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大力出奇跡 手撕原子彈 他真的拯救了世界

核武器是個什麼玩意兒, 相信大家都十分清楚。

1986年的切爾諾貝利核電洩漏事件至今仍然讓那片數千平方公里的土地寸草不生,

靜謐如同鬼城。

如果說這個世界上真的有奧特曼, 他在威力巨大的核反應爐面前恐怕也要被轟成渣渣。

然而, 就是有那麼一個大神, 不但會造核武器, 還能手撕原子彈!

愛因斯坦聽了會流淚, 奧本海默看了要復活!

這不是段子~

是他, 就是他, 我們的“英雄”,

路易士·亞歷山大·斯洛廷!

作為世界上最強腕力擁有者, 手撕鬼子、石頭炸飛機在他面前都是浮雲。

故事要從long long ago 講起···

01

路易士·斯羅廷1910年出生于加拿大溫尼伯市, 他父親是個猶太人, 當年從東歐一路逃到北美的, 一家人都居住在溫尼伯北區的東歐移民集中地,

家庭環境一般般。

但或許是猶太人都有種族天賦吧, 斯羅廷從小就是個天才式的學童, 高中時期就展現出非凡的學術才能, 16歲就考上巴尼托尼大學, 本碩連讀, 還取得了理學和地質學雙學位, 之後來到倫敦國王學院繼續深造讀博。

求學之路如此順暢, 以至於他一畢業就能以研究員身份進入芝加哥大學。

不過, 如果斯羅廷能一直這麼讓人省心, 那他怕是也沒法成為傳奇。

在國王學院的時候, 他可不是一個一心唯讀聖賢書的乖寶寶, 聽說西班牙內戰了, 就一溜煙跑去參加了國際縱隊, 唱完國際歌, 又跟著皇家空軍開戰鬥機, 總之沒個消停。

