;此段稱為“陰陽關”,這時會出現嘴唇顫抖,一股力量將舌頭牢牢的吸附在上頜,舌尖會有麻涼的感覺,喉嚨發癢想咳的一種難受感,百會穴會有一種無名的壓迫感。幾天過後會有一股清涼的氣流,似遊絲一般地直瀉下丹田。此時頓覺清心氣爽,舒適異常;腹丹田和胸腔內溫暖如春,頭部的氣帽子消失,頓感清醒敏慧。收功睜眼時,兩眼如雨後視物,清晰明徹。舌根下麵兩個金津穴.玉液穴會有津液流出,道家稱“華池神水”。致此,小周天的修煉初步完成。以後只要稍加入靜,舌頂上齶便可體驗到真氣在督任二脈上的自然運行。在習練形意拳的暗勁中也會體會到小周天的運行感受(此修煉時間和現象要視修煉者真氣能量的強弱而定)。這就是“煉精化氣”的第一階段工程已經完成。

請關注我的頭條號,共同探索神秘的道文化 隨後,熱度由點到片,由弱漸強,充盈整個小腹部。有時還伴有似肚子著涼的微痛感,矢氣、腸鳴現象隨之增加。此時下丹田已被打開並聚存真氣。此時真氣會過會陰到尾閭也就是要搭第一個鵲橋,這時要微提穀道(肛門)真氣沖過第一關就是尾閭,真氣沖過此關,停留在命門穴處。命門穴一帶熱流竄動翻滾的感覺很強烈,兩腎俞穴處也有酸脹感。而尾閭穴處則輕鬆自如,時常有微氣流通過的感覺。真氣在命門處停留的時間因人而異,有時間長有時間短個有不一。

經過長時間的真氣積蓄會有一股熱流般感覺通過命門,在夾脊(大椎穴及以下部位)成片雲集。脊背部有較強烈的脹痛感或熱麻感和背上貼物的感受。時常有細流緩緩注入玉枕穴的感覺,真氣會雲集在玉枕關下。這個也是最難通過的一關“玉枕關”,此會有後脖頸強硬,小腦一帶發脹沉重,頭部和太陽穴時常略帶疼痛,兩眼也有上火現象。在小周天歌訣中這樣提到“玉枕難過目視鼎”此時要意守百會穴,大約在20天左右在腦後會有轟的一聲響這個就是真氣沖過玉枕關的現象(也有無聲無息的就過去了)。隨後頭部百會穴處似有清涼的山泉一樣,緩緩向前流淌,透徹腦髓、清爽異常。後脖頸和小腦一帶太陽穴的發脹、頭痛、兩眼上火等現象全部消失。個別人偶爾會在眼前出現了無數星點。(這個就道家說的“性光”)

當真氣來的頭部時 要會多停留一段時間,因頭部是六陽之首,各個經絡全在此彙集,(切記此時意念不可意守百會)。由於下丹田的真氣不停地注入和充實,上丹田附近的真氣越聚越多;會充盈於整個腦海,會出現耳鳴,耳內發癢,眼流淚,鼻樑上會有一種壓迫感,如同在上面貼了一帖創可貼。有時還伴有牙痛,此階段似有一頂氣帽子扣壓在頭頂上,有昏昏沉沉的感受如同得了感冒症。天目穴處時常跳動,上牙床也時感微痛,同時還伴隨有鼻塞、兩眼困乏,上火,視物模糊不清等現象。

下一段就就到了鵲橋,由於此段是任脈與督脈的結合部位,口齒、唇又在此形成了一道空間隔礙;此段稱為“陰陽關”,這時會出現嘴唇顫抖,一股力量將舌頭牢牢的吸附在上頜,舌尖會有麻涼的感覺,喉嚨發癢想咳的一種難受感,百會穴會有一種無名的壓迫感。幾天過後會有一股清涼的氣流,似遊絲一般地直瀉下丹田。此時頓覺清心氣爽,舒適異常;腹丹田和胸腔內溫暖如春,頭部的氣帽子消失,頓感清醒敏慧。收功睜眼時,兩眼如雨後視物,清晰明徹。舌根下麵兩個金津穴.玉液穴會有津液流出,道家稱“華池神水”。致此,小周天的修煉初步完成。以後只要稍加入靜,舌頂上齶便可體驗到真氣在督任二脈上的自然運行。在習練形意拳的暗勁中也會體會到小周天的運行感受(此修煉時間和現象要視修煉者真氣能量的強弱而定)。這就是“煉精化氣”的第一階段工程已經完成。

請關注我的頭條號,共同探索神秘的道文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