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現代特種作戰經典案例:以色列烏干達恩德培機場大營救

在現代特種作戰歷史上, 以色列在烏干達恩德培機場的營救作戰應該是一個經典了。 這是一段為人熟知的故事, 但存在太多的以訛傳訛。 突擊隊指揮官約納坦·內塔尼亞胡是唯一陣亡以軍人員, 他的一個弟弟本傑明·內塔尼亞胡現在是以色列總理, 另一個弟弟伊多·內塔尼亞胡是放射科醫生。 兄弟三人都在總參突擊隊中服役過。 伊多在廣泛查閱官方資料和利用個人關係與參戰人員採訪之後, 寫了一本書:《約尼的最後一戰》, 澄清了很多戰鬥細節。

恩德培行動的地面指揮官, 以色列國防軍上校約納坦·內塔尼亞胡

1976年6月27日, 巴勒斯坦革命解放陣線的兩名成員在兩個德國“紅軍旅”成員的幫助下, 劫持了一架法國航空公司的A300客機, 將飛機連同248名旅客開到烏干達的恩德培機場去了。 6月28日, 劫機分子在恩德培與更多的恐怖分子會合, 旅客和機組人員被關押在恩德培機場已經廢棄不用的舊航站樓,

靠近恩德培機場的烏干達空軍使用區域, 離新航站樓和塔臺將近兩公里遠, 便於關押。 6月29日, 劫機者開始甄別旅客中的猶太人和非猶太人, 猶太人必須屈辱地低頭從欄杆下鑽過去, 關到小候機廳裡, 其餘旅客和機組人員留在大候機廳。 6月30日, 非猶太人乘客被釋放, 但94名猶太人旅客被繼續扣留為人質, 法航的機長麥克巴庫斯堅持要和剩餘旅客留在一起, 不到所有旅客都被釋放, 絕不離開, 其餘17名機組人員也和機長一起留下。 猶太人被單獨扣留的做法立刻引起全世界猶太人對納粹將猶太人單獨列出來迫害的聯想。

被劫持的法航客機(編號F-BVGG), 攝於1980年

6月28日一天, 以色列政府還在愕然中, 沒有任何實質性的動作。 6月29日下午, 總理拉賓召集內閣核心會議, 這時劫機者的要求已經出來了。 劫機者要求以色列在7月1日前釋放被關押的40名巴勒斯坦遊擊隊成員和政治犯以及另外13名關押在肯亞、法國、瑞士、德國的同伴,

否則就要槍殺人質。 拉賓在會上詢問總參謀長古爾軍方對武力營救的看法, 但古爾沒有任何預案, 只能泛泛地回答武力營救在原則上說是可行的。 內閣會議沒有達成任何決議。 以色列政府還在期望法國政府為主採取行動, 畢竟飛機是法國的, 而且機上乘客來自多個國家, 劫機者要求釋放的政治犯也分佈在各個國家。

古爾是在去西奈視察一個師級軍事演習的最後一分鐘接到會議通知的。 一接到會議通知, 古爾立刻意識到召見他的用意, 責令手下開始研究武力營救的可能性。 6月29日晚上9點, 古爾召集會議, 研究武力營救問題, 準備會後向國防部長佩雷斯報告。 參加會議的有總參作戰部長葉庫特爾亞當少將和空軍司令本尼佩利德少將。

佩利德和亞當極力主張武力營救, 堅決反對和恐怖分子談判。 佩利德是機械師出身, 曾裝配起以色列的第一架梅塞斯密特Me 109戰鬥機。 以後學習飛行, 並成為以色列第一代噴氣式戰鬥機飛行員。 亞當曾任戈蘭尼旅旅長、北方司令部司令、副總參謀長等職, 以軍入侵黎巴嫩的“為了加利利的和平”作戰期間, 正準備接任摩薩德局長, 但在博福特城堡戰鬥中喪生。

佩利德立刻責令手下研究空中遠端奔襲恩德培的問題。 事實上, 在高層還沒有行動的6月28日, C-130中隊指揮官沙尼中校有先見之明, 已經自作主張在和手下研究遠端奔襲的可能性和技術細節了, 畢竟恩德培遠在3000多公里以外, C-130是以色列空軍唯一具有那麼遠航程的飛機。 他們發現,只有兩架C-130加油機具有足夠的航程,可以到恩德培飛來回而不需要加油,普通C-130飛到恩德培沒有問題,但回程只有一個半小時的留空時間,不夠回以色列的。但是佩利德拍胸脯,他可以把1000名傘兵空降到恩德培,足夠控制機場幾天,把人質和法航機組人員營救回來。

古爾覺得佩利德的大規模空降的想法太不靠譜,責令亞當進一步研究傘兵作戰的地面行動問題,亞當則責令埃胡德巴拉克上校負責。巴拉克在20世紀70年代初是總參偵察隊隊長。總參偵察隊已經成為現代以色列精英的搖籃,這是帕爾馬克老戰士亞伯拉罕阿南在1957年按照英國特種空勤團的模式組建的,除了現總理本傑明·內塔尼亞胡,前總參謀長巴拉克、紹爾·穆法茲、摩西·亞龍都是總參偵察隊出來的,還有以色列國內情報局辛貝特的局長和國內安全部長阿維·迪希特,以色列情報局摩薩德的局長丹尼·亞托姆等。在總參偵察隊長期間,巴拉克曾帶隊突襲貝魯特巴勒斯坦“黑九月”運動總部,因為個子小而化妝成女子,是世界特種作戰史上的一段軼事。在特拉維夫的洛德機場營救被巴勒斯坦黑九月人員劫持的比利時薩賓娜航空公司客機時,巴拉克帶領戰友在飛機下潛伏,機上副駕駛員走下來檢查飛機的時候差點踩到頭上都沒有發覺。巴拉克這時正被借調到總參作戰部,由於豐富的特種作戰經驗,正好被亞當委派,研究恩德培營救行動。

古爾在事後的媒體發佈會上講解行動過程

巴拉克召集傘兵、空軍、總參偵察隊、海軍兩栖偵察隊和各有關方面,但情報方面只有世界航空組織對世界各地機場的起飛、著陸手冊上非常簡略的資訊。由於恩德培機場靠近維多利亞湖,海軍提出將突擊隊空投到水面,然後用橡皮艇登陸偷襲。空軍建議冒充民航飛機強行降落,傘兵則建議大規模傘降。會議一直開到6月30日早晨,決定先試驗水面空降然後用橡皮艇的思路,這個想法也得到了古爾的支持。但這需要橡皮艇在水上行進幾個小時,總理拉賓否決了這個方案。拉賓也是老戰士,在1967年六天戰爭期間是以軍總參謀長,對軍事是內行。

另一方面,總參作戰部的泰咪利上校把手頭的任務移交別人,要求接管巴拉克的任務。他本來就是總參作戰部分管計畫的,亞當同意了泰咪利接手。6月30日下午,泰咪利召集會議,再次研究營救方案。

現在已經不清楚最後營救方案是誰最先想出來的,多年後古爾親自查詢,結果也是一場羅生門,各人的版本都不一樣,誰都是第一個想出這個主意的人。最後方案是由總參偵察隊首先突擊著陸,沖進舊航站樓營救人質。為了避免驚動恐怖分子,戰鬥打響後,增援部隊再接著著陸,進攻新航站樓和塔臺,控制準備撤離時用的主跑道和停機坪。第三支部隊控制新舊航站樓之間的滑行道,準備打增援。用加油型C-130不行,裝不了多少人員和裝備,還是用常規的運輸機C-130。飛機將在恩德培機場就地取材加油,後備方案是沿途空中加油,或者找一個友好國家加油,但還不確定哪裡算友好國家。

與此同時,6月30日晚用C-130空投特種部隊和橡皮艇的試驗很不成功,7月1日中午的試驗好一點,沙尼的人也在計算飛機上的座位、載荷和航程。但佩利德堅信,直接在恩德培跑道上的突擊著陸是最有效的辦法。但直到這時,作戰計畫還只是非常初淺的想法,古爾沒有實質性的作戰計畫可以向內閣報告,部隊也沒有進入相應的戰備狀態和技術準備。

7月1日早晨,拉賓再次召集內閣核心會議,恐怖分子的最後通牒下午2點就要到期,內閣只得同意和恐怖分子談判,連反對黨的貝京也支持。拉賓時候寫到:“我沒有打算採用哄騙或者拖延戰術。這是嚴肅的談判。以色列將做到所有承諾的事情”。以色列實在是沒有辦法了。恐怖分子將期限延遲到7月4日。

下午5點,拉賓再次召集會議,古爾繼續慎重地向內閣報告軍方尚未形成具體的作戰方案,拉賓責令在外交上緊鑼密鼓地和各方談判,會議確定軍事和外交雙管齊下的方針。晚上,亞當召集會議,確定了營救行動不能遲於7月3日晚間出發,軍事準備只有48小時的時間了,而這時很多關鍵情報都不具備,像烏干達部隊的數量、部署、實力,人質的具體地點、分佈,恐怖分子的人數、實力和警覺狀態,甚至跑道和滑行道、停機坪的具體技術資料都欠缺。

