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一年養魚使用飼料9000噸!他如何從兩次傾家蕩產煉成了水產界的千萬級富翁

金鯧魚是極具風險的行業, 也是水產養殖中極為特殊的市場, 這裡養殖的集約化度走在全行業的前面, 養殖大戶的比例極高, 70% 以上的飼料交易都是直銷模式, 基本取締了傳統的經銷商環節, 由此衍生了一批實力相對雄厚的“土豪”養殖戶。

黃雄偉這位 16 歲就開始創業的中年男人可以說是水產界少年創業的代表人物, 也是金鯧魚行業知名的佼佼者。 他從事水產 30 年, 創立了湛江市靖海 養殖有限公司, 養殖規模位居行業前列, 年產金鯧魚達到 4000-5000 噸, 2016 年使用飼料達到 8000-9000 噸, 同時擁有 5 艘漁業貨船, 具有強大的流通能力,

膽識過人、善於決策是他個人最明顯的標籤。 如今他每年養魚、做流通, 身家達到上千萬元。

最難能可貴的是, 在如今養魚銷售難的大環境下, 黃雄偉每年大批量的魚還沒養出來就已經被當作期貨賣完了。 那麼, 他是怎麼做到的?他是如何走向 成功的?經歷了哪些坎坷, 又有哪些傳奇故事?為行業帶來哪些啟發?

具有強大的流通能力,膽識過人、善於決策,是黃雄偉最明顯的標籤。

少年創業得志, 收穫人生第一桶金後養魚

黃雄偉, 1972 年出生在廣東省茂名市電白一個普通漁民家庭, 從小就接觸水產。 他讀書時正處於改革開放初期, 流行“下海”。

“當時有一句非常出名的流行語: 做原子彈的不如賣茶蛋的。 ”於是, 心中“騷動”的黃雄偉作出他人生的第一個重要決定, 初中剛畢業就跟著家人去搞水產。 年僅 16 歲的黃雄偉開始了走南闖北的創業生涯。

他的第一站是在廣西北海的周邊收集魚蝦, 然後運往珠海、深圳和港澳地區銷售。 “當時萬物待新, 海產非常豐富, 一網下去滿是魚蝦,

最多時一天能中轉十萬、八萬斤海產品。 ”有家人的基礎, 加上自己兢兢業業, 黃雄偉開始在商場上嶄露頭角, 他很快拿到了第一桶金。 交易水產品買賣的過程, 他廣交朋友和積累資源, 這為他日後的轉型埋下伏筆。

然而, 好景不長。 “兩三年間, 整個北部灣的海產品大量下降, 資源枯竭非常快。 ”無奈之下, 黃雄偉不得不轉謀其他求生之路。 好在, 經過這兩三年 鍛煉, 他接觸了不少人和積累一定的人脈, 開始對水產業有一定的認識和判斷。

“當時賣海產到珠海, 偶然一個機會發現到珠海桂山島那裡小規模養殖石斑魚等海水魚, 主要供應港澳市場, 銷量不錯;我覺得這是一個新產業新市場, 於是我也決定回老家養魚。 ”1990 年, 在家人支持下,

黃雄偉回到茂名博賀港養海水魚, 他幾乎將之前賺取的資金全部都投在養殖上。

為了掌握養魚技術, 黃雄偉在魚排上呆了整整兩年多的時間。 在這過程中, 父親發現他做事專心, 善於思考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比較突出, 於是年歲漸大的父親開始將養殖場的管理工作交給了黃雄偉。 年紀輕輕的他肩負起了整個家庭的生計, 頓時他深感責任重大, 於是更認真努力地工作。 他也沒有 辜負父親的期望, 在他的努力下, 當時 是 3×3×3 的魚排網箱, 他們的養殖規模逐漸擴大, 發展到博賀港和水東港兩個基地, 共擁有 500-600 個網箱, 每個網箱能產 1000 斤魚左右。

