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故事>正文

龍應台《目送》解讀

目送

龍應台

華安上小學第一天, 我和他手牽著手, 穿過好幾條街, 到維多利亞小學。 九月初, 家家戶戶院子裡的蘋果和梨樹都綴滿了拳頭大小的果子, 枝丫因為負重而沉沉下垂, 越出了樹籬, 勾到過路行人的頭髮。

很多很多的孩子, 在操場上等候上課的第一聲鈴響。 小小的手, 圈在爸爸的、媽媽的手心裡, 怯怯的眼神, 打量著周遭。 他們是幼稚園的畢業生, 但是他們還不知道一個定律:一件事情的畢業, 永遠是另一件事情的開啟。

鈴聲一響, 頓時人影錯雜, 奔往不同方向, 但是在那麼多穿梭紛亂的人群裡,

我無比清楚地看著自己孩子的背影──就好像在一百個嬰兒同時哭聲大作時, 你仍舊能夠準確聽出自己那一個的位置。 華安背著一個五顏六色的書包往前走, 但是他不斷地回頭;好像穿越一條無邊無際的時空長河, 他的視線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會。

我看著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門裡。

十六歲, 他到美國作交換生一年。 我送他到機場。 告別時, 照例擁抱, 我的頭只能貼到他的胸口, 好像抱住了長頸鹿的腳。 他很明顯地在勉強忍受母親的深情。

他在長長的行列裡, 等候護照檢驗;我就站在外面, 用眼睛跟著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 終於輪到他, 在海關視窗停留片刻, 然後拿回護照, 閃入一扇門, 倏乎不見。

我一直在等候,

等候他消失前的回頭一瞥。 但是他沒有, 一次都沒有。

此刻他二十一歲, 上的大學, 正好是我教課的大學。 但即使是同路, 他也不願搭我的車。 即使同車, 他戴上耳機──只有一個人能聽的音樂, 是一扇緊閉的門。 有時他在對街等候公車, 我從高樓的窗口往下看:一個高高瘦瘦的青年, 眼睛望向灰色的海;我只能想像, 他的內在世界和我的一樣波濤深邃, 但是, 我進不去。 一會兒公車來了, 擋住了他的身影。

車子開走, 一條空蕩蕩的街, 只立著一隻郵筒。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 所謂父女母子一場, 只不過意味著, 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 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

而且, 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我慢慢地、慢慢地意識到, 我的落寞, 彷佛和另一個背影有關。

博士學位讀完之後, 我回臺灣教書。 到大學報到第一天, 父親用他那輛運送飼料的廉價小貨車長途送我。 到了我才發覺, 他沒開到大學正門口, 而是停在側門的窄巷邊。 卸下行李之後, 他爬回車內, 準備回去, 明明啟動了引擎, 卻又搖下車窗, 頭伸出來說:“女兒, 爸爸覺得很對不起你, 這種車子實在不是送大學教授的車子。 ”

我看著他的小貨車小心地倒車, 然後噗噗駛出巷口, 留下一團黑煙。 直到車子轉彎看不見了, 我還站在那裡, 一口皮箱旁。

每個禮拜到醫院去看他, 是十幾年後的時光了。 推著他的輪椅散步, 他的頭低垂到胸口。 有一次,

發現排泄物淋滿了他的褲腿, 我蹲下來用自己的手帕幫他擦拭, 裙子也沾上了糞便, 但是我必須就這樣趕回臺北上班。 護士接過他的輪椅, 我拎起皮包, 看著輪椅的背影, 在自動玻璃門前稍停, 然後沒入門後。

我總是在暮色沉沉中奔向機場。

火葬場的爐門前, 棺木是一隻巨大而沉重的抽屜, 緩緩往前滑行。 沒有想到可以站得那麼近, 距離爐門也不過五公尺。 雨絲被風吹斜, 飄進長廊內。 我掠開雨濕了前額的頭髮, 深深、深深地凝望, 希望記得這最後一次的目送。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 所謂父女母子一場, 只不過意味著, 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 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

而且, 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解讀《目送》

高健

1

我們的初步印象是什麼?