亞當是營救計畫的核心人物,他越過常規的人事調動程式,四處抽調人馬,命令他們除非得到直接命令,不要被任何事情分心,不分晝夜,直到明確的作戰計畫形成。傘兵司令丹·肖姆龍(日後也升任總參謀長)具體負責地面作戰事宜,佩利德負責空中作戰事宜,但作為地面行動的尖刀,總參偵察隊隊長約那坦“約尼”內塔尼亞胡中校自然是地面行動計畫中的關鍵。

丹·肖姆龍在任務完成後的媒體發佈會上,左邊坐著的是古爾,右邊是佩雷斯

劫機事件發生時,內塔尼亞胡正在西奈執行秘密任務。留守在特拉維夫總部的副手穆基貝策少校參加了亞當的所有會議,不斷向他報告會議內容。內塔尼亞胡是在7月1日下午和總參偵察隊情報官亞維少校從西奈飛回來的。

內塔尼亞胡太年輕了,沒有撈著獨立戰爭前哈格納或者帕爾馬克的年代。1964年參軍後,就加入了精銳的傘兵。在軍官短訓班之後,擔任傘兵連長。六天戰爭中,他參加了烏姆卡特夫的戰鬥,後調防到戈蘭高地方向。在戰鬥中,他深入敵人火線後方營救受傷戰友,手肘負傷。六天戰爭之後,內塔尼亞胡到美國哈佛大學學哲學和數學,學業優秀,上了系裡的榮譽榜,但一年後就因為蘇伊士運河區的不戰不和而提前回到以色列。在希伯來大學繼續了半年學業後,內塔尼亞胡回到現役。在20世紀70年代初,內塔尼亞胡加入了以軍最精銳的總參偵察隊,1972年升任巴拉克的副手。1972年,內塔尼亞胡帶隊,越境綁架正和巴勒斯坦遊擊隊人員一起視察邊境的5名敘利亞高級情報軍官,用來和敘利亞交換3名被俘以色列飛行員。內塔尼亞胡也參加了巴拉克指揮的襲擊貝魯特“黑九月”總部的行動。在十月戰爭中,敘軍在暗夜中用直升機機降了一支40人的突擊隊,攻擊以軍在戈蘭高地指揮部。內塔尼亞胡帶領一支也是40人的總參偵察隊分隊在黑暗中搜索,在被敘軍火力壓制在開闊地的不利情況下,沉著冷靜,果斷衝鋒,最後擊斃全部40名敘軍突擊隊,自己部隊只損失兩人,受傷一人。戈蘭高地上坦克激戰,以軍傷亡慘重,他還親自深入火線後,把受了重傷的哈南中校救了回來。十月戰爭中,以軍裝甲部隊損失了大量軍官,內塔尼亞胡自願調到裝甲部隊,參加重建在戈蘭高地被打殘的第188裝甲旅,擔任營長。1975年,內塔尼亞胡回到總參偵察隊,擔任隊長,恩德培是他上任後的第一次重大行動。

年輕的內塔尼亞胡

內塔尼亞胡一回到特拉維夫,就和肖姆龍一起研究作戰計畫。肖姆龍的想法是投入以色列所有的C-130,運進大量傘兵,可靠控制機場,但內塔尼亞胡不同意,這樣要驚動烏干達軍隊和恐怖分子,人質會受到傷害,以軍也可能被粘住。不過肖姆龍沒有對總參偵察隊的行動計畫多干預,他信任這幫特種部隊的傢伙,放手讓他們幹他們擅長的事情。

烏干達總統阿明

好在這個時候,更多的情報開始彙集。以軍顧問在幾年前曾幫助烏干達總統阿明訓練烏干達軍隊,對他們的戰鬥力有瞭解,對當時尚在使用的舊航站樓也有印象。已經釋放的非猶太人旅客提供了恐怖分子和人質的人數、分佈、行動規律等情況,還有建築佈局、燈光等。總參偵察隊的奧邁爾巴列夫和阿明曾有私人交情,通過電話不斷請求烏干達總統阿明介入斡旋,但越來越清楚的是,阿明根本是站在恐怖分子一邊的。烏干達軍隊還有一個連扇形部署在舊航站樓外,這就給營救行動帶來新的問題:以軍突擊隊不僅不可能在迅速突擊後把人質交給烏干達當局處理善後,還要考慮突破烏干達連的防禦圈問題。為了避免驚動恐怖分子,C-130只能在遠離舊航站樓的跑道上降落。降落後,必須儘快穿越開闊地,沖進舊航站樓,但又不能正面強攻烏干達部隊的陣地。七嘴八舌中,有人提議,阿明已經去視察人質幾次了,7月4日預計行動的這一天剛好從模里西斯回國,何不冒充阿裡的車隊,大搖大擺地直沖舊航站樓,矇騙過烏干達守軍,然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消滅恐怖分子。最後決定,C-130將裝載一輛加長的賓士轎車和兩輛路虎越野車,這是阿明車隊的典型配置。內塔尼亞胡、副手貝策少校和7名突擊隊員隱藏在賓士裡,路虎裡裝載更多的突擊隊員,還有機槍和火箭筒以防萬一。領頭的C-130裡只能裝那麼多了。最理想的情況是,烏干達守軍一點沒有察覺,那賓士小組就直奔舊航站樓,解救人質;路虎小組消滅烏干達守軍,然後會同賓士小組攻進舊航站樓。如果被提前發現,那就只有強攻了,不計代價直沖進去。最大的問題來自於舊航站樓的塔臺,不首先打掉這個制高點,突擊隊的行動受到很大的威脅;但先打塔臺,會驚動恐怖分子。最後還是決定先沖進去,戰鬥打響後再把塔臺留給路虎上的機槍和火箭筒處理。這有很大的風險,但為了營救人質,只有這樣了。突擊隊只能有30人,賓士和兩輛路虎裝不了更多的人了,而突擊隊也不可能等到第二架飛機著陸再行動。但舊航站樓東面200多米就是烏干達空軍的區域,不僅停放著米格戰鬥機,還有一到兩個營的警衛部隊,需要部署阻擊力量。為此突擊隊的第二波將需要四輛裝甲車,不僅增援路虎壓制塔臺的火力,還用於機動警戒和阻擊可能的援軍。這樣又需要兩架C-130的裝載能力,最後一架C-130用於撤退人質,並搭載軍醫,準備處理官兵和人質可能的傷亡。

行動中使用的黑色賓士轎車

內塔尼亞胡堅持要作為第一波沖進去,還有一層特別的原因。營救人質對突擊隊來說比自殺好不了多少,既不能先丟手榴彈進去壓制敵人,或者破門而入的同時就猛掃衝鋒槍,也不能匍匐而入保護自己,而是只能直挺挺地沖進去,迅速甄別人群,用單發擊斃恐怖分子,非常危險。作為指揮官,內塔尼亞胡應該留在後面。但巴拉克得到肖姆龍的支持,要求作為行動的總指揮。內塔尼亞胡沒有選擇,只有身先士卒沖進去,否則說不定連參加行動的資格都沒有了。

內塔尼亞胡一面和戰友們研究作戰計畫,一面抓緊時間命令有關人員開始準備人員、車輛、武器、器材,離行動的時間已經不多了。資深隊員被優先選用,部分剛調離的老隊員也被找回來,紹爾穆法茲少校也是其中一個,日後升任總參謀長。

7月2日淩晨1點,內塔尼亞胡把參加行動的軍官們都召集到圖書室。這是總參偵察隊的人用自己的雙手建起來的,牆上掛滿在歷次戰鬥中犧牲的戰友,但現在掛的是整個非洲的一百萬分之一比例的特大地圖,而他們平常用的都是五萬分之一的小區域地圖。內塔尼亞胡通報了作戰計畫,部署了天亮後的任務。軍官們對這個膽大妄為的計畫半信半疑,但當他們意識到這次行動的嚴肅性的時候,他們最大的擔憂就是自己分隊的人不能都參加,對手下的人解釋為什麼不能參加這個以色列歷史上如此重要的行動實在是太艱難了。內塔尼亞胡對已經退入預備役但還在參加訓練的老兵們根本就是瞞著,一方面是為了保密,另一方面也怕老兵們來通路子,要求參加行動。

同樣在7月2日淩晨一點,巴拉克、肖姆龍和空軍的埃巴少校前往總理辦公室,向拉賓報告作戰計畫。在總理辦公室門口,古爾攔住了三人,要三人先把方案給他說一遍。這是古爾第一次看到一個具體可操作的作戰方案。古爾很滿意,要三人回去,他自己親自向拉賓報告。

7月2日上午,總參偵察隊、傘兵旅偵察隊、戈蘭尼旅偵察隊第一次集結起來,開始按照作戰計畫訓練。另外,更多的老照片、老電影也從曾在烏干達做過軍事顧問的以軍人員中收集起來。航拍照片指明更多地圖上沒有的小路,從舊航站樓塔臺上看下去的場面格外使人擔憂,停機坪簡直就是靶場。對於傘兵旅和戈蘭尼旅的人來說,這還是第一次看到恩德培新航站樓和塔臺的照片,離行動已經只有一天多時間了。

7月2日上午,古爾、亞當和摩薩德的霍菲向佩雷斯報告,作戰計畫完成,行動已經在準備之中。中午前,拉賓第一次看到詳細的作戰計畫和作戰準備,但拉賓否決了在恩德培就地取用燃油為C-130加油,寧願到肯亞不請自到落地加油。

