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中國乳業領軍品牌榜發佈 伊利 蒙牛等12家乳品企業上榜

為進一步樹立中國乳業品牌形象, 發揮行業主流品牌引領作用, 提升行業信譽和公信力, 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在工信部和國家食藥監總局的指導下, 於12月22日在京召開“中國乳業國家品牌建設論壇”。 會議探討了中國乳業品牌建設的經驗和做法, 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劉美菊發佈了“中國乳業領軍品牌榜”, 伊利、蒙牛、光明、君樂寶、飛鶴、三元、完達山、銀橋、聖元、貝因美、明一、百躍12家乳品企業上榜。

據瞭解, 此次發佈的12家領軍品牌, 是根據乳企近年的產量、銷售收入、市場佔有率和產品品質狀況以及企業社會責任履行情況而評選的。 12個品牌2016年銷售收入1705.07億元, 占全行業的48.66%, 其中銷售收入最多的是伊利606.09億元, 占全行業的17.30%;乳粉產量37.64萬噸, 占全行業的27.54%, 其中伊利產量最大8.21萬噸, 占全行業的5.91%;液體乳產量1184.02萬噸, 占全行業的43.26%, 其中伊利產量最大503.37萬噸,

占全行業總產量的18.39%。 這些品牌不僅在國內享有盛譽, 而且在國際上也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伊利、蒙牛、光明、聖元、飛鶴都已跨出國門, 在資源優勢的國家建設生產基地, 成為名副其實的跨國公司。 根據相關資料統計, 伊利和蒙牛分別位列世界乳業第八和第十位。

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原理事長、IDF中國國家委員會主席宋昆岡在論壇上作了《中國乳業品牌建設之路》的報告, 全面回顧了中國乳業自改革開放以來品牌建設的歷史變化, 梳理了中國乳業品牌發展的艱辛歷程。 他表示, “三聚氰胺事件”已過去近10年, 中國的乳製品行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技術裝備先進, 管理規範, 產品品質穩定向好, 造就了一批規模大、實力強的國內外著名品牌。

國家食藥監總局稽查專員畢玉安在論壇上表示, 為了振興中國乳業, 幾年來, 黨和政府在戰略規劃、產業政策、監管制度上採取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重大舉措。 乳製品取得在行業中合格率最高的成績, 嬰配奶粉連續5年產品合格率達到99.5%。 我國乳業正在邁入健康發展時期。

畢玉安介紹, 近年來各級食藥監部門認真貫徹“四個最嚴”的要求, 改革監管制度, 創新監管方式, 從狠抓嬰幼兒配方乳粉品質安全入手, 綜合運用許可准入、風險升級、現場檢查、抽樣檢驗、資訊公開等多種手段, 對乳製品實施了嚴格的監管。 特別是為了讓祖國下一代喝上好奶粉, “嚴”字當頭對嬰幼兒配方乳粉實行了產品配方註冊、體系檢查、月月抽檢、處罰到人等嚴格的監管措施。

“據統計, 自2009年實施安全法以來, 國家食藥監總局制定了19項有關嬰幼兒配方乳粉方面的規章制度, 其中2013年6月以來就有8項, 主要涉及嬰幼兒配方乳粉原料把控、過程監管、產品配方、行業規範、品質要求、安全追溯等多方面的內容, 涵蓋了從生產到銷售全過程、全鏈條、全覆蓋監管。 ”

畢玉安表示, 我國乳製品綜合生產能力穩居世界第三位, 乳製品品質安全水準大幅提高, 在整個食品行業中, 乳製品的合格率最高。 特別是從2017年6月開始, 我國嬰幼兒配方乳粉抽檢, 已連續4個月合格率均為100%。

“伊利、蒙牛進入了世界乳業前10強, 飛鶴奶粉在國際上獲得了品質金獎, 這些都極大地提振了國人的消費信心,

乳製品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了重大進展。 經過近10年的努力, 我國乳業正在擺脫‘三聚氰胺事件’的影響, 邁入健康發展時期, 隨著國際化進程的加快, 中國乳業正在與國際接軌, 品質安全水準逐步比肩世界先進水準。 ”畢玉安說。

工信部食品處副處長張志飛在致辭中表示, 乳製品行業仍要強化品質安全主體責任意識, 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和兼併重組, 構建安全長效機制, 切實保障乳製品品質安全。

