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衡水市“曬”出首批重點“微改革、微創新”專案清單

人民有所呼, 改革有所應。 廣泛徵集來的改革“金點子”很快就轉化為“微改革、微創新”專案, 落實為實實在在的行動方案。 近日, 衡水市委改革辦曬出了全市首批重點“微改革、微創新”專案, 這些項目是從社會公眾提出的改革意見建議中篩選出來的, 囊括試點推行智慧停車、創新公交費支付體系、完善重點公共場所便民服務設施等15項便民措施。

據瞭解, 為進一步增強我市幹部群眾改革的獲得感, 今年10月份, 市委改革辦在全市範圍內組織開展為期一個月的“微改革、微創新”改革“金點子”公開徵集活動, 通過多管道、多媒介向社會公眾徵集改革建議, 共徵集意見建議687條。 引來了改革“金點子”, 還得把這些改革建議落實到實處, 轉化為強有力的改革舉措。 為此, 他們組織相關部門和專家學者, 對這些“金點子”分類整合、逐項論證, 最終經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研究確定,

形成了首批重點推進的“微改革、微創新”改革項目15條。

項目一:試點推行智慧停車

整合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街道、社區等車位資源, 採取“錯時停車”方式, 提高車位元資源利用效率;選定停車矛盾突出、具備近期改造條件的場所, 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建立立體停車專案;加快建設智慧停車服務平臺, 將車位元資源納入一體化管理;開發智慧停車APP, 為群眾停車提供便捷服務。

項目二:創新公交費支付體系

專案改革的方向是依託移動互聯網技術, 豐富公交費支付方式, 在實現聯通手機卡支付的基礎上, 進一步推進移動和電信手機卡便捷支付, 推進微信、支付寶等快捷支付。 加快推進市縣公交和各縣公交多方式快捷支付。

項目三:完善重點公共場所便民服務設施

該專案主要目的是推動學校、醫院等人流密集區域便民服務設施建設, 加快衡水第一中學附近公共衛生間、便利店等建設進度, 滿足群眾出行基本需求, 補齊民生短板。

項目四:改革120急救中心救護呼叫機制

組建獨立的120急救中心, 堅持“集中受理、出車施救, 就近、救急兼顧患者意願轉送患者”的運營原則, 完善120急救中心救護呼叫機制, 推進120急救中心指揮系統建設, 提高患者救治效率。

項目五:改進火車站室內環境

該項目旨在推進衡水火車站室內環境改造, 充分利用候車空間, 增設候車座椅, 改善室內空氣、溫度、光照條件, 提高乘客候車舒適度, 提升衡水交通形象。

項目六:創建事項辦理提醒機制

該專案旨在優化事項辦理管理辦法,完善事項登記、受理、辦理、跟蹤、評價等機制,建立事項辦理短信提醒平臺,及時向辦事群眾公佈辦理進度,提高群眾辦事滿意度。

項目七:創新中小學課外讀物內容

出版以衡水歷史人文、風土文化和自然景觀等為素材的課外讀物,與國學一同進入我市幼稚園及中小學課堂,培養學生熱愛衡水、建設衡水的情懷。

項目八:建立公共體育設施民眾開放機制

該項目旨在建立健全我市中小學校園體育設施開放機制,提高體育設施供給量;強化中小學體育設施開放運管維護,建立管理維護責任機制和風險防控機制,確保公共體育設施有序開放、安全開放,由市教育局牽頭。

項目九:創新公共廁所管理機制

該專案以主城區為試點,制定公共衛生間運營管理標準,著力解決廁所數量不足、分佈不合理、衛生條件差等問題,鼓勵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商服機構等免費開放廁所,切實為群眾生活提供便利。

項目十:創建“愛心媽媽小屋”制定愛心媽媽小屋建設計畫和管理標準,鼓勵社會資本參與愛心媽媽小屋建設,為經期、備孕期、懷孕期和哺乳期的女性提供一個私密、乾淨、舒適、安全的休息場所。

