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寶寶長濕疹,得是媽媽哺乳期吃了寫不該吃的

很多嬰幼兒寶寶的臉上, 都會長那種紅紅的疹子, 其實這就是醫學上說的濕疹。 濕疹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 尤其在嬰幼兒寶寶身上較為多見。

治療嬰兒濕疹, 不僅要找到有效的方法, 如是母乳餵養的寶寶, 媽媽在自己的飲食上也需要忌口的。 只是, 寶寶長濕疹期間, 媽媽不能吃什麼食物呢?

什麼是濕疹?

濕疹是小嬰兒最常見的變態反應性疾病, 這種變態反應病又稱“超敏反應”或者“過敏反應”。 起初皮膚發紅、出現皮疹、繼之皮膚發糙、脫屑, 撫摩孩子的皮膚如同觸摸在砂紙上一樣。 遇熱、遇濕都可使濕疹更顯著。 濕疹可發生於皮膚的任何部位, 小寶寶的臉頰、眉間更為多發一些。

什麼會引起寶寶濕疹?

濕疹發病原因比較複雜, 與多種內外因素有關, 比如新生兒免疫機制發育不成

熟、母乳媽媽食用了含有變態反應的食物、寶寶是過敏體質或者使用了引起過敏的用品等等。

寶寶年齡越小, 濕疹與過敏的關係越大, 與食物過敏的關係也越大。

寶寶有濕疹, 哺乳媽媽到底應該怎麼吃?

首先我們明確什麼是變態反應食物。

這裡說的變態反應食物, 就是能引起小兒食物過敏的食物。

一般小兒常見的食物變應原為牛奶、雞蛋、大豆, 其中牛奶和雞蛋是幼兒最常見的強變應原。 海味食物不是小兒的主要變應原, 堅果誘發的過敏在小兒比較少見。

如果母乳餵養期間, 寶寶出現過敏現象, 媽媽首先應該排除寶寶經口攝入的其他食物或藥物, 比如鈣劑、魚肝油等, 任何經口攝入的食物或藥物都可能引起過敏。

其次, 從哺乳媽媽的飲食考慮, 此時哺乳媽媽要控制飲食, 最好不要吃辛辣、油膩、寒涼、易上火、易過敏的食物,

如牛肉、羊肉、魚、蝦、蟹、辣椒等, 食物應以清淡為主, 適當多吃些水果和蔬菜, 對寶寶濕疹的恢復有很大好處。

如果哺乳媽媽控制飲食後, 寶寶過敏現象有所改善, 說明導致寶寶過敏的食物就在其中, 這時媽媽再逐個添加, 每種食物試驗期2~3天, 以此確定寶寶對何種食物會有過敏反應。

寶寶濕疹時, 媽媽應該怎樣護理?

濕疹從名字上聽應該是“濕”很重, 但這時候皮膚恰恰便顯出乾燥的現象, 所以需要有效的潤澤。 濕疹寶寶應注意皮膚保濕, 可選用溫和的嬰兒保濕霜。 輕度濕疹注意皮膚保濕即可, 中度濕疹可選用弱效激素軟膏;重度濕疹伴有滲出、皮膚感染時應激素軟膏聯用抗生素軟膏同時

患濕疹的孩子怕熱, 濕熱可以使濕疹局部充血、發紅、癢感增加, 所以應避免濕熱, 盡可能保持涼爽的環境。 另外, 由於濕疹表面毛糙, 易存細菌, 出現感染, 導致濕疹頑固, 所以應該每天給孩子洗澡, 目的是為了去除濕疹毛糙面上的細菌和碎片。

每次水溫不要過高,

偏涼即可, 洗澡時間不要超過15分鐘, 最好只用清水洗澡。 洗澡後不建議塗爽身粉, 因為孩子有可能將其吸入肺內。 即使濕疹孩子身上有些皮膚損傷比較嚴重, 仍然需要洗澡, 不能使用毛巾擦拭皮膚損壞的部位, 應該用吹風機將局部烘乾或自然晾乾。 洗澡後儘快給孩子用藥效果會更好。 家中溫度盡可能保持在24~26℃, 同時, 減少孩子出汗, 也能避免濕疹加重。 除此之外, 最好不要帶孩子去公共泳池游泳。

護理Tips:睡眠對寶寶的成長非常重要, 良好的睡眠能夠增加寶寶的抵抗力, 讓寶寶更健康。 而夜間睡眠中斷次數較多或睡眠中斷時間較長的寶寶, 白天醒來容易造成注意力不集中, 情結不耐煩, 甚至影響情商發展。 所以,父母要從寶寶出生就開始訓練寶寶的睡眠習慣,讓寶寶從睡眠中獲取更多的抵抗力。

生物引領生活 芬母成就健康

所以,父母要從寶寶出生就開始訓練寶寶的睡眠習慣,讓寶寶從睡眠中獲取更多的抵抗力。

生物引領生活 芬母成就健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