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韓國中醫申遺,你怎麼看這件事?

韓醫申遺

事情還要從李氏朝鮮時代說起, 1596年, 朝鮮國王宣祖的御醫許浚想要編纂一本老百姓也能看的懂得醫書, 這樣老百姓有點小病自己就可以醫治。 朝鮮國王宣祖一聽這是好事啊, 馬上下旨由許浚帶頭成立一個編纂組, 將宮中的醫書都交給他, 由他來編纂。

張娜拉在“大陸圈錢門”事件後曾身著韓國傳統服飾到李時珍墓前祭拜

此時的朝鮮王宮裡哪有什麼本土醫書啊, 都是宋、金、元朝時期的流傳過來的一些醫書, 許浚根據這些醫書和明朝醫學, 自己刪刪減減, 開始了坎坷的編纂之路。 1597年, 因為日本入侵朝鮮, 編纂小組被迫解散, 大家紛紛逃命去了。 等到日本被明朝打回去了, 這編纂小組組員死的死, 老的老, 只剩下了許浚一個人編纂。

結果又過了十幾年, 這書還沒編好。 1608年, 當初支持編書的宣祖都去世了, 許浚還沒完成一半。 而許浚也被新君流放到了義州,

最終在流放過程中把《東醫寶鑒》這本集“大韓民國”“東醫”精華的醫書編纂成功。

《東醫寶鑒》

平心而論, 這本醫書編的真不錯, 不僅中國對其評價很高, 就連日本也是好評連連。 但是, 幾百年後, 韓國似乎就把這本編輯得來的醫書當成了自己的, 全然忘記了《東醫寶鑒》中引用的幾乎全部都是中國醫書!恬不知恥的拿到國際上去申遺, 並且聲稱這本書是“韓醫學”的精華所在。

繼端午祭申報成功之後, 韓國又傳出擬將中醫改為韓醫申報世界遺產, 拿一本所謂韓醫學聖典《東醫寶鑒》做文章。 而中國自2003年以來,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就中醫藥“申遺”工作列為專項進行研究, 並成立了“申遺”委員會, 醞釀中醫藥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雙方互爭高下, 一時間引發多方爭論。

話說韓國將一本問世400周年的韓醫學聖典《東醫寶鑒》作為引子, 提出“中醫申遺”。 殊不知, 《東醫寶鑒》的內容多取自中醫, 主要參考中國醫書如《素問》、《靈樞》、《傷寒論》等撰集而成, 其核心是以醫學“氣血運行, 四象分辨,

五行生克”來提示醫學本質, 是受中國道家影響頗深的一部醫典。

檢索歷史, 日本侵佔朝鮮半島前, “韓醫”的記錄為零。 過去, 由於“漢醫”、“韓醫”的韓文表達方式是一致的, 1962年, 韓國政府廢除了韓醫師制度, 遭反對後韓國政府才放棄該念頭, 韓國醫院招牌上所謂“漢醫院”、“韓醫院”, 其實就是中醫。 1986年4月, 韓國國會通過了《醫療改正案》, 才明確把“漢醫學”改為“韓醫學”。 上世紀90年代, 韓國的醫生協會和藥劑師協會提出改革方案, 建議韓國政府實現韓醫與西醫結合的一元化, 又遭強烈反對。

大難不死, “韓醫”發福了, 做韓醫須6年的韓醫學專業學習, 通過全國統一資格考試。 韓國保健福祉部還投入7.62億美元, 舉辦韓醫學國際博覽會, 進行海外韓醫學古文獻調查研究(多來自中國的圖書館)等。

除了彈藥準備, 韓國“中醫申遺”策略中還派出強勁推手。 1999年,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一次成立“人類口傳及無形遺產”國際評審委員會, 韓國學者林頓熙就積極參與, 韓國這次申遺, 他是主力。 另一學者徐慶浩則成為“世界記憶遺產”國際顧問委員會的委員。

韓國申遺招數百出,甚至把中國的神農氏、李時珍變成高麗人。他們稱自己發明的針灸,是根據《黃帝內經·素問篇·卷四》“砭石者,亦從東方來”。“東方”就是韓國,針灸就是他們的東西。

自2003年以來,無論是官方或民間,都為中醫申遺打了不少漂亮戰。先是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就中醫藥“申遺”工作列為專項進行研究,並成立了“申遺”委員會,開始醞釀中醫藥申報世界文化遺產。2005年11月,中醫藥管理局向文化部報送了《中醫藥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草案》。該草案將中醫理論、養生、診法、療法、方劑、中藥、針灸和民族醫藥(含藏醫藥和蒙醫藥)八部分“打包”成一個專案,規模大、規格高。

2006年,國家頒佈的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傳統醫藥作為第九大類共9個項目列入名錄。中國傳統醫藥申遺委員會召開會議,重點研究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計畫、內容和策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在申報進度報告中稱:“建議由我局從國家的戰略高度提出中醫藥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希望能引起有關國家領導人的關注,優先申報。”

韓國“中醫”申遺,亦引發民間弘揚中醫高潮。由中醫師徐小周舉辦的北京厚樸中醫學堂來了16位德國學習者,德國學生在中國學習針灸、艾灸、拔罐、刮痧等傳統的中醫療法,見識了真正中藥配製的過程,又體驗了美味藥膳。另外,“中醫中藥中國行”活動在北京啟動,活動計畫3年完成,行程遍及全國各省、市、自治區,所到之處皆受到百姓強烈追捧。

獨立學者靈遁者整理提供。

韓國申遺招數百出,甚至把中國的神農氏、李時珍變成高麗人。他們稱自己發明的針灸,是根據《黃帝內經·素問篇·卷四》“砭石者,亦從東方來”。“東方”就是韓國,針灸就是他們的東西。

自2003年以來,無論是官方或民間,都為中醫申遺打了不少漂亮戰。先是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就中醫藥“申遺”工作列為專項進行研究,並成立了“申遺”委員會,開始醞釀中醫藥申報世界文化遺產。2005年11月,中醫藥管理局向文化部報送了《中醫藥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草案》。該草案將中醫理論、養生、診法、療法、方劑、中藥、針灸和民族醫藥(含藏醫藥和蒙醫藥)八部分“打包”成一個專案,規模大、規格高。

2006年,國家頒佈的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傳統醫藥作為第九大類共9個項目列入名錄。中國傳統醫藥申遺委員會召開會議,重點研究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計畫、內容和策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在申報進度報告中稱:“建議由我局從國家的戰略高度提出中醫藥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希望能引起有關國家領導人的關注,優先申報。”

韓國“中醫”申遺,亦引發民間弘揚中醫高潮。由中醫師徐小周舉辦的北京厚樸中醫學堂來了16位德國學習者,德國學生在中國學習針灸、艾灸、拔罐、刮痧等傳統的中醫療法,見識了真正中藥配製的過程,又體驗了美味藥膳。另外,“中醫中藥中國行”活動在北京啟動,活動計畫3年完成,行程遍及全國各省、市、自治區,所到之處皆受到百姓強烈追捧。

獨立學者靈遁者整理提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