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曾經我國第一大島嶼,面積7.64萬平方公里,石油儲量8億噸

在亞歐大陸的東北部, 黑龍江入海口的東南, 有一個面積約為7.64萬平方公里島嶼, 島上有超過6000條河流及1600個湖泊, 全島富有森林資源, 其北部為針葉林地帶, 地下石油儲量至少8億噸、還有煤炭和黃金等礦產資源, 沿海地區水產資源, 是大馬哈魚的主要產區之一, 簡直是一個資源寶庫。 它曾經是我國最大的島嶼, 庫頁島。 庫頁島東面為鄂霍次克海, 西通過間宮海峽與大陸相望, 南隔宗穀海峽與日本的北海道相鄰, 現為俄羅斯聯邦最大島嶼, 屬薩哈林州管轄。

庫頁島在歷史上曾為中國朝代直接或間接統治。 早在《山海經》中便有關於庫頁島的粗略記載。 史書記載至少在晉代, 中國中原地區清楚知曉庫頁島是黑龍江口外的海中島嶼。 從隋唐時期起, 中國對包括庫頁島在內的黑龍江下游地區開始行使行政管轄權, 唐朝政府自西元725年, 開始在黑龍江下游地區設置黑水軍,

繼而又設置黑水府, 進行有效的管理和統治。

12世紀時庫頁島處於金朝政府管轄之下。 13世紀時, 元朝政府從1263-1308年連年對庫頁島用兵, 最終招撫了島上的骨鬼等部。 明朝建立後, 明朝政府又在亨滾河口(今阿姆貢河口) 對岸的特林地方設奴爾幹都指揮使司,

管轄黑龍江、 烏蘇里江流域, 其中包括庫頁島, 並在庫頁島上設置了衛、所。

1616年以後, 庫頁島在奴爾哈赤所建立的後金政權的管轄之下, 清朝建立以後, 庫頁島先歸甯古塔副都統管理(在1715年以前) , 後來又劃歸三姓副都統管轄。 1689年(清康熙二十八年), 清政府與沙皇俄國簽定《尼布楚條約》, 當中規定:黑龍江以北, 外興安嶺以南, 格爾必齊河、額爾古納河以東至海為中國領土, 中國方面的認知是將庫頁島包括在內。

1858年和1860年, 俄國迫使清政府簽訂《璦琿條約》、《中俄北京條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 包括庫頁島在內的100余萬平方公里的中國領土割讓給沙俄, 自此庫頁島在法理上和實際上, 都已經徹底脫離了中國, 至今已經過去160多年。 1905年, 日本通過《朴茨茅斯條約》獲得庫頁島北緯50°以南區域。 1905年和1918年至1925年間, 庫頁島全境被日本統治。 1945年, 蘇聯發動八月風暴行動, 佔領庫頁島全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