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詩詞鑒賞」毛主席詩詞裡的壯麗畫卷

12月26日是毛澤東主席的誕辰, 毛澤東不僅是一位偉大的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 同時又是獨領風騷的詩詞巨匠。 毛澤東詩詞想像豐富、氣勢磅礴、寓意深刻、意境高遠,

充滿了革命的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精神。 毛澤東詩詞是一個說不盡的話題, 在當今時代依然彰顯其光輝和魅力, 是常讀常新、常悟常新的傳世經典, 是中華民族追尋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壯麗畫卷。

毛澤東詩詞除了那些我們耳熟能詳的詩詞, 如《沁園春·雪》、《沁園春·長沙》等等, 還有許多五律、七絕等詩詞不被人所熟知, 今天是毛澤東主席的誕辰, 讓我們一起來領略主席詩詞裡那包蘊寰宇的胸懷與突兀磅礴的氣勢。

五律·看山

現代-毛澤東

三上北高峰, 杭州一望空。

飛鳳亭邊樹, 桃花嶺上風。

熱來尋扇子, 冷去對美人。

一片飄飄下, 歡迎有曉鶯。

五律·張冠道中

朝霧彌瓊宇, 征馬嘶北風。

露濕塵難染, 霜籠鴉不驚。

戎衣猶鐵甲, 鬚眉等銀冰。

踟躕張冠道, 恍若塞上行。

五律·喜聞捷報

秋風度河上, 大野入蒼穹。

佳令隨人至, 明月傍雲生。

故里鴻音絕, 妻兒信未通。

滿宇頻翹望, 凱歌奏邊城。

五言排律·湘江漫遊聯句

現代-毛澤東/蕭瑜

晚靄峰間起, 歸人江上行。

雲流千里遠, 人對一帆輕。

落日荒林暗, 寒鐘古寺生。

深林歸倦鳥, 高閣倚佳人。

毛澤東和蕭瑜同在湖南第一師範讀書, 關係很好。 二人時常到湘江邊散步, 縱論古今, 切磋詩文。 湘江沿岸風光秀麗, 令人詩興盎然。 蕭瑜回憶說:“我在日記中寫了許多詩句, 至今我仍記得我和毛在一塊漫步湘江邊作的一首詩的前幾句”。

七絕·贈劉翰林聯句

現代-毛澤東/蕭瑜

翻山渡水之名郡, 竹杖草履謁學尊。

途見白雲如晶海, 沾衣晨露浸餓身。

七絕·觀潮

現代-毛澤東

千里波濤滾滾來, 雪花飛向釣魚臺。

人山紛贊陣容闊, 鐵馬從容殺敵回。

詩人寫的這首《七絕·觀潮》中, 從頭至尾, 氣勢如虹, 這不僅寫出了錢塘潮的氣勢, 也寫出了詩人自己內心的一貫的氣勢。

內氣與外景同時耦合, 可謂真正的天成。 江山的大氣碰上了一個真正能理解它的知音, 當然這個知音(即是詩人)胸中的風雲也只有萬里江山才能容納。

詩人眼中的錢塘潮陣容壯闊, 來回奔騰, 有“金戈鐵馬, 氣吞萬里如虎”之勢。 如此氣壯山河的氣魄的確也只有毛主席這樣的大詩人才能勝任愉悅, 一氣呵成。

七絕-詠菊

現代-毛澤東

不期青女忍相欺, 老圃新枝竟吐奇。

秋色不如春色好, 西風莫漫憾東籬。

七絕·五雲山

現代-毛澤東

五雲山上五雲飛, 遠接群峰近拂堤。

若問杭州何處好, 此中聽得野鶯啼。

這首詩通過具體地描寫了詩人遊覽五雲山自身感官的感受, 意在表現詩人心中美好閒適的情調, 而這份情調是來源於當時我國的大好形勢, 同時其中也暗藏了毛澤東獨自登山, 融化身心于自然之中, 暫逃於塵世之外的欣喜。

七絕·莫干山

現代-毛澤東

翻身躍入七人房,回首峰巒入莽蒼。

四十八盤才走過,風馳又已到錢塘。

七絕·紀念魯迅八十壽辰

現代-毛澤東

博大膽識鐵石堅,刀光劍影任翔旋。

龍華喋血不眠夜,猶制小詩賦管弦。

鑒湖越台名士鄉,憂忡為國痛斷腸。

劍南歌接秋風吟,一例氤氳入詩囊。

全詩凝練沉摯、鏗鏘有力、情感炙熱、寄寓深刻,以恢弘的氣度評說了魯迅先生的人格和詩品,熱情讚揚魯迅先生在國民黨反動派黑暗勢力統治下勇於周旋和不屈不饒的鬥爭精神,歌頌魯迅先生偉大的人格和剛烈的血氣。

七律·登廬山

一山飛峙大江邊,躍上蔥蘢四百旋。

冷眼向洋看世界,熱風吹雨灑江天。

雲橫九派浮黃鶴,浪下三吳起白煙。

陶令不知何處去,桃花源裡可耕田?

