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從文本、學情、課堂入手確定閱讀教學內容——以《那樹》為例

李濤

【專題名稱】初中語文教與學

【專 題 號】G351

【複印期號】2012年03期

【原文出處】《福建教育》(福州)2011年12B期第44~45, 55頁

【作者簡介】李濤, 廈門市集美區教師進修學校。

如果說課程指的是“應該教什麼”, 教材指的是“拿什麼教”, 那麼, 教學內容指的則是“實際想教什麼”。 筆者認為, 教師研究閱讀教學內容的確定, 主要應從“文本”“學情”“課堂”三個方面入手。 下面, 以人教版九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那樹》教學為例, 談談筆者的粗淺看法。

一、解讀文本, 根據文本的體式、類型、特點, 明確“可以教”的內容

確定教學內容的問題, 具體來說, 就是在一篇篇課文中“教什麼”“學什麼”,

或者利用一篇篇課文來“教什麼”“學什麼”的問題。 要解決這個問題, 首先要弄清楚選文的體式、類型和特點。

《那樹》是臺灣作家王鼎鈞先生的散文。 初讀文本, 可感知寫的是一棵樹的命運, 顯性線索是時間:早期的大樹——近期的大樹——現時的大樹。 三個不同時期, 三幅不同畫面。 從詳略來看, 越是接近現時, 就寫得越詳細。 關於大樹遭伐倒, 大致寫了四件事:一是醉漢駕車撞樹, 二是電鋸鋸倒樹身, 三是清道婦講螞蟻國的故事, 四是挖樹根、平路面。 上述資訊, 是對文本的外在、表層感知加以連貫得出的, 可看做解讀的第一層次。

細細品讀, 去揣摩作者潛在的“意脈”, 可在字裡行間讀出作者的思想情感來。 作者表情達意,

主要有兩種方式, 第一種方式是賦予大樹以靈性, 假定大樹是有感覺、知覺, 有靈魂、性情的, 引發大樹的自省, 以此來含蓄地表達自己的情感。 “樹是世襲的土著, 是春泥的效死者。 ”“它們的傳統是引頸受戮”“(那樹)冒死掩覆已失去的土地, 作徒勞無用的貢獻”“電鋸從樹的踝骨咬下去, 嚼碎, 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 那樹僅僅在倒地時呻吟了一聲”……大樹的品性、情懷和它內心的矛盾衝突, 都可以從擬人化的語句中品讀出來, 作者對於大樹的深情也就蘊含於此了。 第二種方式是引用故事發生地的人的傳說。 文中多處寫到“據說”, 特別是引述清道婦講述螞蟻國的故事, 藉以抒發了作者很多深刻感想——大樹與螞蟻之間是有情有義的。
“老樹是通靈的, 它預知被伐, 將自己的災禍告訴體內的寄生蟲”, 螞蟻國則“來參加樹的葬禮”, 多麼有人情味!反觀人類, 卻是漠然:“已無人知道有過這麼一棵樹, 更沒有人知道幾千條斷根壓在一層石子一層瀝青又一層柏油下悶死”。 引用“傳說”, 事情本身奇特, 抒發感想也更盡情。

再讀文本, 梳理作者的“意脈”, 或可認為, 本文寫的正是文明進程與自然的衝突。 早期的大樹, “樹頂像剛炸開的焰火一樣繁密”, 為人遮陰, 引來鳥叫和孩子們的歌聲, 還為情侶製造浪漫的氛圍, 多麼富有詩意!可是, 城市發展的腳步卻更迅猛:“柏油路一裡一裡鋪過來, 高壓線一千碼一千碼架過來, 公寓房一排一排挨過來”, 大樹“妨礙”了交通, “一片清陰不再有用處”,

最後, 難逃被伐的命運。 全文就像一首交響曲, 開頭舒緩、悠揚, 中間緊張、激越, 結尾低沉、哀婉, 發人深省。 作者並非要否定現代文明, 而是在引起讀者的注意:人與自然如何和諧共生?如何在文明迅猛發展的同時, 保留住生活的詩意?

