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永樂皇帝熱衷於向朝鮮征處☆禁☆女

明朝和朝鮮是情同父子的宗藩關係。 為表明雙方的關係, 雙方保持著頻繁往來。 朝鮮每逢明朝節慶日, 都要向遣使表示朝賀, 而明朝也常常向朝鮮索要一些貢品, 其中較為特殊的是索要“處女”。

其實, 明朝的這一種法來源於元朝。 《高麗史》中有許多元向高麗索征處女的記載。 如至元二十七年(1290), 高麗遣“處女十七人獻於元”。 朝鮮為保證處女數量, 往往下令禁止民間婚嫁, 違者要懲處, 甚至規定民間婚嫁須向官府申報。

明朝沿襲了元朝的這種舊習。 洪武年間, 朱元璋曾有意與朝鮮聯姻。 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 明太祖朱元璋傳諭朝鮮國王:“我這裡有幾個孩兒, 恁(您)高麗有根腳好人家女孩兒, 與將來教做親。 ”朱元璋還對朝鮮國王說:“我實要做親。 我的子孫廝兒(男孩)多、女兒小(少), 恁(您)那裡才八歲, 到十六歲便是成了。 ”可惜由於各種原因, 這種設想沒能實行。

永樂六年, 永樂皇帝直接向朝鮮國王宣佈聖旨:“有生得好的女子, 選揀幾名將來”。 結果朝鮮設專官挑選, “采童女, 禁中外婚嫁”。 結果因所選處女“無美色”, 只得朝鮮國王只得重新選取:“前者不肯用心推刷, 多有漏報者, 更於大小守令品官、鄉吏日守兩班, 鄉校、生徒、百姓各戶,

如有姿色, 一皆採擇。 如有隱匿, 或有針灸、斷發、帖藥多方規避者, 論如律。 ”敢不把美女上交, 直接判刑。 最後選出5名女子, 分別是工曹典書權執中、仁甯府左司尹任添年、恭安府判官李文命、護軍呂貴真、中軍副司正崔得霏之女。

後來, 任氏封為“順妃”, 李氏封為“昭儀”,

呂氏封為“婕妤”, 崔氏封為“美人”。 權妃是《明史·後妃傳》中唯一有記載的朝鮮女子:“恭獻賢妃權氏, 朝鮮人……善吹玉簫, 帝愛憐之。 ”

永樂七年五月, 永樂帝又派太監黃儼向朝鮮征處女, 並宣佈聖旨:“去年你這裡進將去的女子每(們), 胖的胖, 麻的麻, 矮的矮,

都不甚好。 只看你國王敬心重的上頭, 封妃的封妃, 封美人的封美人, 封昭容的封昭容, 都封了也。 王如今有尋下的女子, 多便兩個, 小只一個, 更將來。 ”朝鮮國王只好照辦, “禁中外處女婚嫁”。

永樂十五年, 明朝再征朝鮮處女, 結果出了差錯, 因為所選之一女黃氏與鄰人私通, 送到中國時已有身孕,“一夜小便時,陰出一物,大如茄子許,皮裹肉塊也。”永樂皇帝得知情況後大怒,認為朝鮮犯欺君之罪,要嚴懲國王。經勸後止,只是將黃氏退回。

明廷向朝鮮征索“處女”,宣德以後明顯減少,明英宗時期,明朝停止了從朝鮮徵召貢女的做法,還將明成祖至宣宗時期的宮中朝鮮女子50多人送回朝鮮。

送到中國時已有身孕,“一夜小便時,陰出一物,大如茄子許,皮裹肉塊也。”永樂皇帝得知情況後大怒,認為朝鮮犯欺君之罪,要嚴懲國王。經勸後止,只是將黃氏退回。

明廷向朝鮮征索“處女”,宣德以後明顯減少,明英宗時期,明朝停止了從朝鮮徵召貢女的做法,還將明成祖至宣宗時期的宮中朝鮮女子50多人送回朝鮮。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