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吳用為何不跟著宋江去打祝家莊?

宋公明三打祝家莊是《水滸傳》中非常精彩的一出鬥爭戲, 是梁山泊走上武裝反抗朝廷道路的重要標誌, 也是宋公明上樑山后指揮的第一次規模很大的戰役。

祝家莊地理位置險要, 易守難攻, 在後來的實戰中, 宋公明也確實吃了兩次敗仗, 損失了許多軍馬。 那麼, 這麼重要的一場戰鬥, 梁山的軍師, 智多星吳用為何不去參加?

有兩方面的因素, 一方面是宋公明想要自己逞英豪, 你不是梁山的智囊嗎?你不是軍師嗎?我不用你, 照樣可以打勝仗。 如果吳用參加了戰鬥, 最後勝利了, 人們會說這是吳軍師的功勞,

就顯不出宋公明瞭。 宋公明剛上梁山, 迫切需要在軍隊中樹立威望, 進而架空晁蓋, 這麼好的機會, 他是要好好表現一把的。 因此, 他並沒有請吳用參加, 看一下他帶的人馬:

宋江教喚鐵面孔目裴宣, 計較下山人數, 啟請諸位頭領, 同宋江去打祝家莊,

定要洗蕩了那個村坊。 商量已定, 除晁蓋頭領鎮守山寨不動外, 留下吳學究、劉唐, 並阮家三弟兄、呂方、郭盛, 護持大寨。 原撥定守灘、守關、守店有職事人員, 俱各不動。 又撥新到頭領孟康管造船只, 頂替馬麟監督戰船。 寫下告示, 將下山打祝家莊頭領分作兩起:頭一撥, 宋江、花榮、李俊、穆弘、李逵、楊雄、石秀、黃信、歐鵬、楊林, 帶領三千小嘍羅, 三百馬軍, 披掛已了, 下山前進;第二撥便是林沖、秦明、戴宗、張橫、張順、馬麟、鄧飛、王矮虎、白勝, 也帶三千小嘍羅, 三百馬軍, 隨後接應;再著金沙灘、鴨嘴灘二處小寨, 只教宋萬、鄭天壽守把, 就行接應糧草。

鐵面孔目裴宣是梁山上的軍政司, 主管賞功罰罪。 這調兵遣將的事應該由軍師吳用來管。 可是, 宋公明怕吳用搶了他的風頭,

沒有找吳用商量, 而是找這個鐵面孔目裴宣研究調兵遣將。

這用意就已經很明顯了, 當然, 吳用也是很聰明的, 他看穿了宋江的心思, 也沒有提出要去參加這場戰鬥。 另一方面, 可以看出, 宋江所帶軍馬都是他在江州發展的心腹兄弟,

都是他自己的人, 是自己的“江州幫”。 而吳用是跟著晁蓋上山的, 雖然也幫著自己說了不少話, 但是, 他“到底是姓蔣還是姓汪”尚不明確, 事關自己能否在軍隊中樹立起威望的大事, 帶著這麼一個老滑頭, 誰知道他會不會耍什麼花樣?

吳用這方面也是故作矜持, 待價而沽, 等你吃了敗仗, 就知道我這個軍師的重要了。 他此時已然看透了宋公明的野心, 日後必然取晁蓋而代之。 因此, 他要引起宋公明的重視, 但是又不能太主動, 太主動宋江不會珍惜。 而是要選擇在最關鍵的時候, 最恰到好處的時候。 所以, 在三打祝家莊的時候, 他出現了。 此時正是宋公明連吃敗仗的時候, “宋江其夜在帳中納悶, 一夜不睡, 坐而待旦。 ”

吳用這時候站出來給宋江幫忙, 無異於是雪中送炭。 看宋江的表現:宋江聽罷, 十分驚喜, 連忙問道:“這祝家莊如何旦夕可破?機會自何而來?”吳用仍然是故作矜持, 拿捏得恰到好處, 並沒有急於說出計策, 而是“笑著, 不慌不忙, 迭兩個指頭, 說出這個機會來”。 可見吳用手段之高明。 不僅如此,為了打消宋江的猜疑,他並沒有說是自己主動要求前來幫忙的,那樣子就有前來爭功的嫌疑了,而是說:“山寨裡晁頭領多聽得哥哥先次進兵不利,特地使將吳用並五個頭領來助戰。”一方面消解了宋江的猜疑,另一方面又一針見血地點出了宋江眼下的窘境——“多聽得哥哥先次進兵不利”。你現在很衰,就別再裝犢子了!

夠厲害吧,論奸詐和陰險手段,梁山上也就吳用能和宋江媲美。到後來宋江執政梁山後,兩個人經常在一起研究整人害人的手段,很典型的有賺美髯公朱仝和玉麒麟盧俊義上山等等。

(以上圖片來自網路)

不僅如此,為了打消宋江的猜疑,他並沒有說是自己主動要求前來幫忙的,那樣子就有前來爭功的嫌疑了,而是說:“山寨裡晁頭領多聽得哥哥先次進兵不利,特地使將吳用並五個頭領來助戰。”一方面消解了宋江的猜疑,另一方面又一針見血地點出了宋江眼下的窘境——“多聽得哥哥先次進兵不利”。你現在很衰,就別再裝犢子了!

夠厲害吧,論奸詐和陰險手段,梁山上也就吳用能和宋江媲美。到後來宋江執政梁山後,兩個人經常在一起研究整人害人的手段,很典型的有賺美髯公朱仝和玉麒麟盧俊義上山等等。

(以上圖片來自網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