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芳華》:你越埋頭苦幹 領導越當你是工具

前段時間, 有個畢業後在國內某三線互聯網公司入職一年多的朋友小吳問我說:我每天都辛苦工作, 從來不鑽空子劃水, 加班也一次不落, 為什麼領導從來都不會提什麼升職加薪的事情呢?甚至我都不覺得領導有表達過賞識我的意思, 除了口頭幾句“辛苦了, 真勤快”之類。

其實類似的經歷我也體驗過, 當時同樣新入職的我, 感受就是根本沒有人在意你工作的辛苦與否, 或許當你辛勤加班時恰好被領導看見, 他會發出感歎並誇獎你幾句, 令你覺得自己的付出得到了肯定, 然而, 事後你會發現,

這根本就是一種言不由衷的捧場做戲而已, 特別是對於一個久居職場的老領導而言, 這種讚賞之詞他們早已駕輕就熟。

大概是因為最近頻繁回國, 一方面我感歎國內各種市場欣欣向榮的大環境, 一方面又驚訝於如今國內職業新人的工作強度如此之大, 可以說, 如今對於職業新員工而言, 環境是越來越不友好了。

舉個例子, 在過去我那會兒, 週六加班屬於很少數的現象, 下班時間也基本不會超過7點, 而如今996已經成了某種常態。 我那時候工作, 只要解決了手中的專案, 那麼剩下的時間自由支配也不是不可以。 而如今競爭激烈的大環境決定了, 你即便做好了事情, 也必須要做出努力工作的姿態, 一刻都不能放鬆。

而且, 更重要的一點在於, 在這種企業文化或是價值觀的薰陶下, 你不這麼做, 就意味著你對這個企業沒有全身心投入。

因此, 很多年輕的新入職者並不知道該如何應對, 他們的想法可能很簡單, 就像小吳對我說的那樣:反正我只要拼命工作, 總會讓領導發現我這努力的勁頭。

甚至在他看來, 只有這麼幹才能在這個集體中超過同期的其他入職者。

然而事實是, 這樣做或許真的可以被領導賞識, 但是一來不夠高效, 屬於一種笨拙的方式, 二來你也不能排除有很多其他新人也抱著同樣的想法, 面對他們, 可能你只能用更加努力的架勢才能突顯而出, 而久而久之, 不說別的, 對於身體健康方面, 也不是一件值得長久持續的好事情。

這可是正兒八經的事實嘛, 如今喝酒喝死的新員工的確少了, 然而過勞死猝死的員工卻更多了。

當你選擇了用努力工作這一唯一的方法, 來期待在公司中可以得到提拔和領導的賞識時, 你有想過領導是怎樣看待你的嗎?

我們不妨看看曾經的“考研名師”, 如今也成了老闆的張雪峰在《快樂大本營》中的言論吧。 先是有一位嘉賓問他關於公司五險一金的待遇時, 張雪峰不僅沒有正面回答, 而且直接表示他非常討厭招聘時問五險一金的求職者, 這些求職者在他看來是以“進入職場的目標是未來以拿退休金去生活的人”,

基本上沒啥追求。

好, 我們姑且不討論五險一金福利這個話題, 那麼再來看看加班呢?在他看來, 加班是說明這個公司的發展勢頭很好, 因此才需要加班, 所以呢?員工加班是應該值得慶倖的對吧?所以張雪峰才會說, 加班費咱不說給不給, 你得先自願加班, 表示出你有這種為公司拼搏的精神出來再說……

而且最值得注意的一句話,是張老闆的這一句:不談加班費不意味著沒有,你要相信只要你努力,老闆都看得見!

那麼,你的努力,老闆們真的看得見你嗎?

還真的看得見。

相信這些個老江湖吧,老闆也都是過來人,正如你只要偷懶開小差就立刻會被發現一樣,你的勤勤懇懇自然也在他們的眼裡。然而問題在於,他們看到你努力,就意味著你可以獲得升職加薪,一路走上人生巔峰嗎?