短短幾年的發展, 黃雄偉家庭就積累了 500-600 萬元的財富, 這筆資金在 90 年來說算是不菲,

於是他在當地的影響力開始變大。

青年養魚遭遇 9615 颱風, 一夜破產後轉行收魚

在養魚事業發展進行時, 黃雄偉第一次體會了水產養殖業的殘酷。 1996 年, “9615”號颱風登陸廣東湛江, 粵西傷亡損失慘重。 “颱風是登陸湛江吳川, 但是風力最大的卻是經過電白那一帶發生龍捲風, 剛好在我的養魚基 地, 超級颱風把他的兩個養殖基地都吹沒了, 全家積累多年的財富一下子就沒了。 ”據黃雄偉回憶, 當時家人都在魚排和船上, 作為主管的他唯一上岸, “颱風是早上經過, 發生很多人命, 下午三點多我還沒找到家人, 非常迷茫。 ”

不幸中萬幸的是, 最後他家人最後都平安歸來, 他才緩了一口氣, 但是那場颱風對黃雄偉打擊非常大, 如今他歷歷在目。 “經歷了那場颱風後,我整 個人都變了,開始反思、找出路。”當時黃雄偉對著天花板一夜難眠,無法接受從擁有數百萬財產到一夜間就傾家蕩產的事實,而且還肩負 100 多萬債務。

雖然遭遇人生重大轉捩點,但是黃雄偉心態很快調整過來。“當時物質生活不像今天這麼豐富,很多人還是比較貧窮,不像在差別那麼大,後來想想也 無所謂。”年僅 24 歲的黃雄偉決定重頭奮鬥過,他思考未來的路該如何走。 依靠自身積累多年的資源和人脈, 結合多年的經驗判斷,珠三角對海產需 求量巨大,同時當時交通運輸不發達, 於是他決定去海產豐富的深水港湛江運活魚到珠海、深圳、香港等地銷售,做回以前的貿易商和流通商角色。之後他到供應商和合作夥伴誠懇道歉並尋求支 持,當年因為台風災後重建關係他得到銀行無息貸款 24 萬元,加上親戚朋友的支撐,他將籌集的資金買下兩條輪船開始經營起收購和運輸活魚的生意。“當時主要是交通資訊不發達,流通生意比較好做,靠資訊不對稱賺取差價。”黃雄偉表示,當時沒有高速公路和行動電話,公路運輸時間長、成活率低、成本高,輪船運輸時間相差無幾,但是成活率高、成本低。憑藉著市場敏感性、強大的人脈資源和採集資訊的能力,他的流通生意很快上手,當時一天流通量達到 2-3 噸,一斤魚能賺取 2-3元/斤的差價。 沒到兩年時間,他就把負債全部還清了,他的流通生意一直堅持到現在, 如今的規模已經擴大到每天 7-8 噸的流通量。

中年東山再起,成為大規模養魚的領軍人物

然而,隨著交通資訊的發到和移動手機的普及,流通市場訊息越來越透明,流通幾乎沒有差價,利潤大量下滑。 2004 年開始,黃雄偉又開始思考下一 步發展。

在他做流通的幾年,他觀察到 1998 年後等人工孵化海水苗逐漸成功,養殖量逐漸加大,特別是 2003 年金鯧魚養殖量也開始劇增,加上金鯧魚飼料逐漸成熟,而且他流通活水魚也是金鯧魚為主,同時也注意到看好水產品的消費市場,“香港、臺灣、日本等亞洲經濟越發達生活水準越高的國家,水產品需求大。”

“2004 年養魚是暴利時代,一條魚能賺 5 元。”因此,看到良好的市場發展和時機,他又決定養魚,逐步打通從養殖到收魚的小產業鏈經營模式。

為了避免重蹈覆轍,他都是選擇優良的避風海港。“廣西鐵山港第一個大規模養殖金鯧魚的大戶。” 2004 年, 黃雄偉開始大規模佈局廣西鐵山港、湛 江徐聞外羅港、陽江港三大養殖基地, 2005 年正式開始養殖。其中,鐵山港和外羅港都是天然的避風良港,他分別在兩個基地各養殖 50 萬尾,陽江港主 要是粵西地區活魚運輸中轉中心,他在陽江養魚主要是為了附帶收魚的作用, 所以他在陽江港的養殖規模只有 20 萬尾,三個基地共養殖了 120 多萬尾金鯧魚,其中鐵山港和外羅是與別人合作投 資,自己控股,不過三個基地也投資了好幾百萬元。

