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猩紅熱有哪些常見表現?家長們該如何預防

猩紅熱是由A群溶血性鏈球菌(也稱為化膿性鏈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種常見急性呼吸道傳染病, 民間稱為“爛喉痧”。 那麼兒童猩紅熱主要表現有哪些呢?家長們該如何做好預防工作?

猩紅熱的常見表現

1、主要表現起病急、發熱、咽峽炎、彌漫性皮疹、繼而脫皮, 大多數患者症狀輕, 預後良好。 少數患者可出現變態反應性心、腎、關節的損害, 極少數引起死亡。

2、傳播途徑猩紅熱患者和帶菌者是主要傳染源, 通過呼吸、咳嗽、打噴嚏、說話等方式產生飛沫經呼吸道傳播。 部分可通過接觸皮膚傷口或產道等處傳播。

3、高風險人群2-10歲兒童。

怎樣判斷孩子是否“中招”?

猩紅熱起病的初始階段, 表現為發燒、喉嚨痛等, 很容易與感冒混淆。 但其實, 看看有沒有出紅疹, 就能識別是否猩紅熱。

猩紅熱發病最初, 通常出現發燒和喉嚨痛, 偶爾會有頭痛、嘔吐和腹痛;第2~3天, 患者會出現全身彌漫性紅色皮疹, 從頸部擴散至軀幹和四肢, 特別是腋窩、肘部和腹股溝;第3~5天或一周內紅疹消退, 指尖、腳趾和腹股溝等部位的皮膚會有脫屑。

此外, 猩紅熱發病, 孩子的舌頭表面可出現草莓般(呈紅色和凹凸)的外觀, 又被稱為“草莓舌”。 如果猩紅熱沒有得到及時治療或治療不徹底,

或者因患者的個人體質, 就有可能出現併發症, 甚至可損害心臟。

預防猩紅熱, 家長這樣做

1、保持良好的個人和環境衛生;

2、時刻保持雙手清潔。 當雙手被口鼻分泌物污染後, 應立即用消毒液洗手;

3、咳嗽或打噴嚏時應掩著口鼻,

並妥善棄置口鼻分泌物;

4、避免與他人共用個人物品, 如餐具和毛巾;

5、保持空氣流通;

6、及患上猩紅熱的兒童應避免上學或返回幼兒中心, 直至退燒和服用抗生素最少24小時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