還真不是。

因為你的努力,在老闆們看來,其實只是一種“非常合理”的行為。你越努力,就意味著你的工作模式,就是通過加倍的工作量,來達到超過預期的水準。那麼老闆自然也願意投其所好,把更多複雜、更加難以處理,更加沒有人願意做的事情分派給你。

說好聽點的,你是公司的敬業標兵,說不好聽的,你就是領導上司們的一件工具而已。

恰好,最近上映的電影《芳華》裡,也有這樣的一個例子:文工團裡的“活雷鋒”劉峰,一個什麼髒活累活都二話不說就幹的勞模,出現任何常人難以解決的問題,團裡第一時間都會找他來處理。平時能抓逃掉的豬,各種電器設備壞了攬下來修理,半夜還想著幫人打傢俱……

然而,就是這麼個努力工作的模範式人物,到頭來所獲得的,又是什麼樣的待遇呢?

是的,政委領導的確是看在眼裡,給了他去上學進修的機會。但是在他拒絕之後,就再也沒人提這碼事了。仿佛就像一個給你的獎金,你愛領不領,不領拉倒,總之我們的心意已經盡到了。

於是劉峰永遠都是同樣的待遇,永遠要付出更多的勞力來繼續維持自己的人設。至少在電影裡,除了那個進修機會之外,他的任何付出都似乎是理所應當的。甚至當林丁丁知道了劉峰對自己多年的愛慕之情後,竟然說了句:他是活雷鋒,怎麼能談戀愛呢?

合著默默奉獻的人,生來就是給你們做牛做馬的唄?

更令人心寒的是,這個勞動榮譽多到數不清的老好人,這個因為參加抗洪砸傷了腰的英雄,就因為一件無中生有的“耍流氓”行為,就被清理出文工團,趕到最危險的前線連隊,說不好聽就是讓他去送命。那一刻,平時辛苦努力都看在眼裡的老闆們、領導們,有一個站出來替他說一句話嗎?有一個會記得劉峰是多麼好的一個同志嗎?

沒有,一個也沒有。

你說這是藝術加工的電影劇情,但你信嗎?現實裡哪怕你幹得累成狗,出了點差錯犯了點失誤,到頭來你依然會被領導上司們罵得狗血淋頭。那時候老闆們眼中的你,就是一個“害公司蒙受了損失”的問題製造者,沒有人會在意你付出了多少辛苦。

如果往長遠裡去說,一旦你的“刻苦工作”人設已經建立完畢,那麼就像劉峰一樣,你之後就不能有任何懈怠,因為大家都默認對你的預期就是超強度的工作,偷一點懶就好比白紙上的墨點一樣清晰可見。

說了這麼多,其實我並不是想說,你們以後別努力工作了,都偷懶吧,反正再努力也沒用。

不是的,我不是這個意思。

我只是想表達,如果你想獲得在新集體(包括老員工也可以參考)中快速晉升的機會,就不能只是傻乎乎地指望努力工作這麼一條途徑。你或許想問,那應該怎樣去做呢?

千萬別想什麼吹牛拍馬的諂媚一套,現在的老闆領導們不再是過去體制下的那些,各個心裡清楚得很,玩這一套用處不大。想要獲得他們的認可,首先你需要做的,是讓自己成為這個團隊或是公司裡,不可替代的那一個。

當然,這話說起來容易。事實上,哪怕你不是完全不可替代,至少你需要往這個方向上去靠。舉個我同學的例子,她海歸後去了三線城市一家普通的供應商公司,因為公司基本從不和國外打交道,也不需要寫英文說明書說明的。因此公司裡,沒有一個人英語特別好,也沒有招任何一個擅長英語或是相關專業的人。

然後某天忽然公司老闆聯絡上了一個管道,可以交易到海外,這時候當務之急就是把公司產品翻譯成英文資料。這時我那個同學立刻說:這個我可以完成。果然靠著她多年的海外背景,詞彙量和英文翻譯水準,立刻就從其他人那裡脫穎而出了。

