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有人誇朱元璋“天生聖人”,朱元璋聽後勃然大怒,當即砍了他的頭

大家好, 我是柏舟。 今天給大家講講柏舟讀《廿二史劄記》時候看到的一些趣事。

眾所周知, 古人取名和稱呼都是要避諱的, 比如東漢的光武帝劉秀時期, 秀才就因為要避諱而被改成了“茂才”, 而西漢初著名的權後呂雉, 因為名字中有“雉”字, 當時在文書上遇見這個字, 都要統稱“野雞”。

這自然是名字上面的避諱, 還有許多文字上的避諱。

清朝時候的文字獄大家都已經熟知了, 而明初洪武時期, 朱元璋因為自己的出身, 也狠狠地砍過幾個人的腦袋。

眾所周知, 朱元璋是做過合適也做過賊(即是起義軍)的, 自然對這方面極其避諱。

在古代, 冬至和元旦(非現在的西曆元旦)、皇帝皇后的誕辰、祭祀等重要節日或者活動時, 天下各級官員都是需要上表來祝賀的。 無非是皇帝賞賜, 官員謝恩, 一個討個吉利, 一個拍拍馬屁。

在當時三司衛上給朱元璋的表箋, 都是各省的“教官”寫的。

朱元璋雖說當了皇帝後惡補了不少文采, 但終歸是泥腿子出身, 對些知識一知半解, 比如浙江的林元亮給自己上司寫的寫增俸表裡, 有一句“作則垂憲”, 朱元璋一看, “則”同“賊”, 你小子是在嘲諷我?

哢嚓, 一刀就把這位府學教授砍了。

因為同一個字砍了的還有北平(北京)的趙伯甯, 因為他寫祝賀用的萬壽表時, 用了“垂子孫而作則”的說法, 也被殺。

砍了“罵”他是賊的不夠, 朱元璋還砍了“罵”他之前當過和尚的。

比如常州的蔣鎮寫了份《正旦賀表》, 裡面有一句“睿性生知”, 生就是“僧”, 你在嘲笑我做過和尚?

於是朱元璋反手就是一刀。

還有不少摸不清他是這麼理解的案例, 柏舟就不一一細數了。

不過有一則最為經典, 按照《閑中今古錄》中的記載, 杭州徐一夔寫了賀表, 裡面有“光天之下, 天生聖人, 為世作則”的句子, 朱元璋看了大怒:“生”者“僧”也, 說我做過和尚。 “光”, 是說我是光頭。 “則”字音近“賊”。

一份賀表裡三個忌諱, 這位可憐的徐教授就當即被砍了腦袋。

害得禮官瑟瑟發抖, 求著朱元璋給份賀表樣板,

朱元璋親自寫了一份賀表, 後面才漸漸少了這種事情。

說起來這事還是當初的開國功臣們弄出來的禍事。 當時朱元璋準備尊文抑武, 那些開國勳臣們哪個不是屍山血海裡殺出來的武將, 哪怕朱元璋說亂世用武, 治世用文的說法也沒有讓他們心理平衡。

於是他們就打了個小報告, 老大你看啊, 文人都喜歡譏諷別人, 像張九四這麼厚待文人, 請他們幫忙起個名字, 都被騙著起了個“士誠”的名字。

朱元璋好奇的問, 張士誠這個名字蠻好聽的啊。

武將們說, 孟子說啦, “士誠小人也”。

朱元璋一聽, 心裡就開始懷疑了, 就批閱天下奏摺、賀表, 因為開國不就, 朱元璋的文學素養還沒後面那麼高, 越看越生氣, 自然就產生了這麼多的“文字之禍”, 這也導致了明初有很長一段時期文人不敢出仕做官。

當然, 比起動則抄家滅門的清朝文字獄來說, 還差得遠呢。

諸君以為, 朱元璋的做法有沒有問題?

圖片來源於網路, 侵權請聯繫, 本文系柏舟原創, 僅用於“南北往事”、“柏舟的南北往事”兩處。 參考書籍:《廿二史劄記》、陳學霖《明太祖文字獄案考疑》。

參考書籍:《廿二史劄記》、陳學霖《明太祖文字獄案考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