這是一篇傑作。 許許多多的讀者為之感動。 這篇文章成功的奧秘究竟在哪裡?讓我們先從感性出發, 做一次藝術的漫溯與探求吧。 初讀此文, 會產生一些初步的印象:

比如:

1.全文寫了六個目送片段(一組三個, 共兩組), 每組的三個片段之間居然沒有過渡!

2.全文有兩段話居然完全一樣(同學們你們敢這麼寫嗎?)

3.每個片段, 我們的感情似乎都能夠被牽動。

4.全文, 讓我們覺得意蘊豐滿, 所獲得的感悟也極為豐富。

為什麼每個片段都牽動了我們?

全文分兩個部分, 第一部分, 我目送兒子;第二部分, 我目送父親。 目送是全文線索。

在第一部分, 三次目送, 我作為目送者,感情狀態基本相同,都是一往情深,都在忍受著兒子離去的傷感與無奈。但是,兒子的情感狀態不一樣了。第一次,華安對“我”依依不捨;第二次,他是對“我”感到不耐煩(“忍受”我的深情);第三次,他是乾脆拒我於千里之外了。

不變的是我,而變化的是兒子。我的無奈,每次都不一樣;牽動我們感情的地方,三次各有不同。我們必須承認龍應台的語言非常有張力。

第一次,其實最牽動我們的是母子目光的“隔空交會”與距離越來越遠,直到華安消失在門裡。這形成了一種有張力的敘述。第二次,張力的形成,是我的深情與兒子的冷漠的反差,多情卻被無情惱。第三次,是兒子明明就在身邊,卻似遠在天邊,故意製造了距離。這應證了一句話——世界上最遠的距離,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卻不知道我愛你。龍應台巧妙地將反差很大的兩方面,結合在一起,加上精彩的細節刻畫,表現了種種感情失衡的狀態,製造出了敘述中的牽動人心的感覺。

這種失衡的感情狀態,給我們留下一個印象,面對這些“分別”,無論我多麼多情,都是無濟於事的。這種無濟於事的感覺,一次次被強化了。而三個片段的跳躍,意味著時光的迅速流逝、兒子的長大。

假如我們只看到第三個片段

這裡,請允許我假設一下:

假如,我們唯讀到第三個片段(沒看到第一第二個),我們如何設身處地地設想母親的感受,並寫一段議論抒情的文字?

此刻他二十一歲,上的大學,正好是我教課的大學。但即使是同路,他也不願搭我的車。即使同車,他戴上耳機──只有一個人能聽的音樂,是一扇緊閉的門。有時他在對街等候公車,我從高樓的窗口往下看:一個高高瘦瘦的青年,眼睛望向灰色的海;我只能想像,他的內在世界和我的一樣波濤深邃,但是,我進不去。一會兒公車來了,擋住了他的身影。車子開走,一條空蕩蕩的街,只立著一隻郵筒。

我猜,我們也許會寫:

華安,你長大了,越來愈不懂事了。我尊重你的獨立自由,但是,你要顧及你老媽的感受啊!看樣子,我必須對你進行思想教育,這怪我以前對你要求不夠嚴格,唉,悔不當初!

同學們一看就笑了。單獨看第三個片段,這樣寫,似乎也有合理性啊。當然,如果這麼寫,龍應台的文章完了,龍應台的形象也完了。為什麼龍應台的這段感悟,不是這個樣子呢?因為有了前面兩個片段。

單獨看第三個片段,與看完三個,我們的感受有哪些區別?單看第三個片段,很容易產生的情緒是——怨,怨兒子,怨自己,很容易催生的想法,是爭,要改變兒子嘛!這是一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當局者迷”的心態。所以,我們會擬寫出上面這一段。

但是,看完前兩個片段,我們就知道;不要怨兒子,也不要怨自己了。因為兒子小時候曾經多麼依戀母親啊!這就不存在小時候缺乏教育的緣故。在送兒子去美國的時候,自己多麼深情,可是兒子就是乾脆俐落的轉身而去。有了這倆片段,我們明白了兒子今天這樣,也是自然而然的發展,伴隨著兒子成長而出現的某種必然。反復出現的類似情境,就會讓作者走出“怨”“爭”的迷局,變得通達釋然。

2

議論為什麼如此精彩?