從此之後,她之前的活就交給其他人來做,而公司裡只要涉及外文的事務,統統交給她來打理,事情並不多,但是老闆也不想再多招一個專人處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她就是這個團隊裡,不可替代的那一個。

同樣的事情在我自己身上也發生過類似的,在美國一家很小的公司工作時,因為我對心理學有挺深的瞭解,HR團隊在制定一些方案時,都會讓我幫著出主意,好處當然也是有的,我在HR那裡的口碑杠杠的……

所以說,你需要儘量發掘出自己和其他新老同事之間,能發揮你特點的領域,並依靠這種領域打造你的獨一無二性,或者至少抓住你能夠展現出你實力的機會。這比悶著頭瞎工作要有效果地多。後者只會徒然增加工作小時數,沒有帶來對團隊對公司有效的效益增長,領導是不會對你青眼有加的。

當你漸漸成為一個團隊中不可或缺的那一個之後,就需要慢慢讓領導對你建立依賴感。所謂依賴感,就是某些工作他第一時間就會讓你來做,這種工作可不是那種無腦髒活苦活,沒有人願意做的那種,而是只有你能處理好的任務。

通過完成大量這類的任務之後,領導就會慢慢對你產生依賴感。而依賴感是通過什麼來表現的呢?自然就是不放你走啊……換言之,也就是給你升職加薪,甚至有可能進入核心團隊。這都是有各種實例證明的。

而反例就是《芳華》中劉峰那樣的,事實證明在如今的年代,他的付出更加難以被人發現。

在如今這個競爭激烈的時代,想要更好地出人頭地,更加需要展現出你過人的一面,而不是僅僅悶頭苦幹活。

而且最值得注意的一句話,是張老闆的這一句:不談加班費不意味著沒有,你要相信只要你努力,老闆都看得見!

那麼,你的努力,老闆們真的看得見你嗎?

還真的看得見。

相信這些個老江湖吧,老闆也都是過來人,正如你只要偷懶開小差就立刻會被發現一樣,你的勤勤懇懇自然也在他們的眼裡。然而問題在於,他們看到你努力,就意味著你可以獲得升職加薪,一路走上人生巔峰嗎?

還真不是。

因為你的努力,在老闆們看來,其實只是一種“非常合理”的行為。你越努力,就意味著你的工作模式,就是通過加倍的工作量,來達到超過預期的水準。那麼老闆自然也願意投其所好,把更多複雜、更加難以處理,更加沒有人願意做的事情分派給你。

說好聽點的,你是公司的敬業標兵,說不好聽的,你就是領導上司們的一件工具而已。

恰好,最近上映的電影《芳華》裡,也有這樣的一個例子:文工團裡的“活雷鋒”劉峰,一個什麼髒活累活都二話不說就幹的勞模,出現任何常人難以解決的問題,團裡第一時間都會找他來處理。平時能抓逃掉的豬,各種電器設備壞了攬下來修理,半夜還想著幫人打傢俱……

然而,就是這麼個努力工作的模範式人物,到頭來所獲得的,又是什麼樣的待遇呢?

是的,政委領導的確是看在眼裡,給了他去上學進修的機會。但是在他拒絕之後,就再也沒人提這碼事了。仿佛就像一個給你的獎金,你愛領不領,不領拉倒,總之我們的心意已經盡到了。

於是劉峰永遠都是同樣的待遇,永遠要付出更多的勞力來繼續維持自己的人設。至少在電影裡,除了那個進修機會之外,他的任何付出都似乎是理所應當的。甚至當林丁丁知道了劉峰對自己多年的愛慕之情後,竟然說了句:他是活雷鋒,怎麼能談戀愛呢?

合著默默奉獻的人,生來就是給你們做牛做馬的唄?

