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設計>正文

張古江:以新發展理念為統領 規劃建設綠色智慧現代新城

河北省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會發言摘編

設立雄安新區, 從空間維度看具有全國意義, 從時間維度看具有歷史意義;對國家是重大戰略, 對河北是重大機遇;是中央交辦的政治任務, 是河北的政治責任。 規劃建設綠色智慧新城, 要以新發展理念為統領, 堅持大歷史觀, 在建設創新發展示範區這個標杆上下功夫, 在發揮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群中極化效應上下功夫, 把國際一流水準體現到每個環節。

一、在空間形態上體現開敞大氣、疏密有度、職住平衡。 把握好空間均衡, 採取組團式格局, 嚴控開發強度、建築密度和容積率,

開發利用地下空間, 形成疏朗開闊、錯落有致的城市形態。 採用職住平衡、混合用地理念, 使辦公、商業、文化、居住等功能相互交織、有機組合。 認真研究與京津石保等地的關係, 尤其應避免與京津之間區域高強度開發。

二、在生態格局上體現藍綠交織、清新明亮、水城共融。 開展生態環境評價及環境容量、城市宜人度、生態安全格局分析, 遵循河湖水系自然生態脈絡, 不打破原有生態格局, 落實“海綿城市”技術標準, 大規模植樹造林, 開展生態修復綠化, 打造水系縱橫、森林環繞、藍綠交織、水城一體的綠色生態新區。

三、在基礎設施上體現綠色低碳、系統高效、先進適用。 按照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要求, 建設與周邊城市、與機場和港口之間的軌道交通和高速公路網,

以及立體化交通樞紐;採用公交優先導向的規劃思想, 規劃建設大運量公交系統和慢行系統;城市管線全部採用地下綜合管廊;優化配置公共服務設施, 引進知名教育醫療機構;全面推行垃圾分類制度。

四、在文化傳承上體現大國氣度、中華文脈、地域基因。 充分體現大國崛起的氣派, 採用中華傳統文化經典元素, 挖掘當地歷史、紅色、水鄉、民居文化內涵, 保護澱內傳統村落民居、民風民俗。 聘請國內外知名規劃設計機構和頂級大師, 深入研究城市佈局、建築樣式、城市色彩等, 將文化元素體現到規劃設計建設中。

五、在管理服務上體現智慧智慧、精准精細、全民共用。

充分運用大資料、雲計算、物聯網等現代資訊技術, 統籌考慮智慧市政、智慧交通、智慧應急、智慧城管、智慧產業、智慧醫療、智慧服務, 建立統一高效的城市資訊化綜合管理平臺。 推行“一卡通”, 讓城市居民一卡在手享受出行、醫療、社保、旅遊等全方位服務。

六、在城市建築上體現高品質、高水準、高節能要求。 對每棟建築都要堅持“工匠精神”, 精心設計、確保品質, 力求成為傳世之作。 無論公共建築還是居住建築, 應該百分之百是綠色建築, 而且被動式超低能耗綠色建築要達到相當大的比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