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張小兵 倪峰:走進操作層面的“整本書閱讀”

20世紀, 葉聖陶、蔣伯潛等現代語文教育先驅, 已經開始反思“文選式教科書”的不足, 並提出了“整本書閱讀”的概念。 近一個世紀過去了, 中學“整本書閱讀”還處在理念多於實踐的“口號階段”, 操作層面的“整本書閱讀”對於多數一線教師而言還是一個“新概念”。 我們應從學生終身發展的角度去設計相關教學體系, 使之課程化;否則, 只能是“雨過地皮濕”, 甚至陷入令學生厭惡的境地。

一、課程目標——突破大與空, 走向真與實

中國從來就不缺少關於閱讀的名言, 但名言畢竟是少部分有天賦者的閱讀感悟, 作為面向中學生的基礎課程,

諸如“形成閱讀和鑒賞的能力”等空洞的目標將令教師無所適從, 為課程目標“減肥”勢在必行。 聯繫終身閱讀的特點, 結合中學生的閱讀現狀, 筆者認為以下幾個方面應當成為“整本書閱讀”的主要課程目標:

(一)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你以怎樣的態度對待經典, 經典也將怎樣對待你。 這裡的“態度”主要體現在閱讀的習慣上, 一目十行, 敷衍了事, 便是對經典的褻瀆, 經典最終也不會成為“你的經典”。 有時間和機會就讀書, 不動筆墨不讀書, 有計劃地讀書……習慣總是根深蒂固的, 習慣的力量往往巨大, 因此良好的閱讀習慣是保證整本書閱讀品質的重要前提。

(二)認識並掌握閱讀不同文本的一般方法

閱讀方法曾經是一門“顯學”,

近些年來人們更強調閱讀的個人體悟, 追求閱讀的私人化, 這是一種進步, 但因此而羞于談閱讀方法, 卻又是另一個極端。 《如何閱讀一本書》是美國人莫提默·J.艾德勒和查理斯·範多倫70多年前的作品, 至今仍暢銷不衰, 足見世人對閱讀方法的渴望。 中學生的閱讀還處於基礎養成階段, 必要的閱讀方法, 尤其是面對不同文本的閱讀經驗的養成十分必要。 實用、故事、戲劇、詩歌、歷史、科學、哲學、社會科學等, 不同類型書籍的閱讀方法也不盡相同, 需要教師的針對性指導。

(三)形成包括意志力在內的閱讀能力

比閱讀才華更重要的是閱讀意志力。 中學階段要培養學生執著、堅毅的閱讀耐力, “一蹴而就”不適用於閱讀。

在閱讀這個問題上, 任何人不要指望畢其功於一役。 “整本書閱讀”是培養學生閱讀意志力的重要途徑, 我們要敢於引導學生閱讀達到一定文字量的長篇、短篇合集, 甚至要嘗試讓學生接觸有一定難度的作品。 暢快的“悅讀”當然必要, 但艱難的“啃書”也必不可少。 除此之外, 快速把握作品內容及藝術特點, 準確領悟作品內涵等, 也都是需要著力培養的閱讀能力。

(四)促進個性化閱讀趣味的形成

“閱讀說到底是自己的事”, 但在閱讀的過程中, 特別是起始階段, 還是需要閱讀先行者的指點的。 我們不能以培養“閱讀家”的心態進行閱讀教學, 我們要像農夫熟悉莊稼一樣瞭解學生:他們的長處在哪裡?是形象思維還是抽象思維?是文學作品還是哲理論文?需要怎樣“揚長”又如何“補短”?哪些趣味“正”哪些趣味要“修正”?……雖說學生要有“撞南牆”的閱讀體驗,

但教師也要通過智慧的教學方法, 讓學生對自己的閱讀做出正確的判斷, 明白什麼可能是“光明道”, 什麼也許是“死胡同”。

二、教學準備——突破窄與狹, 走向大和寬

“整本書閱讀”教學不同于單篇短文閱讀, 它的出現將令教師面對許多新問題。 對此, 教師要有充分的心理、知識和方法的準備, 必須保持自我反思的習慣。 以下都是繞不過去的問題:

(一)如何應對學生和教師自己在碎片化閱讀中形成的“速食味蕾”?

