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將促使電機產業發生怎樣的變革,500萬輛新能源汽車保有量!

新能源汽車發展利好 將帶來190億電機市場規模

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的興起,作為新能源汽車的核心零部件——電機,其受益確定性最強,無論在混動、純電動領域,還是在燃料電池汽車領域都具備無可替代性。

根據新能源汽車銷量及結構測算,2017年驅動總成(電機+電控)市場規模將達到125億元左右,未來三年新能源汽車驅動總成(電機+電控)市場複合年均增長率(CAGR)將達35%,到2020年市場規模超300億元。

眾所周知,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未來新能源乘用車預計2018-2020年產量為81萬輛、123萬輛和175萬輛;新能源客車成長高峰已過,未來將保持穩定增長,預計2018-2020年產量為12.5萬輛、12.9萬輛和13.3萬輛;新能源專用車有望受益于物流車等電動化替換,未來有望進入快速成長期,預計2018-2020年產量為10.7萬輛、12.8萬輛和15.3萬輛。

2018-2020年新能源車總產量預計為104.3萬輛、148.4萬輛和203.4萬輛。

圖示:2014-2020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量及對應電機需求量預測表

而受益于未來新能源車產銷增長,每車一套電機計算,2018-2020年新能源車電機需求量預計為104.3萬套、148.4萬套和203.4萬套,其市場規模可達190億。

圖示:2014年-2020年新能源電機市場規模展望

永磁同步電機成電機市場主流

據瞭解,永磁同步電機作為市面上主流的驅動電機,相較其他電機,具有功率密度大、效率高、體積小、重量輕、結構多樣化以及應用範圍廣的優勢。

相關資料表明,2017年1-10月我國新能源汽車在乘用車領域,永磁同步電機占比78.1%;客車領域,永磁同步電機占比94.6%;專用車領域,永磁同步電機占比78.6%。

圖示:前五批推薦車型目錄電機類型分佈

目前,比亞迪、宇通客車、安徽巨一、聯合汽車電子等企業所有電機產品均使用永磁同步技術。

圖示:國內整車汽車使用電機明細表

電機電控集成化成行業發展趨勢

截至目前,國內新能源汽車電機普遍可以滿足市場要求,電動汽車資源網獲悉,電機電控集成化已成為行業共識,隨著新能源乘用車放量,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細分化、精尖化趨勢明顯。

匯川技術相關負責人在接受電動汽車資源網採訪時表示,作為新能源客車電控市場份額最高的企業,公司已經開始佈局新能源物流車及乘用車電控及動力總成系統,並與國外先進企業合作。 憑藉工控行業積累的技術基礎及海外企業的先進經驗,公司在新能源汽車電機電控領域有望成長為國內最有競爭力的企業之一。

大洋電機就電機行業未來的發展提到,“公司通過收購上海電驅動、參股巴拉德、拓展新能源汽車運營平臺業務等已經完成了對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戰略佈局,並形成產業鏈閉環。 ”他還表示,想要進一步提升企業影響力,提升產品自身的性能至關重要。

業內專家認為,驅動電機的未來技術發展趨勢:

第一,電機電控的模組化和集成化,通過電機與電控的集成,實現減少零部件空間尺寸,提升汽車空間利用率的目的。

第二,控制噪音,增強舒適性,通過“電機+電控”的動力總成模式取代傳統車“發動機+變速器”的動力總成模式,降低車輛運行過程中噪音,增強舒適性。

第三,提升電機性能參數,新能源汽車對電機的調速範圍、轉矩和功率密度等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這就進一步要求企業一方面從原材料入手,採購性能優異的材料保證電機性能的實現,同時通過自動化生產線等方式提升電機製造及裝配水準,保證產品品質。

”他還表示,想要進一步提升企業影響力,提升產品自身的性能至關重要。

業內專家認為,驅動電機的未來技術發展趨勢:

第一,電機電控的模組化和集成化,通過電機與電控的集成,實現減少零部件空間尺寸,提升汽車空間利用率的目的。

第二,控制噪音,增強舒適性,通過“電機+電控”的動力總成模式取代傳統車“發動機+變速器”的動力總成模式,降低車輛運行過程中噪音,增強舒適性。

第三,提升電機性能參數,新能源汽車對電機的調速範圍、轉矩和功率密度等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這就進一步要求企業一方面從原材料入手,採購性能優異的材料保證電機性能的實現,同時通過自動化生產線等方式提升電機製造及裝配水準,保證產品品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