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捕鯨、相撲、怪獸、巨人,矮小的日本人為何偏愛巨大的東西?

二戰之前, 日本人的矮小是世界公認的, 成年男性平均身高1米6, 女性一米5, 所以中國人不無輕蔑地稱其為“小日本”, 或者“矮東洋”。

對個頭比世界其他民族小一號, 日本人自己也是承認的。 甲午戰爭中, 一個叫稻垣三郎的騎兵副官在發表于東京日日新聞上的報導上, 坦言“清人的個頭都將近6尺, 清人看我為侏儒也並非謊言。 ”

但是, 日本的民族性格就是自卑與自尊的交織體:越是別人視我“小”, 我偏偏要搞出“大”。

我們來看看日本人對“大”的癡迷——

1、相撲。 兩個體型超出普通日本人一倍的巨漢, 在比賽臺上互相賣力推搡, 觀者如癡如醉, 喝彩連連。 集中全日本體型最大的男人, 加以填鴨式的飲食, 人為“製作”出巨形的日本人, 展示其“怪力”, 這就是風靡日本千年的國技;

2、捕鯨。 很多人不理解日本人為何執迷捕鯨, 殊不知, 日本捕鯨文化最大的意義在於:微小、團結如螞蟻的日本人對殺死巨大的鯨魚, 與其說是果腹的渴求, 不如說是精神自豪的渴求;

3、怪獸。 好萊塢怪獸片的鼻祖, 是日本人50年代創造的“哥斯拉”。

這個超過50米的大怪獸, 是東寶株式會社精心製作的怪獸電影主角, 也是日本最長壽最賣座的系列電影之一。

4、巨型機器人。 去過東京的人, 都對台場的機器人高達印象深刻。 戰後的日本, 電影、動漫、文化中巨型機器人為何如此之多?很簡單,

因為被美國打得灰飛煙滅, 因為挨了兩顆原子彈炸, 反過來萌生了日本人對重工業和超級力量的極度追求。

5、巨人。 近年來風靡世界的《進擊的巨人》, 同樣是島國人危機意識的產物:巨人吃日本人, 日本人打巨人;

6、戰爭。 近代史日本的每次對外戰爭, 從日清戰爭(甲午戰爭)、日俄戰爭到二戰,每一次都是小小的島國單挑比他龐大許多的國家。小小島國為何那麼敢戰?和他們捕捉大鯨魚一樣的心理。

日本在二戰的標誌武器,是“大和號”超級戰列艦: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戰列艦。資源貧乏的日本,造出這麼一個擺設價值遠大於戰術價值的大傢伙(同級別的兩艘巨艦“大和”與“武藏”,都在二戰中沒發揮作用被美軍炸沉),其最大意義就是滿足國民“大日本天下第一”的心理。

明明是小日本,偏要自稱“大日本帝國”,說到底,癡迷巨大就是癡迷力量。正因為如此,日本才在近現代史上屢屢挑起蛇吞象的侵略戰爭;80年代經濟高速崛起後,才不知斤兩的叫囂要買空美國;才在如今中國經濟高速發展後,視更為巨大的中國為眼中釘。

渴望偉岸,渴望強大,這就是小日本的大追求。

聲明: 本文作者快哉風(王浩),文史作家,中日關係史專家。自媒體所有文章均為原創作品,歡迎閱讀,任何媒體不告而用、抄襲必究。聯繫QQ:491460053

從日清戰爭(甲午戰爭)、日俄戰爭到二戰,每一次都是小小的島國單挑比他龐大許多的國家。小小島國為何那麼敢戰?和他們捕捉大鯨魚一樣的心理。

日本在二戰的標誌武器,是“大和號”超級戰列艦: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戰列艦。資源貧乏的日本,造出這麼一個擺設價值遠大於戰術價值的大傢伙(同級別的兩艘巨艦“大和”與“武藏”,都在二戰中沒發揮作用被美軍炸沉),其最大意義就是滿足國民“大日本天下第一”的心理。

明明是小日本,偏要自稱“大日本帝國”,說到底,癡迷巨大就是癡迷力量。正因為如此,日本才在近現代史上屢屢挑起蛇吞象的侵略戰爭;80年代經濟高速崛起後,才不知斤兩的叫囂要買空美國;才在如今中國經濟高速發展後,視更為巨大的中國為眼中釘。

渴望偉岸,渴望強大,這就是小日本的大追求。

聲明: 本文作者快哉風(王浩),文史作家,中日關係史專家。自媒體所有文章均為原創作品,歡迎閱讀,任何媒體不告而用、抄襲必究。聯繫QQ:491460053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