“微信時代”人們習慣了閱讀短文以及情感味精濃厚的心靈雞湯, 人們常常身處其中而不自知。 一個主要閱讀《讀者》一類“輕文本”的人,

面對“整本書”時常常會無所適從。 教學中, 教師不能直接將經典塞給學生, 需要分層指導, 有針對地引領。 如, 從“百字微文”到“千字文”, 再到“萬字長文”, 然後再讀“整本書”, 逐步增加文本的長度。 又如, 從葦岸、李娟、林清玄、周國平、王開嶺, 再到北島、海子、劉亮程、巴斯卡、梭羅, 然後是蕭紅、張愛玲、魯迅、沈從文、汪曾祺、托爾斯泰、毛姆、卡夫卡、叔本華等, 漸次增加文本的難度。

(二)如何突破單篇教學形成的教與學的慣性?

“整本書閱讀”要求教師在指導學生微觀精讀的同時, 還要宏觀把握、高度引領。 教學時如果還是一味地精耕細作, 可能無法真正帶領學生走進作品內部。 譬如多數學生在閱讀《三國演義》時最大的感受是“亂”, 如果教師一開始便按章回展開教學,將令學生陷入茫然境地。因此,教師必須先“梳理”全書,找到牽一髮而動全身的“綱”。“隆中對”中諸葛亮的一段話便是全書的綱,教師可以帶領學生細讀該段文字,引導學生逐句尋找小說中對應的章回情節。但僅此還不夠,《三國演義》還有一個重要的藝術手法——鋪墊,正因為存在重重疊疊的鋪墊,小說才顯得複雜。為敘寫三足鼎立的形成,作者跟讀者玩了一個“消除遊戲”,皇帝、黃巾軍、十常侍、何進、董卓、袁紹、袁術、呂布、陶謙、馬騰、公孫瓚、劉表、張魯、劉璋等,有的殘暴,有的貪婪,有的自私,有的無實力,有的少擁戴,有的目光短淺,有的有勇無謀,有的沉湎酒色,有的心胸狹隘,都被逐一排除在真豪傑之外。為了敘述一個主故事,大故事裡常常套了許多小故事,為了諸葛亮的出場,十多個才華出眾的人加入了歡迎他的“儀仗隊”。只有將這些講清楚,學生才能以宏觀的視野進行微觀的閱讀。

(三)如何解決書目選擇的“自主”和“規定”之間的矛盾?

過去,人們對“整本書閱讀”是有探索的,主要經歷過:1.模糊的“方向時代”,告知學生可以閱讀的方向;2.清晰的“書單時代”,以開列書單的方式告訴學生有哪些具體的書可以讀;3.具體的“導讀時代”,在書單的基礎上加入內容介紹和閱讀方法等內容。這三個時代是從“荒野”走向了“田野”,操作性逐步增強,對於處在基礎閱讀階段的中學生而言應該是一件好事。然而,人的心理是複雜的,很多名家就不主張推薦書目,而且一些學生推薦什麼就討厭什麼的心態也不容忽視。因此,我們必須構建一個集“規定閱讀”與“自主閱讀”於一體的閱讀體系,規定作品以適合學生為主要原則,形成“整本書閱讀”的課程框架。

(四)如何進行“整本書閱讀”的課堂教學?

識字是不是就會閱讀?長期以來,我們總是想當然地認為學生是會閱讀的,其實高品質的閱讀離不開教師這個引路人。教師要提出專題目標,引導學生深入思考、討論、交流,起到組織者的作用,並以自己的閱讀經驗,平等地參與交流、討論、答疑。作為一線教師,我們還有許多細緻的工作要去思考,諸如:閱讀進度如何相對統一?學生在長時間閱讀中的興趣如何保證?專題目標如何設定?怎樣由淺入深地進入長篇文本?如何處理學生龐雜的閱讀疑問並形成精要的課堂主脈絡?……

(五)如何對“整本書閱讀”的教與學進行恰當的評價?

教師讀得好很重要,但循序漸進、貼著學生教,不搶風頭、不越俎代庖同樣重要,畢竟學生讀得好才是評價的最終標準。學生的閱讀評價是一個複雜的問題,必須把握好模糊與清晰、鞭策與鼓勵的關係。評價可以從自我、同伴和教師三個維度展開,學生根據閱讀計畫、個人感受等進行自我評價,同伴根據評價物件的閱讀積極性、扎實程度、合作情況等進行客觀評價,教師根據課程目標、課堂表現、考核結果等進行綜合評價。對“整本書閱讀”而言,“考核”是難點中的難點,過於瑣碎或者過難、過偏都將挫傷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因此,必須將考核作為閱讀指導的一部分來考量,如摘抄、提問、隨筆、論文品質等。關於作品內容熟悉程度的評價可以題庫的形式進行,允許學生多次測試,當然,題庫的建設者應當是學生和教師,而且應以學生為主體。

