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消音武器的發展和內部結構(消音器裡面到底裝了什麼?)

今天的文章源自網上看到的一個問題

主講消音器, 順便做一期關於消音武器的專題。 消音武器這種東西的應用源自於二戰時期, 世界上第一款消音器的設計者是H·P·馬克沁(不是發明機槍的)有一個經典的故事, 據說是羅斯福的好友拿了一個無聲手槍, 去找羅斯福, 而當時羅斯福正在工作, 於是它的好友在院子裡連開了十槍都沒人發現。 等羅斯福處理完事情槍還微微的發熱, 羅斯福很驚訝並幽默的說“朋友, 只有你有這樣的身手能在白宮開槍。 ”

二戰中英國率先使用了德·裡斯勒微聲卡賓槍(可以看做是發射.45ACP的李恩菲爾德步槍,

槍機結構是一樣的)和斯登消音衝鋒槍, 用於夜間突擊和特殊任務(很多工是暗殺和斬首行動, 我覺得正是這些非正面戰場的戰鬥催生了最早的特種部隊)

消音斯登衝鋒槍

而後德國和美國也陸續裝備了消音武器用於各種行動, 而發展至今出現了不同的結構但基本原理都相同。 那就是在有限的空間中將槍口的高壓氣體層層緩衝下來, 使其盡可能少的噴出消音器, 最基本的結構類似於竹子, 一根鋼管中間一層層鋼片(不是棉花是鋼片)

還有各種奇奇怪怪的結構, 都是為了更好的鎖住聲音

槍口產生的爆炸聲的本質是空氣的震動, 而把震動盡可能鎖在在消音器中, 減少漏出去的震動(也就是聲音)這就是消音武器的原理。

而因為消音器直接接觸槍口高溫氣體, 而且裡面比較薄, 所以不能長時間連續的使用, 如果給機槍裝上, 長時間連續開火就會是這樣的後果

這是連續發射700發的樣子

而還有一些槍他們不完全依靠槍口的消音, 他們把注意了轉移到了子彈上,比如對消音和穿甲迷之執著的蘇系武器,供特種部隊使用的武器中有一類武器使用的子彈是消音子彈sp-4

這種彈殼裡有一個活塞,把彈頭裝在子彈殼的內部在擊發子彈時彈殼裡的活塞向前運動推動子彈前向而活塞運動到終點時會卡在彈殼而口處把高壓氣體封在彈殼裡達到消音的目的

可以看到彈頭是平的

擊發後的子彈可以看到活塞

但這種子彈威力不足只能對付無護甲目標,但是由於其特別的用途(偷襲暗殺),也算是比較成功的新式武器了,這些基本就是消音武器的全部了,如有補充歡迎評論

喜歡本文就點贊關注吧

槍炮的轟鳴是最美的管弦樂,我們是鐵與火的演奏者

他們把注意了轉移到了子彈上,比如對消音和穿甲迷之執著的蘇系武器,供特種部隊使用的武器中有一類武器使用的子彈是消音子彈sp-4

這種彈殼裡有一個活塞,把彈頭裝在子彈殼的內部在擊發子彈時彈殼裡的活塞向前運動推動子彈前向而活塞運動到終點時會卡在彈殼而口處把高壓氣體封在彈殼裡達到消音的目的

可以看到彈頭是平的

擊發後的子彈可以看到活塞

但這種子彈威力不足只能對付無護甲目標,但是由於其特別的用途(偷襲暗殺),也算是比較成功的新式武器了,這些基本就是消音武器的全部了,如有補充歡迎評論

喜歡本文就點贊關注吧

槍炮的轟鳴是最美的管弦樂,我們是鐵與火的演奏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