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蘋果白粉病防治的關鍵時期到了

農藥助手

近幾年, 蘋果白粉病在不少蘋果產區開始流行, 並有愈演愈烈的趨勢, 老果園發病尤為嚴重。 由於很多果農不瞭解白粉病的發病規律, 導致錯過了最佳防治時期而造成了很大的損失。 現將白粉病的發病部位及症狀、侵染迴圈、傳播途徑, 近年來發病重的原因以及防治辦法介紹如下, 以供果農朋友參考。

一、蘋果白粉病發病部位及症狀

蘋果白粉病主要為害實生嫩苗, 大樹芽、梢、嫩葉, 也為害花及幼果。 病部滿布白粉是此病的主要特徵。

1、嫩梢:嫩梢生長受抑制, 節間縮短, 其上著生的葉片變得狹長或不開張,

變硬變脆, 葉緣上卷, 初期表面被覆白色粉狀物, 後期逐漸變為褐色, 嚴重的整個枝梢枯死。

2、葉片:葉背初現稀疏白粉, 新葉略呈紫色, 皺縮畸形, 後期白色粉層逐漸蔓延到葉正反兩面, 葉正面色澤濃淡不均, 葉背產生白粉狀病斑, 病葉變得狹長,

邊緣呈波狀皺縮或葉片凹凸不平。 嚴重時病葉自葉尖或葉緣逐漸變褐, 最後全葉乾枯脫落。

3、花朵:蘋果花器受害, 花萼窪或梗窪處產生白色粉斑, 萼片和花梗成為畸形, 花瓣狹長, 色淡綠。 受害花的雌、雄蕊失去作用, 不能授粉坐果, 最後乾枯死亡。

4、幼果:蘋果幼果受害多發生在萼的附近, 萼窪處產生白色粉斑, 病部變硬, 果實長大後白粉脫落, 形成網狀鏽斑, 變硬的組織後期形成裂口或裂紋。

二、侵染規律

蘋果白粉病流行快、發病迅速、交叉感染、反復發生。 每年集中發病兩次, 春季萌芽期(4-6月)一次、秋季秋梢生長期(8月底)一次。 喜冷怕熱, 高溫期(7-8月)停止發病, 但病源菌在停長的頂芽內潛伏, 氣候適宜, 馬上發病。 因此防治困難、危害嚴重, 直接危害頂芽, 嚴重影響產量、削弱樹勢。

蘋果白粉病以菌絲在冬芽鱗片間或鱗片內越冬。 翌年春季冬芽萌發時, 越冬菌絲產生分生孢子, 此孢子靠氣流傳播, 直接侵入新梢。 病害侵入嫩芽、嫩葉和幼果, 主要在花後一個月內, 所以5月為發病盛期, 通常受害最重的是病芽抽不出新梢。

生長季中病菌陸續傳播侵害葉片和新梢, 病梢上產生有性世代, 子囊殼放出子囊孢子行再侵染。 秋季秋梢產生幼嫩組織時(8月底)病梢上的孢子侵入秋梢嫩芽, 形成二次發病高峰。 10月以後很少侵染。 春暖乾旱的年份有利於病害前期流行。

蘋果白粉病在一年中病害發生出現的兩次高峰期, 完全與蘋果樹的新梢生長期相吻合。

(白粉病的侵染迴圈模擬圖)

三、蘋果白粉病發生及發病原因大揭秘

蘋果白粉病的發生與氣候條件、栽培條件及措施和品種關係密切。

1、氣候原因

春季溫暖乾旱有利於病害前期的流行,夏季多雨涼爽,秋季晴朗,則有利於後期發病。

2、栽培原因

地勢低窪,果園密植,土壤黏重,偏施氮肥,鉀肥不足,造成樹冠鬱閉,枝條細弱時發病重。果園管理粗放,修剪不當,不適當的推行輕剪長放,使帶菌芽的數量增加也會加重白粉病的發生。

3、品種關係

蘋果除為害蘋果外,還為害梨、沙果、海棠、檳子和山定子等,對山定子實生苗、小蘋果類的檳沙果、海棠和蘋果中的倭錦、祝、紅玉、國光等品種為害重。另外富士、嘎拉易染病,秦冠、新紅星等感病較輕。

四、果白粉病的防治

1、合理施肥

採用配方施肥,增加有機肥、微生物菌肥、中微量元素肥的使用量,新稍生長期避免偏施氮肥,磷、鉀,壯樹、強樹、穩樹,從而達到避病、抗病的目標。

2、

加強栽培管理,改善果園通風透光條件(特別要減少大側枝數量),減輕傳染蔓延。清潔田園,要及時剪掉白粉病病芽、病枝,減少病原菌數量。

3、化學防治

抓住防治白粉病的關鍵時期(關鍵時期:清園期、花露紅期和花後7-10天),及時進行化學防治。

(1)往年白粉病嚴重的果園在春季時使用40%的氟矽唑3000倍全園進行徹底清園。

(2)花露紅期使用40%腈菌唑懸浮劑4000-5000倍或25%乙嘧酚1000倍全園噴霧。

(3)落花後再補噴一次40%吡唑·戊唑醇懸浮劑3000倍或25%乙嘧酚懸浮劑1000倍就可以對全年的白粉病有一個很好的防效。

農藥助手整理,參考文章:

關注農藥助手,免費查農藥三證、每天農藥報價、作物病蟲害防治;最實用的植保文章分享平臺!

1、氣候原因

春季溫暖乾旱有利於病害前期的流行,夏季多雨涼爽,秋季晴朗,則有利於後期發病。

2、栽培原因

地勢低窪,果園密植,土壤黏重,偏施氮肥,鉀肥不足,造成樹冠鬱閉,枝條細弱時發病重。果園管理粗放,修剪不當,不適當的推行輕剪長放,使帶菌芽的數量增加也會加重白粉病的發生。

3、品種關係

蘋果除為害蘋果外,還為害梨、沙果、海棠、檳子和山定子等,對山定子實生苗、小蘋果類的檳沙果、海棠和蘋果中的倭錦、祝、紅玉、國光等品種為害重。另外富士、嘎拉易染病,秦冠、新紅星等感病較輕。

四、果白粉病的防治

1、合理施肥

採用配方施肥,增加有機肥、微生物菌肥、中微量元素肥的使用量,新稍生長期避免偏施氮肥,磷、鉀,壯樹、強樹、穩樹,從而達到避病、抗病的目標。

2、

加強栽培管理,改善果園通風透光條件(特別要減少大側枝數量),減輕傳染蔓延。清潔田園,要及時剪掉白粉病病芽、病枝,減少病原菌數量。

3、化學防治

抓住防治白粉病的關鍵時期(關鍵時期:清園期、花露紅期和花後7-10天),及時進行化學防治。

(1)往年白粉病嚴重的果園在春季時使用40%的氟矽唑3000倍全園進行徹底清園。

(2)花露紅期使用40%腈菌唑懸浮劑4000-5000倍或25%乙嘧酚1000倍全園噴霧。

(3)落花後再補噴一次40%吡唑·戊唑醇懸浮劑3000倍或25%乙嘧酚懸浮劑1000倍就可以對全年的白粉病有一個很好的防效。

農藥助手整理,參考文章:

關注農藥助手,免費查農藥三證、每天農藥報價、作物病蟲害防治;最實用的植保文章分享平臺!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