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聽辨咳聲診治咳嗽經驗

本文為頤仁青中會會長黃利興老師的學生整理其治療經驗所成。 歡迎喜愛傳統文化和傳統醫學的讀者交流、分享

摘要:黃利興副教授通過聽辨咳嗽聲音特徵來分析咳嗽的病因、病機、病位,

在診治咳嗽疾病上取得了顯著療效, 文章總結了他聽辨咳嗽聲音的經驗, 提出咳嗽聲音的淺深辨病位、咳嗽聲音的性質辨病因、咳嗽聲音的大小長短辨病機等辨聽方法, 並總結了咳嗽時間、伴隨症狀的特點與意義, 最後舉驗案加以證明。

關鍵字:咳嗽;辨證;經驗;聞診

咳嗽是臨床的常見病、多發病。 咳嗽聲音是一種病理聲音, 就咳嗽的病理而言, 不同的病因、病位, 均會直接影響氣流的調製, 因而所發出的聲音(即咳聲)亦有相應的不同, 不少同行已深有體會[1-2]。 但在實踐中, 仍有不少中醫診治咳嗽時主要是通過問診來收集病情資料, 不重視利用聞診聽辨咳聲特徵來進行證候鑒別,

臨床極易造成漏診誤診。 黃利興副教授在多年臨床中發現, 咳嗽聲音特徵十分豐富, 聽辨咳聲特徵對咳嗽的辨證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是望、問、切其它三診無法替代的。 因此, 他在臨床上非常重視咳聲特徵, 一定要親自聽到咳嗽聲音, 再結合其它三診來分析咳嗽的病因、病機、病位, 最終大大提高了診治效果。 他常常提醒學生, 患者沒有專業知識, 一般沒有準確描述咳嗽聲音特徵的能力, 因此僅通過問診瞭解聲音特徵, 易造成誤診。 如常常有患者自述“乾咳”, 但通過親聽患者咳嗽聲音後發現實質是有痰而未排出, 應屬於咳痰不暢, 不能按乾咳辨證。 因此在咳嗽辨證時他非常重視辨聽患者咳嗽聲音的特徵,
以便為辨證提供準確的依據[3]。

咳聲特徵與臨床意義

臨床上咳嗽聲音類型多樣, 中醫有“ 咳聲緊”“咳聲悶”“咳聲重濁”“咳聲不暢”“咳聲清

脆”“咳有痰聲”“乾咳”“咳聲淺”“咳聲深”等等對咳嗽聲音特徵的描述, 名老中醫王會仍在診治咳嗽時即注重詢問咳嗽的性質、程度、時間及痰的色、質、量等資訊,

重視咳嗽特徵的鑒別[4]。 因此, 臨床上咳嗽聲音特徵的準確辨別, 對咳嗽的辨證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筆者結合黃利興副教授的研究成果, 對咳嗽聲音特徵與意義的主要內容歸納如下。

1.辨咳嗽聲音的淺深

咳聲淺深對判斷咳嗽的病位有重要意義。 咳聲淺, 在咽喉者多為咽源性咳嗽, 治療以上焦及陽明胃為主, 一般不涉及於肺;咳聲偏深, 在氣管、支氣管甚至肺泡者多為肺源性咳嗽, 治療以肺為主, 可兼涉多髒。 臨床中咳聲由深變淺常常提示病邪外達, 是病情好轉的佳象。

2.辨咳嗽聲音的性質

咳聲性質對判斷咳嗽的病因有重要作用。 咳嗽聲緊, 提示寒邪外閉, 肺氣不宣。 因寒性收引,

肺氣不宣, 咳聲多緊;咳嗽聲重悶, 提示濕邪阻滯, 肺氣不暢。 因濕性重濁黏滯, 肺氣不宣暢而咳嗽聲重悶, 正如《形色外診簡摩》所說:“咳聲緊悶者, 寒濕也”;咳嗽急促, 提示內有火熱, 因火性急迫, 熱性張揚, 火、熱均為陽邪, 故表現咳嗽急促頻頻;咳嗽清脆, 常見於風邪襲肺。 因風為陽邪, 輕揚開泄, 因咳聲清脆;咳聲重濁, 提示內有停痰。 痰為有形之邪, 其性黏滯, 鬱阻氣機, 故咳聲重濁;乾咳無痰, 或痰少而黏, 多為燥邪傷津或肺陰虛