三、研究組織——突破單與個,走向組與群

“整本書閱讀”教學最大的敵人其實是教師自己。教師的閱讀量是否足夠,閱讀面是否寬廣,閱讀經驗是否豐富,都將直接影響教學效果。同時,每個人的閱讀都是有傾向的,教師不能以自己的閱讀取向來約束和規定學生的閱讀方向。因此,一個教師單槍匹馬將難以應對,更需要的是團隊合作。“整本書閱讀”教學的出路在於“校本化”,以及在此基礎上的“班本化”。筆者所在學校的做法和設想是:

(一)將“整本書閱讀”納入《附中閱讀計畫》,構建包括國家課程體系、校本閱讀體系、自主閱讀體系在內的“三級閱讀體系”

國家課程體系,包括必修、選修教材以及配套讀本;校本閱讀體系,包括以文學史為綱的專題閱讀、與教材配套的自編延伸閱讀、指定的整本書閱讀(含進入課堂教學的書籍);自主閱讀體系,包括人文經典書籍選擇閱讀(在《附中人文閱讀書目》中選擇閱讀,該書目從“思想的天空”“文明的歷程”“詩化的王國”“時代的變奏”“激情的森林”“藝術的境界”“人生的足跡”等維度為學生提供了近兩百本經典書籍)、人文經典書籍自主閱讀(擁有體現自己趣味的書單)。該體系對閱讀內容進行了包括篇目、版本、閱讀時間在內的具體規定,既有整體安排,又有自主選擇空間;安排閱讀內容時注意到由易到難、中外兼顧、文學作品與文化論著並重、三級體系互動共生,從高一到高三進行了整體設計(表格附文後)。

南京師大附中閱讀體系絕非一人之功,是幾代附中語文人在實踐中不斷修訂形成的。

(二)以課題的形式推進“整本書閱讀”

1.部分教師先行實踐,以選修課程、社團活動、專題沙龍等形式進行階段探索,並由幾名教師採取整合、壓縮必修教學的舉措,將“整本書閱讀與研討”引進課堂進行相對固定的長時探索。在附中的實踐中,《罪與罰》《安娜·卡列尼娜》《雙城記》《月亮和六便士》《契訶夫短篇小說選》《局外人/鼠疫》《〈詩經〉選》《紅樓夢》《三國演義》《呐喊》《金薔薇》《論語》《講理》等都已進入課堂實施了教學。

2.組建教研組全員參與的“文學作品、文化論著整本書閱讀教學實踐與策略研究”課題組,結合具體作品,從課程目標、閱讀體系、篇目選擇、教學策略等角度展開切合實際需要的小組合作研究。每2~3人一組,負責作品的課堂教學實踐。每組每學期1部作品,3年一個週期,完成不少於4部作品的課堂教學實踐探索。每個課題組原則上不少於2個研究小組。同時形成完整的教學資料,包括推薦閱讀理由、作品概述、教學設計、學生作品、精品教學錄影等。

四、課堂教學——突破僵與死,走向活與新

一本書有一本書的內容,一類書有一類書的特點,“整本書閱讀”進課堂並沒有可以生搬硬套的公式。我們可以先推薦學生閱讀一點諸如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創意寫作書系”等實踐性很強的理論著作,也可以將《金薔薇》等通俗易懂、生動活潑的文學理論書籍引入課堂。當然,我們在實踐中還要不斷摸索教學的思路。以下是我們在加繆小說《鼠疫》教學中的思考(有一些已付諸實施)。

《鼠疫》這部小說,情節“適度複雜”,滿足了學生慣于刺激、樂於刺激的心理追求,小說的主脈絡也十分清晰,就是鼠疫的發生、發展和消退,貫穿了人們的種種表現以及對抗歷程,疫情和人們的表現雙線並進。整個過程一目了然,但每一步都走得很複雜,加上種種的誇張、荒誕、反常,令讀者有一種不由自主的被吸納感。90%以上的學生表示喜歡這部作品。為了讓學生由初步感知的喜歡走向深入的理解,我們進行了如下教學設計:

