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小畫論語|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原文】冉有曰:“夫子為(1)衛君(2)乎?”子貢曰:“諾(3), 吾將問之。 ”入, 曰:“伯夷、叔齊何人也?”曰:“古之賢人也。 ”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 又何怨。 ”出, 曰:“夫子不為也。 ”【論語 述而篇】

【注釋】(1)為:這裡是幫助的意思。 (2)衛君:衛出公輒, 是衛靈公的孫子。 西元前492年~前481年在位。 他的父親因謀殺南子而被衛靈公驅逐出國。 靈公死後, 輒被立為國君, 其父回國與他爭位。 (3)諾:答應的說法。

【譯文】冉有(問子貢)說:“老師會幫助衛國的國君嗎?”子貢說:“嗯, 我去問他。 ”於是就進去問孔子:“伯夷、叔齊是什麼樣的人呢?”(孔子)說:“古代的賢人。 ”(子貢又)問:“他們有怨恨嗎?”(孔子)說:“他們求仁而得到了仁,

為什麼又怨恨呢?”(子貢)出來(對冉有)說:“老師不會幫助衛君。 ”

【解讀】孔子讚揚伯夷、叔齊兩兄弟互相讓位, 而對衛出公父子違反等級名分極為不滿。 孔子對這兩件事給予評價的標準就是符不符合禮。

【感言】本章關鍵字是“求仁而得仁”。 心存善念,

行成善果。 對於重大的事情, 人的取捨不能出於權力與利益的考慮, 更不能不以自己的進退為依據, 而應該從道義的公平、公正以及客觀的去考慮。 人居世間, 不能為了苟且地生活, 更不能為了名利地位。 而必須有正確的價值觀和高尚的精神追求, 並努力實現自己人生崇高理想。

對衛君之爭孔子的政治判斷的因素大致有兩方面, 一是官與民的問題, 一是君與臣的關係。 前者重德治, 主要是關於養民、教民的理想;後者講禮制, 著眼于穩定貴族政治秩序, 正好與衛國的問題關涉。

“求仁得仁”指追求仁德而得到仁德, 比喻理想得以實現。 由此可以看到, 孔子對事情的判斷基本上是基於“仁”與“禮”, 對合禮, 合仁的事就去行之,

否則就反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