這一段議論情,極為精彩!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我慢慢地、慢慢地意識到,我的落寞,彷佛和另一個背影有關。

它十分巧妙的照應、總結了上文,又昇華了主旨,表達了人生的一種徹悟。

關鍵字之一:“一場”。什麼叫“一場”?這個“一場”,其實強調的是父女母子之間陪伴,其實是很短的。有開場,就有落幕,花無百日好,人有旦夕禍福,我們必須珍惜。這個人生短促感,從哪裡來?就是上文,三個片段的迅速推進,給我們心理上造成的暗示。

關鍵字之二:“漸行漸遠”。這個漸行漸遠,不僅僅指某一次兒子越走越遠,還指從小到大,與母親距離的不斷增大,這個詞的總結力很強。

關鍵字之三:“緣分”。這個詞,是個褒義詞,一般我們會說相聚是緣分等等。可是,“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本來是傷感無奈的。現在,緣分就是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這句話,讓我們覺得,龍應台把後半句那種傷感無奈的情緒給控制住了,悲傷也是喜悅了,這樣,主人公的形象,既一往情深,又無怨無悔;既珍惜相聚,也擔當每一次別離。這樣的語言有張力,有韻味。

關鍵字之四:“小路”和“轉彎的地方”。這最後一句話,設置了典型情境。小路,小路的轉彎處,用這個提煉了的、詩意的、典型的情境,照應了上文小學、機場、公交月臺的別離,把種種離別,進行提純,形成了這麼個場景,耐人尋味。

關鍵字之五:“背影”和“不必追”,其實潛臺詞很多。龍應台原本是想追一追的,現在看形勢(對方因為主觀或者客觀不回頭),只能目送了。而且也知道,追也追不上,追了也白追。面對不斷增大的距離,龍應台目送的同時,也給自己找到更加釋然的理由。

3

為什麼敢於重複?

目送兒子的三個片段,寫完,必須總結昇華;而我們讀了第一遍,是把對兒子目送的體驗,帶了進去。可是,寫完對父親的目送,仍然需要總結昇華,這段話第二次出現,我們會把以上所有的體驗都裝進去,生成了更深層次的理解。

這段話精煉性、包容性,真是太強了!出現兩次,強化了讀者的感受,便於讀者深入體驗,是完全必要的。

我們順便討論:為什麼不需要過渡呢?

因為散文一旦多次過渡,語言會囉嗦,或者提前透露作者的結論處的思想情感,所以不用過渡,同時也更容易形成時間迅速流動、人事滄桑的感受。

4

感情的另一種失衡

第一個片段,選擇的點,是自己到大學上班,毫無疑問,這是人生事業的新起點。工作,在父母看來,是成人自立的標誌。本來是舉家同賀的事,結果,爸爸說自己對不起女兒,然後開車走了,連門都沒送進去。爸爸自慚形穢,無疑瞬間拉大了父女的感情距離。爸爸說自己不再是以往山一樣高大溫暖的庇護者,而是成了送飼料的底層小百姓。留下女兒在風中淩亂。女兒的感情失衡,自己進步了,可爸爸“退步”了,疏遠了。

第二個片段,自己不得不在暮色四合之中,趕回臺北,爸爸又被推進門。這時候,女的感情怎能得到滿足?因為生活的壓力?不僅僅。即使留下,身患重病的父親還能和女兒正常交流嗎?是什麼東西阻礙了這份親情的表達呢?是生活?是疾病?還是命運?

