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一年產量下滑近2萬噸!未來海南石斑魚養殖規模西線要超東線?這三點把市場講透了

本次《農財寶典》記者通過實地考察, 圍繞海南石斑魚養殖現狀、飼料市場、飼料增長模式等多方面展開調研, 並且一共分三次推文分別推出《2017年度海南石斑魚產業調研》,

希望能給產業發展提供參考。

文/農財寶典-新漁網記者 鄧漢文

20 世紀70 年代, 大陸沿海地區出現石斑魚個別種類的人工繁殖與苗種培育試驗, 並有少許依靠天然苗種進行成魚養殖。 70 年代中後期到80 年代, 臺灣石斑魚人工繁殖的育苗技術取得突破性的進展, 大批苗種供應到華南沿海地區, 福建、海南、廣東等地區陸續開展石斑魚類人工繁育苗種的生產性試驗。

而海南, 憑藉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氣候環境, 自上世紀八十年代末開始, 經過二十幾年的發展, 石斑魚產業逐漸形成規模化養殖, 成為我國最大的石斑魚種苗繁育和養殖基地。 據瞭解, 目前海南地區石斑魚育苗量和成魚養殖量均在占全國總量的6成以上,

養殖逐步規模化, 以此帶動其產業鏈各環迅速發展。 但海南石斑魚產業快速發展的同時, 產業鏈各環節的資訊卻仍處於資訊較為閉塞的狀態, 與急速發展的產業顯得並不相匹配。

2016年產量8萬噸 未來西線將成為產量增長主力

海南的石斑魚產業經過二十幾年的發展, 已經形成了一條具備種苗、飼料、養殖、銷售等各環節的完善產業鏈。 據不完全統計, 2016年海南石斑魚產量約8萬噸, 占全國總產量的8成以上。 其中, 珍珠龍躉養殖量占海南石斑魚總量的7成, 其餘特種例如青斑(青石斑)、老虎斑(棕點石斑)、東星斑(青星九棘鱸)、老鼠斑(駝背鱸)等品種佔據不到2成。 海南晨海水產有限公司董事長蔡春有表示, 大宗品種規模化養殖逐漸讓個別劣勢特種市場萎縮, 甚至淘汰出市場。 《農財寶典》走訪瓊海、文昌等較為成熟的養殖區域, 也珍珠龍躉養殖養殖比例接近9成。

散戶為主 西線養殖規模加速調整

與海南的地理劃分相同, 目前海南石斑魚養殖市場也以東、西線劃分, 其中東線養殖規模占全島70%, 西線占30%。 東、西線的養殖結構也有較大差異。 東線養殖區域以文昌、瓊海、萬甯、陵水四縣市為主, 重心區域在文昌、瓊海;養殖模式以內陸池塘養殖和工廠化養殖兩種方式為主導, 池塘養殖主要為成魚養殖,

工廠化養殖可分為小苗標粗和部分成魚養殖, 工廠化小苗標粗在暫養至7、8篩規格大小後, 轉養池塘養殖或銷售到廣東、福建等養殖市場。

西線主要養殖區域以板橋、黃流、樂東、崖城為主, 原來的養殖模式以網箱養殖以及規模化工廠養殖為主, 這兩種模式分佈相對零散;池塘養殖也在近年來得到了快速發展, 2015年海南養殖市場出現石斑魚轉養潮, 由於當時西線對蝦養殖行情低迷, 空塘率高, 塘租下降, 導致石斑魚養殖大幅度增長, 逐漸帶動西線池塘養殖模式。 近兩年海南漁業政策傾向, 石斑魚網箱養殖群體逐漸向內陸池塘養殖模式轉移, 或轉養鱸類、鯧參類、鯛類等優化養殖結構, 同時加快西線池塘養殖模式發展。

海南東西線規模比例

整體而言,海南石斑魚養殖主體以散戶為主,池塘養殖模式佔據市場主流,達80%左右;工廠化養殖不到20%、網箱養殖市場已經逐漸萎縮。其中,特種養殖主要以規模化養殖場為主,工廠化養殖、網箱養殖居多,西線相比東線量大。

養殖模式比例

養殖回歸理性 產量增長放緩

據瞭解,海南的石斑魚養殖在2015年開始爆發性增長。據統計,2015年產量同比2014年增加了40%-50%。當時有人預測,2016年總養殖量或突破10萬噸。然而,事實上,2016年養殖量增速並達到預期,相反,總量僅8萬噸左右,較2015年下跌近2萬噸。

業內人士分析,主要原因可能來自於以下幾方面:

2016年轉養潮暫停,養殖戶回歸冷靜;