火旺, 因“燥盛則幹”, 易傷津液, 故乾咳無痰。

3.辨咳嗽聲音大小長短

咳聲的大小長短對判斷咳嗽的病機有極大的幫助。 一般咳嗽聲音洪亮, 大而連續者, 多主邪實, 正邪鬥爭有力;咳嗽聲音低弱或咳痰無力、單聲咳嗽者, 一般主肺腎氣虛,無力抗邪。

4.辨咳嗽發生的時間輔助辨證

咳嗽發生的時間對判斷咳嗽的病因也有一定的作用。晚上咳嗽較急,影響睡眠甚至睡眠中咳醒,多為寒閉濕熱。濕為陰邪,其性重濁黏滯,熱為陽邪,其性急迫,濕熱相合,阻滯氣機,肺氣不利。寒為陰邪,其性收引凝閉,晚上陰盛,寒閉更重則鬱熱也更重,故晚上咳甚

甚至影響睡眠;晨起咳嗽明顯,多為痰濕未盡,正如《柳選四家醫案》雲:“晨起咳嗽,勞倦傷脾,積濕生痰也”;白天咳嗽重,晚上咳嗽輕,多為熱邪偏重,因為白天陽氣主事,兩熱相合,咳嗽加重,故民間有“白咳心經火,夜咳肺感寒”之說。

5.辨咳嗽的伴隨症狀

咳嗽的伴隨症狀對咳嗽的診斷也有較大意義。咳嗽咽癢,咽癢則咳,多為傷風;咳嗽作嘔,多為寒風鬱痰熱(或關乎胃);咳嗽遺尿,多兼有腎氣偏虛;咳則頭痛,多有寒閉;咳則胸

悶,多為痰熱或濕熱生痰。

6.辨咳聲真假

臨床在辨聽咳嗽的聲音時,患者有時雖有咳嗽,但並沒有咳出真正的咳嗽特徵,此時要注意辨聽咳聲的真假。如有痰聲和無痰聲,以有痰聲為真,因為深部有痰者可能會因為一時咳嗽偏淺而無痰聲;咳聲淺與咳聲深,以咳聲深為真,因為病位淺者不會有深咳,而病位深者可能會伴有偏淺之咳嗽。

由於咳嗽聲音特徵非常豐富且辨證意義突出,因此黃利興副教授臨床上常常必須親自聽到咳嗽聲音才肯診斷處方,否則總覺辨證缺少依據。

驗案舉隅

案1 患者某,男,9歲,2014年12月21日初診。

主訴:咳嗽3月餘。患者于3月前因受涼後先有清涕、鼻塞,鼻塞流涕消失後即而出現咳嗽,咳聲淺,有痰聲,痰不易咳出,咽不癢略幹,略有聲音嘶啞。素晨起咯少量白痰,咽部有梗阻感。晚上入睡時易出汗,有鼾聲,白天活動也易出汗。平素喜葷食及牛奶。二便平。咽淡紅,咽壁有較多淋巴濾泡增生。舌質淡紅苔薄白,脈略浮滑。西醫診斷:慢性咽喉炎。中醫診斷:咳嗽,辨證為上焦濕熱痰熱久蘊,素體陽明熱盛,治宜祛濕化痰清熱,方選上焦宣痹湯(《溫病條辨》)合溫膽東加減,處方:郁金6g,射干6g,炙枇杷葉6g,通草4g,黃芩4g,竹茹10g,炒枳殼6g,法半夏6g,桔梗6g,陳皮5g,炒白術10g,炙甘草4g。7劑後複診,藥後咳嗽減輕,告之患者嬰兒期有香蕉過敏,週五食香蕉味食物後咳嗽增多,但痰較前易咯出,痰量亦減少。原方繼服7劑。再次複診時咳嗽消失,晚上入睡後仍有汗出。原方加胡黃連3g繼服7劑,後汗出基本消失。

按:該患者咳嗽咳聲淺,病位在上焦咽部,咳嗽有痰聲、咳痰不暢,素咽部梗阻不適,晨起咯白痰,且咽喉壁有較多淋巴濾泡增生,表明上焦有濕熱痰熱久蘊。患者素喜葷食及牛奶,易成痰濕之體,入睡時汗出,活動易汗出,是陽明熱盛的表現,因此不從肺治,而從膽胃入手,治以上焦宣痹湯合溫膽湯,療效明確。咳嗽漸減,但仍有汗出,陽明積熱未除,酌