哦對了, 斯羅廷的身手相當不錯, 拿過業餘拳擊手比賽的冠軍。

在順利從戰場上保住小命後,

他揣著博士學位證書去美國了, 在芝加哥大學成為了咱們小時候都想當的科學家。

在芝加哥大學工作期間, 他協助興建了美國中西部的第一套迴旋加速器。

由於花錢大手大腳, 導致年近30的斯羅廷依然在伸手啃老。 好在, 職業生涯的轉捩點很快到來了。

1942年, 斯羅廷參與了“芝加哥第一反應堆”(也是世界上第一個核反應爐)的研究, 在放射生物學方面寫了很多小論文, 從而引起了官方重視。

1943年初, 他受邀參與“曼哈頓計畫”。

02

先來科普一下這是一個什麼樣的計畫:美國陸軍部於1942年6月開始, 集中當時世界上最優秀的科學家、動員10多萬人參與的原子彈製造計畫。

後來投到日本廣島、長崎的那兩顆原子彈就是這次計畫的產物。

在曼哈頓計畫裡, 斯羅廷扮演的是原子武器組裝專家, 1945年7月16日, 他成功組裝了三一試驗用的核心, 也就是第一枚被引爆的原子彈。

斯洛廷正在組裝世界上第一枚原子彈——三位一體核子試驗的核心

因此,他被稱為“美國首席軍械工”,後來主要負責測量鈾、鈈核心的臨界品質值。

所謂臨界品質指的是可以產生鏈式反應的元素,如果單體超過這麼大的品質,那麼就會自己引發不可控的鏈式反應,產生核爆炸。

大概這麼大···

簡單地說,就是一塊如果有一塊這麼大的鈾或鈈,啥都不動它自己就會爆炸,而斯羅廷的任務就是測量出“這麼大”到底有多大。

科學家們將這種對核鏈式反應概率冒險的行為稱為“搔弄睡龍的尾巴”。

而不幸的是,一向都在騷弄尾巴的斯羅廷,這一次撓得太騷了。

當然了,他騷的不是一次兩次了。

1945年冬天的時候,斯羅廷在水下核反應爐仍然在工作的情況下,就心急火燎地潛入了六英尺深的水下,進行修理。

而按照規定,是必須等待將反應堆關閉,水池排幹才可以進行的,據估計,他受到的輻射劑量在100倫琴(照射量的單位)以上。

好在這小子福大命大,雖然上來後頭暈噁心了好幾天,膽汁都吐出來了,畢竟沒丟了命。

惡魔核心

03

但當斯羅廷遇到“惡魔核心”時,他的好運氣似乎用完了。

“惡魔核心”其實就是兩個半圓形的鈈,看著不大,但它就是傳說中原子彈的心臟。

當原子彈引爆時,兩個半球被壓在一起,超過臨界品質,引發鏈式反應,然後,核爆就產生了。

別看它們光不溜秋平平無奇,撞在一起那可是慘絕人寰。

所以正常情況下,這兩個半球都是被分開放置的。

當然了,這玩意兒做出來以後,為了繼續搞研究,並沒有把它們一個放南極一個放北極,而是依舊在同一個實驗室裡,時不時拿出來溜溜。

測量臨界值是一項非常危險的工作,稍不留神實驗室就炸沒了。

實驗室復原場景

這倆半球之所以被稱為“惡魔核心”,就是因為自從它被生產出來後,實驗室的大小事故就沒斷過。

1945年8月的時候,斯羅廷的一個小助手哈裡在做中子反射實驗的時候,不小心把另一塊放射性材料(碳化鎢)掉到了一個半球上,沒想到這就超過了臨界品質,儀錶盤轉啊轉,提醒眾人:我要爆炸了哎!

萬幸的是,掉上去的碳化鎢只是非常小的一塊,整個“惡魔核心”只是稍微超過了一點臨界值,到引爆的點還是有些距離的。

哈裡眼疾手快,把那塊碳化鎢撿了起來放到一邊。

一場核事故總算被扼殺在萌芽中。

哈裡被輻射後的手

然而,哈裡依然受到了過量的核輻射,在醫院裡躺了二十多天以後,還是撒手人寰了。

粗心,真的能要了人的命。

04

作為哈裡的導師,斯羅廷眼睜睜看著哈裡一點一點被吞噬生命,心中萬分感慨。

他非常清楚,捧著個原子彈在手心,無異於把腦袋揣褲襠裡了。

然而,他還是作了大死。

其實,在實驗室發生一系列事故以後,高層就已經決定放棄對臨界值的研究,儘快引爆這個“惡魔核心”。

消息傳來,實驗室裡的專家都很高興,畢竟搞科研搞科研,把自己搞死了也忒不划算。

然而你猜怎麼滴?

沒錯,咱們斯羅廷大神就跟偶像劇女主一樣站了出來,大聲說:“就差一點點,我們就要成功了,怎麼能在這個時候放棄呢?你們要相信自己,相信科學!再試最後一次,我們一定可以的!斯羅廷,加油!”

(此處請自動腦補臺灣腔)

在斯羅廷的堅持下,實驗室決定對惡魔核心進行最後一次臨界品質測試。

和所有說幹完這一票就金盆洗手的大俠一樣,斯羅廷悲劇了。

圖為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重演這一實驗場景

實驗的一個重要內容是,把一個鈹制的中子反射空心外殼逐漸往下放,一上一下地把鈈球包裹起來。

測試開始了,斯羅廷左手抓起9英寸直徑的鈹半球,以拇指摳住球頂的孔洞,右手用一個螺絲刀墊住,保持兩個半球沒有互相接觸,同時助手移走平常用來分離球體的墊片。

然後,他用右手的螺絲刀使兩個充當中子反射體的鈹半球稍微分開,這樣能使系統保持在亞臨界狀態。

圖為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重演這一實驗場景

這個過程看起來非常簡單,斯羅廷和助手在一次又一次的實驗中也已經做得駕輕就熟,實驗的關鍵在於要用螺絲刀將兩個半球分開,不然碰到一起,就會發生核爆。

所以,螺絲刀是關鍵。

螺絲刀···

絲刀···

刀···

哎媽呀我的刀呢?

