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宿遷市:盡傾監管之力 夯實安全之基

本報訊 2017年, 江蘇省宿遷市食藥監局聚焦民生、聚力創新、優質服務, 推動“四有”到位, 嚴格“兩責”落實, 宿遷市藥品安全形勢持續穩中向好, 未發生一起有影響的藥品安全事件。 宿遷市食藥監局榮獲文明城市創建“集體三等功”, 信用建設工作二等獎, 泗陽縣創建為江蘇省首批食品安全城市。

2017年食品藥品監管工作井然有序

以民生為導向, 強勢開展打假治劣。 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社會關注的熱點和食品安全高風險品種, 部署開展了學校食堂、養老機構食堂、農貿市場、酒類產品、大桶水等12次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和會銷、藥品零售連鎖總部、疫苗等藥械類專項整治20餘次。

加強與公安、司法部門聯繫與協作, 切實發揮四方合力, 嚴厲打擊危害食藥安全的違法犯罪行為。 突出重點, 攻克難點, 查辦了一批典型案例。 宿城區局查辦的“科得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虛假宣傳及未經許可經營第三類醫療器械案”入選全國食品藥品稽查優秀案例。 今年以來, 宿遷市共辦結各類食品藥品違法案件625件, 移送公安機關案件14件, 刑事立案14件, 罰沒款985.04萬元, 保持了打擊食品藥品違法犯罪行為的高壓態勢。

以改革為引領, 釋放市場主體活力。 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放管服”改革工作部署, 按照階段推進、分類實施的總體思路, 在全面梳理的基礎上,

綜合考慮宿遷市以糧食加工為主導的食品產業結構特點, 首批將糧食製品、蔬菜製品、炒貨堅果、蛋製品等風險等級較低的食品列入“暫停行使”“先證後核”事項。 截至11月底, 在市級受理的215件食品生產許可中, “暫停行使”63件、“先證後核”2件、暫時保留150件, “暫停行使”和“先證後核”類占比30.2%。 對於調整審批流程的“暫停行使”“先證後核”企業, 基本實現受理後當即發證, 發證後10個工作日內完成現場核查, 2個月內完成監督抽檢, 確保生產條件持續滿足和產品品質安全;對“暫時保留”類食品申請許可的, 現已全部實行自受理到發證“15個工作日內辦結制”, 許可時效比國家規定縮短一半。

以創建為龍頭, 提升食品安全水準。 扎實推進省級食品安全城市創建工作,

召開創建工作推進會, 督促縣區政府嚴格落實食安總責。 7月份, 泗陽縣創成江蘇省首批食品安全城市。 制定創建工作督查考核辦法, 圍繞健全完善組織管理、安全責任、技術支撐、社會共治和考核評價“五大體系”, 積極探索食品安全示範城市創建工作的路徑和方法。 加大對重點品種、重點對象、重點時段監督抽檢力度, 今年共投入1000余萬元, 完成食品監督抽檢2萬餘批次, 不合格食品得到及時有效處置。 扎實開展文明城市創建攻堅, 建立並完善分片包乾為主要形式的區域負責制, 明確監管責任和監管區域, 實行網格化督導, 及時發現並解決問題, 對工作不力、推進效果不明顯的縣區予以通報。 全年共督查餐飲、食雜店等食品經營單位6500餘家次,
集中通報12期, 有效助推了文明城市創建工作開展。 加強農貿市場快檢室標準化建設, 投入近40萬元, 對市中心城區13個農貿市場快檢設施和檢驗設備進行升級改造, 大力提升蔬菜水果“農殘”檢測能力, 實行統一標識、統一設備、統一聯網、統一培訓、統一考核的“五統一” 規範化管理, 為宿遷市群眾菜籃子消費安全把好品質關。