通過這樣一番解讀, 我們對於《那樹》的文本價值或可有更深的體悟。 從體式上看, 這是一篇典型的抒情散文, 重點應落實在如何理解作者的情感上, 按照孫紹振先生的說法, 就是看作者“意脈”的流動和變化。 從類型上看, 本文可以處置為“例文”。 作為例文的《那樹》, 可以例證散文讀寫的許多知識, 比如, 可以作為學習構思立意的例文, 可以作為學習如何抒情的例文, 也可以作為學習散文語言的例文等。

當然, 教師也可以把它當做寫作的“樣本”;或者, 有的教師考慮到這是九年級下冊的課文, 只是把它作為幫助學生梳理散文讀寫知識的“用件”, 這都可以。 無論哪種處置, 前提和基礎都是教師對文本的到位解讀。

二、分析學情, 根據學生的學習經驗, 選擇“需要教”的內容

每一位元教師面對的都是一個特定的學生群體, 確定教學內容必須充分考慮這個群體已有的學習經驗, 即學情。 如何進行學情分析?

一是“以教師之心度學生之腹”。 錢夢龍老師在談到備課時, 說過這樣一段話:“我備課的時候, 自己覺得理解起來有點難度的地方, 就想, 學生可能也會較難理解;自己看了幾遍才看出來好處的地方, 就想, 學生也很難看出它的好處來, 我就在這些地方導一導。”這體現了一種教學觀,不是以教師為中心,讓學生來“配合”教師,而是以學生為中心,以教師的教來促進學生的學。這種方法,值得我們學習。比如,教師在閱讀《那樹》一文時,對於文本的結構及主要內容比較好理解,但對於“作者是如何表情達意的”“文本的內涵(比如主題)是什麼”,則需要反復研讀、推敲,才能理解和感受到。這些地方,也正是學生閱讀時感到困難的地方。對此,我們在選擇教學內容時,應予以重點考慮。

二是“先學後教,以學定教”。這是一種教學法,我們也可以視之為分析學情的一種方法。要教學《那樹》,就讓學生自己先閱讀課文,通過圈點批註、寫讀書筆記等方法,把自己的閱讀心得先寫下來。也可以通過問題來引導學生預習。比如,設置問題:“這是一棵________的樹?”——在作者看來是一棵怎樣的樹?在司機和乘客看來是一棵怎樣的樹?在交通專家看來是一棵怎樣的樹?在清道婦眼中是一棵怎樣的樹?在黑鬥士——螞蟻心中是一棵怎樣的樹?你(讀者)覺得它是一棵怎樣的樹……讓學生一一寫下來。再比如,設置問題:“樹的生命有何價值?當樹的生命遭遇人的生命,其命運又如何?”引導學生更深入一步去閱讀文本,啟發他們去思考課文的內涵。因為有學生的“先學”,我們可以瞭解到學生對於文本的理解、解釋、體驗、感受是怎樣的,據此,可以明確在課堂教學中,哪些內容是重點、哪些內容是難點。

無論採取何種方法分析學情,一定要把文本與學生的生活經驗聯繫起來。比如,《那樹》反映的是人與自然的衝突,人一步步逼近,自然一步步退讓,生活的詩意一步步被剝奪。這與學生的生活實際有什麼關聯?離他們遠還是近?關乎他們的心靈嗎?答案是不言而喻的。這些都是寶貴的教學資源。

總之,分析學情,“要針對某一篇具體的課文,去探測學生的學習經驗——哪些地方讀懂了,哪些地方沒讀懂,哪些地方能讀好,哪些地方可能讀不好”。讀懂了的、能讀好的,不教;讀不懂的、可能讀不好的,則作為“教”與“學”的重頭戲。

三、著眼課堂,在“預設——生成——回饋”圖式中,確定和調整“實際教”的內容

通過解讀文本,我們明確了“哪些內容可以教”;通過分析學情,我們明確了“哪些內容需要教”。但“可以教”“需要教”的內容,是不是都“必須教”呢?如何在有限的時間裡,讓學生學到最需要學的東西?這就存在一個對教學內容進行整合的問題。

整合教學內容的一個原則是“刪繁就簡”,“設計出牽引教學內容的主問題,使教學內容相對集中”。比如,如果把《那樹》當做“學習抒情”的例文,則可圍繞下列幾個互相關聯的問題展開:(1)閱讀全文,想想:題目可否改為《那樹》?為什麼?(2)本文寫了那樹在三個不同時期的境遇,先找出兩個段首關鍵字,再體會作者的情感變化。(3)寫螞蟻國的故事有何用意?為什麼要借清道婦之口說出這個故事?第一個問題,是幫助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文意和文章的感情基調。“那”,遠指,因為樹已不復存在,全文是一棵樹的挽歌。第二個問題,是引導學生從把握“意脈”這個角度去細讀文本。第6段段首“但是”、第9段段首“這天”,是文意的轉折之處、推進之處。作者的情感是深沉、隱忍的,但也有微妙變化:大致可概括為平和——不安——沉重。第三個問題,是揣摩文本抒情的巧妙之處,體會作者如何觀照自然界的生命、如何表達對樹的生命禮贊。這三個問題,均有較好的思考價值,也適合課堂討論。