7月2日是忙碌的一天。突擊隊成員和空軍的C-130機組反復演練車輛的快速裝載和卸下,另一些人在基地裡搭起的簡易模型裡演練營救人質。空軍的沙尼中校和愛因斯坦上尉將駕駛第一架飛機在恩德培突擊著陸,他們要和內塔尼亞胡核對細節。由於是夜間無導航著陸,古爾堅持要沙尼在這天晚上在沙姆沙伊赫機場演示夜間無導航著陸。沙尼為了萬無一失,還要到沙姆沙伊赫事先自己練習一下,實際上這是有點作弊了。國防部找來的大賓士是一輛破車,毛病百出,還是白的,而不是阿明座車的黑色。對內塔尼亞胡來說,最大的好消息是巴拉克被派到肯亞去聯繫加油的事情去了。沒有了巴拉克這個太上皇搶功的威脅,內塔尼亞胡悄悄地調整了作戰序列,他的小組稍稍靠後,真正作為指揮組,另一個小組靠前,衝擊候機廳。

以色列空軍C-130機組

與此同時,空軍的C-130機組這一邊也碰到了類似巴拉克和內塔尼亞胡的問題。沙尼中校的前任阿姆農哈利夫尼已經退役,在民航當飛行員。他曾在恩德培訓練烏干達空軍,作為民航飛行員也常飛非洲,熟悉情況,是理想的空中第一人選。但沙尼激烈反對,一定要自己親自飛第一架沖進去的C-130,最後是空軍司令佩利德親自決定,還是沙尼飛一號機。

這一天,內塔尼亞胡對所有突擊隊成員做簡短的動員,這對很多官兵還是第一次聽說這次任務。有意思的是,已經退役的總參偵察隊的創始人阿南準將來了,但沒有任何其他高級軍官出席。這是十月戰爭餘波未消的年代,以軍內外對高級將領的信心空前低落,軍中仕途上到處是地雷,能少踩就少踩。保密使很多高級軍官對營救行動不知曉,但指揮鏈裡已經有足夠的將星在參加作戰計畫,所以保密不是原因。或許高級軍官們對如此異想天開的行動不那麼當真,認定十之八九到最後一刻會被取消;或許高級軍官們對行動的勝利不抱希望,萬一玩大了,不想被捲進去。不管是什麼原因,對如此重要的行動,沒有高級軍官出席動員是很不正常的。

晚上,沙尼和愛因斯坦把古爾和佩利德帶上C-130一號機,到沙姆沙伊赫做夜間無導航著陸。用雷達輔助夜間著陸的技術已經存在,但這是以色列空軍第一次實際使用,而這第一次就有總參謀長和空軍司令在飛機上。演練實際上不大成功,雷達把機場圍牆當成跑道了。古爾不是飛行員,沒有看出破綻,或者裝糊塗。佩利德則什麼也沒說。預訂行動的時候,恩德培的月亮也將落下,如果雷達不能找到跑道,降落將異常困難。沙尼已經打定主意,到時候實在不行,就冒充東非航空公司的一個過路航班發生機械故障,要求恩德培打開跑道燈緊急降落。佩利德知道沙尼的主意後,只說了一句:別告訴任何人。他對自己的飛行員有信心。

古爾回來後,立刻會同肖姆龍、亞當檢閱各部隊的合成演習。C-130在跑道上滑行,類比剛剛著陸的狀態。飛機還在移動,傘兵偵察隊的人就跳下來,沿跑道兩側安置燈標,為後繼飛機標明跑道。但飛機停下來的時候,老朽的賓士竟然發動不起來,還是後面的路虎頂了一下,把賓士頂動起來才發動起來。後面的演練還算成功。古爾緊跟突擊組,先是坐車跟著賓士,然後徒步跟著沖進去,全程貼身檢閱。除了吉普裡人太擠,古爾要求每輛吉普減少一個人外,基本上沒有意見。

已經是7月2日深夜,古爾必須向內閣報告。要是人質在突擊隊沖進去之前已經被屠殺,這當然是一場災難。但要是突擊隊被陷在烏干達,那他們就必須從陸地殺出一條血路,向200公里外的肯亞突圍,這將是不可思議的災難。作為總參謀長,古爾將負全部的軍事責任。在演練總結會上,古爾最後一次徵詢了所有參加行動的指揮官的意見,最後決定建議內閣批准行動。這是和平時期總參謀長最艱難的決定了,萬一失敗的話,以色列最精英的武士都將葬送在這個3000公里之外的非洲叢林裡。

行動中C-130的航線(虛線),實線是遭劫持A300的航線

決心已下,官兵回營修整,並繼續熟悉情報和地圖,很多人還沒來得及看,從第一次聽說營救任務到現在只有18個小時的馬不停蹄的準備和演練。裝備需要轉移到洛德機場,準備明天出發。賓士還需要修理,還需要噴黑漆,加裝用硬紙板剪出來的烏干達牌照和國旗。有意思的是,總參偵察隊的人員像世界其他特種部隊一樣,可以自己選擇個人裝備。以色列的加利爾突擊步槍已經列裝,總參偵察隊也在使用,但當恩德培營救命令下達時,每個人優先領取的卻是久經考驗的AK47,看來AK47精度糟糕的口碑並不影響這些精兵中的精兵的選擇,最關鍵的時候,能確保打響才是最重要的。不過參加行動的傘兵們依然使用加利爾,他們只有制式武器可用,沒有選擇。

7月3日,摩薩德關於恩德培的最新情報到達了。一個摩薩德的人駕著一架小飛機繞恩德培機場航拍,照片顯示,舊航站樓屋頂和樓前停機坪上沒有烏干達士兵警戒,大大降低對突擊隊的威脅。

2008年拍攝的恩德培國際機場舊航站樓

下午1點20分,五架C-130從洛德機場飛往西奈南端的沙姆沙伊赫,這是在1973年10月戰爭之前,以色列依然控制西奈半島。沙姆沙伊赫是以色列控制地區裡離恩德培最近的空軍基地了。其中4架將參加行動,第5架作為預備。

7月3日下午2點,內閣召開全體會議,經過一個半小時的激烈辯論,最後全體通過。兩天前,同一個內閣也全體通過了與恐怖分子談判的決議。但在內閣決議之前一個小時,突擊隊的飛機已經出發了,要確保午夜抵達恩德培,時間等不及了,萬一內閣不批准,反正還可以在空中召回。飛機從西奈南端的沙姆沙伊赫出發,一號機由沙尼中校親自駕駛,裝載總參突擊隊尖刀組的29名成員和他們的賓士及兩輛路虎吉普,還有52名傘兵和肖姆龍指揮組的一半,肖姆龍準將、副手海姆奧蘭中校和傘兵旅偵察隊隊長維爾納伊中校也在一號機上。二號機由納迪少校駕駛,裝載貝策少校的兩輛裝甲車和16名總參偵察隊成員,還有17名傘兵和肖姆龍的另一半指揮組。三號機由阿裡耶少校駕駛,裝載另兩輛裝甲車和16名總參偵察隊成員,另有30名戈蘭尼旅偵察隊成員。四號機由哈利夫尼中校駕駛,裝載兩輛標緻輕型卡車,一輛是戈蘭尼旅偵察隊用的,另一輛用於裝載燃油泵,還有10人加油組,10人醫療組和20名戈蘭尼旅偵察隊成員。

飛機超載起飛,非常勉強地在跑道盡頭拉起,為了不至於失速,好久才能轉彎向東南飛行。為了避免引起埃及和沙烏地阿拉伯雷達的注意,飛機在60米超低空飛行,直到衣索比亞海岸才拉高到6000米,轉向南偏西的航向,直奔恩德培。衣索比亞沒有像樣的防空雷達,根本看不見以色列飛機。肯亞是友好國家,也無大礙。接下去就是烏干達了。

晚上10點半,機群到達恩德培緊鄰的維多利亞湖上空,機群散開,一號機繼續向恩德培飛行,二號、三號、四號機按計劃盤旋,等一號機著陸後再跟進著陸。亞當和佩利德乘坐的波音707因為速度快,在C-130起飛後幾小時才起飛,這時也已經到達戰區上空,現場指揮。

恩德培機場航拍

幸運的是,恩德培機場跑道燈打大開, 烏干達當局根本沒有料到以色列會長途奔襲。沙尼還是打開了雷達,預防萬一烏干達當局發現不對,關閉跑道燈,但跑道燈一直開著。飛機平緩地下降,輕輕地接地,沙尼怕超載的飛機著陸太猛把輪胎壓爆了。還在下降和準備接地過程中,機尾門已經開始打開。內塔尼亞胡和戰友們可以看到迅速向後閃過的跑道燈。機側的門也打開了,傘兵準備一接地立刻跳出去,安放著陸引導燈,萬一烏干達當局清醒過來關掉跑道燈也不怕了。11點01分,當地時間12點01分,一號機接地。

飛機還在滑跑,傘兵已經跳出去,開始安放著陸引導燈。所有車輛的系留索全部解開,賓士已經啟動,這一次發動機一下子就打起火來了,路虎吉普在後面也啟動了發動機。飛機滑行到通往舊航站樓的滑行道時轉彎停下,這是預定的停機點。機尾門還沒有完全放下來,賓士和路虎就竄了出去,一轉彎就直奔舊航站樓去,行動開始了。