(一)借助靈活多樣的陳述方式讓學生進一步熟悉文本

1.畫出人物關係圖譜或寫出人物身份說明,因《鼠疫》人物關係並不複雜,我們選擇了“身份說明”。

2.梳理小說情節,畫出鼠疫進程與人們表現的雙線對照圖。

3.選擇一個小說人物,以“鼠疫來臨,×××……”敘述其在鼠疫中的故事。

4.變換敘事視角“講故事”。如以塔魯的視角陳述故事,或以神甫的視角講故事。

5.以簡潔的語言概括陳述小說的主要內容。

(二)徵集學生閱讀中形成的疑問,進行求真務實的釋疑

1.組建合作學習小組,同伴之間互助答疑。

2.教師答疑或引導思考。遠超學生能力範圍的疑問,可考慮直接作答;學生有條件和能力找到答案的,可予以方法或方向性的指導,不直接作答。譬如,加繆的存在主義哲學在小說中的表現,基督徒與“真正的人”距離有多遠等問題,涉及複雜而深刻的哲學問題,教師可視情況直接作答,或邀請專家作相關問題的學術講座。如條件允許,可以學校為單位聘請校外學術顧問。而類似“《鼠疫》究竟是怎樣一種荒誕”“神甫這個人物是否多餘”“老卡斯特爾與裡厄都是醫生,是否可以略去不寫”等問題,學生都能通過思考獲得較深刻的認識,教師只可指點迷津,不能直接帶他們上船。

(三)開展大小、難易適中的課堂討論

肖培東老師說,小說,要往“小”裡去說。(《語文學習》2016年第4期)此論頗為精妙,但也受到文本特點的限制。閱讀千字短篇,確實要窮追不捨,甚至逐字逐句推敲,一鑽到底。如果是長篇作品,則更適宜宏觀與微觀相結合的閱讀。

1.宏觀方面:①《鼠疫》的結構藝術。②《鼠疫》的“蓄勢”技巧。③反抗精神與荒誕表現的有機融合。④荒誕筆法對小說主題表達的作用。⑤人物形象塑造的方法。⑥小說敘事藝術的局限。⑦《局外人》與《鼠疫》的“真實”對比。……

2.微觀方面:①小說中不斷出現的“數字”的作用。②小說為什麼以裡厄夫妻分別開篇、妻子去世煞尾?③小說為什麼不直接將裡厄換成“我”,直接以第一人稱敘述故事,而是到結尾才交代裡厄便是故事的敘述者?④愛情在小說中的分量和作用。⑤科塔爾的精神分裂在小說中的作用有哪些?⑥塔魯的“聖人追求”與裡厄“做真正的人”有何不同?⑦為什麼多次描寫人們喝咖啡、泡酒吧的場景?⑧朗貝爾的“成長”在小說中的作用有哪些?⑨神甫的兩次演講有怎樣的作用?⑩為什麼一再提到格朗的寫作理想?……

以上話題是學生在閱讀中自然生成的,可以在課堂教學中進行分類、組合,然後再組織研討。

(四)鼓勵學生形成獨具慧眼的“發現”

討論不必面面俱到,教師可以選擇具有代表性的不同側面的內容展開課堂教學。其直接目的在於教給方法、形成能力,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去發現更好的鑒賞視角,避免“感想式”的泛泛而論。

發現是一種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本能,需要教師的引導,甚至苦心的經營。日常教學中,我們應注意滲透小說鑒賞的常識性知識。“滲透”,指的是在閱讀中的自然建構,而不是以“壓縮包”的形式直接給予。當這些知識成為一種閱讀經驗時,學生自然便擁有了一定的閱讀能力。而這又離不開日積月累的實踐和持續不斷的閱讀。閱讀教學的目標,說到底不在於“知”,更在於能力的提升和經驗的形成。

具體到《鼠疫》教學中,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引導學生“發現”:

1.重視感受:①你的閱讀直覺是怎樣的?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感受?②有沒有特別吸引你的人?究竟是什麼吸引了你?

2.比較異同:①有無矛盾的人和事?②有無與眾不同的描寫、敘事和語言?③有無一成不變的人和事?④有無反復出現的場景和場面?⑤有無違背常理、常情的地方?

3.關注細微:①有沒有容易被忽略的人和事?②有沒有一筆帶過的重要資訊?③有沒有包裹在大場面、大事件中的小細節?

4.揣摩留白:①有沒有“當寫”卻未寫的內容?②有沒有“未完待續”的情節?③有沒有省略掉的“人後人”與“事中事”?

5.學會關聯:①有沒有其他作品可以對讀?②有沒有歷史價值和現實意義?

6.嘗試借鑒:①有無改寫的可能?②是否和你的積累或思考有關?對你的寫作有怎樣的啟示?你能在批判性借鑒的基礎上嘗試創作嗎?

