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夏朝: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時代,始于夏禹,終於桀,共17帝!

夏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時代。 始于夏禹, 終於桀, 共17帝。 夏時, 開始出現私有制, 氏族社會的禪讓制度走到了盡頭, 被世襲制取代。 社會由原始社會進化到奴隸制社會。 夏朝姒姓, 在夏啟即位後, 在鈞台大宴各地首領, 以期對他的地位予以確認。 有扈氏對啟破壞禪讓制度的做法十分不滿, 拒不出席鈞台之享。 夏啟發兵對有扈氏進行征伐, 大戰于甘, 有扈氏戰敗被滅。 這次戰爭的勝利, 使新生的政權得到初步鞏固。

夏朝皇帝簡介:

大禹:禹是夏朝的開國皇帝, 史稱大禹、帝禹, 為夏後氏首領。 禹又是黃帝的玄孫、顓頊的孫子 (但也有說法認為禹應為顓頊六世孫)。 禹姓姒名文命, 其父名鯀, 被帝堯封於崇, 為伯爵, 世稱“崇伯鯀”或“崇伯”, 其母為有莘氏之女脩己。 由於治水立了大功, 被尊稱為“大禹”。 他的父親治水不成而被殺, 禹接替治水的工作, 採取疏導的方法,

經過十三年的努力, 終於成功。 後繼舜為帝。 稱國號“夏後”, 故稱“夏禹”。 他在塗山大會諸侯, 建立了奴隸制國家的雛形, 禹鑄造九鼎, 象徵九州。 虞在位45年死, 葬於會稽山。

啟:啟是禹的兒子, 夏朝的第二任君王, 前1978年―前1963年在位。 其母是塗山氏族的女子。 兒子至少有五人,

其中有太康及中康。 根據《竹書紀年》, 帝夏啟王在位39年, 約78歲駕崩。 禹死後, 啟通過武力征伐伯益, 將其擊敗後繼位, 成為中國歷史上由“禪讓制”變為“世襲制”的第一人, 自此, 宣告原始社會結束, 開始了奴隸社會, 啟是傳統上被公認的中國第一個帝王。

太康:太康是啟的長子,

姒姓, 名太康, 夏朝第三任君主, 太康執政期間, 都城位於斟鄩(今河南洛陽偃師二裡頭)。 西元前2015年, 其父姒啟去世, 姒太康繼位。 姒太康自小跟著父親姒啟享樂, 即位後生活比姒啟還腐敗, 只顧飲酒遊獵, 不理政事, 在去洛水北岸游獵時, 為後羿奪去國政。 實際上只在位兩年(名義上在位29年), 病死, 葬于陽夏(今河南省太康縣西)。

仲康:中康是啟之子, 太康的之弟, 夏朝第四任君主。 後羿廢黜太康之後, 立仲康為王。 中康繼位後, 將都城從斟鄩(今河南偃師市東北)遷到帝丘(今河南濮陽市西南)。 仲康名義上在位30年, 實際上仍由後羿專政。 仲康不甘心作傀儡, 一心想奪回大權, 曾派大司馬胤侯征伐後羿的黨羽羲和, 試圖削弱後羿的力量。 終因實力薄弱, 反被後羿軟禁, 無力恢復夏的天下。 仲康因此憂悶成病而死。 葬于安邑附近。

相:姒相,生卒年不詳,夏朝君主,姒仲康之子。姒相在姒中康病死後繼位,遷都於商丘,在位28年。相為了抵禦寒浞,由商丘搬到斟灌氏暫住。澆率兵攻斟灌氏,相提前得到消息,率宮眷群臣,搬往帝丘。後被寒浞的兒子澆攻破都城而自刎,葬於帝丘(今河南省濮陽縣)。

少康:少康是相的兒子,夏朝歷史上第君主。少康的父親相被寒浞所殺。少康長大後為有仍氏牧正,又逃至有虞氏任庖正,娶有虞氏之女,積極爭取夏後氏遺民,志在複國,派間諜女艾于澆,在同姓部落斟灌氏與斟鄩氏的幫助下,與夏後氏遺臣伯靡等人合力,攻滅寒浞,建都綸城(虞城縣西三十五裡),恢復夏王朝的統治。姒少康大有作為,史稱少康中興。