這首詩以景寫意,虛實結合,動靜相應,既寫登高望遠的景致,也寫極目遠眺的情懷。廬山的雄偉突兀,長江的恢宏壯闊,透過詩人豐富的情思、雄健的筆力,顯得氣勢磅礴,意氣昂揚。

七律·洪都

到得洪都又一年,祖生擊楫至今傳。

聞雞久聽南天雨,立馬曾揮北地鞭。

鬢雪飛來成廢料,彩雲長在有新天。

年年後浪推前浪,江草江花處處鮮。

此詩風格上具有作者青壯年時期詩詞那種豪氣張揚、氣勢雄渾的一貫特點而且表現了他在艱辛探索中急切進取的偉大政治家情懷。

七律·和周世釗同志

春風浩蕩暫徘徊,又踏層峰望眼開。

風起綠洲吹浪去,雨從青野上山來。

尊前談笑人依舊,域外雞蟲事可哀。

莫歎韶華容易逝,卅年仍到赫曦台。

該詩通過對春遊長沙情景的回顧與追敘,不僅生動地描繪了祖國的壯麗河山,而且表現了詩人放眼世界、展望未來的寬闊胸懷。

七律·答友人

九嶷山上白雲飛,帝子乘風下翠微。

斑竹一枝千滴淚,紅霞萬朵百重衣。

洞庭波湧連天雪,長島人歌動地詩。

我欲因之夢寥廓,芙蓉國裡盡朝暉。

這首詩在詩人所有詩作中最為絢麗飄逸,工藝上也最為講究。前四句妙用古典神話傳說,想像力瑰麗斑斕,情景交融,從神仙世界寫到後四句的現實世界,可謂舉重若輕、自然婉轉。

翻身躍入七人房,回首峰巒入莽蒼。

四十八盤才走過,風馳又已到錢塘。

七絕·紀念魯迅八十壽辰

現代-毛澤東

博大膽識鐵石堅,刀光劍影任翔旋。

龍華喋血不眠夜,猶制小詩賦管弦。

鑒湖越台名士鄉,憂忡為國痛斷腸。

劍南歌接秋風吟,一例氤氳入詩囊。

全詩凝練沉摯、鏗鏘有力、情感炙熱、寄寓深刻,以恢弘的氣度評說了魯迅先生的人格和詩品,熱情讚揚魯迅先生在國民黨反動派黑暗勢力統治下勇於周旋和不屈不饒的鬥爭精神,歌頌魯迅先生偉大的人格和剛烈的血氣。

七律·登廬山

一山飛峙大江邊,躍上蔥蘢四百旋。

冷眼向洋看世界,熱風吹雨灑江天。

雲橫九派浮黃鶴,浪下三吳起白煙。

陶令不知何處去,桃花源裡可耕田?

這首詩以景寫意,虛實結合,動靜相應,既寫登高望遠的景致,也寫極目遠眺的情懷。廬山的雄偉突兀,長江的恢宏壯闊,透過詩人豐富的情思、雄健的筆力,顯得氣勢磅礴,意氣昂揚。

七律·洪都

到得洪都又一年,祖生擊楫至今傳。

聞雞久聽南天雨,立馬曾揮北地鞭。

鬢雪飛來成廢料,彩雲長在有新天。

年年後浪推前浪,江草江花處處鮮。

此詩風格上具有作者青壯年時期詩詞那種豪氣張揚、氣勢雄渾的一貫特點而且表現了他在艱辛探索中急切進取的偉大政治家情懷。

七律·和周世釗同志

春風浩蕩暫徘徊,又踏層峰望眼開。

風起綠洲吹浪去,雨從青野上山來。

尊前談笑人依舊,域外雞蟲事可哀。

莫歎韶華容易逝,卅年仍到赫曦台。

該詩通過對春遊長沙情景的回顧與追敘,不僅生動地描繪了祖國的壯麗河山,而且表現了詩人放眼世界、展望未來的寬闊胸懷。

七律·答友人

九嶷山上白雲飛,帝子乘風下翠微。

斑竹一枝千滴淚,紅霞萬朵百重衣。

洞庭波湧連天雪,長島人歌動地詩。

我欲因之夢寥廓,芙蓉國裡盡朝暉。

這首詩在詩人所有詩作中最為絢麗飄逸,工藝上也最為講究。前四句妙用古典神話傳說,想像力瑰麗斑斕,情景交融,從神仙世界寫到後四句的現實世界,可謂舉重若輕、自然婉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