……

別指望有一種方法可以保證學生一定會有獨特的發現,因為所有的方法背後都會有一個模子。“教方法”的真正目的是引導學生逐步形成屬於自己的方法,而不是命令學生亦步亦趨。

(五)自得其樂的“展示”

從“發現”到“展示”,是閱讀成果逐步固化的過程,沒有“展示”,“發現”往往只是一個“念頭”,難以有邏輯地深入。怎樣“展示”?可以學術的形式,也可以活動的形式,甚至創作的形式。

在《鼠疫》教學中具體有以下幾種形式:

1.學術形式。學術能力的培養不能指望到大學裡從零開始,應從中學階段逐步培養。當然,我們也不能不切實際地提出過高的要求。對多數學生而言,能發現命題並依據文本、文獻等,展開合乎邏輯、有理有據的論述即可。展示的形式可以是論文,也可以是提綱,甚至可以只是一個設想。有條件的學校可以印製論文集,借此向學生宣傳基本學術規範。

2.活動形式。閱讀之後的活動,是一種碰撞,更是一種提煉與昇華。

①按角色朗讀。朗讀,不是拿腔拿調的做戲,而是心隨文走,自然而然。《鼠疫》中有不少段落適合朗讀,如神甫的演講、塔魯與裡厄的人生哲學對話等。

②專題辯論會。鼠疫來臨,許多原本正常的情感、倫理和道德都發生了變化,甚至扭曲,存在許多值得審視的問題。如:朗貝爾為愛情而出城的權利是否應該得到尊重和保護?我們是否應該拯救或者寬恕科塔爾?塔魯筆記中的文字能否直接轉為敘寫?……

③閱讀筆記選評。長篇作品進課堂,離不開前期閱讀和中期反思,為了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教師要指導學生以適合自己及文本的形式做好閱讀筆記,可以是摘抄、評點,也可以是隨筆。

3.創造形式。閱讀之後的創作是一種高級鑒賞,它更有超越性。

①這部小說場景相對集中,矛盾衝突此起彼伏,極具戲劇性,可以引導學生將局部內容或整部小說改編為劇本,條件允許可以組織表演。

②以現代人的口吻,給小說中的某個人物寫一封信,引導學生在對話中思考《鼠疫》的當代意義。

③為小說中的一個人物敘寫故事。如:喜愛創作但無天分的格朗將會怎樣發展?與愛人重逢的朗貝爾將會怎樣生活?失去妻子的裡厄又會迎來怎樣的人生?

“整本書閱讀”看起來簡單,其實很複雜,一路走來,筆者及同事也遇到不少困惑:課時能否保障?圖書資源是否足夠?教學內容、考核方式是否需要統一?……但不管怎樣複雜,只要勇於實踐,辦法總比困難多。“整本書閱讀”不應只是語文教學的點綴;相反,應當是其重要內容,是時候走進操作層面了。

如果教師一開始便按章回展開教學,將令學生陷入茫然境地。因此,教師必須先“梳理”全書,找到牽一髮而動全身的“綱”。“隆中對”中諸葛亮的一段話便是全書的綱,教師可以帶領學生細讀該段文字,引導學生逐句尋找小說中對應的章回情節。但僅此還不夠,《三國演義》還有一個重要的藝術手法——鋪墊,正因為存在重重疊疊的鋪墊,小說才顯得複雜。為敘寫三足鼎立的形成,作者跟讀者玩了一個“消除遊戲”,皇帝、黃巾軍、十常侍、何進、董卓、袁紹、袁術、呂布、陶謙、馬騰、公孫瓚、劉表、張魯、劉璋等,有的殘暴,有的貪婪,有的自私,有的無實力,有的少擁戴,有的目光短淺,有的有勇無謀,有的沉湎酒色,有的心胸狹隘,都被逐一排除在真豪傑之外。為了敘述一個主故事,大故事裡常常套了許多小故事,為了諸葛亮的出場,十多個才華出眾的人加入了歡迎他的“儀仗隊”。只有將這些講清楚,學生才能以宏觀的視野進行微觀的閱讀。

(三)如何解決書目選擇的“自主”和“規定”之間的矛盾?

過去,人們對“整本書閱讀”是有探索的,主要經歷過:1.模糊的“方向時代”,告知學生可以閱讀的方向;2.清晰的“書單時代”,以開列書單的方式告訴學生有哪些具體的書可以讀;3.具體的“導讀時代”,在書單的基礎上加入內容介紹和閱讀方法等內容。這三個時代是從“荒野”走向了“田野”,操作性逐步增強,對於處在基礎閱讀階段的中學生而言應該是一件好事。然而,人的心理是複雜的,很多名家就不主張推薦書目,而且一些學生推薦什麼就討厭什麼的心態也不容忽視。因此,我們必須構建一個集“規定閱讀”與“自主閱讀”於一體的閱讀體系,規定作品以適合學生為主要原則,形成“整本書閱讀”的課程框架。

(四)如何進行“整本書閱讀”的課堂教學?