加胡黃連3g以清陽明之熱。

案2 患者某,男,10歲,2014年10月31日初診。

主訴:反復咳嗽8年餘,再發2天。患兒在1歲半時曾感冒後咳嗽較劇,當時打針及霧化治療後緩解(具體用藥不詳),以後即常易咳嗽,中間有2年發作不多,平時受涼也易咳嗽,有哮喘史。此次2天前發熱,低熱為主,打針及止喘後熱退,但仍有咳嗽。現症:咳嗽

聲重,有痰聲,聲重濁,偏深偏緊,痰不易咳出,痰白帶黃,咽略癢,食欲正常,偏素食,大便正常。舌質淡紅,苔黃膩,脈略浮滑。西醫診斷:喘息性支氣管炎。中醫診斷:咳嗽。辨證為素肺中痰濕內蘊,現受寒風鬱熱,治宜祛風散寒,化痰濕清鬱熱,方選麻杏石甘湯合枳桔二陳東加減,處方:炙麻黃4g,杏仁6g,炙甘草4g,茯苓10g,連翹8g,陳皮6g,炒枳殼6g,法半夏10g,前胡6g,瓜蔞皮10g,川貝母3g,桑白皮10g,桔梗6g。7劑,日1劑,水煎服。11月8日複診告之:初服2劑,喘較重,後吐出較多黃白痰後氣喘好轉,現基本不喘,咳嗽減輕,痰聲不重,行走也無氣逼,納食正常,大便平。此時痰濕大減,上方法半夏減至6g繼服7劑。藥後咳嗽大減,僅覺有痰時咳一兩聲,不喘。此為風寒漸散,痰濕亦不重,上方麻黃減至3g繼服7劑。電話回訪服藥後咳嗽已除。

按:患者有哮喘史,素受涼易發咳嗽,聞診聽及咳嗽痰聲重,偏深,說明患者素體肺中痰濕內蘊,受風寒後引動肺中痰濕發為咳嗽,咳聲緊、咽癢表明感風寒之邪,痰濕久蘊化熱則痰白帶黃,因此從肺進行治療,用麻杏石甘湯合枳桔二陳東加前胡、瓜蔞皮、桑白皮化痰清熱而取效。黃利興副教授通過辨聽咳嗽聲音特徵的方法來辨證咳嗽的有效經驗,提示臨床中聽辨咳聲在咳嗽辨證中具有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對減少臨證中的模糊性,提高辨證的準確性,避免誤診誤治從而提高療效有極大的作用。然而,聽辨咳聲對咳嗽的診斷仍有很多問題需進一步研究。如個人聽覺的差異導致診斷有時不夠客觀;咳聲的有效提取識別往往只限于臨床經驗豐富的中醫師,臨床經驗缺乏的醫生則很難識別;咳聲特徵缺乏規範,教學中也沒有統

一的聲音標準,難以體會;由於疾病的複雜性,病因病位常相互兼夾,表現在咳聲上亦複雜難辨等。這些因素均給聽辨咳聲的實踐及教學帶來了困難。要解決這些問題, 非常有必要對咳聲特徵進行深入的客觀化及系統化研究。

參 考 文 獻

[1] 陳已明.聞診在咳嗽辨證中的應用.山東中醫雜誌,2003,22(11):700-700

[2] 王欠,常克,韓志敏,等.常克教授診法咳嗽辨“新十聞”.中國中西醫結合兒科學,2015,4(2):125-127

[3] 鄧青,黃利興.黃利興寒溫合方治頑咳.新中醫,2015,47(12):271-272

[4] 駱仙芳,李曉娟.名老中醫王會仍慢性咳嗽診治特色與經驗.中華中醫藥雜誌,2015,30(6):1996-1998

(本文原作者鄧青1,黃利興2,裴力嬌3))