由於當時是養海水魚的黃金時期, 黃雄偉三大養殖基地都成功豐收,之後他繼續擴大養殖規模,鐵山港規模和外羅都擴大到 100 萬尾。然而,正當進入正軌時,不料 2008 年初遇到歷史上罕見的雪災,將過冬魚全部凍死了,一下子損失了 300 多萬元;不僅如此,當年在陽江擴大養殖規模,不料遇到強颱風黑格比,又損失了 300 多萬元。

“辛苦幾年,帳號一下又清零了。” 黃雄偉苦笑,他爸當時甚至勸他不要再養魚了,但是他說:“沒遇到颱風,我是千萬富翁;遇到颱風,我還是百萬富翁。怕什麼?”憑藉著衝勁和堅持,而且隨著中國經濟逐漸發展起來,生活水準不斷提高,他更加看好活鮮水產品, 他堅定發展養魚。

事實也朝著黃雄偉的判斷方向發展,2009 和 2010 年是養殖金鯧魚最快時代,魚價高企,規模加速發展,他又在這過程中不大壯大自己的規模和資金 實力。而在高速發展時,黃雄偉開始發現隱患,隨著養殖量過度增長,海區養殖容量有限,養殖病害是一個巨大隱患。 正當別人擴展港口養殖時,2011 年開始他在流沙港逐漸向深海網箱養殖發展,是粵西最早開始深海網箱養殖的養戶,做了 40 個網箱,養殖量達到 100 萬尾,又投資了 400 多萬,之後他逐漸將海港網箱養殖轉移到深海養殖,如今他的深水網箱養殖量達到 500 多萬尾, 幾乎全部撤銷海港區養殖量。

果然,隨著養殖量增長,近年金鯧魚病害越來越多,特別是 2016 年是病害暴發最嚴重的一年,大量金鯧魚因此死亡,養殖戶虧損連連,但是黃雄偉的 金鯧魚養殖幾乎沒有受到病害的影響。

“當所有人賺錢的時候,危機就來了;當大部分人虧錢時,你要善於抓住機會賺錢。”這兩年行情差、滯銷,但是黃雄偉卻不愁銷路,“今年的魚我還 沒養出來,我早已當期貨賣掉了,因為我早已規劃好;我能賣多少魚,決定我養多少魚。”黃雄偉表示,在如今產能過剩的大環境下,不能盲目擴張養殖規模。

黃雄偉下一步目標是打造金鯧魚品牌。

努力發獎金和從不罵員工的老闆

從 16 歲的懵懂少年發展到如今身家數千萬、擁有上百名員工的老闆,黃雄偉的發展之路頗為坎坷,但是他從來沒有放棄對人生價值的追求,歷經磨難 都重新振作,在發展過程也鍛煉了他強大的心理承受能力。 在他歷經艱辛的發展過程中,他特別提到了粵海對他發展所起到的推動作用。據黃雄偉回憶,2007 年一個晚上在湛江街邊的某大排檔裡,他第 一次認識粵海董事長鄭石軒,只和鄭 石軒交談幾句話就被他個人魅力征服, 從此拉開與粵海合作十多年的時間。 “以前臺資企業,當我們是農民,老總高高在上,很難見到高層;和粵海合作後,粵海管理非常扁平化,經常接觸到高層,而且我們提的很多意見,他們往往會接受和採納;當然,我們最感謝的是粵海一如既往給我們提供優質穩定的飼料以及困難時期仍然幫助我們度過難關。”

黃雄偉非常懂得感恩,同時他也非常愛護員工。“我這輩子最自豪的是從不罵過一名員工。”他說自己從基層做起,知道養魚的不易,而且員工領取的 薪酬並不多,員工只是執行領導主管的過程,所以他追求的管理方式是努力給員工發獎金,最大限度的激發員工工作積極性和活力。