識字是不是就會閱讀?長期以來,我們總是想當然地認為學生是會閱讀的,其實高品質的閱讀離不開教師這個引路人。教師要提出專題目標,引導學生深入思考、討論、交流,起到組織者的作用,並以自己的閱讀經驗,平等地參與交流、討論、答疑。作為一線教師,我們還有許多細緻的工作要去思考,諸如:閱讀進度如何相對統一?學生在長時間閱讀中的興趣如何保證?專題目標如何設定?怎樣由淺入深地進入長篇文本?如何處理學生龐雜的閱讀疑問並形成精要的課堂主脈絡?……

(五)如何對“整本書閱讀”的教與學進行恰當的評價?

教師讀得好很重要,但循序漸進、貼著學生教,不搶風頭、不越俎代庖同樣重要,畢竟學生讀得好才是評價的最終標準。學生的閱讀評價是一個複雜的問題,必須把握好模糊與清晰、鞭策與鼓勵的關係。評價可以從自我、同伴和教師三個維度展開,學生根據閱讀計畫、個人感受等進行自我評價,同伴根據評價物件的閱讀積極性、扎實程度、合作情況等進行客觀評價,教師根據課程目標、課堂表現、考核結果等進行綜合評價。對“整本書閱讀”而言,“考核”是難點中的難點,過於瑣碎或者過難、過偏都將挫傷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因此,必須將考核作為閱讀指導的一部分來考量,如摘抄、提問、隨筆、論文品質等。關於作品內容熟悉程度的評價可以題庫的形式進行,允許學生多次測試,當然,題庫的建設者應當是學生和教師,而且應以學生為主體。

三、研究組織——突破單與個,走向組與群

“整本書閱讀”教學最大的敵人其實是教師自己。教師的閱讀量是否足夠,閱讀面是否寬廣,閱讀經驗是否豐富,都將直接影響教學效果。同時,每個人的閱讀都是有傾向的,教師不能以自己的閱讀取向來約束和規定學生的閱讀方向。因此,一個教師單槍匹馬將難以應對,更需要的是團隊合作。“整本書閱讀”教學的出路在於“校本化”,以及在此基礎上的“班本化”。筆者所在學校的做法和設想是:

(一)將“整本書閱讀”納入《附中閱讀計畫》,構建包括國家課程體系、校本閱讀體系、自主閱讀體系在內的“三級閱讀體系”

國家課程體系,包括必修、選修教材以及配套讀本;校本閱讀體系,包括以文學史為綱的專題閱讀、與教材配套的自編延伸閱讀、指定的整本書閱讀(含進入課堂教學的書籍);自主閱讀體系,包括人文經典書籍選擇閱讀(在《附中人文閱讀書目》中選擇閱讀,該書目從“思想的天空”“文明的歷程”“詩化的王國”“時代的變奏”“激情的森林”“藝術的境界”“人生的足跡”等維度為學生提供了近兩百本經典書籍)、人文經典書籍自主閱讀(擁有體現自己趣味的書單)。該體系對閱讀內容進行了包括篇目、版本、閱讀時間在內的具體規定,既有整體安排,又有自主選擇空間;安排閱讀內容時注意到由易到難、中外兼顧、文學作品與文化論著並重、三級體系互動共生,從高一到高三進行了整體設計(表格附文後)。

南京師大附中閱讀體系絕非一人之功,是幾代附中語文人在實踐中不斷修訂形成的。

(二)以課題的形式推進“整本書閱讀”

1.部分教師先行實踐,以選修課程、社團活動、專題沙龍等形式進行階段探索,並由幾名教師採取整合、壓縮必修教學的舉措,將“整本書閱讀與研討”引進課堂進行相對固定的長時探索。在附中的實踐中,《罪與罰》《安娜·卡列尼娜》《雙城記》《月亮和六便士》《契訶夫短篇小說選》《局外人/鼠疫》《〈詩經〉選》《紅樓夢》《三國演義》《呐喊》《金薔薇》《論語》《講理》等都已進入課堂實施了教學。