項目十一:探索建立普惠性幼稚園 提質擴容機制

擴大普惠性幼稚教育資源,建立公辦教師到民辦幼稚園輪崗授課機制,促進民辦幼稚園辦學規範化;建立建檔立卡貧困戶學齡前兒童的入學保障機制,保障困難兒童接受學前教育。

項目十二:建立城市標識綜合管護機制

 嚴格落實國家公共資訊圖形符號標識標準,選取景觀道作為試點,集中整改公共標識缺位元、錯用、亂設等問題,將各部門標識集中統一管理,降低標識管理維護成本,提升城市形象。增設火車站、高鐵站、高速口等位置指示牌。

項目十三:統籌桃城冀州公共交通規劃建設

統籌桃城、冀州兩區公交資源,優化公交路線,合理分佈運力,搞好路網銜接,提高公交覆蓋效率。

項目十四:探索養老服務新模式

在農村,試點推行以村級組織建立農村養老院為主導,農民以土地、宅基地置換養老資源,實現以地養老、以房養老。在城市,試點推行以社會辦養老機構為主導,政府給予政策支持,設置社區養老託管服務,根據養老需求提供養老服務。

項目十五:統籌城鄉教師資源配置

統籌城鄉教育資源,在不突破現有教職工編制總量前提下,實行編制動態調整與統籌使用。

目前,這些“微改革、微創新”項目已進入全面實施階段,專案進展情況將及時公開通報,改革成效接受社會監督。

項目六:創建事項辦理提醒機制

該專案旨在優化事項辦理管理辦法,完善事項登記、受理、辦理、跟蹤、評價等機制,建立事項辦理短信提醒平臺,及時向辦事群眾公佈辦理進度,提高群眾辦事滿意度。

項目七:創新中小學課外讀物內容

出版以衡水歷史人文、風土文化和自然景觀等為素材的課外讀物,與國學一同進入我市幼稚園及中小學課堂,培養學生熱愛衡水、建設衡水的情懷。

項目八:建立公共體育設施民眾開放機制

該項目旨在建立健全我市中小學校園體育設施開放機制,提高體育設施供給量;強化中小學體育設施開放運管維護,建立管理維護責任機制和風險防控機制,確保公共體育設施有序開放、安全開放,由市教育局牽頭。

項目九:創新公共廁所管理機制

該專案以主城區為試點,制定公共衛生間運營管理標準,著力解決廁所數量不足、分佈不合理、衛生條件差等問題,鼓勵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商服機構等免費開放廁所,切實為群眾生活提供便利。

項目十:創建“愛心媽媽小屋”制定愛心媽媽小屋建設計畫和管理標準,鼓勵社會資本參與愛心媽媽小屋建設,為經期、備孕期、懷孕期和哺乳期的女性提供一個私密、乾淨、舒適、安全的休息場所。

項目十一:探索建立普惠性幼稚園 提質擴容機制

擴大普惠性幼稚教育資源,建立公辦教師到民辦幼稚園輪崗授課機制,促進民辦幼稚園辦學規範化;建立建檔立卡貧困戶學齡前兒童的入學保障機制,保障困難兒童接受學前教育。

項目十二:建立城市標識綜合管護機制

 嚴格落實國家公共資訊圖形符號標識標準,選取景觀道作為試點,集中整改公共標識缺位元、錯用、亂設等問題,將各部門標識集中統一管理,降低標識管理維護成本,提升城市形象。增設火車站、高鐵站、高速口等位置指示牌。

項目十三:統籌桃城冀州公共交通規劃建設

統籌桃城、冀州兩區公交資源,優化公交路線,合理分佈運力,搞好路網銜接,提高公交覆蓋效率。

項目十四:探索養老服務新模式

在農村,試點推行以村級組織建立農村養老院為主導,農民以土地、宅基地置換養老資源,實現以地養老、以房養老。在城市,試點推行以社會辦養老機構為主導,政府給予政策支持,設置社區養老託管服務,根據養老需求提供養老服務。

項目十五:統籌城鄉教師資源配置

統籌城鄉教育資源,在不突破現有教職工編制總量前提下,實行編制動態調整與統籌使用。

目前,這些“微改革、微創新”項目已進入全面實施階段,專案進展情況將及時公開通報,改革成效接受社會監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