杼:杼,姒姓,少康的兒子。是夏朝歷史上第七任君主。在位十七年。曾參加父親領導的恢復夏國的戰爭,並立下許多戰功。他發明了甲和矛,並大舉征伐東夷,取得勝利。

不降:生卒年不詳,泄的兒子。泄病死後繼位。病死,葬于安邑附近。在位59年後,讓位與其弟扃。

孔甲:姒孔甲,生卒年不詳,姒姓,名孔甲,姒不降子,姒扃之侄,姒廑的堂兄弟,夏朝第十四任君主(—說第十六任)。不降死後,孔甲叔父姒扃繼位。姒扃死後,姒扃之子、孔甲堂兄弟姒廑繼位。姒廑死後,由孔甲繼位,都於斟鄩(今河南洛陽)。

桀:桀是夏朝歷史上最後一名君主,歷史上有名的暴君。姒姓名癸,一名履癸,諡號桀,史稱夏桀,帝發之子,在位52年(夏商周斷代工程中預測為西元前1652年—西元前1600年),都於斟鄩(今河南洛陽)。桀文武雙全,但荒淫無度,暴虐無道。商湯在名相伊尹謀劃下,起兵伐桀,湯先攻滅桀的黨羽豕韋、顧國,擊敗昆吾國,然後直逼夏朝重鎮鳴條(今河南封丘東,一說山西運城西)。後被湯追上俘獲,放逐于南巢,夏朝覆亡。數年後死于南巢。

相:姒相,生卒年不詳,夏朝君主,姒仲康之子。姒相在姒中康病死後繼位,遷都於商丘,在位28年。相為了抵禦寒浞,由商丘搬到斟灌氏暫住。澆率兵攻斟灌氏,相提前得到消息,率宮眷群臣,搬往帝丘。後被寒浞的兒子澆攻破都城而自刎,葬於帝丘(今河南省濮陽縣)。

少康:少康是相的兒子,夏朝歷史上第君主。少康的父親相被寒浞所殺。少康長大後為有仍氏牧正,又逃至有虞氏任庖正,娶有虞氏之女,積極爭取夏後氏遺民,志在複國,派間諜女艾于澆,在同姓部落斟灌氏與斟鄩氏的幫助下,與夏後氏遺臣伯靡等人合力,攻滅寒浞,建都綸城(虞城縣西三十五裡),恢復夏王朝的統治。姒少康大有作為,史稱少康中興。

杼:杼,姒姓,少康的兒子。是夏朝歷史上第七任君主。在位十七年。曾參加父親領導的恢復夏國的戰爭,並立下許多戰功。他發明了甲和矛,並大舉征伐東夷,取得勝利。

不降:生卒年不詳,泄的兒子。泄病死後繼位。病死,葬于安邑附近。在位59年後,讓位與其弟扃。

孔甲:姒孔甲,生卒年不詳,姒姓,名孔甲,姒不降子,姒扃之侄,姒廑的堂兄弟,夏朝第十四任君主(—說第十六任)。不降死後,孔甲叔父姒扃繼位。姒扃死後,姒扃之子、孔甲堂兄弟姒廑繼位。姒廑死後,由孔甲繼位,都於斟鄩(今河南洛陽)。

桀:桀是夏朝歷史上最後一名君主,歷史上有名的暴君。姒姓名癸,一名履癸,諡號桀,史稱夏桀,帝發之子,在位52年(夏商周斷代工程中預測為西元前1652年—西元前1600年),都於斟鄩(今河南洛陽)。桀文武雙全,但荒淫無度,暴虐無道。商湯在名相伊尹謀劃下,起兵伐桀,湯先攻滅桀的黨羽豕韋、顧國,擊敗昆吾國,然後直逼夏朝重鎮鳴條(今河南封丘東,一說山西運城西)。後被湯追上俘獲,放逐于南巢,夏朝覆亡。數年後死于南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