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中國古代“高考”趣事

在中國古代, 國家任用官吏多是依人舉薦, 但這種方式未免狹隘, 可能會有更多的能人才俊因朝中無人而無緣為官, 後來, 為了發現並遷用人才,

創立了一種類似今天學生高考的考試制度, 這便是科舉制度。 科舉制度一經創立, 便成為政府選拔官吏的主要途徑, 也成了有志人才飛黃騰達的契機, 在一千多年的歷史進程中, 科舉制度不斷完善, 很多平民百姓因此而成為國家棟樑之才, 直至清朝光緒皇帝下諭停止所有鄉試, 科舉制度才被廢棄。

一、古代“高考”三題

我國古代的“高考”——科舉, 在某些方面和現在的高考很有異曲同工之處。

1.古代“高考”也“封卷”

現在高考規定有嚴格的封卷制度, 每場考試一結束便彌封考卷, 以防止考試閱卷出現人為弊端。 實際上, 這種封卷制度在古代“高考”就早已有之。

史籍記載, 我國古代科舉封卷制度起始於宋朝。 據《宋史·選舉》說,

宋太宗淳化年間, 為“革考官窩私之弊”, 採用監丞陳靖的建議, 推行“糊名考校”法, 科考時在試卷上糊住考生姓名、籍貫, 決定錄取卷後再開拆彌封。 追溯起來, 宋代的“糊名考校”法顯然當算是高考封卷制度的“始祖”了。

不過, 在古時封建官場腐敗的情況下, 即便實行考卷彌封制度, 還是有不法考官憑藉辨認考生字跡作弊。 於是, 在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 真宗趙恒下令設謄錄院, 由書吏謄抄科考試卷, 考官藉謄抄副本評卷。 此種作法, 把考試封卷推向了登峰造極的地步。

2.古代“高考”也有“少年班”

每年的高考, 幾乎都會傳出有低齡高分考生被重點院校破格錄取的消息。 前幾年還有學校開設了“少年班”, 專門網集“神童”加以重點培養。

然而, 對“神童”實行特意培養並不是今人的創舉, 大量史料說明, 中國自古就不乏“神童”, 而古代各朝對這些“神童”也是格外重視, 一旦發現, 就要著意加以培養, 並引為皇朝幸事。

史學有記, 早在漢時朝廷就選拔了一些年齡俱在12歲以下的“奇童”在太學讀書。 唐代科舉則專門設立了“少年班”——童子科, 只要是年齡在10歲以下, 能通一《經》及《孝經》、《論語》每卷能誦文十通者, 就可以入“科”, 給予身份。 當然, 由於年少不經事, 他們雖有功名, 卻不能去治民。

而在宋朝, 童子科還“錄取”過女孩。 宋淳熙元年, 有個叫林幻玉的女孩, 在中書省應試, 主考官挑試詩書43件, 全部通過, 為此, 孝宗皇帝特地封她為“孺人”。

元代也曾規定, 凡童子科中試者, 一律“錄取”到朝廷的最高學府——國子學里加以重點培養。

3.古代“高考”也重“素質教育”

現在高考, “高分低能”現象不斷引起社會的關注, 這實際上涉及考生的“素質教育”問題。 古代的“高考”, 古人同樣重視這一點。

在許多人的印象中, 古代科考就是舉人到京城會考, 金榜題名後緊跟而至的就是高官厚爵。 其實, 真實情況並非這樣, 古人在會試取中貢生後, 還要面臨另外一場考試——殿試, 然後才能決出“名次”。

殿試由皇帝在皇宮大殿親自主持。 皇帝除了現場點題讓貢生們作文比試外, 還要通過問話、觀察等方式對他們進行考察, 最後綜合他們的情況, 才能定出狀元、探花、榜眼等一應名次。

殿試的好處是, 通過直面觀察, 對“考生”平時接受“素質教育”的情況進行瞭解,

以儘量做到全面正確地評估其才能。 這說明, 古人對“考生”“素質教育”的重視不亞於今人。

二、我國古代如何“高考”