2018年工作謀篇佈局

抓改革創新, 引導食品藥品產業優化升級。 站在服務發展的全域, 一手抓安全, 一手抓改革;一手抓監管, 一手抓服務, 引導食品醫藥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 進一步規範市場秩序, 營造公平競爭、有序發展的市場環境, 促進食品醫藥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深入推進食品生產許可證制度改革, 簡化審批程式, 探索按照食品安全風險等級大小, 有針對性地將一些“暫停行使”類和“先證後核”類產品許可許可權下放至縣區局, 減少許可層級。 建立健全科學、公正、透明的審評審批機制和審查體系, 推行“一張網”“不見面”等審查制度改革, 縮短審批時限, 提高工作效能。 主動為食藥企業提供技術指導, 説明其完善研發程式, 提高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產業升級。

抓風險管控, 堅決守住食品藥品安全底線。 堅持治標與治本相結合、整治與建制相結合、監管與打擊相結合, 以“兩會”、中高考期間、中秋國慶期間等為重點時段, 以洋河、雙溝等酒類生產企業集聚區、校園周邊、城鄉結合部、餐飲集中區等為重點地區和區域, 以地方名優產品、傳統食品、兒童食品、基本藥物、疫苗、冷鏈藥品以及有專門管理要求的藥品為重點品種,集中力量,採取聯合執法、飛行檢查、責任約談、督查督導、監督抽檢等監管措施,嚴厲整治反復出現、易發多發、容易反彈的突出問題,徹底排查整治食品藥品風險隱患。持續保持打假治劣高壓態勢,加大通報、督辦、問責等制度的執行力度,探索稽查工作新模式,進一步健全和創新四方聯席會議、聯合執法、重大案件查處獎勵等制度機制,力爭食品藥品大要案查處工作有新突破。

抓信用管理,加快食藥安全信用體系建設。按照“以信用促監管、以監管強信用”的思路,以信用監管為主軸,著力完善電子溯源系統,全面推行生產許可、產品抽檢、雙隨機一公開、違法查處、信用公示“五位一體”的新型食品監管機制,打造透明監管放心食藥智慧平臺。深化從“重事前許可”向“事中事後監管並重”的轉變,做到許可、監管環節無縫對接,實現信用管理閉環。積極推進食品安全資訊化建設,實現企業的基本資訊、許可資訊、日常監督資訊、違法查處資訊共用、集成,及時向全社會公開,以公開透明促公平、保公正,促進監管結果向長效常態轉化,真正打造透明監管模式,保證全市食品長治久安。加強成果運用,全面營造食品藥品安全守信激勵失信懲戒氛圍。

以地方名優產品、傳統食品、兒童食品、基本藥物、疫苗、冷鏈藥品以及有專門管理要求的藥品為重點品種,集中力量,採取聯合執法、飛行檢查、責任約談、督查督導、監督抽檢等監管措施,嚴厲整治反復出現、易發多發、容易反彈的突出問題,徹底排查整治食品藥品風險隱患。持續保持打假治劣高壓態勢,加大通報、督辦、問責等制度的執行力度,探索稽查工作新模式,進一步健全和創新四方聯席會議、聯合執法、重大案件查處獎勵等制度機制,力爭食品藥品大要案查處工作有新突破。

抓信用管理,加快食藥安全信用體系建設。按照“以信用促監管、以監管強信用”的思路,以信用監管為主軸,著力完善電子溯源系統,全面推行生產許可、產品抽檢、雙隨機一公開、違法查處、信用公示“五位一體”的新型食品監管機制,打造透明監管放心食藥智慧平臺。深化從“重事前許可”向“事中事後監管並重”的轉變,做到許可、監管環節無縫對接,實現信用管理閉環。積極推進食品安全資訊化建設,實現企業的基本資訊、許可資訊、日常監督資訊、違法查處資訊共用、集成,及時向全社會公開,以公開透明促公平、保公正,促進監管結果向長效常態轉化,真正打造透明監管模式,保證全市食品長治久安。加強成果運用,全面營造食品藥品安全守信激勵失信懲戒氛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