我們知道,預設與生成之間,不能簡單畫等號(也不能簡單畫大於號或小於號)。要讓預設的教學內容在課堂上有效生成,必須預見課堂上可能出現的種種情況。第一種是“積極”現象。比如,有學生提出與教師不同的見解或者發現了教師沒有注意的問題。這時,教師應當傾聽學生的表達,對他們的見解做出恰如其分的評價,對他們提出的問題做出清晰的解答。這對於教學內容而言,是一種“升格”、完善或者補充。第二種是“消極”現象。比如,教師提出的問題,學生覺得太難,回答不了,討論不起來。這時,教師不可“跳出來”,以自己的講解來替代學生的回答,更不可中斷學生的討論。如果這麼做,即使教學內容是合宜的,也收不到應有的效果。妥當的做法應該是在“啟發”上下功夫。例如,降低問題的難度,設計幾個有梯度的小問題作為“腳手架”,啟發學生進行思考。總之,要想處理好課堂上的各種問題,使預設內容有效生成,不僅要靠教師的教學經驗和機智,還有賴於教師對文本的深度閱讀、對學情的充分掌握。

教學內容是否合宜,必須通過學生的學習回饋來檢驗。對此,王榮生教授的建議是:“設計多種形式的、可以即時回饋的作業”“通過學生的學業樣本來檢驗自己課堂教學的效果,來探測學生學習的經驗,為改善以後的課堂教學尋求切實的落腳點和入手處”。“檢驗”和“探測”的成效,有賴於作業設計的品質。它至少要回答這麼兩個問題:你打算怎樣去評價學生?你的評價程式是什麼?

根據文本的體式、類型、特點明確“可以教”的內容,根據學生的學習經驗選擇“需要教”的內容,再通過“預設——生成——回饋”確定和調整“實際教”的內容,這樣就可以不斷優化教學內容,使之真正有利於促進“學的活動”。有了這樣一套程式,即使對“這一篇”的教學內容設計不甚滿意,也可以在“下一篇”的教學中加以改善。研究“教學內容的確立”就是這麼一個永無止境的動態過程,它是語文教師每日必修的“功課”,是打開語文“眾妙之門”的“鑰匙”。^NU1DA20120517

我就在這些地方導一導。”這體現了一種教學觀,不是以教師為中心,讓學生來“配合”教師,而是以學生為中心,以教師的教來促進學生的學。這種方法,值得我們學習。比如,教師在閱讀《那樹》一文時,對於文本的結構及主要內容比較好理解,但對於“作者是如何表情達意的”“文本的內涵(比如主題)是什麼”,則需要反復研讀、推敲,才能理解和感受到。這些地方,也正是學生閱讀時感到困難的地方。對此,我們在選擇教學內容時,應予以重點考慮。

二是“先學後教,以學定教”。這是一種教學法,我們也可以視之為分析學情的一種方法。要教學《那樹》,就讓學生自己先閱讀課文,通過圈點批註、寫讀書筆記等方法,把自己的閱讀心得先寫下來。也可以通過問題來引導學生預習。比如,設置問題:“這是一棵________的樹?”——在作者看來是一棵怎樣的樹?在司機和乘客看來是一棵怎樣的樹?在交通專家看來是一棵怎樣的樹?在清道婦眼中是一棵怎樣的樹?在黑鬥士——螞蟻心中是一棵怎樣的樹?你(讀者)覺得它是一棵怎樣的樹……讓學生一一寫下來。再比如,設置問題:“樹的生命有何價值?當樹的生命遭遇人的生命,其命運又如何?”引導學生更深入一步去閱讀文本,啟發他們去思考課文的內涵。因為有學生的“先學”,我們可以瞭解到學生對於文本的理解、解釋、體驗、感受是怎樣的,據此,可以明確在課堂教學中,哪些內容是重點、哪些內容是難點。