機尾門還沒有完全放下來,賓士和路虎就竄了出去,一轉彎就直奔舊航站樓去,行動開始了

離舊航站樓大概200米的地方,黑暗中出現兩個烏干達哨兵。訓練過烏干達士兵的以色列軍官說,烏干達士兵的素質很一般,但一個不對勁就會毫不猶豫地開槍。果然,一個士兵已經把槍對準了賓士。賓士放慢速度,好像要準備驗明身份一樣,但緩緩滑到跟前時,內塔尼亞胡和後座的人同時把無聲手槍伸出去開槍。接下去的事情已經無法弄清了,到底是烏干達士兵倒地前扣動了扳機,還是另一名烏干達士兵開了槍,還是後面路虎吉普上的突擊隊員看到烏干達士兵倒地時還在掙扎所以搶先開槍,反正槍聲響了,接著就是像暴雨一樣的子彈傾泄到這個倒楣的烏干達士兵身上。車隊猛然加速,開足馬力沖了過去。另一個烏干達士兵這時慌了,開始逃跑。不過他沒有向黑暗裡逃,而是沿著有跑道燈照明的跑道跑,被高速賓士的路虎吉普上的機槍打倒了。賓士沖到塔臺和舊航站樓前的空地嘎然停止,這裡離預定的下車點還有20米,但這裡比較黑暗,有利於下車組織行動。內塔尼亞胡和尖刀組成員迅速下車,成三角隊形直沖候機廳入口處。

作為偽裝的一部分,突擊隊全體身著烏干達軍隊的偽裝服。當一名恐怖分子聽到槍聲往外看的時候,還以為烏干達軍隊突然掉轉槍口了。在恐怖分子疑惑的當口,尖刀組已經沖到了門前,但這時貝策突然停了下來,利用牆角的掩護,向入口前廣場上掃射。情報表明,烏干達警衛在樓外有一條警戒線,但實際上沒有。貝策的謹慎耽擱了近20秒時間,裡面的恐怖分子和烏干達士兵開始回過神來,向外射擊。內塔尼亞胡一面著急地催促貝策小組往前沖,一面自己帶領指揮組向門前預定位置沖,但還沒有到達位置,胸前中彈倒地。出發前,內塔尼亞胡就下了死命令,任何人負傷,其他人繼續往前沖,一切等恐怖分子消滅、人質安全了再救護。這時戰友們按照命令,沒人停下來,繼續往前沖。

內塔尼亞胡一面著急地催促貝策小組往前沖,一面自己帶領指揮組向門前預定位置沖,但還沒有到達位置,胸前中彈倒地

關於內塔尼亞胡的中彈,一直存在著很多不同的傳說。一般說法是他在撤退的最後關頭被塔臺上的一顆子彈擊中,也有說戰鬥中一個烏干達士兵倒地前扣動扳機擊中他的。但參加戰鬥的突擊隊員回憶,他是在開始衝擊的時候就中彈倒地的。搶救的軍醫證實子彈是從前面打中的。軍醫從內塔尼亞胡胸前的手榴彈帶上取出AK47的彈頭,這是恐怖分子使用的武器,烏干達士兵使用的是FN FAL,使用的子彈與AK47完全不同,而且射擊方向也是在內塔尼亞胡的背後。

貝策小組衝鋒的同時,後面吉普上的人也在迅速下車,向預定目標衝擊。士兵阿莫斯應該跟著阿姆農上尉沖,但下車後在黑暗中沒有看見阿姆農,以為自己落後了。阿莫斯記住了內塔尼亞胡在出發前的指令:時間就是生命,不顧一切儘快往前沖。於是他拔足飛奔,甚至繞過了貝策小組,直沖進大候機廳,看到前面地上匍匐著一個恐怖分子,立刻開槍擊斃。在轉頭尋找隊友配合的時候,才驚訝地發現,大廳裡只有他一個突擊隊員!阿姆農實際上在阿莫斯背後,但阿莫斯跑得太快了,阿姆農只來得及在阿莫斯停下來查看的時候,才沖進了大候機廳,正好看到旁邊匍匐著兩個阿莫斯漏掉的恐怖分子,立刻開槍擊斃。應該首先沖進大廳的貝策小組這時也沖了進來,另一個恐怖分子跳起來,正好被突擊隊亂槍擊斃。至此營救行動實際上已經結束,離賓士沖出一號機只有3分鐘,離擊斃烏干達哨兵只有1分鐘。

以色列人使用AK47與烏干達士兵交戰

不過戰鬥沒有結束。另外一個小組沖進小候機廳,情報表明三天前人質曾經全部集中在小候機廳,但這時實際上人質已經集中到大候機廳,小候機廳和旁邊的房間成為恐怖分子的休息室,三個恐怖分子自然在片刻間成為槍下鬼。另一個小組在往裡扔手榴彈的時候,手榴彈從窗框上彈回來,炸傷了一個突擊隊員,但最後還是完成了任務。還有一隊兩個小組沖進大候機廳左側的海關廳,但突擊隊在出發前對海關廳的佈局一點沒有情報,沖進去後,一組找到了上二樓的樓梯,沖上去打死了幾個沒有來得及跳窗逃走的烏干達士兵,另一組沒有找到樓梯,回到門前廣場上,參加對塔臺的火力壓制。

以色列特種兵沖入候機廳

塔臺上的烏干達士兵頑強射擊,要衝上去就要變成從建築內部啃過去的攻堅戰,計畫裡就沒有這麼要求,只要求吉普上機槍火力壓制。但塔臺上的烏干達火力一直壓制不住,直到最後人質從塔臺前廣場撤退的時候也沒有完全壓制住。幸好這幾個烏干達士兵的槍法很糟糕,什麼目標都沒有擊中。

在滑行道的另一邊,傘兵徒步向新航站樓潛行,營救人質這邊槍聲一響,立刻沖了進去,除了一名士兵突然遭遇一名烏干達員警,脖子上挨了一槍,沒有遇到其他抵抗,很快控制了新航站樓。肖姆龍和他的指揮組在黑暗中等待二號機降落,但二號機降落的時候,主要戰鬥實際上已經結束了。三號機緊跟著降落的時候,機場當局終於清醒過來,關閉了跑道燈,三號機最後是用傘兵布放的著陸引導燈著陸的。四號機也跟著降了下來。

二號機、三號機上的裝甲車沖下來後,按計劃向舊航站樓周邊佈防,一輛車壓制塔臺,兩輛警戒通向城裡的公路,一輛車警戒烏干達空軍停機坪方向。當看到舊航站樓這邊已經在打掃戰場,警戒空軍停機坪方向的裝甲車要求摧毀停放的戰鬥機。與此同時,空中的亞當正下令摧毀停放的戰鬥機,免得烏干達空軍想起來起飛追擊,但肖姆龍正忙著撤退人質,沒有顧得上轉達命令。裝甲車按照起飛前的作戰預案,規定可以忙裡偷閒擊毀停放的戰鬥機,於是自說自話掃射起來,無意中執行了亞當的命令,5架米格-21,3架米格-17,統統在瞬間被打滿彈洞,有幾架起火爆炸。

接下來就是撤退人質。和一般報導不同的是,人質在營救行動開始時,都在地上睡覺。突擊隊是在擊斃所有恐怖分子之後,為了避免誤傷,才命令人質繼續躺在地上,雖然還是有幾個人質在慌亂中站起來,差點被打死。撤退開始時,人質們不僅在路虎吉普上搶座位,有些人還不顧突擊隊的命令,堅持要帶上自己的行李。有一個女孩負了輕傷,但在歇斯底里中拒絕自己走,突擊隊員阿米爾和她吵了幾句,不耐煩中一把抄起她來,像背麻袋一樣把她背走。突然一顆子彈從腦門前飛過,尖嘯聲把阿米爾嚇得一激靈,把女孩掉了一個方向,要是還有子彈飛過來,就用她擋子彈。好玩的是,幾天後阿米爾在電視上看到女孩,眼淚鼻涕地說自己留在候機廳裡沒人管她,幸好一個年輕的勇士救了她,真是大英雄,云云。阿米爾只有自己暗好笑。

為了便於撤退人質,四號機移動到舊航站樓附近。但塔臺上的烏干達火力還沒有解決掉,所以不能太近。部分人質乘坐路虎吉普送到飛機跟前,更多人質在突擊隊員的帶領下自己走過去。塔臺上的槍聲還是時斷時續,不過沒有像人質方向打過來。當走到離飛機不遠的地方,突擊隊員一指,“就是那兒”,人質像突然接到命令一樣,都無聲地奔跑起來,守衛四號機的戈蘭尼旅的人迅速展開成漏斗形,把人流導向機尾登機門,避免人質跑散。突擊隊在人質離開舊航站樓的時候就設法清點人質人數,戈蘭尼旅的人在登機的時候也設法清點人數,但在混亂中,怎麼也點不清楚,每次點出來的人數都不一樣,而且總是只有90多人,但人質加機組應該106人,已知一個人質隔夜轉送城裡的醫院,但還是應該有105人。這時突擊隊已經集合撤回,準備登上一號機。裝甲車也在交替掩護撤退,並在沿路佈設定時炸彈,準備迷惑追兵。亞當命令裝甲車回到舊航站樓,檢查對過停機坪上的法航飛機,看是否有部分人質被轉移到那裡去了,結果檢查下來沒有。

