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育兒知識,寶寶營養不良的五個信號!

1身高體重頭圍不達標

每一次做兒保健, 醫生總會測量孩子的身高、體重、頭圍。 這三項指標是小兒體格生長發育正常與否的重要參考標準。

在3歲前, 如果營養沒有跟上去, 孩子的身高、體重就會相對滯後一些。 同樣, 頭圍也是一個重要的標準, 寶寶做兒保時要測頭圍, 頭圍偏大或者偏小可能都是疾病的信號。 所以, 爸爸媽媽應該定期帶寶寶去醫院給孩子做兒童保健, 如果發現孩子在體格生長發育上落後於同齡人時, 就要在醫生的指導下調整孩子的飲食結構。

2反應遲鈍, 腦子不夠用

寶寶的餐飲非常重要, 營養不良可降低腦細胞的分裂率, 導致神經調節功能失常, 引起運動和語言發育遲緩。 所以, 家長在乎寶寶的每一餐吃得好不好、夠不夠是有道理的。

當家長發現孩子最近一段時間常出現反應遲鈍、腦子不夠用、健忘等表現時, 要警惕可能是營養不良發出的預警信號了。

3免疫力下降, 體弱多病

某些微量元素(維生素、鋅、鐵等)缺乏時, 可導致細胞和體液免疫功能下降, 使孩子容易生病、感染, 如經常會感冒、反復牙齦發炎、毛囊性皮膚炎、口角炎、舌炎、角膜炎等。

所以, 有一些不愛吃肉奶蛋的寶寶, 蛋白質攝入不夠, 就可能容易感冒、牙齦發炎。 家長應該儘量讓孩子的飲食豐富一些, 想辦法把肉類做得更加容易入口和咀嚼, 讓孩子愛上吃肉。

4便秘、口臭

孩子在飲食上還有另一個極端就是, 偏愛葷食、甜食、油炸等食物, 而對青菜水果等不感興趣。 當孩子的纖維素攝入不足時, 容易使腸道蠕動變慢而產生便秘, 糞便在腸道內停留時間過長時, 會進一步產生有害毒素而出現口臭的現象。

所以, 爸媽不能只給孩子吃他愛吃的食物, 或者是給他吃的輔食品種太過於單一, 否則容易讓孩子出現偏食挑食的習慣, 久而久之導致某些營養素缺乏或營養不均衡, 甚至因此而導致疾病的發生。

5情緒變化無常

B族維生素能通過對人體神經系統的調控而間接影響到人的情緒, 維生素B1缺乏時, 可讓人變得暴躁、喜怒無常;維生素B6攝入不足時, 可導致情緒激動、困倦和急躁;維生素B12缺乏時, 可讓人變得反應遲鈍等。 維生素B1主要於種子外皮及胚芽中, 燕麥裡就含有很多維生素B1。 另外, 在黃豆、酵母、瘦肉等食物中含量最豐富。 此外, 白菜、芹菜也富有維生素B1。 維生素B6則在動物肝臟、穀粒、肉、魚、蛋、豆類及花生等比較豐富。

專家建議, 當家長發現孩子有營養不均衡的信號時, 最好先通過膳食調理來改善, 必要時需借助藥物時, 最好能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內容來源於網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我們尊重原創者版權, 除我們確實無法確認作者外, 我們都會注明作者和來源。 在此向原創者表示感謝。 若涉及版權問題, 煩請原作者聯繫我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