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家居>正文

上海38平老公房,祖孫三人硬擠1米小床,設計師爆改出三室兩廳!

上海這個寸土寸金的地方, 寂靜的夜裡, 一位年邁的爺爺僅有0.3米的睡眠空間, 為了配合身邊的老伴及孫子, 不時要對睡姿進行調整, 每個晚上都要起來三四次。 隨著年紀不斷加大, 爺爺還能堅持多久呢?

第三季《夢想改造家》第一期終於走進了一間普通房型, 而這次改造卻迎來了這樣一家委託人:楊家一家五口人, 三代同堂住在上海最普通也是最早建設的一批老公房裡。

這間使用面積只有38平方米的小房子裡, 卻需要解決委託人一家全部的日常吃喝住行。

每晚睡覺的過程是曲折的, 又是搬桌子又是拼凳子的, 忙活大半個天才得以上床入睡。 可是這張2米長, 1.35米款的小床如何容納下祖孫三人呢?老伴跟孫子上床後, 留給爺爺的就只剩0.3平米的床位了。 睡覺時祖孫三人的腳都是露在外面的。

這並不是該房子唯一的問題, 房子建的時間早, 隔熱保溫設施老舊, 根本起不到作用, 冬冷夏熱, 也是對一家三口的考驗。

而且該房子位於頂樓, 住過老小區的都知道, 頂樓的水壓是常年不足的, 由於水壓常年不足, 根本用不了熱水器, 也沒地方放, 一到冬天就十分麻煩, 必須燒水才能洗澡, 否則只能洗冷水澡了。

空間狹小,水壓低,隔熱保溫效果差,這一列難以調解的問題,我們的設計師該如何解決呢?

最佳設計拍檔——設計師吳方浩和李楠接收了這個案子。

為了更好的瞭解房子的情況,設計師多次上門進行實地勘察。

甚至同該人家一起進行生活體驗。

兩位設計師經歷了多次的方案修改,最終為楊家打造了一套涵蓋九大功能的三室兩廳一個衣帽間的上海小資房。

為了解決隔熱保溫的問題,設計師將樓頂進行了大改造,鋪上了防水隔熱保溫的材料。

關於開頭說到的水壓低的問題,設計師特意為楊家增添了一台增壓泵來解決正常用水問題。同時,他們還安裝了太陽能板,讓楊家能夠隨時洗上熱水澡。

解決了公共部分裝修,那麼接下來就開始進入正題,房間的改造了!

新空間規劃圖:

改造後的房子,不僅有了餐客廳、臥室、衛生間、廚房,甚至連書房及影音室都有了。

南房間

改造前:

改造前,南房間是兒子兒媳的房間,考慮到合理使用,覺得將南房間改造成祖孫三人的房間及客餐廳。

南房間的小陽臺也一起併入到客廳區域中。

改造後:

南房間裝修後,規劃出了祖孫三人的休息區域,還包含了客廳、餐廳等公共區域。

拉上隔板,南房間入口處的區域就可以隔離成爺爺奶奶的房間。

考慮到兩位老人夜晚夜起的習慣,設計師特意將老兩口設置成可移動床鋪,留出了一條寬45公分的通達,這樣以來,二人起夜時再也不會磕磕碰碰。兩張床一拼接就成了一張大床了。

隔板後的空間就是客廳了,沙發做成了卡座的形式,背景牆則是一家五口多年的合照集合。

南房間的電視背景牆也經過了巧妙設計,可以根據使用者所處的方位靈活調節。

客廳兼具了一家五口團聚用餐時的餐廳功能,解決了廚房空間狹小,人員容納有限的問題。

由原本南房間陽臺改造成了孫子的升降床。不但節省了平日空間的使用率,也達到了獨立空間的創造。

不僅是孫子的床,放下來後也能成為一個能夠容納多人使用的轉角沙發,下方及側面還設計成了可收容的收納櫃。

北房間

改造前:

改造前的北房間就是祖孫三人的蝸居之地,睡覺都伸不直腿,爺爺的空間更是只有0.3米。

為了節約空間,冰箱更是移到房間中,顯得更加擁擠。

衣櫃容納不下一家五口的需求。

改造後:

將原本祖孫三人的房間改為夫妻房,以綠色為主色調,搭配白色傢俱。

高為1米1的多功能床是設計師專門為夫妻二人設計的,除了滿足他們基本的休息及儲物的功能外,它還隱藏了一個分類細緻的衣帽間。

設置了沙發區域, 可以休閒一下。

沙發旁的櫃子打開後就發現有一張咖啡桌,下方的抽屜拉出來後,就形成了工作臺,就連椅子都巧妙的隱藏在其中。

廚房

改造前:

僅能容納一人的廚房,出於管路的原因,並沒有安裝脫排油煙機,所以即便空間狹小,打掃起來卻並不是那麼輕鬆。主要的儲藏空間就是這些高高懸置壁櫥,兩位元老人每週都需要通過攀爬來或整理或取物,危險係數十分高。