這個時候,加油組在新航站樓前找到了地下加油口,但只有一台加油泵,對四架飛機統統加油要幾個小時。從跑道上佈防著陸引導燈的傘兵們在向航站樓收攏的時候,遭遇一輛裝載無坐力炮的烏干達吉普,把吉普打掉了。另外,警戒城裡方向的裝甲車發現兩輛裝滿士兵的卡車正在開過來,猛烈的火力暫時迫使他們停車散開,但時間已經很緊迫了。好在巴拉克在肯亞已經聯繫好著陸加油的事情,所以亞當和佩利德決定,所有飛機立刻起飛,到奈洛比加油。從裝載突擊隊的一號機接地到裝載被救人質的四號機離地,一共是51分鐘。20分鐘後,一號機離地;再過28分鐘,三號機和四號機緊接著離地。整個行動一共用了1小時39分鐘。一名人質中彈死亡,兩名人質重傷,後來不治死亡。突擊隊裡,內塔尼亞胡陣亡,脖子中彈的士兵後來癱瘓,腳上被手榴彈炸傷的士兵後來恢復。行動的總傷亡大大低於預計。

恩德培到奈洛比只有500多公里,很快就到了。這時,以色列飛過來的另一架波音707也在奈洛比等候,機上有更完備的醫療設備,同時人質中的部分婦女兒童也轉移到了波音707上。返航途中,人質依然一片寂靜,似乎還不相信正在發生的事實。進入以色列空域時,人質中爆發了歡呼聲。至此,古爾軍事生涯中最艱難的時刻過去了。

人質們安全返回以色列

參加恩德培營救的指揮官中,巴拉克、肖姆龍、穆法茲後來都擔任過總參謀長,亞當如果沒有喪生,很有希望當總參謀長。上一任總參謀長加比阿希肯納奇在恩德培行動期間是戈蘭尼旅偵察隊的成員,但因為資格淺,沒有撈上參加戰鬥。如果約納坦·內塔尼亞胡沒有在行動中喪生,以後成為總參謀長幾乎是沒有疑問的。

攝於1994年的恩德培國際機場舊航站樓,以及停在它前面的C-130運輸機。注意1976年所留下的彈孔還清晰可見

他們發現,只有兩架C-130加油機具有足夠的航程,可以到恩德培飛來回而不需要加油,普通C-130飛到恩德培沒有問題,但回程只有一個半小時的留空時間,不夠回以色列的。但是佩利德拍胸脯,他可以把1000名傘兵空降到恩德培,足夠控制機場幾天,把人質和法航機組人員營救回來。

古爾覺得佩利德的大規模空降的想法太不靠譜,責令亞當進一步研究傘兵作戰的地面行動問題,亞當則責令埃胡德巴拉克上校負責。巴拉克在20世紀70年代初是總參偵察隊隊長。總參偵察隊已經成為現代以色列精英的搖籃,這是帕爾馬克老戰士亞伯拉罕阿南在1957年按照英國特種空勤團的模式組建的,除了現總理本傑明·內塔尼亞胡,前總參謀長巴拉克、紹爾·穆法茲、摩西·亞龍都是總參偵察隊出來的,還有以色列國內情報局辛貝特的局長和國內安全部長阿維·迪希特,以色列情報局摩薩德的局長丹尼·亞托姆等。在總參偵察隊長期間,巴拉克曾帶隊突襲貝魯特巴勒斯坦“黑九月”運動總部,因為個子小而化妝成女子,是世界特種作戰史上的一段軼事。在特拉維夫的洛德機場營救被巴勒斯坦黑九月人員劫持的比利時薩賓娜航空公司客機時,巴拉克帶領戰友在飛機下潛伏,機上副駕駛員走下來檢查飛機的時候差點踩到頭上都沒有發覺。巴拉克這時正被借調到總參作戰部,由於豐富的特種作戰經驗,正好被亞當委派,研究恩德培營救行動。

古爾在事後的媒體發佈會上講解行動過程

巴拉克召集傘兵、空軍、總參偵察隊、海軍兩栖偵察隊和各有關方面,但情報方面只有世界航空組織對世界各地機場的起飛、著陸手冊上非常簡略的資訊。由於恩德培機場靠近維多利亞湖,海軍提出將突擊隊空投到水面,然後用橡皮艇登陸偷襲。空軍建議冒充民航飛機強行降落,傘兵則建議大規模傘降。會議一直開到6月30日早晨,決定先試驗水面空降然後用橡皮艇的思路,這個想法也得到了古爾的支持。但這需要橡皮艇在水上行進幾個小時,總理拉賓否決了這個方案。拉賓也是老戰士,在1967年六天戰爭期間是以軍總參謀長,對軍事是內行。

另一方面,總參作戰部的泰咪利上校把手頭的任務移交別人,要求接管巴拉克的任務。他本來就是總參作戰部分管計畫的,亞當同意了泰咪利接手。6月30日下午,泰咪利召集會議,再次研究營救方案。

現在已經不清楚最後營救方案是誰最先想出來的,多年後古爾親自查詢,結果也是一場羅生門,各人的版本都不一樣,誰都是第一個想出這個主意的人。最後方案是由總參偵察隊首先突擊著陸,沖進舊航站樓營救人質。為了避免驚動恐怖分子,戰鬥打響後,增援部隊再接著著陸,進攻新航站樓和塔臺,控制準備撤離時用的主跑道和停機坪。第三支部隊控制新舊航站樓之間的滑行道,準備打增援。用加油型C-130不行,裝不了多少人員和裝備,還是用常規的運輸機C-130。飛機將在恩德培機場就地取材加油,後備方案是沿途空中加油,或者找一個友好國家加油,但還不確定哪裡算友好國家。

與此同時,6月30日晚用C-130空投特種部隊和橡皮艇的試驗很不成功,7月1日中午的試驗好一點,沙尼的人也在計算飛機上的座位、載荷和航程。但佩利德堅信,直接在恩德培跑道上的突擊著陸是最有效的辦法。但直到這時,作戰計畫還只是非常初淺的想法,古爾沒有實質性的作戰計畫可以向內閣報告,部隊也沒有進入相應的戰備狀態和技術準備。

7月1日早晨,拉賓再次召集內閣核心會議,恐怖分子的最後通牒下午2點就要到期,內閣只得同意和恐怖分子談判,連反對黨的貝京也支持。拉賓時候寫到:“我沒有打算採用哄騙或者拖延戰術。這是嚴肅的談判。以色列將做到所有承諾的事情”。以色列實在是沒有辦法了。恐怖分子將期限延遲到7月4日。

下午5點,拉賓再次召集會議,古爾繼續慎重地向內閣報告軍方尚未形成具體的作戰方案,拉賓責令在外交上緊鑼密鼓地和各方談判,會議確定軍事和外交雙管齊下的方針。晚上,亞當召集會議,確定了營救行動不能遲於7月3日晚間出發,軍事準備只有48小時的時間了,而這時很多關鍵情報都不具備,像烏干達部隊的數量、部署、實力,人質的具體地點、分佈,恐怖分子的人數、實力和警覺狀態,甚至跑道和滑行道、停機坪的具體技術資料都欠缺。

亞當是營救計畫的核心人物,他越過常規的人事調動程式,四處抽調人馬,命令他們除非得到直接命令,不要被任何事情分心,不分晝夜,直到明確的作戰計畫形成。傘兵司令丹·肖姆龍(日後也升任總參謀長)具體負責地面作戰事宜,佩利德負責空中作戰事宜,但作為地面行動的尖刀,總參偵察隊隊長約那坦“約尼”內塔尼亞胡中校自然是地面行動計畫中的關鍵。

丹·肖姆龍在任務完成後的媒體發佈會上,左邊坐著的是古爾,右邊是佩雷斯

劫機事件發生時,內塔尼亞胡正在西奈執行秘密任務。留守在特拉維夫總部的副手穆基貝策少校參加了亞當的所有會議,不斷向他報告會議內容。內塔尼亞胡是在7月1日下午和總參偵察隊情報官亞維少校從西奈飛回來的。

內塔尼亞胡太年輕了,沒有撈著獨立戰爭前哈格納或者帕爾馬克的年代。1964年參軍後,就加入了精銳的傘兵。在軍官短訓班之後,擔任傘兵連長。六天戰爭中,他參加了烏姆卡特夫的戰鬥,後調防到戈蘭高地方向。在戰鬥中,他深入敵人火線後方營救受傷戰友,手肘負傷。六天戰爭之後,內塔尼亞胡到美國哈佛大學學哲學和數學,學業優秀,上了系裡的榮譽榜,但一年後就因為蘇伊士運河區的不戰不和而提前回到以色列。在希伯來大學繼續了半年學業後,內塔尼亞胡回到現役。在20世紀70年代初,內塔尼亞胡加入了以軍最精銳的總參偵察隊,1972年升任巴拉克的副手。1972年,內塔尼亞胡帶隊,越境綁架正和巴勒斯坦遊擊隊人員一起視察邊境的5名敘利亞高級情報軍官,用來和敘利亞交換3名被俘以色列飛行員。內塔尼亞胡也參加了巴拉克指揮的襲擊貝魯特“黑九月”總部的行動。在十月戰爭中,敘軍在暗夜中用直升機機降了一支40人的突擊隊,攻擊以軍在戈蘭高地指揮部。內塔尼亞胡帶領一支也是40人的總參偵察隊分隊在黑暗中搜索,在被敘軍火力壓制在開闊地的不利情況下,沉著冷靜,果斷衝鋒,最後擊斃全部40名敘軍突擊隊,自己部隊只損失兩人,受傷一人。戈蘭高地上坦克激戰,以軍傷亡慘重,他還親自深入火線後,把受了重傷的哈南中校救了回來。十月戰爭中,以軍裝甲部隊損失了大量軍官,內塔尼亞胡自願調到裝甲部隊,參加重建在戈蘭高地被打殘的第188裝甲旅,擔任營長。1975年,內塔尼亞胡回到總參偵察隊,擔任隊長,恩德培是他上任後的第一次重大行動。