2.組建教研組全員參與的“文學作品、文化論著整本書閱讀教學實踐與策略研究”課題組,結合具體作品,從課程目標、閱讀體系、篇目選擇、教學策略等角度展開切合實際需要的小組合作研究。每2~3人一組,負責作品的課堂教學實踐。每組每學期1部作品,3年一個週期,完成不少於4部作品的課堂教學實踐探索。每個課題組原則上不少於2個研究小組。同時形成完整的教學資料,包括推薦閱讀理由、作品概述、教學設計、學生作品、精品教學錄影等。

四、課堂教學——突破僵與死,走向活與新

一本書有一本書的內容,一類書有一類書的特點,“整本書閱讀”進課堂並沒有可以生搬硬套的公式。我們可以先推薦學生閱讀一點諸如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創意寫作書系”等實踐性很強的理論著作,也可以將《金薔薇》等通俗易懂、生動活潑的文學理論書籍引入課堂。當然,我們在實踐中還要不斷摸索教學的思路。以下是我們在加繆小說《鼠疫》教學中的思考(有一些已付諸實施)。

《鼠疫》這部小說,情節“適度複雜”,滿足了學生慣于刺激、樂於刺激的心理追求,小說的主脈絡也十分清晰,就是鼠疫的發生、發展和消退,貫穿了人們的種種表現以及對抗歷程,疫情和人們的表現雙線並進。整個過程一目了然,但每一步都走得很複雜,加上種種的誇張、荒誕、反常,令讀者有一種不由自主的被吸納感。90%以上的學生表示喜歡這部作品。為了讓學生由初步感知的喜歡走向深入的理解,我們進行了如下教學設計:

(一)借助靈活多樣的陳述方式讓學生進一步熟悉文本

1.畫出人物關係圖譜或寫出人物身份說明,因《鼠疫》人物關係並不複雜,我們選擇了“身份說明”。

2.梳理小說情節,畫出鼠疫進程與人們表現的雙線對照圖。

3.選擇一個小說人物,以“鼠疫來臨,×××……”敘述其在鼠疫中的故事。

4.變換敘事視角“講故事”。如以塔魯的視角陳述故事,或以神甫的視角講故事。

5.以簡潔的語言概括陳述小說的主要內容。

(二)徵集學生閱讀中形成的疑問,進行求真務實的釋疑

1.組建合作學習小組,同伴之間互助答疑。

2.教師答疑或引導思考。遠超學生能力範圍的疑問,可考慮直接作答;學生有條件和能力找到答案的,可予以方法或方向性的指導,不直接作答。譬如,加繆的存在主義哲學在小說中的表現,基督徒與“真正的人”距離有多遠等問題,涉及複雜而深刻的哲學問題,教師可視情況直接作答,或邀請專家作相關問題的學術講座。如條件允許,可以學校為單位聘請校外學術顧問。而類似“《鼠疫》究竟是怎樣一種荒誕”“神甫這個人物是否多餘”“老卡斯特爾與裡厄都是醫生,是否可以略去不寫”等問題,學生都能通過思考獲得較深刻的認識,教師只可指點迷津,不能直接帶他們上船。

(三)開展大小、難易適中的課堂討論

肖培東老師說,小說,要往“小”裡去說。(《語文學習》2016年第4期)此論頗為精妙,但也受到文本特點的限制。閱讀千字短篇,確實要窮追不捨,甚至逐字逐句推敲,一鑽到底。如果是長篇作品,則更適宜宏觀與微觀相結合的閱讀。

1.宏觀方面:①《鼠疫》的結構藝術。②《鼠疫》的“蓄勢”技巧。③反抗精神與荒誕表現的有機融合。④荒誕筆法對小說主題表達的作用。⑤人物形象塑造的方法。⑥小說敘事藝術的局限。⑦《局外人》與《鼠疫》的“真實”對比。……

2.微觀方面:①小說中不斷出現的“數字”的作用。②小說為什麼以裡厄夫妻分別開篇、妻子去世煞尾?③小說為什麼不直接將裡厄換成“我”,直接以第一人稱敘述故事,而是到結尾才交代裡厄便是故事的敘述者?④愛情在小說中的分量和作用。⑤科塔爾的精神分裂在小說中的作用有哪些?⑥塔魯的“聖人追求”與裡厄“做真正的人”有何不同?⑦為什麼多次描寫人們喝咖啡、泡酒吧的場景?⑧朗貝爾的“成長”在小說中的作用有哪些?⑨神甫的兩次演講有怎樣的作用?⑩為什麼一再提到格朗的寫作理想?……

以上話題是學生在閱讀中自然生成的,可以在課堂教學中進行分類、組合,然後再組織研討。

(四)鼓勵學生形成獨具慧眼的“發現”