第三個片段,自己還想仔細看看父親的遺容,但是,父親已緩緩滑向爐門。自己的多情與造化無情,自己想多看與時間的限制,都是矛盾。父親走了,留下女兒的回憶。

三個片段,作者一樣的深情。可是這份又始終感到缺憾,始終感到失衡。失衡之後,又不能轉變為“怨”和“爭”,——那是無用,就只有悟破,只有昇華,不然,這份缺憾,這份是傷懷,真的擔負不起啊。於是,第一部分最後的議論段,再次出現。而我們已經從這兩類六片段的目送,領悟到人生中所有的目送,所有的離別,所有的因為生老病死、主觀客觀造成的種種離別,我們都必須從容面對。

我作為目送者,感情狀態基本相同,都是一往情深,都在忍受著兒子離去的傷感與無奈。但是,兒子的情感狀態不一樣了。第一次,華安對“我”依依不捨;第二次,他是對“我”感到不耐煩(“忍受”我的深情);第三次,他是乾脆拒我於千里之外了。

不變的是我,而變化的是兒子。我的無奈,每次都不一樣;牽動我們感情的地方,三次各有不同。我們必須承認龍應台的語言非常有張力。

第一次,其實最牽動我們的是母子目光的“隔空交會”與距離越來越遠,直到華安消失在門裡。這形成了一種有張力的敘述。第二次,張力的形成,是我的深情與兒子的冷漠的反差,多情卻被無情惱。第三次,是兒子明明就在身邊,卻似遠在天邊,故意製造了距離。這應證了一句話——世界上最遠的距離,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卻不知道我愛你。龍應台巧妙地將反差很大的兩方面,結合在一起,加上精彩的細節刻畫,表現了種種感情失衡的狀態,製造出了敘述中的牽動人心的感覺。

這種失衡的感情狀態,給我們留下一個印象,面對這些“分別”,無論我多麼多情,都是無濟於事的。這種無濟於事的感覺,一次次被強化了。而三個片段的跳躍,意味著時光的迅速流逝、兒子的長大。

假如我們只看到第三個片段

這裡,請允許我假設一下:

假如,我們唯讀到第三個片段(沒看到第一第二個),我們如何設身處地地設想母親的感受,並寫一段議論抒情的文字?

此刻他二十一歲,上的大學,正好是我教課的大學。但即使是同路,他也不願搭我的車。即使同車,他戴上耳機──只有一個人能聽的音樂,是一扇緊閉的門。有時他在對街等候公車,我從高樓的窗口往下看:一個高高瘦瘦的青年,眼睛望向灰色的海;我只能想像,他的內在世界和我的一樣波濤深邃,但是,我進不去。一會兒公車來了,擋住了他的身影。車子開走,一條空蕩蕩的街,只立著一隻郵筒。

我猜,我們也許會寫:

華安,你長大了,越來愈不懂事了。我尊重你的獨立自由,但是,你要顧及你老媽的感受啊!看樣子,我必須對你進行思想教育,這怪我以前對你要求不夠嚴格,唉,悔不當初!

同學們一看就笑了。單獨看第三個片段,這樣寫,似乎也有合理性啊。當然,如果這麼寫,龍應台的文章完了,龍應台的形象也完了。為什麼龍應台的這段感悟,不是這個樣子呢?因為有了前面兩個片段。

單獨看第三個片段,與看完三個,我們的感受有哪些區別?單看第三個片段,很容易產生的情緒是——怨,怨兒子,怨自己,很容易催生的想法,是爭,要改變兒子嘛!這是一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當局者迷”的心態。所以,我們會擬寫出上面這一段。

但是,看完前兩個片段,我們就知道;不要怨兒子,也不要怨自己了。因為兒子小時候曾經多麼依戀母親啊!這就不存在小時候缺乏教育的緣故。在送兒子去美國的時候,自己多麼深情,可是兒子就是乾脆俐落的轉身而去。有了這倆片段,我們明白了兒子今天這樣,也是自然而然的發展,伴隨著兒子成長而出現的某種必然。反復出現的類似情境,就會讓作者走出“怨”“爭”的迷局,變得通達釋然。

2

議論為什麼如此精彩?