封建社會的科舉考試, 源于隋代, 到明清, 形成了一套完整而嚴密的體系。

怎樣獲得“高考”入場券

最高級的考試“殿試”, 由皇帝親自主持。 要想獲得這一資格, 必須闖過六關:首先參加童子試、府試和院試三關, 獲得“秀才”頭銜;然後通過省學政巡迴舉行的歲考, 闖過第四關, 保住“秀才”的頭銜;這樣才有資格參加三年一考“大比之年”的鄉試, 連考三場中了“舉人”, 才過了第五關, 取得了參加“會試”的資格;“會試”一般在鄉試後的下一年春天舉行, 也要禮部(相當於現在的教育部)主持, 在京城進行, 也要考三場, 考中了得到“貢士”的頭銜, 才最終取得了“高考”的入場券。由此可知,古代的“高考獨木橋”比現在要難得多。

古代“高考”要背多少書

據統計,書生們要背誦《論語》、《孟子》、《書經》、《禮記》、《左傳》,共40多萬字,全部都要精讀背熟。此外還要看相當於原文幾倍數量的注釋,還有其他非讀不可的經典、史書、文學書籍等。

古代“高考”的科目

有書、詩、論、賦一共四科,即八股文、試帖詩、經綸、律賦。主要是八股文。八股文的題目主要摘自“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試帖詩是詩體的一種,考試時以古人某一詩和成語為題,並限定某一韻腳,以歌頌朝政為內容,作出詩來。

古代“高考”怎樣防止作弊

考場是封閉式的,一排排號舍把考生隔開。試卷都要糊住姓名,這叫“彌封”。方法是在試卷交上來後,先由彌封官將卷面折疊,封藏應試者的姓名,編上紅號;然後由謄錄人員將試卷用朱筆濾謄寫,稱為“朱卷”,將它送考官評閱。放榜的時候,按取中的“朱卷”紅號調取“黑卷”拆封,最後唱名寫榜。但是,制度再嚴格,舞弊醜聞時有發生。

古代“高考”的名次

“高考”成績分三等:一二三甲。一甲只取三名。第一名稱“狀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探花”,稱“三鼎甲”,都賜“進士及第”;二甲取若干名(根據官場需要),都賜“進士出身”;三甲取若干名,都賜“同進士出身”。

古代“高考”狀元知多少

科舉史上第一個狀元是唐武德5年(西元622年)的孫伏伽,最後一個狀元是清光緒30年(西元1904年)的劉春霖,前後1300多年的科舉制度,為歷代封建王朝選拔了500多人。科舉史上唯一的女狀元是太平天國3年(西元1853年)的傅善祥。

才最終取得了“高考”的入場券。由此可知,古代的“高考獨木橋”比現在要難得多。

古代“高考”要背多少書

據統計,書生們要背誦《論語》、《孟子》、《書經》、《禮記》、《左傳》,共40多萬字,全部都要精讀背熟。此外還要看相當於原文幾倍數量的注釋,還有其他非讀不可的經典、史書、文學書籍等。

古代“高考”的科目

有書、詩、論、賦一共四科,即八股文、試帖詩、經綸、律賦。主要是八股文。八股文的題目主要摘自“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試帖詩是詩體的一種,考試時以古人某一詩和成語為題,並限定某一韻腳,以歌頌朝政為內容,作出詩來。

古代“高考”怎樣防止作弊

考場是封閉式的,一排排號舍把考生隔開。試卷都要糊住姓名,這叫“彌封”。方法是在試卷交上來後,先由彌封官將卷面折疊,封藏應試者的姓名,編上紅號;然後由謄錄人員將試卷用朱筆濾謄寫,稱為“朱卷”,將它送考官評閱。放榜的時候,按取中的“朱卷”紅號調取“黑卷”拆封,最後唱名寫榜。但是,制度再嚴格,舞弊醜聞時有發生。

古代“高考”的名次

“高考”成績分三等:一二三甲。一甲只取三名。第一名稱“狀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探花”,稱“三鼎甲”,都賜“進士及第”;二甲取若干名(根據官場需要),都賜“進士出身”;三甲取若干名,都賜“同進士出身”。

古代“高考”狀元知多少

科舉史上第一個狀元是唐武德5年(西元622年)的孫伏伽,最後一個狀元是清光緒30年(西元1904年)的劉春霖,前後1300多年的科舉制度,為歷代封建王朝選拔了500多人。科舉史上唯一的女狀元是太平天國3年(西元1853年)的傅善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