搜索“renpeng_swxt"關注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中醫資料。

推薦下載:全新中醫家3.3.4。五十萬中醫人專屬軟體,只專注中醫領域。【社區】以醫會友,廣交天下同道。【工作室】助力中醫打造個人品牌,提升醫患互動,創建自己的工作室。【會議服務】全國中醫會議培訓隨時報名,輕鬆加入中醫名師互動圈。下載地址:http://www.zhongyijia.com.cn/down

一般主肺腎氣虛,無力抗邪。

4.辨咳嗽發生的時間輔助辨證

咳嗽發生的時間對判斷咳嗽的病因也有一定的作用。晚上咳嗽較急,影響睡眠甚至睡眠中咳醒,多為寒閉濕熱。濕為陰邪,其性重濁黏滯,熱為陽邪,其性急迫,濕熱相合,阻滯氣機,肺氣不利。寒為陰邪,其性收引凝閉,晚上陰盛,寒閉更重則鬱熱也更重,故晚上咳甚

甚至影響睡眠;晨起咳嗽明顯,多為痰濕未盡,正如《柳選四家醫案》雲:“晨起咳嗽,勞倦傷脾,積濕生痰也”;白天咳嗽重,晚上咳嗽輕,多為熱邪偏重,因為白天陽氣主事,兩熱相合,咳嗽加重,故民間有“白咳心經火,夜咳肺感寒”之說。

5.辨咳嗽的伴隨症狀

咳嗽的伴隨症狀對咳嗽的診斷也有較大意義。咳嗽咽癢,咽癢則咳,多為傷風;咳嗽作嘔,多為寒風鬱痰熱(或關乎胃);咳嗽遺尿,多兼有腎氣偏虛;咳則頭痛,多有寒閉;咳則胸

悶,多為痰熱或濕熱生痰。

6.辨咳聲真假

臨床在辨聽咳嗽的聲音時,患者有時雖有咳嗽,但並沒有咳出真正的咳嗽特徵,此時要注意辨聽咳聲的真假。如有痰聲和無痰聲,以有痰聲為真,因為深部有痰者可能會因為一時咳嗽偏淺而無痰聲;咳聲淺與咳聲深,以咳聲深為真,因為病位淺者不會有深咳,而病位深者可能會伴有偏淺之咳嗽。

由於咳嗽聲音特徵非常豐富且辨證意義突出,因此黃利興副教授臨床上常常必須親自聽到咳嗽聲音才肯診斷處方,否則總覺辨證缺少依據。

驗案舉隅

案1 患者某,男,9歲,2014年12月21日初診。

主訴:咳嗽3月餘。患者于3月前因受涼後先有清涕、鼻塞,鼻塞流涕消失後即而出現咳嗽,咳聲淺,有痰聲,痰不易咳出,咽不癢略幹,略有聲音嘶啞。素晨起咯少量白痰,咽部有梗阻感。晚上入睡時易出汗,有鼾聲,白天活動也易出汗。平素喜葷食及牛奶。二便平。咽淡紅,咽壁有較多淋巴濾泡增生。舌質淡紅苔薄白,脈略浮滑。西醫診斷:慢性咽喉炎。中醫診斷:咳嗽,辨證為上焦濕熱痰熱久蘊,素體陽明熱盛,治宜祛濕化痰清熱,方選上焦宣痹湯(《溫病條辨》)合溫膽東加減,處方:郁金6g,射干6g,炙枇杷葉6g,通草4g,黃芩4g,竹茹10g,炒枳殼6g,法半夏6g,桔梗6g,陳皮5g,炒白術10g,炙甘草4g。7劑後複診,藥後咳嗽減輕,告之患者嬰兒期有香蕉過敏,週五食香蕉味食物後咳嗽增多,但痰較前易咯出,痰量亦減少。原方繼服7劑。再次複診時咳嗽消失,晚上入睡後仍有汗出。原方加胡黃連3g繼服7劑,後汗出基本消失。

按:該患者咳嗽咳聲淺,病位在上焦咽部,咳嗽有痰聲、咳痰不暢,素咽部梗阻不適,晨起咯白痰,且咽喉壁有較多淋巴濾泡增生,表明上焦有濕熱痰熱久蘊。患者素喜葷食及牛奶,易成痰濕之體,入睡時汗出,活動易汗出,是陽明熱盛的表現,因此不從肺治,而從膽胃入手,治以上焦宣痹湯合溫膽湯,療效明確。咳嗽漸減,但仍有汗出,陽明積熱未除,酌