作為金鯧魚領軍人物,黃雄偉越來越思考有關整個行業系統發展的話題,比如國家規劃深海養殖區,養殖戶能不能參與進來一起規劃?“不然規劃出來 的海區不適合養殖,誰願意去?而適合養殖的海區又不能養,這又是浪費資源的表現。”深海養殖區也成為困擾行業發展的一大難題。

與此同時,為了行業的可持續發展,黃雄偉下一步目標是打造金鯧魚品牌, 更要打造自己的企業烙印。他表示,養殖戶也是人,養殖戶也有自己的企業,更加有自己的企業文化。

“目前金鯧魚是我國最安全最健康的養殖魚,我們必須要推廣這條魚。” 黃雄偉深知,自身事業不能只滿足於自己賺錢,更要為了讓產業發展得越來越大,讓更多人受益,所他堅定不移地推 廣金鯧魚。他也深知,推廣過程不可能 一蹴而就,而且打造品牌需要長時間的積累和物質投入,所以他呼籲整個行業一起努力。

黃雄偉成功的五大關鍵點

一、能判斷趨勢、把握先機

仔細梳理黃雄偉的發展過程,可以看到他幾乎每一步的發展都踩中了關鍵節點,先人一步。在剛剛改革開放時期,16歲的他已經率先接觸港澳地區,後來的開始做流通,先人一步瞄準了資訊不對稱;等到流通不好做時,他開始延伸產業鏈養魚,率先發展產業鏈,目前大家爭先發展產業鏈他已經完成了產業鏈的佈局;當很少人在港口養魚時,他大力佈局,當大家過度往海港養魚時,他又率先佈局深水網箱,成功避開病害。

二、膽識過人、有魄力

16歲就敢下海做生意,18歲敢大規模投資養殖,25歲敢於借款購買輪船運輸活魚,2004年不怕重蹈覆轍再次大規模養魚,2011年敢為人先發展深海養殖。

三、懂管理、會用人

黃雄偉談到管理時,說的最多是“努力給員工發獎金”,他認為錢散人聚,他說很多員工走出去又回來,背後反映的是他懂管理,懂得如何用人和激發員工潛力。而他選擇人才的標準是跟了他很久、忠誠、勤奮的年輕人。

四、善於收集資訊

這是他做流通商多年積累的優勢,也是他自信地說,魚還沒養出來就已經賣完了,而且他能根據資訊分析並作出判斷。

五、講誠信

黃雄偉經歷多次挫折,但是他始終得到朋友的幫助。與他為人將信用有很大關係。他的這種情懷,使得創業途中遇到的困難都有貴人相助、度過難關,更贏得了尊敬。

“經歷了那場颱風後,我整 個人都變了,開始反思、找出路。”當時黃雄偉對著天花板一夜難眠,無法接受從擁有數百萬財產到一夜間就傾家蕩產的事實,而且還肩負 100 多萬債務。

雖然遭遇人生重大轉捩點,但是黃雄偉心態很快調整過來。“當時物質生活不像今天這麼豐富,很多人還是比較貧窮,不像在差別那麼大,後來想想也 無所謂。”年僅 24 歲的黃雄偉決定重頭奮鬥過,他思考未來的路該如何走。 依靠自身積累多年的資源和人脈, 結合多年的經驗判斷,珠三角對海產需 求量巨大,同時當時交通運輸不發達, 於是他決定去海產豐富的深水港湛江運活魚到珠海、深圳、香港等地銷售,做回以前的貿易商和流通商角色。之後他到供應商和合作夥伴誠懇道歉並尋求支 持,當年因為台風災後重建關係他得到銀行無息貸款 24 萬元,加上親戚朋友的支撐,他將籌集的資金買下兩條輪船開始經營起收購和運輸活魚的生意。“當時主要是交通資訊不發達,流通生意比較好做,靠資訊不對稱賺取差價。”黃雄偉表示,當時沒有高速公路和行動電話,公路運輸時間長、成活率低、成本高,輪船運輸時間相差無幾,但是成活率高、成本低。憑藉著市場敏感性、強大的人脈資源和採集資訊的能力,他的流通生意很快上手,當時一天流通量達到 2-3 噸,一斤魚能賺取 2-3元/斤的差價。 沒到兩年時間,他就把負債全部還清了,他的流通生意一直堅持到現在, 如今的規模已經擴大到每天 7-8 噸的流通量。