討論不必面面俱到,教師可以選擇具有代表性的不同側面的內容展開課堂教學。其直接目的在於教給方法、形成能力,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去發現更好的鑒賞視角,避免“感想式”的泛泛而論。

發現是一種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本能,需要教師的引導,甚至苦心的經營。日常教學中,我們應注意滲透小說鑒賞的常識性知識。“滲透”,指的是在閱讀中的自然建構,而不是以“壓縮包”的形式直接給予。當這些知識成為一種閱讀經驗時,學生自然便擁有了一定的閱讀能力。而這又離不開日積月累的實踐和持續不斷的閱讀。閱讀教學的目標,說到底不在於“知”,更在於能力的提升和經驗的形成。

具體到《鼠疫》教學中,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引導學生“發現”:

1.重視感受:①你的閱讀直覺是怎樣的?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感受?②有沒有特別吸引你的人?究竟是什麼吸引了你?

2.比較異同:①有無矛盾的人和事?②有無與眾不同的描寫、敘事和語言?③有無一成不變的人和事?④有無反復出現的場景和場面?⑤有無違背常理、常情的地方?

3.關注細微:①有沒有容易被忽略的人和事?②有沒有一筆帶過的重要資訊?③有沒有包裹在大場面、大事件中的小細節?

4.揣摩留白:①有沒有“當寫”卻未寫的內容?②有沒有“未完待續”的情節?③有沒有省略掉的“人後人”與“事中事”?

5.學會關聯:①有沒有其他作品可以對讀?②有沒有歷史價值和現實意義?

6.嘗試借鑒:①有無改寫的可能?②是否和你的積累或思考有關?對你的寫作有怎樣的啟示?你能在批判性借鑒的基礎上嘗試創作嗎?

……

別指望有一種方法可以保證學生一定會有獨特的發現,因為所有的方法背後都會有一個模子。“教方法”的真正目的是引導學生逐步形成屬於自己的方法,而不是命令學生亦步亦趨。

(五)自得其樂的“展示”

從“發現”到“展示”,是閱讀成果逐步固化的過程,沒有“展示”,“發現”往往只是一個“念頭”,難以有邏輯地深入。怎樣“展示”?可以學術的形式,也可以活動的形式,甚至創作的形式。

在《鼠疫》教學中具體有以下幾種形式:

1.學術形式。學術能力的培養不能指望到大學裡從零開始,應從中學階段逐步培養。當然,我們也不能不切實際地提出過高的要求。對多數學生而言,能發現命題並依據文本、文獻等,展開合乎邏輯、有理有據的論述即可。展示的形式可以是論文,也可以是提綱,甚至可以只是一個設想。有條件的學校可以印製論文集,借此向學生宣傳基本學術規範。

2.活動形式。閱讀之後的活動,是一種碰撞,更是一種提煉與昇華。

①按角色朗讀。朗讀,不是拿腔拿調的做戲,而是心隨文走,自然而然。《鼠疫》中有不少段落適合朗讀,如神甫的演講、塔魯與裡厄的人生哲學對話等。

②專題辯論會。鼠疫來臨,許多原本正常的情感、倫理和道德都發生了變化,甚至扭曲,存在許多值得審視的問題。如:朗貝爾為愛情而出城的權利是否應該得到尊重和保護?我們是否應該拯救或者寬恕科塔爾?塔魯筆記中的文字能否直接轉為敘寫?……

③閱讀筆記選評。長篇作品進課堂,離不開前期閱讀和中期反思,為了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教師要指導學生以適合自己及文本的形式做好閱讀筆記,可以是摘抄、評點,也可以是隨筆。

3.創造形式。閱讀之後的創作是一種高級鑒賞,它更有超越性。

①這部小說場景相對集中,矛盾衝突此起彼伏,極具戲劇性,可以引導學生將局部內容或整部小說改編為劇本,條件允許可以組織表演。

②以現代人的口吻,給小說中的某個人物寫一封信,引導學生在對話中思考《鼠疫》的當代意義。

③為小說中的一個人物敘寫故事。如:喜愛創作但無天分的格朗將會怎樣發展?與愛人重逢的朗貝爾將會怎樣生活?失去妻子的裡厄又會迎來怎樣的人生?

“整本書閱讀”看起來簡單,其實很複雜,一路走來,筆者及同事也遇到不少困惑:課時能否保障?圖書資源是否足夠?教學內容、考核方式是否需要統一?……但不管怎樣複雜,只要勇於實踐,辦法總比困難多。“整本書閱讀”不應只是語文教學的點綴;相反,應當是其重要內容,是時候走進操作層面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