斯羅廷手中的螺絲刀不甚滑落,掉到了地上。

“叮噹~”這是螺絲刀落地的聲音。

“啪嘰~”這是圍觀者心臟掉地上的聲音。

05

兩個半球碰到了一起。

這是武器級的鈈球,一旦合體,品質遠超臨界品質,產生“瞬發臨界”反應,並釋放出一股高性能輻射。

在幾秒鐘的時間內,實驗室中的科學家都清晰地看到,在半球之間的縫隙中,閃爍著空氣電離形成的藍光,它們獰笑著、跳躍著,即將把這座實驗室、這座大樓、甚至這座城市都毀滅。

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沒有任何中子吸收材料或者機制能夠阻擋“惡魔核心”的爆炸。

那是極為漫長的幾秒——在生命行將消失,死神躲在角落蓄勢待發的一瞬,所有人的大腦都停滯了。

當時實驗室內部場景

隨著鏈式反應啟動,中子密度以微秒為單位瘋長,每產生一個新的中子就會繼續轟擊其他鈈原子,產生能量和更多中子···

在離原子彈一米遠的地方感受爆炸,應該比離它幾百公里遠的無辜群眾更慘烈一些吧?

斯羅廷的嘴巴嘗到了一股酸味,左手感覺到劇烈的被灼傷的疼痛。

他大吼一聲,將兩個半球掰開了!

用、手、直、接、掰、開、了···

果然是練過的啊。

隨著那半個鈈球“咕嚕嚕”滾到地上,鏈式反應中止了,一場可能會毀滅大半個新墨西哥州的核爆,終於被扼殺在萌芽中。

劫後餘生,就差沒尿褲子了。

斯羅廷拯救了整個實驗室的人,拯救了整個城市!

圖為醫院拍攝斯羅廷的手部,這是一雙掰開了原子彈的手

但是,他還是受到了過量的輻射,一走出辦公室就開始嘔吐,同事們將他緊急送往醫院,也未能留住他的性命,在被折磨了整整9天以後,他離開了人世。

06

當然,這起事故的起源,是斯羅廷的不規範操作。

有助手哈裡的前車之鑒,他依然對實驗太過大意了。

在實驗中,他既沒有按照規定穿防護服,也沒有戴防護手套,僅僅穿著襯衫毛衣牛仔褲,竟然敢近距離參與核子試驗。

圖為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重演這一實驗場景

其次,他使用螺絲刀操作“惡魔核心”,是嚴重違反規程的,正確的做法應該是使用墊片分離球體。更不用提操作中居然還手滑把螺絲刀掉地上了。

一場意外造成的悲劇,雖然他力挽狂瀾地拯救了城市,但卻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

這件事後來被改編成各種小說、戲劇,搬上大螢幕,2002年,有一顆小行星被命名為“斯羅廷星”。

事後,曼哈頓計畫禁止了一切需要手工操作的實驗,而那顆“惡魔核心”,也很快被做成了原子彈在海上做了引爆實驗。

事後,科學家們在實驗室中一比一還原了當時的操作過程,模擬當時最優的處置方法,但大多數實驗者都沒有辦法像斯羅廷那樣迅速掰開“惡魔核心”。

或許,這種手撕原子彈的驚心動魄,只是上天垂憐的偶然福祉,而斯羅廷,雖為事故的始作俑者,卻也註定會被奉為拯救世界的英雄!

