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悅食小集丨廚藝是怎麼煉成的?

今夜就是平安夜, 你的晚餐準備好了嗎?雖然這個節日算是個“舶來品”, 但週末犒勞自己一下也是極好的呀!如果還沒想好吃啥, 不如就來看看今天蜜蜜推薦的這本書吧——劉枋女士的《吃的藝術》。

中國百姓向來是民以食為天, 蘇東坡有《東坡食譜》袁枚有《隨園食單》, 足可見吃不僅僅是學問, 也是藝術。 那麼吃這件事究竟有多藝術呢?或許在劉枋女士的《吃的藝術》這本書中能找到答案。

劉枋女士將累積了多年的廚藝, 以散文筆法寫就這本書。 舉凡山珍海味、青菜蘿蔔, 皆可成文;可觀可賞之鮮花, 亦可入菜。 文中還多憶及幼時在大陸生活的情趣, 也談及諸如陳之藩的夫人陳王節如女士做的炸醬麵最好吃之類的趣事。

這是真正愛食物的人寫的書, 其提綱挈領的啟發性遠勝尋常菜譜, 往往能道出“所以然”, 作者雖意不在“授業”, 卻是“解惑”的傑作。

想要成為一個廚藝高超的人, 首先就要先成為一個懂得吃的人。 只有你自己懂得了吃的真諦, 並且學會去享受其間的樂趣, 你才有可能做出讓別人身心愉悅的美食。

從字裡行間來看, 劉枋寫文從來不是炫技派。 然而她的文字才華和人間修為, 在這裡都變成一道道具體的菜, 一句句樸實的話。 就像鄰居大媽, 隔壁王二, 娓娓道來, 從來不顯擺, 也不炫耀, “樸實”這個詞想來容易, 做到卻很難, 有時候刻意裝樸實, 還不如真顯擺。

就像她寫的冬瓜:

只有冬瓜蓉湯看起來是純冬瓜。 把瓜用細擦子擦成蓉, 用清雞湯滾煮,

盛到碗中, 只見是半透明的濃濃液體, 不見油星, 但入口卻鮮美無比。 但假如沒有雞湯, 只以白水煮成, 雖加味精也不夠味兒。 所以, 總而言之, 冬瓜如趨炎附勢的小人, 離開權貴, 它本身就沒什麼可取了。 如不信, 請以素油炒冬瓜, 清水燉冬瓜, 要能好吃才怪。

看劉枋文字, 如清風拂面, 她所寫的皆是“常識”, 而常識最難。 比如她寫雞肉:

肉雞不貴, 但也並不十分好吃, 可是買幾條雞腿, 用花椒和鹽醃透, 蒸熟, 放在漏盤中, 瀝去汁水, 再放在冰箱中一晝夜, 即又硬又幹, 撕絲成盤, 像極了“風雞”。 撕下的雞皮和雞骨, 用來煮湯, 下白菜、粉絲, 另有風味。 肉雞煮湯不好吃, 可是醃過的雞骨、雞皮湯, 比用一直鮮肉雞所煮的湯, 強過好多倍。

說是食譜,但是對於主婦新手來說還是很有難度,裡面對於菜肴的具體做法介紹得很寫意、很粗略。但相對于市面上大量的公式化的菜譜來說,這些散文讀著真是享受。比如她寫的黃瓜:

“拌黃瓜無論是配肉絲、肚絲,或者只本身清拌加薑或加蒜,都還提味,但絕對不能加蔥。生蔥花加在生黃瓜上,則是連以吃蔥著名的山東人都不喜歡的。嫩黃瓜片汆湯,一定是用清高湯,等湯滾開後,黃瓜入鍋即盛起,這樣能有清新之味,如果把黃瓜以油煸炒,然後放水煮湯,則鮮味全失。“

她也能慢慢告訴你怎麼去讓剩飯“起死回生”。

若剩飯在冰箱中擱了好幾天,米已回生,就很難再使它香糯可口了。把剩飯以及剩粥,加水煮到稀爛,佚半涼,加麵粉和成團,用來做烙餅,或做花卷,都會別有滋味。

讀著讀著,就有下廚實踐的衝動。雖說這是一本食譜,卻並沒有插圖。需要耐著性子慢慢讀下來,才能體會其中樂趣。

讀罷最大的感受,就是想跟這位劉枋女士做鄰居或是交朋友,那得多有口福啊!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END

說是食譜,但是對於主婦新手來說還是很有難度,裡面對於菜肴的具體做法介紹得很寫意、很粗略。但相對于市面上大量的公式化的菜譜來說,這些散文讀著真是享受。比如她寫的黃瓜:

“拌黃瓜無論是配肉絲、肚絲,或者只本身清拌加薑或加蒜,都還提味,但絕對不能加蔥。生蔥花加在生黃瓜上,則是連以吃蔥著名的山東人都不喜歡的。嫩黃瓜片汆湯,一定是用清高湯,等湯滾開後,黃瓜入鍋即盛起,這樣能有清新之味,如果把黃瓜以油煸炒,然後放水煮湯,則鮮味全失。“

她也能慢慢告訴你怎麼去讓剩飯“起死回生”。

若剩飯在冰箱中擱了好幾天,米已回生,就很難再使它香糯可口了。把剩飯以及剩粥,加水煮到稀爛,佚半涼,加麵粉和成團,用來做烙餅,或做花卷,都會別有滋味。

讀著讀著,就有下廚實踐的衝動。雖說這是一本食譜,卻並沒有插圖。需要耐著性子慢慢讀下來,才能體會其中樂趣。

讀罷最大的感受,就是想跟這位劉枋女士做鄰居或是交朋友,那得多有口福啊!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END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