更令人心寒的是,這個勞動榮譽多到數不清的老好人,這個因為參加抗洪砸傷了腰的英雄,就因為一件無中生有的“耍流氓”行為,就被清理出文工團,趕到最危險的前線連隊,說不好聽就是讓他去送命。那一刻,平時辛苦努力都看在眼裡的老闆們、領導們,有一個站出來替他說一句話嗎?有一個會記得劉峰是多麼好的一個同志嗎?

沒有,一個也沒有。

你說這是藝術加工的電影劇情,但你信嗎?現實裡哪怕你幹得累成狗,出了點差錯犯了點失誤,到頭來你依然會被領導上司們罵得狗血淋頭。那時候老闆們眼中的你,就是一個“害公司蒙受了損失”的問題製造者,沒有人會在意你付出了多少辛苦。

如果往長遠裡去說,一旦你的“刻苦工作”人設已經建立完畢,那麼就像劉峰一樣,你之後就不能有任何懈怠,因為大家都默認對你的預期就是超強度的工作,偷一點懶就好比白紙上的墨點一樣清晰可見。

說了這麼多,其實我並不是想說,你們以後別努力工作了,都偷懶吧,反正再努力也沒用。

不是的,我不是這個意思。

我只是想表達,如果你想獲得在新集體(包括老員工也可以參考)中快速晉升的機會,就不能只是傻乎乎地指望努力工作這麼一條途徑。你或許想問,那應該怎樣去做呢?

千萬別想什麼吹牛拍馬的諂媚一套,現在的老闆領導們不再是過去體制下的那些,各個心裡清楚得很,玩這一套用處不大。想要獲得他們的認可,首先你需要做的,是讓自己成為這個團隊或是公司裡,不可替代的那一個。

當然,這話說起來容易。事實上,哪怕你不是完全不可替代,至少你需要往這個方向上去靠。舉個我同學的例子,她海歸後去了三線城市一家普通的供應商公司,因為公司基本從不和國外打交道,也不需要寫英文說明書說明的。因此公司裡,沒有一個人英語特別好,也沒有招任何一個擅長英語或是相關專業的人。

然後某天忽然公司老闆聯絡上了一個管道,可以交易到海外,這時候當務之急就是把公司產品翻譯成英文資料。這時我那個同學立刻說:這個我可以完成。果然靠著她多年的海外背景,詞彙量和英文翻譯水準,立刻就從其他人那裡脫穎而出了。

從此之後,她之前的活就交給其他人來做,而公司裡只要涉及外文的事務,統統交給她來打理,事情並不多,但是老闆也不想再多招一個專人處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她就是這個團隊裡,不可替代的那一個。

同樣的事情在我自己身上也發生過類似的,在美國一家很小的公司工作時,因為我對心理學有挺深的瞭解,HR團隊在制定一些方案時,都會讓我幫著出主意,好處當然也是有的,我在HR那裡的口碑杠杠的……

所以說,你需要儘量發掘出自己和其他新老同事之間,能發揮你特點的領域,並依靠這種領域打造你的獨一無二性,或者至少抓住你能夠展現出你實力的機會。這比悶著頭瞎工作要有效果地多。後者只會徒然增加工作小時數,沒有帶來對團隊對公司有效的效益增長,領導是不會對你青眼有加的。

當你漸漸成為一個團隊中不可或缺的那一個之後,就需要慢慢讓領導對你建立依賴感。所謂依賴感,就是某些工作他第一時間就會讓你來做,這種工作可不是那種無腦髒活苦活,沒有人願意做的那種,而是只有你能處理好的任務。

通過完成大量這類的任務之後,領導就會慢慢對你產生依賴感。而依賴感是通過什麼來表現的呢?自然就是不放你走啊……換言之,也就是給你升職加薪,甚至有可能進入核心團隊。這都是有各種實例證明的。

而反例就是《芳華》中劉峰那樣的,事實證明在如今的年代,他的付出更加難以被人發現。

在如今這個競爭激烈的時代,想要更好地出人頭地,更加需要展現出你過人的一面,而不是僅僅悶頭苦幹活。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