中年東山再起,成為大規模養魚的領軍人物

然而,隨著交通資訊的發到和移動手機的普及,流通市場訊息越來越透明,流通幾乎沒有差價,利潤大量下滑。 2004 年開始,黃雄偉又開始思考下一 步發展。

在他做流通的幾年,他觀察到 1998 年後等人工孵化海水苗逐漸成功,養殖量逐漸加大,特別是 2003 年金鯧魚養殖量也開始劇增,加上金鯧魚飼料逐漸成熟,而且他流通活水魚也是金鯧魚為主,同時也注意到看好水產品的消費市場,“香港、臺灣、日本等亞洲經濟越發達生活水準越高的國家,水產品需求大。”

“2004 年養魚是暴利時代,一條魚能賺 5 元。”因此,看到良好的市場發展和時機,他又決定養魚,逐步打通從養殖到收魚的小產業鏈經營模式。

為了避免重蹈覆轍,他都是選擇優良的避風海港。“廣西鐵山港第一個大規模養殖金鯧魚的大戶。” 2004 年, 黃雄偉開始大規模佈局廣西鐵山港、湛 江徐聞外羅港、陽江港三大養殖基地, 2005 年正式開始養殖。其中,鐵山港和外羅港都是天然的避風良港,他分別在兩個基地各養殖 50 萬尾,陽江港主 要是粵西地區活魚運輸中轉中心,他在陽江養魚主要是為了附帶收魚的作用, 所以他在陽江港的養殖規模只有 20 萬尾,三個基地共養殖了 120 多萬尾金鯧魚,其中鐵山港和外羅是與別人合作投 資,自己控股,不過三個基地也投資了好幾百萬元。

由於當時是養海水魚的黃金時期, 黃雄偉三大養殖基地都成功豐收,之後他繼續擴大養殖規模,鐵山港規模和外羅都擴大到 100 萬尾。然而,正當進入正軌時,不料 2008 年初遇到歷史上罕見的雪災,將過冬魚全部凍死了,一下子損失了 300 多萬元;不僅如此,當年在陽江擴大養殖規模,不料遇到強颱風黑格比,又損失了 300 多萬元。

“辛苦幾年,帳號一下又清零了。” 黃雄偉苦笑,他爸當時甚至勸他不要再養魚了,但是他說:“沒遇到颱風,我是千萬富翁;遇到颱風,我還是百萬富翁。怕什麼?”憑藉著衝勁和堅持,而且隨著中國經濟逐漸發展起來,生活水準不斷提高,他更加看好活鮮水產品, 他堅定發展養魚。

事實也朝著黃雄偉的判斷方向發展,2009 和 2010 年是養殖金鯧魚最快時代,魚價高企,規模加速發展,他又在這過程中不大壯大自己的規模和資金 實力。而在高速發展時,黃雄偉開始發現隱患,隨著養殖量過度增長,海區養殖容量有限,養殖病害是一個巨大隱患。 正當別人擴展港口養殖時,2011 年開始他在流沙港逐漸向深海網箱養殖發展,是粵西最早開始深海網箱養殖的養戶,做了 40 個網箱,養殖量達到 100 萬尾,又投資了 400 多萬,之後他逐漸將海港網箱養殖轉移到深海養殖,如今他的深水網箱養殖量達到 500 多萬尾, 幾乎全部撤銷海港區養殖量。

果然,隨著養殖量增長,近年金鯧魚病害越來越多,特別是 2016 年是病害暴發最嚴重的一年,大量金鯧魚因此死亡,養殖戶虧損連連,但是黃雄偉的 金鯧魚養殖幾乎沒有受到病害的影響。

“當所有人賺錢的時候,危機就來了;當大部分人虧錢時,你要善於抓住機會賺錢。”這兩年行情差、滯銷,但是黃雄偉卻不愁銷路,“今年的魚我還 沒養出來,我早已當期貨賣掉了,因為我早已規劃好;我能賣多少魚,決定我養多少魚。”黃雄偉表示,在如今產能過剩的大環境下,不能盲目擴張養殖規模。