斯洛廷正在組裝世界上第一枚原子彈——三位一體核子試驗的核心

因此,他被稱為“美國首席軍械工”,後來主要負責測量鈾、鈈核心的臨界品質值。

所謂臨界品質指的是可以產生鏈式反應的元素,如果單體超過這麼大的品質,那麼就會自己引發不可控的鏈式反應,產生核爆炸。

大概這麼大···

簡單地說,就是一塊如果有一塊這麼大的鈾或鈈,啥都不動它自己就會爆炸,而斯羅廷的任務就是測量出“這麼大”到底有多大。

科學家們將這種對核鏈式反應概率冒險的行為稱為“搔弄睡龍的尾巴”。

而不幸的是,一向都在騷弄尾巴的斯羅廷,這一次撓得太騷了。

當然了,他騷的不是一次兩次了。

1945年冬天的時候,斯羅廷在水下核反應爐仍然在工作的情況下,就心急火燎地潛入了六英尺深的水下,進行修理。

而按照規定,是必須等待將反應堆關閉,水池排幹才可以進行的,據估計,他受到的輻射劑量在100倫琴(照射量的單位)以上。

好在這小子福大命大,雖然上來後頭暈噁心了好幾天,膽汁都吐出來了,畢竟沒丟了命。

惡魔核心

03

但當斯羅廷遇到“惡魔核心”時,他的好運氣似乎用完了。

“惡魔核心”其實就是兩個半圓形的鈈,看著不大,但它就是傳說中原子彈的心臟。

當原子彈引爆時,兩個半球被壓在一起,超過臨界品質,引發鏈式反應,然後,核爆就產生了。

別看它們光不溜秋平平無奇,撞在一起那可是慘絕人寰。

所以正常情況下,這兩個半球都是被分開放置的。

當然了,這玩意兒做出來以後,為了繼續搞研究,並沒有把它們一個放南極一個放北極,而是依舊在同一個實驗室裡,時不時拿出來溜溜。

測量臨界值是一項非常危險的工作,稍不留神實驗室就炸沒了。

實驗室復原場景

這倆半球之所以被稱為“惡魔核心”,就是因為自從它被生產出來後,實驗室的大小事故就沒斷過。

1945年8月的時候,斯羅廷的一個小助手哈裡在做中子反射實驗的時候,不小心把另一塊放射性材料(碳化鎢)掉到了一個半球上,沒想到這就超過了臨界品質,儀錶盤轉啊轉,提醒眾人:我要爆炸了哎!

萬幸的是,掉上去的碳化鎢只是非常小的一塊,整個“惡魔核心”只是稍微超過了一點臨界值,到引爆的點還是有些距離的。

哈裡眼疾手快,把那塊碳化鎢撿了起來放到一邊。

一場核事故總算被扼殺在萌芽中。

哈裡被輻射後的手

然而,哈裡依然受到了過量的核輻射,在醫院裡躺了二十多天以後,還是撒手人寰了。

粗心,真的能要了人的命。

04

作為哈裡的導師,斯羅廷眼睜睜看著哈裡一點一點被吞噬生命,心中萬分感慨。

他非常清楚,捧著個原子彈在手心,無異於把腦袋揣褲襠裡了。

然而,他還是作了大死。

其實,在實驗室發生一系列事故以後,高層就已經決定放棄對臨界值的研究,儘快引爆這個“惡魔核心”。

消息傳來,實驗室裡的專家都很高興,畢竟搞科研搞科研,把自己搞死了也忒不划算。

然而你猜怎麼滴?

沒錯,咱們斯羅廷大神就跟偶像劇女主一樣站了出來,大聲說:“就差一點點,我們就要成功了,怎麼能在這個時候放棄呢?你們要相信自己,相信科學!再試最後一次,我們一定可以的!斯羅廷,加油!”

(此處請自動腦補臺灣腔)

在斯羅廷的堅持下,實驗室決定對惡魔核心進行最後一次臨界品質測試。

和所有說幹完這一票就金盆洗手的大俠一樣,斯羅廷悲劇了。

圖為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重演這一實驗場景

實驗的一個重要內容是,把一個鈹制的中子反射空心外殼逐漸往下放,一上一下地把鈈球包裹起來。

測試開始了,斯羅廷左手抓起9英寸直徑的鈹半球,以拇指摳住球頂的孔洞,右手用一個螺絲刀墊住,保持兩個半球沒有互相接觸,同時助手移走平常用來分離球體的墊片。

然後,他用右手的螺絲刀使兩個充當中子反射體的鈹半球稍微分開,這樣能使系統保持在亞臨界狀態。

圖為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重演這一實驗場景

這個過程看起來非常簡單,斯羅廷和助手在一次又一次的實驗中也已經做得駕輕就熟,實驗的關鍵在於要用螺絲刀將兩個半球分開,不然碰到一起,就會發生核爆。

所以,螺絲刀是關鍵。

螺絲刀···

絲刀···

刀···

哎媽呀我的刀呢?