年輕的內塔尼亞胡

內塔尼亞胡一回到特拉維夫,就和肖姆龍一起研究作戰計畫。肖姆龍的想法是投入以色列所有的C-130,運進大量傘兵,可靠控制機場,但內塔尼亞胡不同意,這樣要驚動烏干達軍隊和恐怖分子,人質會受到傷害,以軍也可能被粘住。不過肖姆龍沒有對總參偵察隊的行動計畫多干預,他信任這幫特種部隊的傢伙,放手讓他們幹他們擅長的事情。

烏干達總統阿明

好在這個時候,更多的情報開始彙集。以軍顧問在幾年前曾幫助烏干達總統阿明訓練烏干達軍隊,對他們的戰鬥力有瞭解,對當時尚在使用的舊航站樓也有印象。已經釋放的非猶太人旅客提供了恐怖分子和人質的人數、分佈、行動規律等情況,還有建築佈局、燈光等。總參偵察隊的奧邁爾巴列夫和阿明曾有私人交情,通過電話不斷請求烏干達總統阿明介入斡旋,但越來越清楚的是,阿明根本是站在恐怖分子一邊的。烏干達軍隊還有一個連扇形部署在舊航站樓外,這就給營救行動帶來新的問題:以軍突擊隊不僅不可能在迅速突擊後把人質交給烏干達當局處理善後,還要考慮突破烏干達連的防禦圈問題。為了避免驚動恐怖分子,C-130只能在遠離舊航站樓的跑道上降落。降落後,必須儘快穿越開闊地,沖進舊航站樓,但又不能正面強攻烏干達部隊的陣地。七嘴八舌中,有人提議,阿明已經去視察人質幾次了,7月4日預計行動的這一天剛好從模里西斯回國,何不冒充阿裡的車隊,大搖大擺地直沖舊航站樓,矇騙過烏干達守軍,然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消滅恐怖分子。最後決定,C-130將裝載一輛加長的賓士轎車和兩輛路虎越野車,這是阿明車隊的典型配置。內塔尼亞胡、副手貝策少校和7名突擊隊員隱藏在賓士裡,路虎裡裝載更多的突擊隊員,還有機槍和火箭筒以防萬一。領頭的C-130裡只能裝那麼多了。最理想的情況是,烏干達守軍一點沒有察覺,那賓士小組就直奔舊航站樓,解救人質;路虎小組消滅烏干達守軍,然後會同賓士小組攻進舊航站樓。如果被提前發現,那就只有強攻了,不計代價直沖進去。最大的問題來自於舊航站樓的塔臺,不首先打掉這個制高點,突擊隊的行動受到很大的威脅;但先打塔臺,會驚動恐怖分子。最後還是決定先沖進去,戰鬥打響後再把塔臺留給路虎上的機槍和火箭筒處理。這有很大的風險,但為了營救人質,只有這樣了。突擊隊只能有30人,賓士和兩輛路虎裝不了更多的人了,而突擊隊也不可能等到第二架飛機著陸再行動。但舊航站樓東面200多米就是烏干達空軍的區域,不僅停放著米格戰鬥機,還有一到兩個營的警衛部隊,需要部署阻擊力量。為此突擊隊的第二波將需要四輛裝甲車,不僅增援路虎壓制塔臺的火力,還用於機動警戒和阻擊可能的援軍。這樣又需要兩架C-130的裝載能力,最後一架C-130用於撤退人質,並搭載軍醫,準備處理官兵和人質可能的傷亡。

行動中使用的黑色賓士轎車

內塔尼亞胡堅持要作為第一波沖進去,還有一層特別的原因。營救人質對突擊隊來說比自殺好不了多少,既不能先丟手榴彈進去壓制敵人,或者破門而入的同時就猛掃衝鋒槍,也不能匍匐而入保護自己,而是只能直挺挺地沖進去,迅速甄別人群,用單發擊斃恐怖分子,非常危險。作為指揮官,內塔尼亞胡應該留在後面。但巴拉克得到肖姆龍的支持,要求作為行動的總指揮。內塔尼亞胡沒有選擇,只有身先士卒沖進去,否則說不定連參加行動的資格都沒有了。

內塔尼亞胡一面和戰友們研究作戰計畫,一面抓緊時間命令有關人員開始準備人員、車輛、武器、器材,離行動的時間已經不多了。資深隊員被優先選用,部分剛調離的老隊員也被找回來,紹爾穆法茲少校也是其中一個,日後升任總參謀長。

7月2日淩晨1點,內塔尼亞胡把參加行動的軍官們都召集到圖書室。這是總參偵察隊的人用自己的雙手建起來的,牆上掛滿在歷次戰鬥中犧牲的戰友,但現在掛的是整個非洲的一百萬分之一比例的特大地圖,而他們平常用的都是五萬分之一的小區域地圖。內塔尼亞胡通報了作戰計畫,部署了天亮後的任務。軍官們對這個膽大妄為的計畫半信半疑,但當他們意識到這次行動的嚴肅性的時候,他們最大的擔憂就是自己分隊的人不能都參加,對手下的人解釋為什麼不能參加這個以色列歷史上如此重要的行動實在是太艱難了。內塔尼亞胡對已經退入預備役但還在參加訓練的老兵們根本就是瞞著,一方面是為了保密,另一方面也怕老兵們來通路子,要求參加行動。

同樣在7月2日淩晨一點,巴拉克、肖姆龍和空軍的埃巴少校前往總理辦公室,向拉賓報告作戰計畫。在總理辦公室門口,古爾攔住了三人,要三人先把方案給他說一遍。這是古爾第一次看到一個具體可操作的作戰方案。古爾很滿意,要三人回去,他自己親自向拉賓報告。

7月2日上午,總參偵察隊、傘兵旅偵察隊、戈蘭尼旅偵察隊第一次集結起來,開始按照作戰計畫訓練。另外,更多的老照片、老電影也從曾在烏干達做過軍事顧問的以軍人員中收集起來。航拍照片指明更多地圖上沒有的小路,從舊航站樓塔臺上看下去的場面格外使人擔憂,停機坪簡直就是靶場。對於傘兵旅和戈蘭尼旅的人來說,這還是第一次看到恩德培新航站樓和塔臺的照片,離行動已經只有一天多時間了。

7月2日上午,古爾、亞當和摩薩德的霍菲向佩雷斯報告,作戰計畫完成,行動已經在準備之中。中午前,拉賓第一次看到詳細的作戰計畫和作戰準備,但拉賓否決了在恩德培就地取用燃油為C-130加油,寧願到肯亞不請自到落地加油。

7月2日是忙碌的一天。突擊隊成員和空軍的C-130機組反復演練車輛的快速裝載和卸下,另一些人在基地裡搭起的簡易模型裡演練營救人質。空軍的沙尼中校和愛因斯坦上尉將駕駛第一架飛機在恩德培突擊著陸,他們要和內塔尼亞胡核對細節。由於是夜間無導航著陸,古爾堅持要沙尼在這天晚上在沙姆沙伊赫機場演示夜間無導航著陸。沙尼為了萬無一失,還要到沙姆沙伊赫事先自己練習一下,實際上這是有點作弊了。國防部找來的大賓士是一輛破車,毛病百出,還是白的,而不是阿明座車的黑色。對內塔尼亞胡來說,最大的好消息是巴拉克被派到肯亞去聯繫加油的事情去了。沒有了巴拉克這個太上皇搶功的威脅,內塔尼亞胡悄悄地調整了作戰序列,他的小組稍稍靠後,真正作為指揮組,另一個小組靠前,衝擊候機廳。

以色列空軍C-130機組

與此同時,空軍的C-130機組這一邊也碰到了類似巴拉克和內塔尼亞胡的問題。沙尼中校的前任阿姆農哈利夫尼已經退役,在民航當飛行員。他曾在恩德培訓練烏干達空軍,作為民航飛行員也常飛非洲,熟悉情況,是理想的空中第一人選。但沙尼激烈反對,一定要自己親自飛第一架沖進去的C-130,最後是空軍司令佩利德親自決定,還是沙尼飛一號機。

這一天,內塔尼亞胡對所有突擊隊成員做簡短的動員,這對很多官兵還是第一次聽說這次任務。有意思的是,已經退役的總參偵察隊的創始人阿南準將來了,但沒有任何其他高級軍官出席。這是十月戰爭餘波未消的年代,以軍內外對高級將領的信心空前低落,軍中仕途上到處是地雷,能少踩就少踩。保密使很多高級軍官對營救行動不知曉,但指揮鏈裡已經有足夠的將星在參加作戰計畫,所以保密不是原因。或許高級軍官們對如此異想天開的行動不那麼當真,認定十之八九到最後一刻會被取消;或許高級軍官們對行動的勝利不抱希望,萬一玩大了,不想被捲進去。不管是什麼原因,對如此重要的行動,沒有高級軍官出席動員是很不正常的。

