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我國轄區最大的縣,面積相當於兩個浙江省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簡稱新, 位於中國西北邊陲, 首府烏魯木齊, 是中國五個少數民族自治區之一, 也是中國陸地面積最大的省級行政區, 面積166萬平方公里, 占中國國土總面積六分之一。 西元前60年, 西漢中央政權設立西域都護府, 新疆正式成為中國領土的一部分。 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設省。 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 1955年10月1日成立新疆自治區, 新疆現有14個地、州、市, 89個縣(市)。

若羌縣,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轄縣, 地處巴州東南部, 塔克拉瑪幹沙漠東南緣, 西接且末縣, 北鄰尉犁縣及鄯善縣和哈密市, 東與甘肅省、青海省交界, 南與西藏自治區接壤, 是內地進入新疆的重要門戶。 若羌縣面積20.23萬平方千米, 是全國轄區總面積最大的縣, 大約相當於2個浙江省的面積。

若羌, 西漢為西域婼羌、樓蘭(鄯善)國地。 曾經是多種文化交流、互化、傳播的孔道, 一度是最開放的地域之一。

漢文帝前元四年(前176年), 為“樓蘭”國。 元封三年(西元108年), 臣服於漢和鄰近匈奴。 元鳳四年(西元前77年), 更其國名為鄯善。 北魏興安元年(西元452年)至隋大業四年(西元608年), 鄯善為吐谷渾佔據。 大業五年(西元609年), 設鄯善郡, 同年廢郡置鄯善鎮, 隋末, 鄯善為吐谷渾重新統治。

唐上元二年(西元675年), 鄯善城改名石頭鎮(又稱典合城), 隸沙州所轄, 唐貞元年至唐末(西元785年至906年), 石頭城淪為吐蕃所統治。 五代十國至北宋, 前期石頭鎮屬西州回鶻, 後期屬於闐國。 南宋紹興元年(西元1131年), 石頭鎮為西遼王朝所統治。 宋嘉定四年(1211年), 為屈出律王所統治。 嘉定十一年(1218年), 為察合台汗國所統治。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 石頭鎮改名為羅布鎮。 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 羅布鎮為別失八裡察合台政權所統治。 清康熙十七年(1678年), 由清朝取代統治。 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 設卡克裡克縣丞, 隸新平縣轄。 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 改升婼羌縣, 屬焉耆府轄。 1959年, 改“婼羌”為“若羌”, 仍屬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若羌縣自古以來就是內地通往中亞和新疆通往內地的第二條戰略通道, 也曾是古“絲綢之路”的必經要道。 全縣轄兩個管委會、四鎮、四鄉、一團場。 全縣總人口約6.2萬人, 有蒙古族、漢族、維吾爾族、回族、東鄉族等15個民族, 其中少數民族人數占40%。 若羌紅棗、若羌灰棗聞名全國, 被譽為“中國紅棗之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