改造後:

改造後的廚房以綠色及白色為主,增加了整個廚房的亮度。考慮到老人的情況特別降低了櫥櫃的高度,以方便兩位老人進行操作。

多個收納櫃的設計讓廚房能有更好的收容。

同時設計師還在廚房中配備了下拉欄,並增加了豐富的下櫃儲藏容量。原本置於北面小房間的冰箱也在改造後被移到了廚房,功能區分更加明朗。

考慮到老人推薦不便的因素,抽屜採用彈性設置,只需要輕輕用膝蓋一頂便能打開,減少了使用者彎腰取物的頻率。

廚房操作臺旁邊還配備了可以供兩到三人使用的移動小餐桌。當一家五口聚齊或者來客人的時候,這個小餐桌就不夠了,那麼客廳的大餐桌就派上用場了。

衛生間

改造前:

楊家的衛生間只有2平方米,空間十分狹小,在衛生間裡洗衣服只能保持著背部170度彎曲的姿勢,對於73歲的爺爺來說實在吃力。

水壓太小,根本沒辦法使用熱水器,每次洗澡都得燒開水,否則就只能洗冷水澡了。


如此狹小的空間也沒辦法做到幹濕分離,一到高峰期,就面臨洗手間不夠用的尷尬情形了。

改造後:

改造後的楊家衛生間,幹濕分離,功能齊全,可以供三個人同時使用。

考慮到老人不適合使用跨進跨出的浴缸,設計師用淋浴房取代了浴缸。根據楊家的使用習慣,設計師將洗衣機安排在了淋浴間旁邊,讓整個動線更為合理。

洗手台放在衛生間的門口,利用門口的拐角,做了5層的之字型置物架,很好的將洗手臺上的物品進行收納,整個洗手台檯面乾淨整潔。

洗手台是設計師訂制的,擁有超大的收容功能。鏡子上方還安裝了鏡前燈,方便一家梳洗使用。

側面還有隱形收納櫃。

馬桶獨立隔離的小隔間,早起的時候使用就可以避免了尷尬。

馬桶旁還做了扶手,方便老人如廁使用。旁邊紅色的小點則是報警器。

淋浴間,洗衣機上方還做了置物架,方便放置毛巾及衣物。

老人一般起夜較多,為了安全,還在廁所走道安裝了感應燈。

舊物件翻新也是這次改造的亮點。設計師李楠帶著那些從楊家拆下的舊物奔赴了畫室,傢俱廠,手工作坊。準備進行一系列的舊物改造。

原先吊頂的花式燈片改造成了具有現代風格的裝飾畫,同時又依據它的圖案親自繡制了沙發靠枕。

房間內所用的陶藝杯碟的設計也是源於燈片的圖案。

舊木地板被重新上色,變成了裝點牆面的裝飾背板,黑白相間的設計凸顯了上海的摩登氣質。

真正的設計師就如吳方浩和李楠,以用戶是實際需求為准,不斷挑戰自己的極限!

設計不花一分錢,省30%裝修費!↓↓↓,即可獲取設計師0元全屋設計。↓↓↓

空間狹小,水壓低,隔熱保溫效果差,這一列難以調解的問題,我們的設計師該如何解決呢?

最佳設計拍檔——設計師吳方浩和李楠接收了這個案子。

為了更好的瞭解房子的情況,設計師多次上門進行實地勘察。

甚至同該人家一起進行生活體驗。

兩位設計師經歷了多次的方案修改,最終為楊家打造了一套涵蓋九大功能的三室兩廳一個衣帽間的上海小資房。

為了解決隔熱保溫的問題,設計師將樓頂進行了大改造,鋪上了防水隔熱保溫的材料。

關於開頭說到的水壓低的問題,設計師特意為楊家增添了一台增壓泵來解決正常用水問題。同時,他們還安裝了太陽能板,讓楊家能夠隨時洗上熱水澡。

解決了公共部分裝修,那麼接下來就開始進入正題,房間的改造了!

新空間規劃圖:

改造後的房子,不僅有了餐客廳、臥室、衛生間、廚房,甚至連書房及影音室都有了。

南房間

改造前:

改造前,南房間是兒子兒媳的房間,考慮到合理使用,覺得將南房間改造成祖孫三人的房間及客餐廳。

南房間的小陽臺也一起併入到客廳區域中。

改造後:

南房間裝修後,規劃出了祖孫三人的休息區域,還包含了客廳、餐廳等公共區域。

拉上隔板,南房間入口處的區域就可以隔離成爺爺奶奶的房間。

考慮到兩位老人夜晚夜起的習慣,設計師特意將老兩口設置成可移動床鋪,留出了一條寬45公分的通達,這樣以來,二人起夜時再也不會磕磕碰碰。兩張床一拼接就成了一張大床了。