黃雄偉下一步目標是打造金鯧魚品牌。

努力發獎金和從不罵員工的老闆

從 16 歲的懵懂少年發展到如今身家數千萬、擁有上百名員工的老闆,黃雄偉的發展之路頗為坎坷,但是他從來沒有放棄對人生價值的追求,歷經磨難 都重新振作,在發展過程也鍛煉了他強大的心理承受能力。 在他歷經艱辛的發展過程中,他特別提到了粵海對他發展所起到的推動作用。據黃雄偉回憶,2007 年一個晚上在湛江街邊的某大排檔裡,他第 一次認識粵海董事長鄭石軒,只和鄭 石軒交談幾句話就被他個人魅力征服, 從此拉開與粵海合作十多年的時間。 “以前臺資企業,當我們是農民,老總高高在上,很難見到高層;和粵海合作後,粵海管理非常扁平化,經常接觸到高層,而且我們提的很多意見,他們往往會接受和採納;當然,我們最感謝的是粵海一如既往給我們提供優質穩定的飼料以及困難時期仍然幫助我們度過難關。”

黃雄偉非常懂得感恩,同時他也非常愛護員工。“我這輩子最自豪的是從不罵過一名員工。”他說自己從基層做起,知道養魚的不易,而且員工領取的 薪酬並不多,員工只是執行領導主管的過程,所以他追求的管理方式是努力給員工發獎金,最大限度的激發員工工作積極性和活力。

作為金鯧魚領軍人物,黃雄偉越來越思考有關整個行業系統發展的話題,比如國家規劃深海養殖區,養殖戶能不能參與進來一起規劃?“不然規劃出來 的海區不適合養殖,誰願意去?而適合養殖的海區又不能養,這又是浪費資源的表現。”深海養殖區也成為困擾行業發展的一大難題。

與此同時,為了行業的可持續發展,黃雄偉下一步目標是打造金鯧魚品牌, 更要打造自己的企業烙印。他表示,養殖戶也是人,養殖戶也有自己的企業,更加有自己的企業文化。

“目前金鯧魚是我國最安全最健康的養殖魚,我們必須要推廣這條魚。” 黃雄偉深知,自身事業不能只滿足於自己賺錢,更要為了讓產業發展得越來越大,讓更多人受益,所他堅定不移地推 廣金鯧魚。他也深知,推廣過程不可能 一蹴而就,而且打造品牌需要長時間的積累和物質投入,所以他呼籲整個行業一起努力。

黃雄偉成功的五大關鍵點

一、能判斷趨勢、把握先機

仔細梳理黃雄偉的發展過程,可以看到他幾乎每一步的發展都踩中了關鍵節點,先人一步。在剛剛改革開放時期,16歲的他已經率先接觸港澳地區,後來的開始做流通,先人一步瞄準了資訊不對稱;等到流通不好做時,他開始延伸產業鏈養魚,率先發展產業鏈,目前大家爭先發展產業鏈他已經完成了產業鏈的佈局;當很少人在港口養魚時,他大力佈局,當大家過度往海港養魚時,他又率先佈局深水網箱,成功避開病害。

二、膽識過人、有魄力

16歲就敢下海做生意,18歲敢大規模投資養殖,25歲敢於借款購買輪船運輸活魚,2004年不怕重蹈覆轍再次大規模養魚,2011年敢為人先發展深海養殖。

三、懂管理、會用人

黃雄偉談到管理時,說的最多是“努力給員工發獎金”,他認為錢散人聚,他說很多員工走出去又回來,背後反映的是他懂管理,懂得如何用人和激發員工潛力。而他選擇人才的標準是跟了他很久、忠誠、勤奮的年輕人。

四、善於收集資訊

這是他做流通商多年積累的優勢,也是他自信地說,魚還沒養出來就已經賣完了,而且他能根據資訊分析並作出判斷。

五、講誠信

黃雄偉經歷多次挫折,但是他始終得到朋友的幫助。與他為人將信用有很大關係。他的這種情懷,使得創業途中遇到的困難都有貴人相助、度過難關,更贏得了尊敬。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