晚上,沙尼和愛因斯坦把古爾和佩利德帶上C-130一號機,到沙姆沙伊赫做夜間無導航著陸。用雷達輔助夜間著陸的技術已經存在,但這是以色列空軍第一次實際使用,而這第一次就有總參謀長和空軍司令在飛機上。演練實際上不大成功,雷達把機場圍牆當成跑道了。古爾不是飛行員,沒有看出破綻,或者裝糊塗。佩利德則什麼也沒說。預訂行動的時候,恩德培的月亮也將落下,如果雷達不能找到跑道,降落將異常困難。沙尼已經打定主意,到時候實在不行,就冒充東非航空公司的一個過路航班發生機械故障,要求恩德培打開跑道燈緊急降落。佩利德知道沙尼的主意後,只說了一句:別告訴任何人。他對自己的飛行員有信心。

古爾回來後,立刻會同肖姆龍、亞當檢閱各部隊的合成演習。C-130在跑道上滑行,類比剛剛著陸的狀態。飛機還在移動,傘兵偵察隊的人就跳下來,沿跑道兩側安置燈標,為後繼飛機標明跑道。但飛機停下來的時候,老朽的賓士竟然發動不起來,還是後面的路虎頂了一下,把賓士頂動起來才發動起來。後面的演練還算成功。古爾緊跟突擊組,先是坐車跟著賓士,然後徒步跟著沖進去,全程貼身檢閱。除了吉普裡人太擠,古爾要求每輛吉普減少一個人外,基本上沒有意見。

已經是7月2日深夜,古爾必須向內閣報告。要是人質在突擊隊沖進去之前已經被屠殺,這當然是一場災難。但要是突擊隊被陷在烏干達,那他們就必須從陸地殺出一條血路,向200公里外的肯亞突圍,這將是不可思議的災難。作為總參謀長,古爾將負全部的軍事責任。在演練總結會上,古爾最後一次徵詢了所有參加行動的指揮官的意見,最後決定建議內閣批准行動。這是和平時期總參謀長最艱難的決定了,萬一失敗的話,以色列最精英的武士都將葬送在這個3000公里之外的非洲叢林裡。

行動中C-130的航線(虛線),實線是遭劫持A300的航線

決心已下,官兵回營修整,並繼續熟悉情報和地圖,很多人還沒來得及看,從第一次聽說營救任務到現在只有18個小時的馬不停蹄的準備和演練。裝備需要轉移到洛德機場,準備明天出發。賓士還需要修理,還需要噴黑漆,加裝用硬紙板剪出來的烏干達牌照和國旗。有意思的是,總參偵察隊的人員像世界其他特種部隊一樣,可以自己選擇個人裝備。以色列的加利爾突擊步槍已經列裝,總參偵察隊也在使用,但當恩德培營救命令下達時,每個人優先領取的卻是久經考驗的AK47,看來AK47精度糟糕的口碑並不影響這些精兵中的精兵的選擇,最關鍵的時候,能確保打響才是最重要的。不過參加行動的傘兵們依然使用加利爾,他們只有制式武器可用,沒有選擇。

7月3日,摩薩德關於恩德培的最新情報到達了。一個摩薩德的人駕著一架小飛機繞恩德培機場航拍,照片顯示,舊航站樓屋頂和樓前停機坪上沒有烏干達士兵警戒,大大降低對突擊隊的威脅。

2008年拍攝的恩德培國際機場舊航站樓

下午1點20分,五架C-130從洛德機場飛往西奈南端的沙姆沙伊赫,這是在1973年10月戰爭之前,以色列依然控制西奈半島。沙姆沙伊赫是以色列控制地區裡離恩德培最近的空軍基地了。其中4架將參加行動,第5架作為預備。

7月3日下午2點,內閣召開全體會議,經過一個半小時的激烈辯論,最後全體通過。兩天前,同一個內閣也全體通過了與恐怖分子談判的決議。但在內閣決議之前一個小時,突擊隊的飛機已經出發了,要確保午夜抵達恩德培,時間等不及了,萬一內閣不批准,反正還可以在空中召回。飛機從西奈南端的沙姆沙伊赫出發,一號機由沙尼中校親自駕駛,裝載總參突擊隊尖刀組的29名成員和他們的賓士及兩輛路虎吉普,還有52名傘兵和肖姆龍指揮組的一半,肖姆龍準將、副手海姆奧蘭中校和傘兵旅偵察隊隊長維爾納伊中校也在一號機上。二號機由納迪少校駕駛,裝載貝策少校的兩輛裝甲車和16名總參偵察隊成員,還有17名傘兵和肖姆龍的另一半指揮組。三號機由阿裡耶少校駕駛,裝載另兩輛裝甲車和16名總參偵察隊成員,另有30名戈蘭尼旅偵察隊成員。四號機由哈利夫尼中校駕駛,裝載兩輛標緻輕型卡車,一輛是戈蘭尼旅偵察隊用的,另一輛用於裝載燃油泵,還有10人加油組,10人醫療組和20名戈蘭尼旅偵察隊成員。

飛機超載起飛,非常勉強地在跑道盡頭拉起,為了不至於失速,好久才能轉彎向東南飛行。為了避免引起埃及和沙烏地阿拉伯雷達的注意,飛機在60米超低空飛行,直到衣索比亞海岸才拉高到6000米,轉向南偏西的航向,直奔恩德培。衣索比亞沒有像樣的防空雷達,根本看不見以色列飛機。肯亞是友好國家,也無大礙。接下去就是烏干達了。

晚上10點半,機群到達恩德培緊鄰的維多利亞湖上空,機群散開,一號機繼續向恩德培飛行,二號、三號、四號機按計劃盤旋,等一號機著陸後再跟進著陸。亞當和佩利德乘坐的波音707因為速度快,在C-130起飛後幾小時才起飛,這時也已經到達戰區上空,現場指揮。

恩德培機場航拍

幸運的是,恩德培機場跑道燈打大開, 烏干達當局根本沒有料到以色列會長途奔襲。沙尼還是打開了雷達,預防萬一烏干達當局發現不對,關閉跑道燈,但跑道燈一直開著。飛機平緩地下降,輕輕地接地,沙尼怕超載的飛機著陸太猛把輪胎壓爆了。還在下降和準備接地過程中,機尾門已經開始打開。內塔尼亞胡和戰友們可以看到迅速向後閃過的跑道燈。機側的門也打開了,傘兵準備一接地立刻跳出去,安放著陸引導燈,萬一烏干達當局清醒過來關掉跑道燈也不怕了。11點01分,當地時間12點01分,一號機接地。

飛機還在滑跑,傘兵已經跳出去,開始安放著陸引導燈。所有車輛的系留索全部解開,賓士已經啟動,這一次發動機一下子就打起火來了,路虎吉普在後面也啟動了發動機。飛機滑行到通往舊航站樓的滑行道時轉彎停下,這是預定的停機點。機尾門還沒有完全放下來,賓士和路虎就竄了出去,一轉彎就直奔舊航站樓去,行動開始了。

機尾門還沒有完全放下來,賓士和路虎就竄了出去,一轉彎就直奔舊航站樓去,行動開始了

離舊航站樓大概200米的地方,黑暗中出現兩個烏干達哨兵。訓練過烏干達士兵的以色列軍官說,烏干達士兵的素質很一般,但一個不對勁就會毫不猶豫地開槍。果然,一個士兵已經把槍對準了賓士。賓士放慢速度,好像要準備驗明身份一樣,但緩緩滑到跟前時,內塔尼亞胡和後座的人同時把無聲手槍伸出去開槍。接下去的事情已經無法弄清了,到底是烏干達士兵倒地前扣動了扳機,還是另一名烏干達士兵開了槍,還是後面路虎吉普上的突擊隊員看到烏干達士兵倒地時還在掙扎所以搶先開槍,反正槍聲響了,接著就是像暴雨一樣的子彈傾泄到這個倒楣的烏干達士兵身上。車隊猛然加速,開足馬力沖了過去。另一個烏干達士兵這時慌了,開始逃跑。不過他沒有向黑暗裡逃,而是沿著有跑道燈照明的跑道跑,被高速賓士的路虎吉普上的機槍打倒了。賓士沖到塔臺和舊航站樓前的空地嘎然停止,這裡離預定的下車點還有20米,但這裡比較黑暗,有利於下車組織行動。內塔尼亞胡和尖刀組成員迅速下車,成三角隊形直沖候機廳入口處。

作為偽裝的一部分,突擊隊全體身著烏干達軍隊的偽裝服。當一名恐怖分子聽到槍聲往外看的時候,還以為烏干達軍隊突然掉轉槍口了。在恐怖分子疑惑的當口,尖刀組已經沖到了門前,但這時貝策突然停了下來,利用牆角的掩護,向入口前廣場上掃射。情報表明,烏干達警衛在樓外有一條警戒線,但實際上沒有。貝策的謹慎耽擱了近20秒時間,裡面的恐怖分子和烏干達士兵開始回過神來,向外射擊。內塔尼亞胡一面著急地催促貝策小組往前沖,一面自己帶領指揮組向門前預定位置沖,但還沒有到達位置,胸前中彈倒地。出發前,內塔尼亞胡就下了死命令,任何人負傷,其他人繼續往前沖,一切等恐怖分子消滅、人質安全了再救護。這時戰友們按照命令,沒人停下來,繼續往前沖。