2015年年末遭遇歷史寒流,環境持續惡化,育苗成功率走低,養殖戶逐漸降低投苗密度;

2015年眾多飼料企業湧進入海南市場,客戶開發範圍廣,行銷力度強,2016年企業的市場行銷策略相對保守,主要是鞏固老客戶;

2015年養殖市場產量激增,供過於求,流通板塊以及消費端需求未能迅速擴大,市場調控後市行情低迷。

2001-2016海南石斑魚養殖歷程

注:數據僅供參考。統計模式:整年養殖量= 上年存塘量+ 今年成魚出塘量。石斑魚養殖週期長,海南投苗時間一般在清明前後3、4 月,年前11 月至年後2月出魚,存塘量、出塘量兩者橫跨兩年幅度的市場行情,受投苗、環境、流通、消費多重因素影響,統計模式和資料來源管道存在一定誤差。目前資料來源管道多為行業流通板塊人士提供資料,然後整合匯總。

未來海南石斑魚養殖規模增長將回歸2013-2014年遞增水準,或穩中有升。除海南漁業政策傾向因素外,東線養殖戶的養殖模式也在進一步合理化,加上飼料、動保等企業市場開發力度持續加強,養殖投入產品的基礎研究進一步完善,東線石斑魚養殖規模逐年增長並趨向成熟,未來西線養殖規模增長或將成為海南整體增長的主力,未來2-3年東西線規模將逐漸持平。

海南工廠化養殖多以小苗標粗為主

轉載聲明

本文版權屬於農財寶典,如轉載,請按以下格式。

2.作者:農財寶典-新漁網記者 鄧漢文;

如未按上述要求轉載,一律視為侵權。

有關西線未來規模發展,你也有話要說

點擊右下角“寫留言”,發表你的真知灼見吧!

點擊“大拇指”,讓我感受你對我的愛

戳原文,更有料!

海南東西線規模比例

整體而言,海南石斑魚養殖主體以散戶為主,池塘養殖模式佔據市場主流,達80%左右;工廠化養殖不到20%、網箱養殖市場已經逐漸萎縮。其中,特種養殖主要以規模化養殖場為主,工廠化養殖、網箱養殖居多,西線相比東線量大。

養殖模式比例

養殖回歸理性 產量增長放緩

據瞭解,海南的石斑魚養殖在2015年開始爆發性增長。據統計,2015年產量同比2014年增加了40%-50%。當時有人預測,2016年總養殖量或突破10萬噸。然而,事實上,2016年養殖量增速並達到預期,相反,總量僅8萬噸左右,較2015年下跌近2萬噸。

業內人士分析,主要原因可能來自於以下幾方面:

2016年轉養潮暫停,養殖戶回歸冷靜;

2015年年末遭遇歷史寒流,環境持續惡化,育苗成功率走低,養殖戶逐漸降低投苗密度;

2015年眾多飼料企業湧進入海南市場,客戶開發範圍廣,行銷力度強,2016年企業的市場行銷策略相對保守,主要是鞏固老客戶;

2015年養殖市場產量激增,供過於求,流通板塊以及消費端需求未能迅速擴大,市場調控後市行情低迷。

2001-2016海南石斑魚養殖歷程

注:數據僅供參考。統計模式:整年養殖量= 上年存塘量+ 今年成魚出塘量。石斑魚養殖週期長,海南投苗時間一般在清明前後3、4 月,年前11 月至年後2月出魚,存塘量、出塘量兩者橫跨兩年幅度的市場行情,受投苗、環境、流通、消費多重因素影響,統計模式和資料來源管道存在一定誤差。目前資料來源管道多為行業流通板塊人士提供資料,然後整合匯總。

未來海南石斑魚養殖規模增長將回歸2013-2014年遞增水準,或穩中有升。除海南漁業政策傾向因素外,東線養殖戶的養殖模式也在進一步合理化,加上飼料、動保等企業市場開發力度持續加強,養殖投入產品的基礎研究進一步完善,東線石斑魚養殖規模逐年增長並趨向成熟,未來西線養殖規模增長或將成為海南整體增長的主力,未來2-3年東西線規模將逐漸持平。

海南工廠化養殖多以小苗標粗為主

轉載聲明

本文版權屬於農財寶典,如轉載,請按以下格式。

2.作者:農財寶典-新漁網記者 鄧漢文;

如未按上述要求轉載,一律視為侵權。

有關西線未來規模發展,你也有話要說

點擊右下角“寫留言”,發表你的真知灼見吧!

點擊“大拇指”,讓我感受你對我的愛

戳原文,更有料!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