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窮秀才屢試不第,南洋建國任國家元首,卻不被中國承認

一提到共和制, 很多人可能會想到美國是現代共和制的代表, 然而, 跟美國同一時期建立共和制的蘭芳大統制共和國很多人都不知道, 這是由華人建立的第一個共和制國家, 比美國只晚了一年。

那麼這個蘭芳共和國是什麼來頭, 到底是誰建立的呢?銘蘇先生就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

科舉無門, 下南洋謀生。

1738年, 羅芳伯出生于廣東梅州市梅縣區石扇堡一耕讀之家。 羅芳伯從小勤奮刻苦, 文武兼修, 可是仕途不順, 屢考屢敗, 屢敗屢考, 直到34歲還是鄉試未中, 於是對仕途徹底灰心。 由於福建、廣東一帶在當時比較貧窮, 人多地少, 老百姓生活難以為繼, 因此很多人南下東南亞島國謀生, 俗稱“下南洋”。 1772年, 35歲的羅芳伯還是一事無成, 於是決心下南洋碰碰運氣, 就跟親戚朋友一同踏上了去南洋的輪船。

智勇雙全, 建立蘭芳大統制共和國。

剛到婆羅洲(現加里曼丹島)的羅芳伯, 沒有一技之長, 因為自幼飽讀經書, 於是做起了教書先生。 看到島上的華人都很貧窮, 羅芳伯于1776年組建了“蘭芳公司”, 開採金礦, 以改變人們的生活狀況。 “蘭芳公司”不是單純的經濟組織, 類似于荷蘭的東印度公司, 兼具政治、經濟、軍事等職能。

島上社會治安極為混亂, 土匪橫行、海盜稱霸、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掠奪和騷擾, 面對這些問題, 羅芳伯通過團結當地華人, 組織同鄉會, 然後聯合當地的蘇丹, 迅速平息了匪盜之患。 羅芳伯的智勇雙全, 贏得了大家的欽佩。

1777年, 羅芳伯以東萬律為首都, 建立了蘭芳大總制共和國。 羅芳伯正式就任第一屆國家元首“大唐總長”。 國家擁有軍隊數萬人, 管轄面積約26萬平方公里, 人口一百多萬。

稱藩清朝以求自保, 被無情鄙夷。

中國人一般都有認祖歸宗的傳統, 身在南洋的羅芳伯也不例外, 建國後羅芳伯就派人覲見乾隆皇帝, 想把西婆羅洲這塊土地納入大清版圖。 但乾隆皇帝無情地拒絕了, 也不承認這個蘭芳共和國。 為此, 羅芳伯鬱鬱而終, 並留下臨終遺言:“無論今後誰為國家領導人, 歸順大清之心決不可變。 ”這就是海外華人的拳拳赤子之心。

蘭芳共和國歸順大清還有一個目的, 就是想找大清這個靠山來對付荷蘭殖民者。 因為荷蘭殖民者一直對蘭芳共和國虎視眈眈,

並不斷派兵侵擾。 如果僅僅依靠蘭芳共和國的力量, 難以抵抗荷蘭殖民者, 只有借助大清的力量, 這是遠在海外的華人需要強大的祖國作為安全的後盾。

稱藩的願望雖未能實現, 但清政府最終同意與其開展貿易。 蘭芳共和國借此宣稱蘭芳已經是清朝的藩國。 荷蘭人擔心對蘭芳的入侵可能會引起大清的反對, 他們不得不停止了對蘭芳的侵擾。

經營110年,終被荷蘭滅國。

兩次鴉片戰爭使荷蘭人認識到清朝已經虛弱不堪,無力顧及海外藩國。於是,荷蘭人趁1884年中法戰爭之際入侵蘭芳共和國。蘭芳共和國一方面全力抵抗荷蘭殖民者,另一方面火速派人請求大清派兵支援。但此時,大清自身都難保,無暇顧及這個海外"棄民"所建立的國家。在得不到大清的支援,武器又與荷蘭殖民者相差甚遠的情況下,蘭芳共和國終被荷蘭殖民者所滅。這個在地球上存在了110年的民主共和制國家,就這樣從地球上消失了。

"蘭芳大總制"共和國的制度優勢。

在國家政治制度上,實行共和體制。建立了完整的行政、立法、司法機構。全國分省、府、縣三級,由各級公民投票選舉出當地行政機關的負責人。至於"國之大事,皆諮決眾議而行",類似於後來的議會制。

在政體上,"蘭芳大總制"上建總廳,下由各級官員輔政,組織地方自治機關,任命華僑及土人頭目為各級機關首長和副首長,施行德政,是世界近代史上最早建立的民主政體雛型。

在國家領導人的產生上,創立了禪讓與民主選舉相結合的制度。上任領導在去世或下臺前,推薦下屆領導,但其能否出任大總長則需要多數公民同意。

羅芳伯等人設計的這套國家管理制度即使放在今天,也算是先進的民主制度,而被驕傲自大蒙蔽雙眼的乾隆皇帝卻看不起這幫“天朝棄民”。如果這套國家管理制度應用到大清帝國,那麼我們的歷史是否會發生180度大轉彎呢?是否中國就沒有被列強掠奪和瓜分的歷史了呢?

經營110年,終被荷蘭滅國。

兩次鴉片戰爭使荷蘭人認識到清朝已經虛弱不堪,無力顧及海外藩國。於是,荷蘭人趁1884年中法戰爭之際入侵蘭芳共和國。蘭芳共和國一方面全力抵抗荷蘭殖民者,另一方面火速派人請求大清派兵支援。但此時,大清自身都難保,無暇顧及這個海外"棄民"所建立的國家。在得不到大清的支援,武器又與荷蘭殖民者相差甚遠的情況下,蘭芳共和國終被荷蘭殖民者所滅。這個在地球上存在了110年的民主共和制國家,就這樣從地球上消失了。

"蘭芳大總制"共和國的制度優勢。

在國家政治制度上,實行共和體制。建立了完整的行政、立法、司法機構。全國分省、府、縣三級,由各級公民投票選舉出當地行政機關的負責人。至於"國之大事,皆諮決眾議而行",類似於後來的議會制。

在政體上,"蘭芳大總制"上建總廳,下由各級官員輔政,組織地方自治機關,任命華僑及土人頭目為各級機關首長和副首長,施行德政,是世界近代史上最早建立的民主政體雛型。

在國家領導人的產生上,創立了禪讓與民主選舉相結合的制度。上任領導在去世或下臺前,推薦下屆領導,但其能否出任大總長則需要多數公民同意。

羅芳伯等人設計的這套國家管理制度即使放在今天,也算是先進的民主制度,而被驕傲自大蒙蔽雙眼的乾隆皇帝卻看不起這幫“天朝棄民”。如果這套國家管理制度應用到大清帝國,那麼我們的歷史是否會發生180度大轉彎呢?是否中國就沒有被列強掠奪和瓜分的歷史了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