斯羅廷手中的螺絲刀不甚滑落,掉到了地上。

“叮噹~”這是螺絲刀落地的聲音。

“啪嘰~”這是圍觀者心臟掉地上的聲音。

05

兩個半球碰到了一起。

這是武器級的鈈球,一旦合體,品質遠超臨界品質,產生“瞬發臨界”反應,並釋放出一股高性能輻射。

在幾秒鐘的時間內,實驗室中的科學家都清晰地看到,在半球之間的縫隙中,閃爍著空氣電離形成的藍光,它們獰笑著、跳躍著,即將把這座實驗室、這座大樓、甚至這座城市都毀滅。

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沒有任何中子吸收材料或者機制能夠阻擋“惡魔核心”的爆炸。

那是極為漫長的幾秒——在生命行將消失,死神躲在角落蓄勢待發的一瞬,所有人的大腦都停滯了。

當時實驗室內部場景

隨著鏈式反應啟動,中子密度以微秒為單位瘋長,每產生一個新的中子就會繼續轟擊其他鈈原子,產生能量和更多中子···

在離原子彈一米遠的地方感受爆炸,應該比離它幾百公里遠的無辜群眾更慘烈一些吧?

斯羅廷的嘴巴嘗到了一股酸味,左手感覺到劇烈的被灼傷的疼痛。

他大吼一聲,將兩個半球掰開了!

用、手、直、接、掰、開、了···

果然是練過的啊。

隨著那半個鈈球“咕嚕嚕”滾到地上,鏈式反應中止了,一場可能會毀滅大半個新墨西哥州的核爆,終於被扼殺在萌芽中。

劫後餘生,就差沒尿褲子了。

斯羅廷拯救了整個實驗室的人,拯救了整個城市!

圖為醫院拍攝斯羅廷的手部,這是一雙掰開了原子彈的手

但是,他還是受到了過量的輻射,一走出辦公室就開始嘔吐,同事們將他緊急送往醫院,也未能留住他的性命,在被折磨了整整9天以後,他離開了人世。

06

當然,這起事故的起源,是斯羅廷的不規範操作。

有助手哈裡的前車之鑒,他依然對實驗太過大意了。

在實驗中,他既沒有按照規定穿防護服,也沒有戴防護手套,僅僅穿著襯衫毛衣牛仔褲,竟然敢近距離參與核子試驗。

圖為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重演這一實驗場景

其次,他使用螺絲刀操作“惡魔核心”,是嚴重違反規程的,正確的做法應該是使用墊片分離球體。更不用提操作中居然還手滑把螺絲刀掉地上了。

一場意外造成的悲劇,雖然他力挽狂瀾地拯救了城市,但卻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

這件事後來被改編成各種小說、戲劇,搬上大螢幕,2002年,有一顆小行星被命名為“斯羅廷星”。

事後,曼哈頓計畫禁止了一切需要手工操作的實驗,而那顆“惡魔核心”,也很快被做成了原子彈在海上做了引爆實驗。

事後,科學家們在實驗室中一比一還原了當時的操作過程,模擬當時最優的處置方法,但大多數實驗者都沒有辦法像斯羅廷那樣迅速掰開“惡魔核心”。

或許,這種手撕原子彈的驚心動魄,只是上天垂憐的偶然福祉,而斯羅廷,雖為事故的始作俑者,卻也註定會被奉為拯救世界的英雄!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