內塔尼亞胡一面著急地催促貝策小組往前沖,一面自己帶領指揮組向門前預定位置沖,但還沒有到達位置,胸前中彈倒地

關於內塔尼亞胡的中彈,一直存在著很多不同的傳說。一般說法是他在撤退的最後關頭被塔臺上的一顆子彈擊中,也有說戰鬥中一個烏干達士兵倒地前扣動扳機擊中他的。但參加戰鬥的突擊隊員回憶,他是在開始衝擊的時候就中彈倒地的。搶救的軍醫證實子彈是從前面打中的。軍醫從內塔尼亞胡胸前的手榴彈帶上取出AK47的彈頭,這是恐怖分子使用的武器,烏干達士兵使用的是FN FAL,使用的子彈與AK47完全不同,而且射擊方向也是在內塔尼亞胡的背後。

貝策小組衝鋒的同時,後面吉普上的人也在迅速下車,向預定目標衝擊。士兵阿莫斯應該跟著阿姆農上尉沖,但下車後在黑暗中沒有看見阿姆農,以為自己落後了。阿莫斯記住了內塔尼亞胡在出發前的指令:時間就是生命,不顧一切儘快往前沖。於是他拔足飛奔,甚至繞過了貝策小組,直沖進大候機廳,看到前面地上匍匐著一個恐怖分子,立刻開槍擊斃。在轉頭尋找隊友配合的時候,才驚訝地發現,大廳裡只有他一個突擊隊員!阿姆農實際上在阿莫斯背後,但阿莫斯跑得太快了,阿姆農只來得及在阿莫斯停下來查看的時候,才沖進了大候機廳,正好看到旁邊匍匐著兩個阿莫斯漏掉的恐怖分子,立刻開槍擊斃。應該首先沖進大廳的貝策小組這時也沖了進來,另一個恐怖分子跳起來,正好被突擊隊亂槍擊斃。至此營救行動實際上已經結束,離賓士沖出一號機只有3分鐘,離擊斃烏干達哨兵只有1分鐘。

以色列人使用AK47與烏干達士兵交戰

不過戰鬥沒有結束。另外一個小組沖進小候機廳,情報表明三天前人質曾經全部集中在小候機廳,但這時實際上人質已經集中到大候機廳,小候機廳和旁邊的房間成為恐怖分子的休息室,三個恐怖分子自然在片刻間成為槍下鬼。另一個小組在往裡扔手榴彈的時候,手榴彈從窗框上彈回來,炸傷了一個突擊隊員,但最後還是完成了任務。還有一隊兩個小組沖進大候機廳左側的海關廳,但突擊隊在出發前對海關廳的佈局一點沒有情報,沖進去後,一組找到了上二樓的樓梯,沖上去打死了幾個沒有來得及跳窗逃走的烏干達士兵,另一組沒有找到樓梯,回到門前廣場上,參加對塔臺的火力壓制。

以色列特種兵沖入候機廳

塔臺上的烏干達士兵頑強射擊,要衝上去就要變成從建築內部啃過去的攻堅戰,計畫裡就沒有這麼要求,只要求吉普上機槍火力壓制。但塔臺上的烏干達火力一直壓制不住,直到最後人質從塔臺前廣場撤退的時候也沒有完全壓制住。幸好這幾個烏干達士兵的槍法很糟糕,什麼目標都沒有擊中。

在滑行道的另一邊,傘兵徒步向新航站樓潛行,營救人質這邊槍聲一響,立刻沖了進去,除了一名士兵突然遭遇一名烏干達員警,脖子上挨了一槍,沒有遇到其他抵抗,很快控制了新航站樓。肖姆龍和他的指揮組在黑暗中等待二號機降落,但二號機降落的時候,主要戰鬥實際上已經結束了。三號機緊跟著降落的時候,機場當局終於清醒過來,關閉了跑道燈,三號機最後是用傘兵布放的著陸引導燈著陸的。四號機也跟著降了下來。

二號機、三號機上的裝甲車沖下來後,按計劃向舊航站樓周邊佈防,一輛車壓制塔臺,兩輛警戒通向城裡的公路,一輛車警戒烏干達空軍停機坪方向。當看到舊航站樓這邊已經在打掃戰場,警戒空軍停機坪方向的裝甲車要求摧毀停放的戰鬥機。與此同時,空中的亞當正下令摧毀停放的戰鬥機,免得烏干達空軍想起來起飛追擊,但肖姆龍正忙著撤退人質,沒有顧得上轉達命令。裝甲車按照起飛前的作戰預案,規定可以忙裡偷閒擊毀停放的戰鬥機,於是自說自話掃射起來,無意中執行了亞當的命令,5架米格-21,3架米格-17,統統在瞬間被打滿彈洞,有幾架起火爆炸。

接下來就是撤退人質。和一般報導不同的是,人質在營救行動開始時,都在地上睡覺。突擊隊是在擊斃所有恐怖分子之後,為了避免誤傷,才命令人質繼續躺在地上,雖然還是有幾個人質在慌亂中站起來,差點被打死。撤退開始時,人質們不僅在路虎吉普上搶座位,有些人還不顧突擊隊的命令,堅持要帶上自己的行李。有一個女孩負了輕傷,但在歇斯底里中拒絕自己走,突擊隊員阿米爾和她吵了幾句,不耐煩中一把抄起她來,像背麻袋一樣把她背走。突然一顆子彈從腦門前飛過,尖嘯聲把阿米爾嚇得一激靈,把女孩掉了一個方向,要是還有子彈飛過來,就用她擋子彈。好玩的是,幾天後阿米爾在電視上看到女孩,眼淚鼻涕地說自己留在候機廳裡沒人管她,幸好一個年輕的勇士救了她,真是大英雄,云云。阿米爾只有自己暗好笑。

為了便於撤退人質,四號機移動到舊航站樓附近。但塔臺上的烏干達火力還沒有解決掉,所以不能太近。部分人質乘坐路虎吉普送到飛機跟前,更多人質在突擊隊員的帶領下自己走過去。塔臺上的槍聲還是時斷時續,不過沒有像人質方向打過來。當走到離飛機不遠的地方,突擊隊員一指,“就是那兒”,人質像突然接到命令一樣,都無聲地奔跑起來,守衛四號機的戈蘭尼旅的人迅速展開成漏斗形,把人流導向機尾登機門,避免人質跑散。突擊隊在人質離開舊航站樓的時候就設法清點人質人數,戈蘭尼旅的人在登機的時候也設法清點人數,但在混亂中,怎麼也點不清楚,每次點出來的人數都不一樣,而且總是只有90多人,但人質加機組應該106人,已知一個人質隔夜轉送城裡的醫院,但還是應該有105人。這時突擊隊已經集合撤回,準備登上一號機。裝甲車也在交替掩護撤退,並在沿路佈設定時炸彈,準備迷惑追兵。亞當命令裝甲車回到舊航站樓,檢查對過停機坪上的法航飛機,看是否有部分人質被轉移到那裡去了,結果檢查下來沒有。

這個時候,加油組在新航站樓前找到了地下加油口,但只有一台加油泵,對四架飛機統統加油要幾個小時。從跑道上佈防著陸引導燈的傘兵們在向航站樓收攏的時候,遭遇一輛裝載無坐力炮的烏干達吉普,把吉普打掉了。另外,警戒城裡方向的裝甲車發現兩輛裝滿士兵的卡車正在開過來,猛烈的火力暫時迫使他們停車散開,但時間已經很緊迫了。好在巴拉克在肯亞已經聯繫好著陸加油的事情,所以亞當和佩利德決定,所有飛機立刻起飛,到奈洛比加油。從裝載突擊隊的一號機接地到裝載被救人質的四號機離地,一共是51分鐘。20分鐘後,一號機離地;再過28分鐘,三號機和四號機緊接著離地。整個行動一共用了1小時39分鐘。一名人質中彈死亡,兩名人質重傷,後來不治死亡。突擊隊裡,內塔尼亞胡陣亡,脖子中彈的士兵後來癱瘓,腳上被手榴彈炸傷的士兵後來恢復。行動的總傷亡大大低於預計。

恩德培到奈洛比只有500多公里,很快就到了。這時,以色列飛過來的另一架波音707也在奈洛比等候,機上有更完備的醫療設備,同時人質中的部分婦女兒童也轉移到了波音707上。返航途中,人質依然一片寂靜,似乎還不相信正在發生的事實。進入以色列空域時,人質中爆發了歡呼聲。至此,古爾軍事生涯中最艱難的時刻過去了。

人質們安全返回以色列

參加恩德培營救的指揮官中,巴拉克、肖姆龍、穆法茲後來都擔任過總參謀長,亞當如果沒有喪生,很有希望當總參謀長。上一任總參謀長加比阿希肯納奇在恩德培行動期間是戈蘭尼旅偵察隊的成員,但因為資格淺,沒有撈上參加戰鬥。如果約納坦·內塔尼亞胡沒有在行動中喪生,以後成為總參謀長幾乎是沒有疑問的。

攝於1994年的恩德培國際機場舊航站樓,以及停在它前面的C-130運輸機。注意1976年所留下的彈孔還清晰可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