加胡黃連3g以清陽明之熱。

案2 患者某,男,10歲,2014年10月31日初診。

主訴:反復咳嗽8年餘,再發2天。患兒在1歲半時曾感冒後咳嗽較劇,當時打針及霧化治療後緩解(具體用藥不詳),以後即常易咳嗽,中間有2年發作不多,平時受涼也易咳嗽,有哮喘史。此次2天前發熱,低熱為主,打針及止喘後熱退,但仍有咳嗽。現症:咳嗽

聲重,有痰聲,聲重濁,偏深偏緊,痰不易咳出,痰白帶黃,咽略癢,食欲正常,偏素食,大便正常。舌質淡紅,苔黃膩,脈略浮滑。西醫診斷:喘息性支氣管炎。中醫診斷:咳嗽。辨證為素肺中痰濕內蘊,現受寒風鬱熱,治宜祛風散寒,化痰濕清鬱熱,方選麻杏石甘湯合枳桔二陳東加減,處方:炙麻黃4g,杏仁6g,炙甘草4g,茯苓10g,連翹8g,陳皮6g,炒枳殼6g,法半夏10g,前胡6g,瓜蔞皮10g,川貝母3g,桑白皮10g,桔梗6g。7劑,日1劑,水煎服。11月8日複診告之:初服2劑,喘較重,後吐出較多黃白痰後氣喘好轉,現基本不喘,咳嗽減輕,痰聲不重,行走也無氣逼,納食正常,大便平。此時痰濕大減,上方法半夏減至6g繼服7劑。藥後咳嗽大減,僅覺有痰時咳一兩聲,不喘。此為風寒漸散,痰濕亦不重,上方麻黃減至3g繼服7劑。電話回訪服藥後咳嗽已除。

按:患者有哮喘史,素受涼易發咳嗽,聞診聽及咳嗽痰聲重,偏深,說明患者素體肺中痰濕內蘊,受風寒後引動肺中痰濕發為咳嗽,咳聲緊、咽癢表明感風寒之邪,痰濕久蘊化熱則痰白帶黃,因此從肺進行治療,用麻杏石甘湯合枳桔二陳東加前胡、瓜蔞皮、桑白皮化痰清熱而取效。黃利興副教授通過辨聽咳嗽聲音特徵的方法來辨證咳嗽的有效經驗,提示臨床中聽辨咳聲在咳嗽辨證中具有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對減少臨證中的模糊性,提高辨證的準確性,避免誤診誤治從而提高療效有極大的作用。然而,聽辨咳聲對咳嗽的診斷仍有很多問題需進一步研究。如個人聽覺的差異導致診斷有時不夠客觀;咳聲的有效提取識別往往只限于臨床經驗豐富的中醫師,臨床經驗缺乏的醫生則很難識別;咳聲特徵缺乏規範,教學中也沒有統

一的聲音標準,難以體會;由於疾病的複雜性,病因病位常相互兼夾,表現在咳聲上亦複雜難辨等。這些因素均給聽辨咳聲的實踐及教學帶來了困難。要解決這些問題, 非常有必要對咳聲特徵進行深入的客觀化及系統化研究。

參 考 文 獻

[1] 陳已明.聞診在咳嗽辨證中的應用.山東中醫雜誌,2003,22(11):700-700

[2] 王欠,常克,韓志敏,等.常克教授診法咳嗽辨“新十聞”.中國中西醫結合兒科學,2015,4(2):125-127

[3] 鄧青,黃利興.黃利興寒溫合方治頑咳.新中醫,2015,47(12):271-272

[4] 駱仙芳,李曉娟.名老中醫王會仍慢性咳嗽診治特色與經驗.中華中醫藥雜誌,2015,30(6):1996-1998

(本文原作者鄧青1,黃利興2,裴力嬌3))

搜索“renpeng_swxt"關注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中醫資料。

推薦下載:全新中醫家3.3.4。五十萬中醫人專屬軟體,只專注中醫領域。【社區】以醫會友,廣交天下同道。【工作室】助力中醫打造個人品牌,提升醫患互動,創建自己的工作室。【會議服務】全國中醫會議培訓隨時報名,輕鬆加入中醫名師互動圈。下載地址:http://www.zhongyijia.com.cn/down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