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你以為魏延腦後真有反骨?不過是羅貫中跟我們開的一個玩笑

三國時期, 風雲變幻, 文臣武將, 你方唱罷我登場。 若論及魏蜀吳三方, 則各有所長, 此消彼長, 大差不差, 無法從一而論。 在人數上魏國更勝一籌, 在名氣上蜀國可為翹楚, 吳國則可以說是綜合第一。 今天單講蜀漢的風雲人物, 且不說多智近乎妖的孔明, 也不論青史留名的五虎上將, 此人只在五虎上將外一點, 魏延是也。

很多人說魏延此人一生毀在了諸葛亮手中, 這句話有沒有道理?小編認為不無道理, 但這只是非常可觀的, 他最終被誅滅三族, 究其因果還是自作自受, 他犯了他一個有才華之人的通病, 而且他病的比一般人更加嚴重, 那便是恃才傲物。 用今天的話就是性格決定命運。

無論是文才武略, 魏延其實並不輸于五虎上將中任何一人, 不過相對而言人品似乎就差了很多, 別說跟關羽、張飛比, 就是與老將黃忠、西涼馬超與常山趙子龍相比,

那也是遠遠遜色。 在追隨劉備之前, 更是親手幹掉了自己的主子, 劉備一幫人嘴上不說, 心中卻十分鄙夷。

正是這第一印象, 讓諸葛亮屢次說他腦後有反骨, 劉備對他心存疑慮, 不敢放手去用他, 同僚對他十分看不起, 認為此人不夠忠誠、品行有問題。 在看魏延恃才傲物,

對一幫文臣武將看不起, 有時候還愛答不理的, 敢於這樣做的只有一個原因, 那就是自己有武略、會帶兵、能打仗。

也正是因為魏延的才華, 才讓劉備下決心重用他, 他將魏延從一個牙門將軍提升為鎮遠將軍, 讓他去鎮守漢中要塞, 這讓劉備的好兄弟張飛十分不樂意。 事實證明, 劉備確實會用人, 魏延在任期間, 經過數年的苦心經營, 讓漢中固若金湯, 確保了蜀漢北方的安全, 免除了蜀漢的後顧之憂。

劉備去世以後, 諸葛亮數次起兵北伐, 魏延提出了後世聞名的“子午奇謀”, 可惜因為種種原因, 諸葛亮並未採用, 這讓魏延十分生氣, 認為諸葛亮不想讓自己立功, 於是與諸葛亮產生了嫌隙, 在很多事情上處處掣肘, 這讓諸葛亮對他很有意見。

後來, 五虎上將都已逝去, 也只有諸葛亮能夠鎮住他, 可惜人總是有天年的, 諸葛亮在去世之前, 就已經料定蜀漢無人可壓制魏延, 他必定會趁機興風作浪, 於是留下一條錦囊妙計, 讓馬岱趁魏延大意之時斬殺了他。 三國一代名將就此隕落,

不由得讓人唏噓感慨。

小編認為, 所謂魏延腦後有反骨, 不過是羅貫中的杜撰而已, 《三國志》中諸葛亮並未說過這樣的話, 而且在他主政期間對魏延一度十分信任, 並且給予足夠大的權力。 所謂“子午奇謀”, 不過是一種軍事設想, 受到影響的因素太多, 諸葛亮畢竟要從全域考慮。

說到底還是死於傲氣,正所謂木秀于林,風必摧之;人浮於眾,眾必毀之。正是這個道理,做人不懂得低調與隱忍,縱使天縱奇才,最後難免為眾人多妒,身死人手,為天下人之笑柄。

諸葛亮畢竟要從全域考慮。

說到底還是死於傲氣,正所謂木秀于林,風必摧之;人浮於眾,眾必毀之。正是這個道理,做人不懂得低調與隱忍,縱使天縱奇才,最後難免為眾人多妒,身死人手,為天下人之笑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