這一段議論情,極為精彩!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我慢慢地、慢慢地意識到,我的落寞,彷佛和另一個背影有關。

它十分巧妙的照應、總結了上文,又昇華了主旨,表達了人生的一種徹悟。

關鍵字之一:“一場”。什麼叫“一場”?這個“一場”,其實強調的是父女母子之間陪伴,其實是很短的。有開場,就有落幕,花無百日好,人有旦夕禍福,我們必須珍惜。這個人生短促感,從哪裡來?就是上文,三個片段的迅速推進,給我們心理上造成的暗示。

關鍵字之二:“漸行漸遠”。這個漸行漸遠,不僅僅指某一次兒子越走越遠,還指從小到大,與母親距離的不斷增大,這個詞的總結力很強。

關鍵字之三:“緣分”。這個詞,是個褒義詞,一般我們會說相聚是緣分等等。可是,“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本來是傷感無奈的。現在,緣分就是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這句話,讓我們覺得,龍應台把後半句那種傷感無奈的情緒給控制住了,悲傷也是喜悅了,這樣,主人公的形象,既一往情深,又無怨無悔;既珍惜相聚,也擔當每一次別離。這樣的語言有張力,有韻味。

關鍵字之四:“小路”和“轉彎的地方”。這最後一句話,設置了典型情境。小路,小路的轉彎處,用這個提煉了的、詩意的、典型的情境,照應了上文小學、機場、公交月臺的別離,把種種離別,進行提純,形成了這麼個場景,耐人尋味。

關鍵字之五:“背影”和“不必追”,其實潛臺詞很多。龍應台原本是想追一追的,現在看形勢(對方因為主觀或者客觀不回頭),只能目送了。而且也知道,追也追不上,追了也白追。面對不斷增大的距離,龍應台目送的同時,也給自己找到更加釋然的理由。

3

為什麼敢於重複?

目送兒子的三個片段,寫完,必須總結昇華;而我們讀了第一遍,是把對兒子目送的體驗,帶了進去。可是,寫完對父親的目送,仍然需要總結昇華,這段話第二次出現,我們會把以上所有的體驗都裝進去,生成了更深層次的理解。

這段話精煉性、包容性,真是太強了!出現兩次,強化了讀者的感受,便於讀者深入體驗,是完全必要的。

我們順便討論:為什麼不需要過渡呢?

因為散文一旦多次過渡,語言會囉嗦,或者提前透露作者的結論處的思想情感,所以不用過渡,同時也更容易形成時間迅速流動、人事滄桑的感受。

4

感情的另一種失衡

第一個片段,選擇的點,是自己到大學上班,毫無疑問,這是人生事業的新起點。工作,在父母看來,是成人自立的標誌。本來是舉家同賀的事,結果,爸爸說自己對不起女兒,然後開車走了,連門都沒送進去。爸爸自慚形穢,無疑瞬間拉大了父女的感情距離。爸爸說自己不再是以往山一樣高大溫暖的庇護者,而是成了送飼料的底層小百姓。留下女兒在風中淩亂。女兒的感情失衡,自己進步了,可爸爸“退步”了,疏遠了。

第二個片段,自己不得不在暮色四合之中,趕回臺北,爸爸又被推進門。這時候,女的感情怎能得到滿足?因為生活的壓力?不僅僅。即使留下,身患重病的父親還能和女兒正常交流嗎?是什麼東西阻礙了這份親情的表達呢?是生活?是疾病?還是命運?

第三個片段,自己還想仔細看看父親的遺容,但是,父親已緩緩滑向爐門。自己的多情與造化無情,自己想多看與時間的限制,都是矛盾。父親走了,留下女兒的回憶。

三個片段,作者一樣的深情。可是這份又始終感到缺憾,始終感到失衡。失衡之後,又不能轉變為“怨”和“爭”,——那是無用,就只有悟破,只有昇華,不然,這份缺憾,這份是傷懷,真的擔負不起啊。於是,第一部分最後的議論段,再次出現。而我們已經從這兩類六片段的目送,領悟到人生中所有的目送,所有的離別,所有的因為生老病死、主觀客觀造成的種種離別,我們都必須從容面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