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抗戰貢獻:河南征糧數量僅次於四川,徵兵267萬人全國第一

河南地處中原, 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 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後不久就兵分三路向華北進犯。 華北大部分地區淪陷後, 作為華北抗戰的後方、南北戰場的樞紐、保衛大西北的屏障, 河南在全國抗戰中戰略地位的重要性顯得更加突出。 “保衛黃河”和“保衛河南時成為全國各界人民的共同心聲。

在豫北, 日軍進攻安陽時, 遭到中國守軍商震第三十二軍的頑強抵抗。 日軍佔領安陽不久, 分別從安陽、大名向南陽進犯。

從安陽出發的日軍在寶蓮寺一帶遭到中國守軍萬福麟部的頑強抵抗, 雙方激戰四天四夜。 在豫東, 日軍第十四師團渡過黃河進抵隴海鐵路內黃集, 企圖切斷徐州會戰後中國軍隊西撤的道路。 我以精兵組成豫東兵團, 向困守蘭封、羅王一帶的日軍發起進攻, 予敵以沉重打擊。

河南的主戰場

1938年6月初, 徐州會戰後日軍戰車滾滾西進, 一路攻陷商丘、開封等地後, 妄圖奪取鄭州, 然後沿平漢鐵路南下進攻武漢。 為遏制日軍深入當局於6月9日在鄭州花園口扒開黃河大堤, 滾滾黃水雖然阻擋住了日軍攻勢, 但氾濫的黃水也給豫皖蘇三省人民帶來巨大災難。

1938年9-10月, 中國軍隊第五戰區在豫南投入25萬兵力, 以劣勢武器裝備與日偽軍鏖戰57天付出傷亡4.5萬將士的代價, 斃傷日偽軍18萬人(可恨的是, 偽軍為主), 沉重打擊了日本侵略者的囂張氣焰, 有效阻滯進攻武漢之敵。

到1942年年底, 豫北25個縣、豫東16個縣和豫南1個縣先後淪陷。 河南111個縣除了上述42個縣淪陷,

16個縣處於戰爭前沿, 其餘53個縣(包括一度收復的淮陽)暫時處於“後方”, 敵我友三方的地域分佈上形成犬牙交錯的態勢。

到1944年豫中會戰後, 豫中、豫西30多個縣淪陷。

1945年春, 宛屬各縣淪陷。 到抗戰勝利前夕除新蔡、沈丘縣城外, 其餘市縣全部淪陷。 日寇鐵蹄幾乎踏遍全省16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始終處於抗日最前線的河南正面戰場是全國正面戰場的重要組成部分。 抗戰期間, 國民政府在河南佈防的兵力有四五十萬人(抗初前期, 整個河南都屬於第一戰區;抗戰中期以後, 豫南、豫西南劃歸第五戰區)。 日軍為侵佔河南, 先後發動10多次大規模進攻, 其作戰兵力最多的時候有10多萬人(只計算日軍數量, 不包含偽軍數量)。

對日偽作戰抗戰期間, 作為抗日主戰場之一的河南付出巨大的犧牲, 其“犧牲之重, 損失之大, 較任何省份為甚, 這是朝野上下所公認的”。 據統計, 全省直接死於日軍槍下的軍民多達80萬人, 損毀房屋1826.5萬間, 損失糧食20748.5萬公斤, 公私財產損失達140707.16億元。

河南要糧出糧, 要兵出兵

抗戰期間,國民政府在河南征糧數量僅次於四川,居全國第二;徵兵數量居全國第一,征工數量亦列全國前茅。8年抗戰共從河南徵兵267.3萬人,幾占全國同期徵兵總數的18%。

與此同時,河南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為抗戰的勝利作出重大貢獻。據統計,戰爭期間為八路軍、新四軍輸送的子弟兵就多達10萬餘人(其中2萬餘人為國捐軀)。

河南人民還與周邊省份的抗日軍民一道建立太行、太岳、冀魯豫、豫皖蘇、豫鄂邊、河南(豫西)等抗日根據地,抗擊入侵中原地區的大部分日軍和全部偽軍,與日偽軍作戰1萬餘次,攻克縣城40餘座,收復國土10多萬平方公里,斃傷俘日偽軍及爭取偽軍反正10余萬人,解放2000余萬人口,建立18個行政專署、90餘個縣級抗日民主政府。

抗戰期間,國民政府在河南征糧數量僅次於四川,居全國第二;徵兵數量居全國第一,征工數量亦列全國前茅。8年抗戰共從河南徵兵267.3萬人,幾占全國同期徵兵總數的18%。

與此同時,河南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為抗戰的勝利作出重大貢獻。據統計,戰爭期間為八路軍、新四軍輸送的子弟兵就多達10萬餘人(其中2萬餘人為國捐軀)。

河南人民還與周邊省份的抗日軍民一道建立太行、太岳、冀魯豫、豫皖蘇、豫鄂邊、河南(豫西)等抗日根據地,抗擊入侵中原地區的大部分日軍和全部偽軍,與日偽軍作戰1萬餘次,攻克縣城40餘座,收復國土10多萬平方公里,斃傷俘日偽軍及爭取偽軍反正10余萬人,解放2000余萬人口,建立18個行政專署、90餘個縣級抗日民主政府。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