近年來, 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和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下, 在行業上下的共同努力下, 我國乳製品行業面貌發生了較大改變, 行業結構不斷改善, 品質安全保障水準進一步提升, 行業發展總體呈現良好局面。 一是安全水準不斷提升,在政府部門和行業協會的推動下,企業逐漸強化了品質安全管理,良好操作規範(GMP)和誠信管理體系建設得到全面推行,企業技術裝備升級改造及檢測系統、追溯體系效果顯著,乳製品品質安全水準大幅提升。從2014年開始,工信部推動建設了食品工業企業品質安全追溯系統,在嬰幼兒配方乳粉領域試點建設利用現代物聯網等資訊化手段,開展品質安全追溯的資訊系統建設,目前試點企業已經實現了嬰幼兒配方乳粉,包括產品名稱、產品批次、檢測報告等30多項資料資訊的上傳,實現了通過手機等智慧終端機,在互聯網上和手機APP上的即時查詢和追溯。截至11月底,試點企業已經上傳嬰幼兒配方乳品產品追溯資料5.1億條。二是基地建設不斷加強,在政府政策引導和支持下,企業加大了力度,通過自建、參建奶源基地,提高了自有可控奶源比例,有效保障了乳製品品質安全。三是產業結構不斷調整,通過加強監管和推進兼併重組,淘汰了不符合產業政策的落後乳製品加工產能,促進了乳製品轉型升級,提升了行業集中度。四是乳製品新產品不斷湧現,產品品質不斷提升,品牌影響力不斷提高。五是市場消費不斷增長。2017年1至10月全國規模以上乳製品企業610家,乳製品總產量2496.4萬噸,同比增長4.1%,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037.8億元,同比增長7.4%,實現利潤總額208.9億元,同比增長0.8%,產成品存貨同比減少3.0%。

張志飛坦言,在向好發展的同時,行業也應該清醒地認識到與可持續發展和廣大人民群眾的期望相比,我國乳製品行業發展還存在著一些問題。一是粗放型增長方式尚未根本轉變,產業集中度低,自主品牌競爭力弱,高端市場有效供給不足,消費者對國內品牌信心不足等問題依然突出,影響產品品質安全的因素依然存在。二是企業現代化管理和基本制度建設等方面有待加強,一些企業管理水準偏低,影響了產業發展。他建議,從強化品質安全主體責任意識,切實保障乳製品品質安全;落實消費品“三品”戰略,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採取切實可行措施,大力推動企業兼併重組;推進企業誠信建設,構建安全長效機制;發揮行業協會作用,做好行業自律工作等5個方面加強工作。 本報記者 蔣梅 文/圖

一是安全水準不斷提升,在政府部門和行業協會的推動下,企業逐漸強化了品質安全管理,良好操作規範(GMP)和誠信管理體系建設得到全面推行,企業技術裝備升級改造及檢測系統、追溯體系效果顯著,乳製品品質安全水準大幅提升。從2014年開始,工信部推動建設了食品工業企業品質安全追溯系統,在嬰幼兒配方乳粉領域試點建設利用現代物聯網等資訊化手段,開展品質安全追溯的資訊系統建設,目前試點企業已經實現了嬰幼兒配方乳粉,包括產品名稱、產品批次、檢測報告等30多項資料資訊的上傳,實現了通過手機等智慧終端機,在互聯網上和手機APP上的即時查詢和追溯。截至11月底,試點企業已經上傳嬰幼兒配方乳品產品追溯資料5.1億條。二是基地建設不斷加強,在政府政策引導和支持下,企業加大了力度,通過自建、參建奶源基地,提高了自有可控奶源比例,有效保障了乳製品品質安全。三是產業結構不斷調整,通過加強監管和推進兼併重組,淘汰了不符合產業政策的落後乳製品加工產能,促進了乳製品轉型升級,提升了行業集中度。四是乳製品新產品不斷湧現,產品品質不斷提升,品牌影響力不斷提高。五是市場消費不斷增長。2017年1至10月全國規模以上乳製品企業610家,乳製品總產量2496.4萬噸,同比增長4.1%,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037.8億元,同比增長7.4%,實現利潤總額208.9億元,同比增長0.8%,產成品存貨同比減少3.0%。

張志飛坦言,在向好發展的同時,行業也應該清醒地認識到與可持續發展和廣大人民群眾的期望相比,我國乳製品行業發展還存在著一些問題。一是粗放型增長方式尚未根本轉變,產業集中度低,自主品牌競爭力弱,高端市場有效供給不足,消費者對國內品牌信心不足等問題依然突出,影響產品品質安全的因素依然存在。二是企業現代化管理和基本制度建設等方面有待加強,一些企業管理水準偏低,影響了產業發展。他建議,從強化品質安全主體責任意識,切實保障乳製品品質安全;落實消費品“三品”戰略,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採取切實可行措施,大力推動企業兼併重組;推進企業誠信建設,構建安全長效機制;發揮行業協會作用,做好行業自律工作等5個方面加強工作。 本報記者 蔣梅 文/圖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