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給我畫筆,還你《千里江山圖》,北宋“十八歲天才少年”航拍中國

背景:宋哲宗于元符三年(1100年), 正月病逝時無子, 向太后于同月立趙佶為帝, 即宋徽宗。 第二年改年號為“建中靖國”。 宋徽宗在位初期頗有明君之氣, 後經蔡京等大臣的誘導, 政治形勢一落千丈。

​話說咱們這位宋徽宗, 雖是個皇帝, 可人家也是個藝術界的天才, 他好書法, 自創“瘦金體”, 好畫畫, 畫派自成“院體”, 可以說是古代少有的藝術天才與全才, 在位25年, 要說身為一國之君政績真是說一塌糊塗, 心思全在這書畫之上。 有人戲虐稱“宋徽宗諸事皆能, 獨不能為君耳”, 可見這是個埋沒在皇帝當中的書畫家!

宋徽宗趙佶一直有一個心事, 他想在位期間繪製北宋的大好河山, 卻又苦於心裡不足, 便思索找人繪製, 看眼下畫院老者體態年老, 定是心血不足, 氣勢難存, 一時思來想去, 還真給他難為住了, 便在這畫院裡閒逛, 突然他看到一位少年, 正全身心作畫, 身邊有人觀看全然不知,

再看這畫也是可圈可點, 氣度不凡大有色彩卻不顯妖嬈。
​宋徽宗還是慧眼識精的人, 藝術上他還真是個奇才, 他一直等少年畫完了畫兒, 跟他聊了幾句, 知他叫王希孟, 十多歲入宮“畫學”為生徒, 今年剛滿十八歲, 宋徽宗便讓他奉事左右,
認為“其性可教”, 於是傳授畫法, 指點筆墨, 希孟畫法遂大精!

這一來, 宋徽宗的北宋江山畫有人選, 正是這王希孟, 此時當朝宰相, 書畫造詣皆不凡蔡京並不認可, 覺得孩子家家的不足以氣吞山河, 宋徽宗恰不以為然, 他覺得“大幾歲心力不足, 小幾歲經驗不豐, 十八歲才是一個畫師的黃金時代。 ”

也許真的給他說對了, 政和三年四月, 希孟僅用半年時間繪成了千古鴻篇傑作《千里江山圖》卷, 時年十八歲, 圖成後就銷聲匿跡, 再無音訊, 有人說此圖傾盡王希孟一生心血之力, 聚大宋千里江山之靈氣, 他畫成後甘願作這圖的畫中仙, 故成圖以後他一個猛子鑽進畫中去了, 說不定圖中那個漁夫就是他。

​​圖成以後, 宋徽宗看後大贊, 這就是“朕要的萬里江山, 這就是朕要的畫中天下。 ”當下給太師蔡京看了, 蔡京本來也是不屑, 可這一看也是一驚, 此圖青綠五色俱全, 山體野林氣勢磅礴, 大為驚喜。 皇上便讓蔡京題跋, 就讓這大宋第一書法配大宋第一江山圖。

此圖《千里江山圖》全畫為一絹布之上, 長1191.5釐米, 寬51.5釐米, 王希孟用大青綠為基調, 赫石色為渲染, 點勾底層用黑墨, 人物用粉白, 色彩用上等寶石研磨調製, 與其說這是一幅畫, 不如說是五幅精細之作彙聚而成的一幅絕世之畫。
​其中用筆敷彩精細,墨線生動活潑,千里江山縮於咫尺,卻不失其趣,山水秀麗多彩,美不勝收,時人贊其畫“一點一畫均無敗筆,遠山近水,山村野市,漁艇客舟,橋樑水車,乃至飛鳥翔空,無不出以精心運以細毫”。
​《千里江山圖》是這位十八歲天才畫家王希孟的唯一傳世作品,同時他也是中國繪畫史上僅一張畫而名垂千古的天才少年,畫中山峰起伏,江河浩淼,青綠色的寶石色彩豔灼,可謂是青綠色之傑作。

這張畫也充分顯示了北宋山水畫的特點,以及繪畫技術的成熟,它不僅是北宋的江山,更是我大中國的山河,國之瑰寶當之無愧,現藏於故宮博物館,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去觀看。

​其中用筆敷彩精細,墨線生動活潑,千里江山縮於咫尺,卻不失其趣,山水秀麗多彩,美不勝收,時人贊其畫“一點一畫均無敗筆,遠山近水,山村野市,漁艇客舟,橋樑水車,乃至飛鳥翔空,無不出以精心運以細毫”。
​《千里江山圖》是這位十八歲天才畫家王希孟的唯一傳世作品,同時他也是中國繪畫史上僅一張畫而名垂千古的天才少年,畫中山峰起伏,江河浩淼,青綠色的寶石色彩豔灼,可謂是青綠色之傑作。

這張畫也充分顯示了北宋山水畫的特點,以及繪畫技術的成熟,它不僅是北宋的江山,更是我大中國的山河,國之瑰寶當之無愧,現藏於故宮博物館,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去觀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