無論採取何種方法分析學情,一定要把文本與學生的生活經驗聯繫起來。比如,《那樹》反映的是人與自然的衝突,人一步步逼近,自然一步步退讓,生活的詩意一步步被剝奪。這與學生的生活實際有什麼關聯?離他們遠還是近?關乎他們的心靈嗎?答案是不言而喻的。這些都是寶貴的教學資源。

總之,分析學情,“要針對某一篇具體的課文,去探測學生的學習經驗——哪些地方讀懂了,哪些地方沒讀懂,哪些地方能讀好,哪些地方可能讀不好”。讀懂了的、能讀好的,不教;讀不懂的、可能讀不好的,則作為“教”與“學”的重頭戲。

三、著眼課堂,在“預設——生成——回饋”圖式中,確定和調整“實際教”的內容

通過解讀文本,我們明確了“哪些內容可以教”;通過分析學情,我們明確了“哪些內容需要教”。但“可以教”“需要教”的內容,是不是都“必須教”呢?如何在有限的時間裡,讓學生學到最需要學的東西?這就存在一個對教學內容進行整合的問題。

整合教學內容的一個原則是“刪繁就簡”,“設計出牽引教學內容的主問題,使教學內容相對集中”。比如,如果把《那樹》當做“學習抒情”的例文,則可圍繞下列幾個互相關聯的問題展開:(1)閱讀全文,想想:題目可否改為《那樹》?為什麼?(2)本文寫了那樹在三個不同時期的境遇,先找出兩個段首關鍵字,再體會作者的情感變化。(3)寫螞蟻國的故事有何用意?為什麼要借清道婦之口說出這個故事?第一個問題,是幫助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文意和文章的感情基調。“那”,遠指,因為樹已不復存在,全文是一棵樹的挽歌。第二個問題,是引導學生從把握“意脈”這個角度去細讀文本。第6段段首“但是”、第9段段首“這天”,是文意的轉折之處、推進之處。作者的情感是深沉、隱忍的,但也有微妙變化:大致可概括為平和——不安——沉重。第三個問題,是揣摩文本抒情的巧妙之處,體會作者如何觀照自然界的生命、如何表達對樹的生命禮贊。這三個問題,均有較好的思考價值,也適合課堂討論。

我們知道,預設與生成之間,不能簡單畫等號(也不能簡單畫大於號或小於號)。要讓預設的教學內容在課堂上有效生成,必須預見課堂上可能出現的種種情況。第一種是“積極”現象。比如,有學生提出與教師不同的見解或者發現了教師沒有注意的問題。這時,教師應當傾聽學生的表達,對他們的見解做出恰如其分的評價,對他們提出的問題做出清晰的解答。這對於教學內容而言,是一種“升格”、完善或者補充。第二種是“消極”現象。比如,教師提出的問題,學生覺得太難,回答不了,討論不起來。這時,教師不可“跳出來”,以自己的講解來替代學生的回答,更不可中斷學生的討論。如果這麼做,即使教學內容是合宜的,也收不到應有的效果。妥當的做法應該是在“啟發”上下功夫。例如,降低問題的難度,設計幾個有梯度的小問題作為“腳手架”,啟發學生進行思考。總之,要想處理好課堂上的各種問題,使預設內容有效生成,不僅要靠教師的教學經驗和機智,還有賴於教師對文本的深度閱讀、對學情的充分掌握。

教學內容是否合宜,必須通過學生的學習回饋來檢驗。對此,王榮生教授的建議是:“設計多種形式的、可以即時回饋的作業”“通過學生的學業樣本來檢驗自己課堂教學的效果,來探測學生學習的經驗,為改善以後的課堂教學尋求切實的落腳點和入手處”。“檢驗”和“探測”的成效,有賴於作業設計的品質。它至少要回答這麼兩個問題:你打算怎樣去評價學生?你的評價程式是什麼?

根據文本的體式、類型、特點明確“可以教”的內容,根據學生的學習經驗選擇“需要教”的內容,再通過“預設——生成——回饋”確定和調整“實際教”的內容,這樣就可以不斷優化教學內容,使之真正有利於促進“學的活動”。有了這樣一套程式,即使對“這一篇”的教學內容設計不甚滿意,也可以在“下一篇”的教學中加以改善。研究“教學內容的確立”就是這麼一個永無止境的動態過程,它是語文教師每日必修的“功課”,是打開語文“眾妙之門”的“鑰匙”。^NU1DA20120517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