隔板後的空間就是客廳了,沙發做成了卡座的形式,背景牆則是一家五口多年的合照集合。

南房間的電視背景牆也經過了巧妙設計,可以根據使用者所處的方位靈活調節。

客廳兼具了一家五口團聚用餐時的餐廳功能,解決了廚房空間狹小,人員容納有限的問題。

由原本南房間陽臺改造成了孫子的升降床。不但節省了平日空間的使用率,也達到了獨立空間的創造。

不僅是孫子的床,放下來後也能成為一個能夠容納多人使用的轉角沙發,下方及側面還設計成了可收容的收納櫃。

北房間

改造前:

改造前的北房間就是祖孫三人的蝸居之地,睡覺都伸不直腿,爺爺的空間更是只有0.3米。

為了節約空間,冰箱更是移到房間中,顯得更加擁擠。

衣櫃容納不下一家五口的需求。

改造後:

將原本祖孫三人的房間改為夫妻房,以綠色為主色調,搭配白色傢俱。

高為1米1的多功能床是設計師專門為夫妻二人設計的,除了滿足他們基本的休息及儲物的功能外,它還隱藏了一個分類細緻的衣帽間。

設置了沙發區域, 可以休閒一下。

沙發旁的櫃子打開後就發現有一張咖啡桌,下方的抽屜拉出來後,就形成了工作臺,就連椅子都巧妙的隱藏在其中。

廚房

改造前:

僅能容納一人的廚房,出於管路的原因,並沒有安裝脫排油煙機,所以即便空間狹小,打掃起來卻並不是那麼輕鬆。主要的儲藏空間就是這些高高懸置壁櫥,兩位元老人每週都需要通過攀爬來或整理或取物,危險係數十分高。


改造後:

改造後的廚房以綠色及白色為主,增加了整個廚房的亮度。考慮到老人的情況特別降低了櫥櫃的高度,以方便兩位老人進行操作。

多個收納櫃的設計讓廚房能有更好的收容。

同時設計師還在廚房中配備了下拉欄,並增加了豐富的下櫃儲藏容量。原本置於北面小房間的冰箱也在改造後被移到了廚房,功能區分更加明朗。

考慮到老人推薦不便的因素,抽屜採用彈性設置,只需要輕輕用膝蓋一頂便能打開,減少了使用者彎腰取物的頻率。

廚房操作臺旁邊還配備了可以供兩到三人使用的移動小餐桌。當一家五口聚齊或者來客人的時候,這個小餐桌就不夠了,那麼客廳的大餐桌就派上用場了。

衛生間

改造前:

楊家的衛生間只有2平方米,空間十分狹小,在衛生間裡洗衣服只能保持著背部170度彎曲的姿勢,對於73歲的爺爺來說實在吃力。

水壓太小,根本沒辦法使用熱水器,每次洗澡都得燒開水,否則就只能洗冷水澡了。


如此狹小的空間也沒辦法做到幹濕分離,一到高峰期,就面臨洗手間不夠用的尷尬情形了。

改造後:

改造後的楊家衛生間,幹濕分離,功能齊全,可以供三個人同時使用。

考慮到老人不適合使用跨進跨出的浴缸,設計師用淋浴房取代了浴缸。根據楊家的使用習慣,設計師將洗衣機安排在了淋浴間旁邊,讓整個動線更為合理。

洗手台放在衛生間的門口,利用門口的拐角,做了5層的之字型置物架,很好的將洗手臺上的物品進行收納,整個洗手台檯面乾淨整潔。

洗手台是設計師訂制的,擁有超大的收容功能。鏡子上方還安裝了鏡前燈,方便一家梳洗使用。

側面還有隱形收納櫃。

馬桶獨立隔離的小隔間,早起的時候使用就可以避免了尷尬。

馬桶旁還做了扶手,方便老人如廁使用。旁邊紅色的小點則是報警器。

淋浴間,洗衣機上方還做了置物架,方便放置毛巾及衣物。

老人一般起夜較多,為了安全,還在廁所走道安裝了感應燈。

舊物件翻新也是這次改造的亮點。設計師李楠帶著那些從楊家拆下的舊物奔赴了畫室,傢俱廠,手工作坊。準備進行一系列的舊物改造。

原先吊頂的花式燈片改造成了具有現代風格的裝飾畫,同時又依據它的圖案親自繡制了沙發靠枕。

房間內所用的陶藝杯碟的設計也是源於燈片的圖案。

舊木地板被重新上色,變成了裝點牆面的裝飾背板,黑白相間的設計凸顯了上海的摩登氣質。

真正的設計師就如吳方浩和李楠,以用戶是實際需求為准,不斷挑戰自己的極限!

設計不花一分錢,省30%裝修費!↓↓↓,即可獲取設計師0元全屋設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